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营”上千铁骑扬起的尘埃尚未落定,三方势力窥伺的阴影便己笼罩而来。
而其中最快做出实质性反应的,竟是距离最近、名义上拥有管辖权的东郡太守桥瑁。
或许是被“安民军”急速膨胀的势力所惊,或许是想在刘岱和曹操之前抢先落子,一队打着桥瑁旗号的使者,在一个清晨,出现在了白马津堡外。
使者规格不高,仅一名文吏与十余名护卫,态度却带着几分上官特有的矜持与施舍。
他们在议事厅见到了“安民军”的核心层——李毅、刘备、我(关羽)、陈宫、张涛,以及侍立一旁的典韦、周仓、高顺。那文吏展开一卷帛书,清了清嗓子,朗声宣读:
“兹有白马津义民李毅、刘备等,聚众自保,屡挫黄巾,略有微功。
郡守桥公仁德,念尔等赤诚,特擢升李毅为东郡郡兵司马,刘备为白马津县尉,关羽为别部司马……尔等当恪尽职守,整饬武备,清剿余孽,不得有误……”
一个郡兵司马,一个县尉,一个别部司马。听起来似乎给了名分,将“安民军”纳入了官方体系。
但仔细一品,却尽是机巧:李毅的“郡兵司马”听起来职位最高,但郡兵指挥权牢牢掌握在太守手中,这更像是个虚衔,意在将其调离根基;
刘备的“县尉”倒是实职,但白马津本身并非县治,此职有名无实,且受制于县令尚未任命的;
我的“别部司马”更是典型的杂号,虽有独立领兵之权,但粮饷补给、行动范围皆受制约。
这并非真诚的招安,更像是一杯掺了毒药的蜜水,意在分化、架空、最终吞并!
使者宣读完毕,厅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毅和刘备身上。
短暂的沉默后,张涛(袁绍) 第一个跳了出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好事!天大的好事!此乃朝廷正式任命,名正言顺!
从此我等不再是草莽,而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李兄,玄德公,当速速接旨谢恩啊!”他的“高贵系统”对【官方认可】和【名分】有着近乎本能的渴望,几乎忽略了背后的陷阱。
“本初兄此言差矣!”刘备(王胖子) 眉头紧锁,罕见地首接反驳,“桥瑁此议,看似施恩,实则包藏祸心!
李兄若赴郡中就职,便是龙游浅水,我等在白马津基业,顷刻间便成他人囊中之物!这县尉、别部司马之职,更是枷锁,令我等动弹不得!此等任命,绝非真心招抚,乃是瓦解之计!”
他的“厚土系统”闪烁着警惕的光芒,【人心】与【势】的分析都指向这是一个阴谋。
陈宫捻须沉吟,缓缓道:“玄德公所言,切中要害。桥瑁与刘岱不和,兖州内部倾轧。
他此举,一为遏制我军坐大,二来,或许也想借此机会,将我等这支力量收为己用,以抗衡刘岱。
接受任命,无异于自缚手脚,任人宰割。”他的分析更加透彻,点出了兖州高层的权力斗争背景。
典韦听得不耐烦,瓮声瓮气道:“管他什么鸟官!咱们有刀有枪,有饭吃,有地盘,何必去受那鸟气!
谁想吞并咱们,先问问某这对铁戟答不答应!”周仓也冷哼道:“就是!咱们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基业,凭什么他桥瑁一纸文书就想拿去?”
高顺虽未发言,但眼神坚定,显然站在反对接受的一方。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李毅(曹操) 身上。他始终沉默,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的【至尊系统】界面,【谋略】与【驭人】模块正以最高速度运行,分析着接受与拒绝的利弊,以及……第三种可能性。
“云长,你意下如何?”李毅忽然看向我。
我抚摸着青龙偃月刀的刀柄,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傲然与不屈,沉声道:“大丈夫立于世,当凭手中之刀,开创功业,岂能仰人鼻息,受制于无能之辈?
桥瑁无恩于我等,反倒屡次纵容张超之流为恶,如今见我等势成,便想空手套白狼,天下岂有这般道理?
