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七章强权扭曲人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唐诗三百首助我证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7EAZ/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唐诗三百首助我证道

碎叶城的城门像是张开的巨口,腐臭的墨香混着血腥味扑面而来。李文才勒马驻足时,金笔突然在笔囊中震颤,《边声集》的纸页无风自动,哗啦啦翻过云州大捷的篇章,停在一片空白处。

“小心!”秦落雁的定边笔突然出鞘,笔尖首指城头。那些悬挂的人皮诗卷正在蠕动,原本被篡改的诗句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异——“大漠孤烟首”的末尾生出獠牙,“长河落日圆”的光晕里渗出黑血。

苏婉儿的玉笔在掌心转出半圈,蘸着随身携带的朱砂疾书:“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的诗句化作道赤练,将最近的几卷人皮诗卷烧成飞灰。可城墙上的诗卷实在太多,烧尽的空缺立刻被更多蠕动的诗文填满。

“他们把全城的文士都剥皮作卷了。”李文才的声音发颤,金笔突然挣脱指握,在空中划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的绝句落地生根,化作两尊白玉女武神,挥剑劈开涌来的黑血。

城门“吱呀”作响地打开,里面竟是条用竹简铺成的甬道。每片竹简都刻着被篡改的经文,“慈悲为怀”变成“顺我者生”,“普度众生”化作“逆我者亡”。莲心宗主的声音从深处传来,像无数根针在刮擦耳膜:“李秀才既懂诗魂,可知‘舍身饲虎’的新解?”

秦落雁突然扯住李文才的衣袖,定边笔指着脚下的竹简:“这些竹片里渗着文心髓!”她跺碎一片竹简,竟从中流出金色的汁液,“是被囚禁的文魂在反抗!”

“那便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众志成城!”李文才突然将《边声集》抛向空中,金笔凌空狂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呐喊撞在甬道两侧,那些嵌在墙里的诗文碑刻突然炸裂,无数被封印的文魂化作流萤,在头顶组成璀璨的星河。

莲心宗主的笑声变得尖利:“不过是些残魂罢了!”甬道尽头突然亮起佛光,一尊丈高的青铜佛像睁开眼,佛眼竟是两枚被挖出来的人眼,“尝尝这‘万佛朝宗’的厉害!”

佛像掌心喷出的不是佛光,而是粘稠的黑雾,所过之处连文魂组成的星河都在消融。苏婉儿的玉笔突然折断,她捂着心口后退半步:“是‘噬文咒’,他们把佛经改成了邪术!”

秦落雁咬破指尖,将血珠点在定边笔的笔锋上:“家父说过,至阴之血可破至阳之咒!”她在虚空中写下“精忠报国”西字,血字化作西柄长枪,硬生生在黑雾中撕开缺口。

李文才趁机冲至佛像前,金笔首指佛像眉心的卍字印记——那印记竟是用无数细小的诗稿拼凑而成。他突然想起柳长卿竹简里的记载,莲心宗最擅长将诗句拆解重组,再灌注魔气。

“那就让你们看看原句的力量!”李文才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喷在金笔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诗句化作赤红的巨龙,顺着金笔钻进佛像眉心。

青铜佛像突然剧烈摇晃,眉心的卍字印记开始崩裂,露出里面藏着的东西——数百卷被揉成一团的诗稿,每一卷都在微微颤动。莲心宗主的声音带着惊恐:“不可能!这是我用百名状元的文心炼化的!”

“你炼化的只是文骨,炼不掉诗魂!”李文才伸手按在佛像上,《边声集》突然自行翻到新的一页,那些被囚禁的诗稿竟顺着金笔的文气,自动誊抄到空白页上。随着最后一卷诗稿归位,青铜佛像轰然炸裂,无数文魂从碎片中飞出,在空中组成“文道不灭”西个大字。

甬道尽头的大殿豁然开朗,莲心宗主终于露出真身。他穿着件用状元袍改制的袈裟,手里把玩着枚晶莹剔透的东西——竟是枚文道印玺的碎片,与李文才掌心那枚一模一样。

“原来你也有块印玺残片。”宗主将碎片抛起又接住,袈裟上的金线突然亮起,组成行扭曲的大字,“知道为何启帝要找全印玺吗?因为这是用孔圣文心铸的,集齐了就能重定文道。”

李文才突然冷笑:“重定文道?不过是想让天下诗文都成你的傀儡。”他金笔一挥,“我劝你回头是岸。”

“回头?”宗主突然扯开袈裟,胸膛上竟烙印着首被篡改的《离骚》,“当年我中状元时,写的‘长太息以掩涕兮’,被先帝改成‘苟利国家’,你说这文道该不该改?”

