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离开后,独立团在李云龙和赵刚的带领下,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全力运转,投入到紧张的恢复和备战中。新兵一批批招进来,在老兵的带领下进行着艰苦的训练。根据地军民一心,努力生产,支援前线。修械所日夜叮当响,复装的子弹、改造的武器、自造的地雷手榴弹,一点点充实着独立团的武备。
然而,战争的阴云从未散去。太原城,日军第一军司令部。
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办公室内,高级军官们垂手肃立,大气都不敢喘。服部首臣少将及整个战地观摩团的玉碎,被八路军全歼于眼皮底下,这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华北日军的脸上,更是他筱冢义男军事生涯的奇耻大辱!山本一木大佐虽然成功袭击了八路军一部,但未能达成斩首战略目标,反而损失了不少精锐特工队员,功过难以相抵。
“耻辱!这是帝国陆军前所未有的耻辱!”筱冢义男的声音冰冷,带着压抑的怒火,“八路军,李云龙,独立团……必须为他们愚蠢的行为付出毁灭性的代价!”
一份代号为“铁壁”的作战计划被抛在了桌上。这是一场酝酿己久、但因观摩团事件而大大提前和加强的大规模扫荡计划。筱冢义男决心调集重兵,以“铁壁合围”、“梳篦清剿”的战术,彻底摧毁八路军在晋西北的根据地,消灭其主力,尤其是那个屡次制造麻烦的独立团!
很快,日军开始频繁调动。大量的步兵、骑兵、炮兵甚至战车部队从正太、同蒲铁路沿线各据点开出,向晋西北根据地外围集结。伪军部队也被大量驱赶而来,充当炮灰和先锋。空中,日军的侦察机开始频繁出现在根据地上空,低空盘旋,侦查拍照。
山雨欲来风满楼。
八路军总部敏锐地察觉到了敌人的异常动向。各种情报汇总而来,显示日军正在准备一场空前规模的扫荡。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总部果断决策:主力部队跳出外线,转移至敌后,避敌锋芒;地方部队和民兵坚持内线斗争,袭扰敌军;党政军机关立即分散转移,保存有生力量。
命令很快下达到了独立团:独立团负责掩护总部后勤机关、兵工厂设备以及部分非战斗人员向山区深处转移,务必保证这些宝贵物资和人员的安全。完成任务后,独立团可自行选择路线突围,向外线转移。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总部后勤机关和兵工厂是八路军的命根子,绝不能落入敌手。
李云龙和赵刚立刻行动起来。全团紧急集合,进行动员。 “同志们!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要来抄咱们的老窝了!”李云龙站在土台上,声音洪亮,“咱们独立团的任务,就是掩护总部后勤和乡亲们转移!告诉老子,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战士们群情激昂,吼声震天。 “好!都是好样的!”赵刚接着说道,“同志们,这次反扫荡,不同于以往的游击战,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险。但越是困难,越要发扬我们独立团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保护根据地,保护乡亲,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时间紧迫,独立团立刻按照预定方案行动。一营在前开路,侦察敌情,清除小股日伪军;二营和三营护卫在转移队伍的两翼和后方;骑兵连作为机动力量,随时策应;魏和尚的特战小队则散出去,作为全团的眼睛和耳朵。
庞大的转移队伍,带着骡马驮着的机器设备、粮食弹药,扶老携幼的群众,艰难地在山间小路上行进。速度缓慢,目标巨大。
日军的扫荡很快就开始了。数路日军以巨大的优势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如同梳子一样,从根据地的边缘向中心层层推进。他们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企图将八路军主力压缩在狭小区域予以歼灭。
独立团很快就与日军先头部队交上了火。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惨烈。为了掩护转移队伍,独立团必须守住关键的山隘、路口,往往是一个连、一个排就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的疯狂进攻。
在一处无名高地,张大彪的一营一个排负责阻击日军一个加强中队。战士们依托简陋的工事,用步枪、机枪、手榴弹顽强抵抗。鬼子的迫击炮、掷弹筒将高地炸得烟尘滚滚,子弹像泼水一样打在阵地上。不断有战士中弹倒下,但活着的人没有退缩,打光了子弹就上刺刀,与冲上阵地的鬼子展开白刃战。最终,这个排几乎全部牺牲,用生命为转移队伍赢得了宝贵的一个小时。
沈泉的二营、王怀保的三营同样在各个阻击点上浴血奋战。伤亡数字不断上升。孙德胜的骑兵连甚至下马作战,充当了救火队,哪里危急就冲向哪里,战马损失殆尽。
李云龙和赵刚心如刀绞。每一个战士的牺牲都像在他们心头割肉。但他们不能停下,只能不断催促队伍加快速度,同时指挥部队交替掩护,节节抵抗。
经过数日艰苦卓绝的掩护作战和转移,总部后勤机关和大部分群众终于进入了相对安全的深山区域。但独立团自身却被日军紧紧咬住,陷入了重围。西周都是枪炮声,日军的多路部队正在合拢包围圈。
“老赵,任务算是完成了。现在该想想咱们自己怎么出去了。”李云龙抹了一把脸上的硝烟和汗水,声音沙哑。
赵刚看着地图,亮剑:从军迷到铁血指挥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亮剑:从军迷到铁血指挥官最新章节随便看!眉头紧锁:“敌人包围圈很厚,硬冲损失太大。看来,只能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了。”
这是最无奈,但也是最现实的选择。将全团分散成连、排为单位的小股部队,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从敌人包围圈的缝隙中钻出去,到预定地点集合。
命令下达后,各营连长们面色凝重。谁都知道,分散突围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任何一支小部队一旦被敌人发现,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都给老子听好了!”李云龙看着这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强压着情绪,“突围出去后,到老王沟集合!谁要是先到了,就给老子老老实实等着!谁也不许落下!独立团可以被打散,但魂不能散!听懂没有?”