这官,不要也罢!”我的话语带着武者的决绝与傲气,【武圣之路】的信念让我无法接受这种充满算计的“招安”。
李毅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所言,皆有道理。桥瑁之心,路人皆知。此等官职,确是枷锁,绝不能受!”
张涛脸色一急:“可是……”
李毅抬手打断他:“但是,朝廷诏令准许募兵讨贼的大义名分,我们必须要!桥瑁的使者,我们也不能首接轰出去,否则便是公然与官府对抗,授人以柄。”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要的,不是他施舍的官职,而是合法的自治之权!
我们要让他桥瑁,亲口承认我们对白马津及现有控制区域的实际管辖权,并给予我们自主募兵、钱粮自筹、专征黄巾余孽的权力!
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东郡讨贼校尉’、‘白马津镇守使’之类的虚名,但实际权力,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名义上归附,实际上自治!”
这就是李毅的决断!他要借朝廷诏令的东风和“安民军”展现出的实力,逼迫桥瑁做出让步,换取一个合法发展的外壳!
“这……桥瑁岂会答应?”张涛瞠目。
“由不得他不答应!”李毅冷笑,“刘岱大军在侧,曹操使者将至,他桥瑁若不想腹背受敌,就必须稳住我们。
而我们刚刚击败赵威,拥兵数千,尤其上千铁骑在手,这便是我们谈判的底气!”
他看向陈宫:“公台,劳你起草回函。语气要恭谨,态度要坚决。重点强调我等‘一心讨贼,愿受桥公节制’,但‘为方便剿贼,需专权于一方’,请他表奏朝廷,授予相应职权。
同时,暗示若条件不允,为免黄巾流窜,我军或需‘移防’他处……比如,靠近刘岱或者曹操的地盘。”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但乱世之中,实力就是最好的外交语言。
陈宫心领神会,立刻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便是一场不见硝烟的外交博弈。陈宫与那桥瑁使者反复磋商,言辞交锋。
期间,李毅故意让“烈风营”在校场操演,上千铁骑奔腾如雷,烟尘蔽日,那轰鸣的蹄声如同战鼓,一下下敲在使者和其护卫的心头。
我也数次持青龙偃月刀,于堡墙之上巡弋,那冲霄的刀意与凛然的气势,无不昭示着“安民军”绝非可以轻侮的存在。
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巧妙的外交辞令下,那桥瑁使者最终妥协了。他无法答应“自治”,但同意在回禀桥瑁的文书中,极力建议授予李毅“东郡讨贼都尉”,刘备“白马津民政使”,我“骑都尉”等职,并默认“安民军”对现有控制区的实际管辖权,以及为剿贼所需的自主行动权。
虽然这仍非李毅理想中的完全自治,但己是在不彻底撕破脸皮的情况下,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至少,“安民军”有了一个相对合法的外衣,可以更加放开手脚地发展。
使者带着这份“成果”离去后,议事厅内,众人心情复杂。虽未完全如愿,但终究避免了一场立即爆发的冲突,并为未来发展赢得了空间。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可以稍作喘息之际,周仓再次带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派去监视曹操使者的兄弟回报,那使者队伍并未首接来我白马津,而是在五十里外转向,去了……糜家的庄园!
而且,糜家派人暗中接触了我们安排在濮阳的眼线,透露了一个消息……曹操似乎有意,邀请我们共同出兵,攻打盘踞在济北国的黄巾余孽‘刘辟、龚都’部,并许诺,事成之后,表奏李将军为济北相!”
曹操的使者,不去白马津,反而先去了与“安民军”有隙的糜家? 共同出兵?表奏济北相?
相比于桥瑁那抠抠搜搜、充满算计的官职,曹操抛出的,是一个郡国长官的实缺!一个足以让任何地方豪强心动的巨大诱惑!
刚刚平息了内部关于桥瑁任命的争论,一个更加巨大、也更加危险的抉择,己伴随着曹操那深不见底的目光,悍然降临!
是接受曹操的“好意”,成为其附庸,换取一块更大的地盘?还是拒绝,可能同时得罪曹操与桥瑁?
李毅的眉头再次紧紧锁起,他的【至尊系统】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烈警报。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真正开始。
百干从文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EI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