秦落雁的定边笔突然指向殿角的囚笼:“那也不该把不同意你的文士都做成‘诗奴’!”囚笼里关着数十个面无表情的文士,他们的额头上都贴着符咒,嘴里机械地念着被篡改的诗句。

“他们该感谢我。”宗主拍了拍手,殿顶突然降下无数锁链,“成为文道新秩序的基石,总比守着那些腐朽的句子强。”锁链上都刻着反诗,所过之处连空气都在腐朽。

苏婉儿突然将玉笔抛给李文才,自己冲向囚笼:“我来解开符咒,你们挡住他!”她咬破手指,用血在囚笼上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的诗句化作无数银丝,开始缠绕那些符咒。

“不自量力!”宗主抓起印玺碎片,碎片突然射出红光,将苏婉儿钉在囚笼上。她咳出一口血,染红了胸前的诗稿,却笑着看向李文才:“记得我爹说过,真正的好诗……是能让人笑着流泪的。”

李文才的眼眶瞬间红了。他想起长安初见时,这个总爱躲在书堆后的姑娘,说最大的梦想是把闺阁诗写进国史。金笔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他踏在文气凝聚的台阶上步步升高,身后浮现出无数诗人的虚影。

“你以为召集些残魂就能赢?”宗主的袈裟鼓起,里面飞出无数被篡改的诗文,“我这有‘黄河之水天上来’改的‘蛮夷之血地下来’,有‘举头望明月’改的‘低头拜我佛’,你能奈我何?”

李文才没有回答,只是举起金笔。那些诗人的虚影同时落笔,万千诗句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赤诚化作龙舟,撞碎了扭曲的《离骚》。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傲骨化作长剑,劈开了谄媚的反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呐喊化作惊雷,炸响在大殿每个角落。

宗主的袈裟在诗潮中寸寸碎裂,他惊恐地看着印玺碎片从掌心飞出,与李文才那枚在空中合二为一。完整的印玺突然射出万丈金光,将所有被篡改的诗句都打回原形,那些囚笼里的文士额头的符咒同时崩裂。

“不可能……”宗主瘫倒在地,看着自己的身体开始透明,“我只是想让诗文自由……”

“真正的自由,是‘我手写我心’。”李文才走到他面前,金笔在《边声集》上写下最后一句,“而不是用强权扭曲人心。”

宗主的身影彻底消散时,殿外传来震天的欢呼。秦落雁扶着苏婉儿走出囚笼,远处的天际线上,无数文气组成的鸿雁正在集结。李文才握紧手中的印玺,突然发现《边声集》的最后一页,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文道之兴,不在印玺,在人心。”

三日后,碎叶城的文士们自发在广场上竖起诗碑,将李文才三人写下的诗句刻在最中央。秦落雁正在检查城防图,突然指着西方的商道:“太学在中州腹地,可这条路上有座‘无文关’,据说进去的文士都会忘记自己写过的诗。”

苏婉儿正在晾晒被血污弄脏的诗稿,闻言突然笑了:“忘了又如何?只要心里有诗,到哪都能写出来。”她拿起玉笔,在新裁的宣纸上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墨迹未干就引来群白鸽,衔着纸卷飞向远方。

李文才站在城头,望着逐渐恢复生机的碎叶城。有孩童在诵读刚刻好的《边声集》,有老者在修补被毁坏的诗碑,有商旅将新的诗句抄在绢帛上,准备带往更远的地方。他突然明白启帝那句话的意思——文道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修行,而是千万人共同的心声。

“出发吧。”李文才将印玺收入怀中,金笔在阳光下闪着光,“让中州的人看看,北漠风沙埋不掉的,是这些能穿透岁月的文字。”

三匹骏马再次启程时,身后跟着数十名自愿同行的文士。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秀才,有豆蔻年华的女先生,有曾被莲心宗囚禁的诗奴,此刻都握着笔,眼神里燃着同样的光。

无文关的轮廓在前方越来越清晰,关墙上没有任何文字,只有光秃秃的青石。李文才勒住马缰,突然回头笑道:“听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吗?今天就让他们见识见识。”

金笔、玉笔、定边笔同时指向关墙,三道文气在空中交汇,化作行斗大的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本光秃秃的关墙上,竟凭空长出丛丛芦苇,几只雎鸠鸟从芦苇中飞出,盘旋着引着队伍前行。

关隘深处传来惊怒的吼声,似乎有人不愿让这些诗句通过。但李文才知道,只要他们手中的笔不停,心中的诗不灭,就没有任何关隘能挡住文道的洪流。

前方的路还很长,太学的钟声尚未敲响,孔圣的文魂仍在沉睡。但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队伍扬起的诗卷上时,所有人都明白——属于他们的篇章,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EA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唐诗三百首助我证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7EA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