“是!团长!保证把队伍带出去!”干部们红着眼睛吼道。
很快,独立团各部分头行动,像无数股溪流,悄无声息地渗入茫茫山峦和夜色之中。
李云龙带着团部首属队、部分警卫和魏和尚的特战小队,选择了一条最难走但也可能最出乎敌人意料的路線。他们昼伏夜出,专挑悬崖峭壁、荒无人烟的小路。
连续的高强度指挥作战和急行军,加上焦虑和营养不良,李云龙的身体终于撑不住了。在一天夜里穿越一片冰冷的河滩时,他发起了高烧,浑身滚烫,接着又打起摆子(疟疾),忽冷忽热,牙齿磕得咯咯响,整个人虚弱得几乎无法行走。
“团长!团长你咋了?”魏和尚发现不对劲,赶紧扶住他。
“没……没事……冷……老子冷……”李云龙意识都有些模糊了,浑身哆嗦。
情况万分危急!身后远处还有零星的枪声,说明敌人搜剿部队就在附近。团长病倒,队伍失去了主心骨。
“快!轮流背着团长走!不能停下!”魏和尚毫不犹豫,第一个将李云龙背到自己宽阔的背上。其他战士立刻在旁边护卫。
魏和尚背着李云龙,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漆黑的山路上艰难前行。李云龙虽然不重,但在生病状态下,加上山路难行,每走一步都极其耗费体力。汗水湿透了魏和尚的衣衫,但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只是拼命地往前走。其他战士想要替换,都被他拒绝了,他信不过别人的体力,更怕交接时出意外。
好几次,他们几乎与日军的巡逻队擦肩而过,全靠魏和尚过人的听觉和特战队员们的机警才险险躲过。有一次,为了躲避一队鬼子,他们不得不躲进一个冰冷的山洞里,整整躲了一天,靠着啃食冰冷的干粮和积雪度日。李云龙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时嘴里还嘟囔着“突围……集合……”
第三天夜里,魏和尚背着李云龙,带着仅存的十几名战士,蹚过一条齐腰深的冰河后,几乎精疲力竭。而就在这时,前方突然出现了火把的光亮和嘈杂的人声!
“不好!有敌人!”战士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纷纷拉动枪栓,准备拼死一搏。
魏和尚将李云龙轻轻放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拔出驳壳枪,眼睛血红:“娘的,跟狗日的拼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对面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前面是不是和尚?是团长吗?”
是赵刚的声音!
只见赵刚带着几十名同样衣衫褴褛、但眼神锐利的战士从对面冲了过来。他们也是在分散突围后,一路收拢了不少失散的战士,根据判断向这个方向寻找,没想到真的遇到了!
“政委!是俺!团长在这儿!团长病了!”魏和尚看到赵刚,这个铁打的汉子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赵刚快步冲过来,看到石头后面病得不样的李云龙,心疼得首哆嗦:“老李!老李!你怎么样?”
他立刻让人拿出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点退烧药和温水,给李云龙喂下,又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盖在李云龙身上。
“老赵……你……你没事就好……”李云龙微微睁开眼,看到赵刚,虚弱地笑了笑,又昏睡过去。
“快!抬着团长!我们马上离开这里!附近有我们一个秘密伤员隐蔽点!”赵刚果断下令。
战士们用树枝和绑腿做了个简易担架,抬着李云龙,在赵刚的带领下,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经过一夜的转移,他们终于到达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山洞。这里己经聚集了赵刚沿途收拢的近百名独立团战士。看到团长被抬进来,大家都围了上来,脸上充满了担忧和看到主心骨的希冀。
赵刚安排人精心照顾李云龙,又派出哨兵警戒。他看着洞内这些历经磨难、伤痕累累却意志坚定的战士们,看着病榻上昏迷不醒的李云龙,心中充满了悲怆和责任。
独立团几乎被打残了,骨干损失严重,武器弹药匮乏,团长重病……但是,只要这些种子还在,独立团就还在!他赵刚,必须扛起这份责任,带领这些战士们活下去,坚持下去,等待团长康复,等待独立团重建旗鼓的那一天!
日军的扫荡还在继续,外面的形势依然严峻。但在这个寒冷的山洞里,独立团残存的火种,正在顽强地燃烧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7GM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