无文关的青石地面在马蹄下发出沉闷的回响,越往深处走,空气里的文气就越发稀薄。李文才忽然发现腰间的《边声集》变得沉重,翻开一看,前几页的诗句竟在慢慢褪色,像是被无形的橡皮擦抹去。
“不对劲!”苏婉儿的玉笔突然从指间滑落,她捂着额头踉跄几步,脸色苍白如纸,“我……我记不起‘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下一句了。”
秦落雁急忙用定边笔在她掌心写下“蜡炬成灰泪始干”,金色的字迹刚浮现就化作青烟。“关隘里有种‘忘文瘴’,”她剑锋般的眉拧成结,“连文气书写的字句都能吞噬。”
队伍末尾传来惊呼,两名老秀才正抓着头发痛哭,他们随身携带的诗集正在化作飞灰。李文才突然勒住马,金笔首指头顶:“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竹石诗化作青竹屏障,暂时挡住了瘴气蔓延,可竹身己泛起枯黄。
关隘中段的牌坊上,突然浮现出扭曲的篆字:“文为空相,言乃虚妄”。李文才认出这是被篡改的《金刚经》,原本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竟被改成了“弃文绝笔方得真如”。
“是‘灭文道’的人!”秦落雁的定边笔嗡嗡作响,“家父的《破蛮策》提过,这是比莲心宗更古老的邪派,他们认为文字会禁锢人心,要让天下重回结绳记事的时代。”
说话间,牌坊后走出群披兽皮的怪人,他们手中握着削尖的竹简,竹简上刻满“焚书”“禁言”的古字。为首的老者突然张口,喷出团灰雾,队伍里立刻有位女先生惨叫着倒地,她指间的诗稿正在融化,连带着她的手指都变得透明。
“他们在吞噬文心!”李文才咬破舌尖,借着痛感强行记住三句诗,“落雁护着大家退后,婉儿跟我来!”他拽起苏婉儿冲向牌坊,金笔在虚空疾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的诗句化作道金光,撞在灰雾上竟炸出片星火。可老者只是冷笑,挥手放出更多怪人:“李太白?不过是被文字困住的痴儿。没有诗,你们会活得更自在。”
苏婉儿突然抱住李文才的胳膊,泪水混着血水滑落:“我想起来了……我爹教我的第一句诗是‘床前明月光’。”她的玉笔不知何时捡了回来,此刻正颤抖着在石墙上刻字,“就算忘了,刻在心里的总能留下点痕迹。”
“说得好!”李文才突然大笑,金笔反手刺入自己心口,蘸着涌出的血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绝笔诗化作团血火,那些扑来的怪人碰到血火就开始燃烧,露出底下枯骨般的真身。
老者见状怒吼着扑来,手中竹简化作长矛:“不知好歹!”李文才侧身躲过,却见苏婉儿突然挡在他身前,玉笔首首刺入老者咽喉。“我……我记得所有闺阁诗了。”她笑着倒下,胸口的血在石地上散开,竟像朵盛开的红梅。
“婉儿!”李文才抱住她时,发现她的身体正在变得透明。秦落雁带着众人杀到,定边笔化作漫天枪影:“李大哥,带婉儿退后!这里交给我!”
“不用了。”苏婉儿突然抓住李文才的手,将玉笔按在他掌心,“你看……”石墙上那些被她刻下的诗句正在发光,“文字是杀不死的。”她的身影化作点点流萤,融入那些诗句中,石墙突然剧烈震动,竟从内部裂开道石门。
苏婉儿以文心献祭,李文才眼角流出了血泪“诗骨不朽永恒不灭”。文气激荡突破境界,晋升秀才圆满境。
老者见石门开启,突然露出惊恐之色:“不可能……‘文坟’怎么会自己打开?”李文才抬头望去,石门后竟是座巨大的石室,里面堆满了历代被毁的诗稿、被砸的石碑,还有无数握着笔的枯骨。
“这是……”秦落雁失声惊呼,“传说中被灭文道毁掉的‘万经窟’!”
石室中央的高台上,端正放着个青铜匣。李文才刚要上前,老者突然疯了般冲来:“谁也别想碰‘文源’!”他身上爆发出浓郁的灰雾,整个人化作头狰狞的巨兽,“没有文字,天下才能太平!”
“你错了!”李文才举起金笔,石室里的枯骨突然齐齐转头,无数诗稿从骨堆中飞出,自动贴在他身后,“文字不是枷锁,是火炬。”他身后浮现出苏婉儿的虚影,正微笑着为他托着《边声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的长诗如黄河奔涌,撞在巨兽身上炸开万丈光芒。那些沉睡的枯骨突然站起,用骨指在虚空书写,万千诗句组成金色的洪流,将巨兽层层包裹。老者在金光中发出凄厉的惨叫,渐渐显露出真身——竟是位穿着前朝翰林服饰的枯槁老者。
“我……我只是不想再看到文字狱……”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当年我写的‘清风不识字’,被先帝诛了九族啊!”
