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抛出的“济北相”诱惑,如同一块巨大的、散发着危险香气的诱饵,悬在了“安民军”核心层的面前。
相比于桥瑁那充满算计与束缚的“郡兵司马”,“济北相”可是一郡诸侯的实权位置!
这背后的意味不言自明——曹操看中了“安民军”的战力,尤其是那支新成军的“烈风营”铁骑,想将其纳入麾下,作为他攻略兖州、乃至争霸天下的助力。
议事厅内,刚刚平息下去的争论再次被点燃,甚至比之前更加激烈。
张涛(袁绍) 几乎要激动得跳起来,声音都带着颤音:“济北相!那可是两千石的高官!足可比肩一郡太守!
曹孟德果然大气!若能得此职,我等便算真正跻身天下诸侯之列,名正言顺,光耀门楣啊!”他的“高贵系统”对【地位】和【名望】的渴望在此刻达到了顶峰,完全忽略了成为曹操附庸的后果。
刘备(王胖子) 却保持着异常的清醒,他连连摇头,语气沉重:“本初兄切莫被虚名所惑!曹操此议,看似慷慨,实则是驱虎吞狼之计!
济北国黄巾刘辟、龚都部众数万,盘踞多年,岂是易与之辈?我军纵然能战,强攻之下,必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届时,我等兵力折损,困守济北,岂不是成了曹操手中之刀,任由其拿捏?这‘济北相’,看似风光,实则是枷锁,更是火坑!”他的“厚土系统”对【人心】和【势】的判断异常精准,看到了荣耀背后的巨大风险。
陈宫也捻须附和,眼神锐利:“玄德公所言极是。曹操乃世之枭雄,其志非小。他欲取兖州,刘岱、桥瑁皆其障碍。邀我等共击刘辟,一可借我之力削弱黄巾,二可消耗我军实力,三则可趁机将我军势力引离根基白马津,可谓一石三鸟!此等阳谋,不可不察。”
典韦、周仓、高顺等将领虽未多言,但眼神中都流露出对曹操提议的警惕。他们拼杀出的基业,不愿轻易为人作嫁。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李毅(曹操)。他端坐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他的【至尊系统】界面,【谋略】模块正以超负荷的状态运转,推演着接受与拒绝的无数种可能后果,【驭人】模块则监控着在场每一个人的情绪与倾向。
“云长,你以为呢?”李毅再次将问题抛给了我。
我抚摸着青龙偃月刀冰冷的刀身,感受着其中那股“傲上而不辱下”的凛然刀意,沉声道:“曹操,枭雄也。
其势未成,便欲驱策我等,其心可诛。济北相之位虽重,然失去自主,沦为鹰犬,非我所愿。这白马津,这一刀一枪打下的基业,才是根本。
刀,当握于己手,而非假于他人!”我的话语带着武圣的骄傲与决绝,【武圣之路】的信念让我无法接受成为他人附庸。
李毅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决断,他重重一拍扶手:“善!诸位所言,正合我意!曹操之饵,有毒,食之无益!”
他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桥瑁欲束缚我等,曹操欲吞并我等。然我‘安民军’崛起于微末,凭的是自身血勇,岂能甘为人下?这乱世,终究要靠实力说话!”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桥瑁给予的‘合法外衣’,我们必须要!这是目前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扩张方式。我们要借他这面旗,行我之事!”
他看向陈宫,下达了最终指令:“公台,回复桥瑁使者,我等感激桥公厚爱,愿接受‘东郡讨贼校尉’、‘白马津镇守使’等职,为朝廷效力,为桥公分忧!
但同时,要强调我军乃新附,粮饷器械匮乏,辖区百废待兴,需开府之权,以便统筹;需钱粮部分自筹之权,以养军力;需专征黄巾之权,以便机断!若桥公应允,我李毅必率‘安民军’为东郡屏藩,扫清寰宇!”
这便是李毅的最终方案:接受桥瑁体系的低级官职,但索要事实上的自治权力! 他要的是一个能合法存在的“壳”,至于壳里面装的是什么,必须由他自己决定!
接下来的谈判,更加艰难。桥瑁的使者并非蠢人,自然看出李毅的意图。双方就“开府”、“自筹”、“专征”等权限的范围和限度展开了激烈的拉锯。
李毅的【谋略】模块不断提供各种谈判策略和底线分析,陈宫则以其辩才,引经据典,软硬兼施。
期间,李毅再次展示肌肉,令“烈风营”和“陷阵营”进行联合操演。当上千铁骑簇拥着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我,在校场上卷起冲天烟尘,如同钢铁洪流般奔腾而过时,那使者脸上的血色褪尽,谈判的天平终于开始倾斜。
最终,在一番极限拉扯后,双方达成了一份充满微妙措辞的“协议”:
李毅受任“东郡讨贼校尉,假节,督白马津军事”。
刘备受任“白马津民政使,领屯田事”。
我受任“骑都尉,领陷阵、烈风营”。
默认“安民军”对现有控制区的管辖权。
默许“安民军”为剿贼需要,可“便宜行事”,并“就地筹饷”(变相承认了部分自主权)。
但“安民军”需名义上接受东郡调遣,并定期上报剿贼情况。
这份协议,充满了模糊地带和相互算计。桥瑁得到了名义上的统属权和一份潜在的打手力量,而李毅则为“安民军”争取到了一个相对合法的身份和极大的行动自由。这并非胜利,而是一场权衡利弊后的暂时妥协。
当盖着东郡太守府印绶的任命文书正式送到白马津时,整个“安民军”上下气氛复杂。有人为得到“官方认证”而欣喜(如张涛),有人对其中隐含的制约感到不满(如典韦),也有人如李毅、刘备般,深知这不过是另一场更加复杂博弈的开始。
然而,无论如何,“安民军”终于撕下了“草寇”的标签,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官衣。李毅的【势力管理】面板上,【合法性】一项从“无”变成了“低(被承认)”,这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周边一些原本态度暧昧的小势力,态度更加恭顺;流民中识字、有技能者前来投奔的比例有所增加;甚至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有限度地购买一些管制物资。
“名器虽轻,有时却重若千钧。”李毅着那卷任命文书,对我和刘备低声道,“有了这个,我们接下来很多事,就好办多了。”
就在“安民军”上下努力适应这新身份,并借此东风进一步整合内部、扩张势力之时,一个来自北方、经由柳溪聚水道的秘密渠道,送来了一份没有署名、只用密语写就的警告:
“小心……‘河间客’的真正目标……非刀,非地,乃‘人’……尤其是,身负‘异数’之人……他们,己在路上。”
异数之人? 是指我?李毅?还是刘备? “河间客”的真正目标,究竟是什么?
刚刚获得合法身份,尚未站稳脚跟的“安民军”,还未来得及享受片刻安宁,便发现那来自黄河对岸的诡异威胁,己然露出了更加狰狞的獠牙,并且,这一次,似乎首指他们核心的秘密!
(http://www.220book.com/book/7EI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