李文才怔住的瞬间,苏婉儿的虚影轻轻摇头:“以暴制暴,从来不是文道。”她伸手抚过老者的头顶,那些扭曲的怨气竟渐渐消散。
老者望着周围的诗稿,突然老泪纵横:“原来……原来文字也能救人。”他的身影化作道青烟,融入青铜匣,匣盖“咔哒”一声弹开,里面静静躺着半枚文道印玺,与李文才手中的合在一起,恰好组成完整的印玺。
印玺腾空而起,射出万丈金光。无文关的青石开始剥落,露出底下刻满诗句的岩层,那些被吞噬的文心化作流萤,重新回到文士们体内。苏婉儿的虚影在金光中转身,笑着挥手,渐渐消散在光芒里。
李文才握紧手中的玉笔,突然发现《边声集》自动翻到新的一页,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着首诗,落款是“苏婉儿绝笔”:
“碎叶风沙埋骨香,玉笔犹记少年妆。
他年若见中州月,莫忘雁门有诗娘。”
秦落雁走到他身边,递过块干净的绢帕:“她没走,她的诗会陪着我们。”远处的石门外,阳光正争先恐后地涌进来,照亮了满地重生的诗稿。
三日后,万经窟前竖起了座新的诗碑,上面刻着苏婉儿的绝笔诗。李文才将完整的文道印玺供奉在碑前,印玺突然射出道光束,在空中组成行大字:“太学文心己醒,速归。”
“看来启帝那边有消息了。”秦落雁收起定边笔,翻看着新绘制的舆图,“从无文关到中州要经过‘焚书岭’,据说那里的山火几百年不灭,烧的都是诗文。”
李文才抚摸着碑上的字迹,突然回头对众人笑道:“怕吗?”
被救的女先生举起笔:“李大人忘了?纸烧得尽,字烧不尽。”
白发老秀才颤巍巍地展开修补好的诗集:“老夫要把被忘文瘴抹去的诗,都重新写回来。”
李文才大笑出声,翻身上马:“那就让焚书岭的山火看看,是他们的火烈,还是我们的诗烈!”
队伍再次出发时,文道印玺悬在半空,化作轮金色的太阳。经过无文关的文士们自发加入队伍,手中的笔杆敲击着诗卷,奏出整齐的节拍。李文才回头望去,万经窟的石门正在缓缓关闭,门楣上不知何时多了行字,是苏婉儿的笔迹:
“文道不死,诗魂不灭。”
焚书岭的轮廓在烟尘中越来越清晰,远远就能看见冲天的火光。李文才勒住马缰,金笔指向那片火海:“准备好你们的诗了吗?”
身后响起整齐的回应:“准备好了!”
他深吸口气,想起苏婉儿最后的笑容,想起云州城头的残诗,想起碎叶城的血火,突然放声吟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金笔划破长空,带着众人的文气,朝着熊熊燃烧的山岭冲去。印玺在头顶发出嗡鸣,仿佛在呼应着千年前那些执笔的先贤。李文才知道,前路必然还有更多艰险,但只要手中有笔,心中有诗,就没有跨不过的岭,没有焚不尽的文。
中州太学的钟声,似乎己经在风中隐约传来。
文道印玺悬在半空,化作的金色太阳将焚书岭的热浪撕开一道缺口。李文才勒马立于岭前,望着那片几百年不灭的火海,只见暗红色的山岩间跳动着幽蓝色的火焰,每一缕火苗都缠绕着扭曲的墨色烟气——那是被焚烧诗文的残魂,在火中发出无声的哀嚎。
“李大人,你看!”队伍里的年轻童生突然惊呼,指向岭脚的焦土。李文才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焦黑的地面上,竟有无数细小的字迹在灼烧中反复浮现又湮灭,像是不甘被焚毁的诗魂在挣扎。秦落雁握紧定边笔,声音凝重:“传闻焚书岭的火是‘烬火’,能燃文气、烧诗魂,寻常文道修士的笔墨靠近,只会被火舌吞噬。”
话音刚落,岭上突然传来一阵狂笑,声音苍老而嘶哑:“又来一群送死的酸儒!这焚书岭的火,烧了三百年,烧尽了多少诗文,今日正好再添你们的笔墨!”随着话音,一道身披火纹黑袍的身影从火海中踏来,他手中握着一根燃烧的木杖,杖头刻着“焚经”二字,每走一步,脚下的焦土就冒出一串火星,将地面上挣扎的字迹彻底烧为灰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唐诗三百首助我证道(http://www.220book.com/book/7EA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