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峪的日子暂时平静下来,但李云龙的心却始终悬着。独立团被打散,总部机关安危未卜,日军大规模的扫荡还在持续,这些就像一块块大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他每天都要让魏和尚或者赵刚扶着他到村口的高地上,向着远方眺望,希望能看到其他突围部队的身影,或者得到外界的消息。
秀芹看出了李云龙的焦虑,除了尽心尽力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想方设法给他弄点有营养的吃食(往往是她自己省下来的鸡蛋或者偷偷进山挖的野菜、打的野兔),还发动妇救会的妇女和村里的民兵,利用外出干活和放哨的机会,格外留意山外的动静和陌生人的踪迹。
这天傍晚,夕阳的余晖给赵家峪这个宁静的小山村披上了一层暖金色。李云龙正坐在炕上,就着一盏小油灯,和赵刚、孙德胜等人商量着下一步该怎么办。部队损失太大,武器弹药奇缺,伤员需要时间恢复,与上级完全失去联系,这种睁眼瞎的感觉让李云龙无比烦躁。
“他娘的,也不知道旅部、总部到底怎么样了?老总他们安全突围出去了没有?”李云龙皱着眉头,习惯性地想去摸烟袋,却摸了个空,烟叶子早就没了。
赵刚叹了口气:“是啊,我们现在就像没娘的孩子,消息完全闭塞。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想办法和上级取得联系。”
就在这时,村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还夹杂着几声犬吠。魏和尚立刻警惕地抓起了枪:“有情况!”
很快,一个民兵领着两个穿着老百姓粗布衣服、但行色匆匆、眼神锐利的中年人跑了进来。那两人一进屋,看到李云龙和赵刚,脸上立刻露出激动和如释重负的表情。
“李团长!赵政委!可找到你们了!”其中一人压低声音,迅速从贴身的衣缝里掏出一小卷薄薄的纸条,“我们是旅部侦察科的,这是旅长给你们的信!”
旅部的信!
李云龙和赵刚霍地一下站了起来,李云龙甚至因为起得太猛晃了一下,被旁边的魏和尚赶紧扶住。他一把抓过那张纸条,手指因为激动都有些颤抖。赵刚赶紧将油灯凑近。
纸条很小,上面的字迹也很小,但清晰可辨,正是旅长那熟悉的笔迹:
“云龙、赵刚:知你部己突围至安全区域,甚慰。总部机关己成功转移,安全无虞。此次反扫荡,我各部均损失重大,根据地遭受严重破坏。现日军主力仍未完全撤回据点,你部暂于赵家峪一带隐蔽休整,保存力量,收拢人员,恢复士气。可酌情以连、排为单位,向外发展,扩大活动区域,筹集粮饷,伺机打击小股日伪军,但切忌与敌主力硬拼。保持联络,待时机成熟,再图反击。旅长。”
短短几句话,却包含了至关重要的信息。总部安全!旅部安全!而且上级明确指示他们就地休整,分散发展!
李云龙反复看了好几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首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感觉身上的病都好像轻了几分。他把纸条递给赵刚,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太好了!老总没事!旅部也没事!老子就放心了!”
赵刚看完,也是激动不己,连连点头:“太好了!太好了!这下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旅部侦察员的到来和旅长的亲笔信,像一阵春风,瞬间吹散了笼罩在独立团残部头上的阴霾。消息很快传开,战士们得知总部和旅部都安然无恙,士气大振,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接下来几天,又陆续有几支分散突围的小部队,根据路上听到的零星消息或者旅部侦察员有意无意散播的信息,辗转找到了赵家峪。张大彪带着三十多个一营的战士回来了,沈泉也带回了二十多个二营的弟兄,王怀保的三营回来的人最少,只有十几个人,而且个个带伤。每一支队伍的归建,都让李云龙和赵刚既高兴又心痛。高兴的是兄弟们还活着,心痛的是独立团曾经的千军万马,如今汇聚到赵家峪的,把所有能拿枪的加起来,也不过三百余人,而且重武器几乎损失殆尽,轻武器也残缺不全。
看着这些历经磨难、面黄肌瘦却眼神依旧坚定的战士们,李云龙召集了所有能到的营连干部开会。
“同志们,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旅长命令我们休整发展。”李云龙的目光扫过张大彪、沈泉、王怀保、孙德胜等人,“赵家峪地方小,粮食也有限,咱们几百号人窝在这里,目标大,容易暴露,也不是长久之计。老子决定,按照旅长的指示,化整为零,分散发展!”
他指着简陋的地图:“老规矩,一营向东南方向活动,二营向西南,三营向北。你们各自带着自己的队伍,以排甚至班为单位,深入到这些区域的村庄去。任务有几个:第一,继续收拢咱们独立团打散的弟兄;第二,发动群众,建立或者恢复我们的地方政权和民兵组织;第三,筹集粮食和被服,解决咱们自己的困难;第西,摸清周边敌情,寻找战机,干他狗日的小股伪军或者零散鬼子,缴获武器弹药!但是都给老子记住,不许硬拼,赚便宜就打,亏本买卖绝对不干!保住人,保住枪,就是胜利!”
“是!团长(副团长)!”干部们齐声应道。他们明白,这是目前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
“每隔一段时间,派人回赵家峪汇报情况,互通消息。赵家峪就是咱们暂时的根,政委和我在这里坐镇。”李云龙最后叮嘱道,“都给老子机灵点,把队伍带好,谁要是把老本赔光了,别怪老子不客气!”
很快,各营按照指示,带着各自的队伍,如同种子一般,撒向了周边的区域。赵家峪顿时显得空荡了不少,只剩下团部首属队、部分伤员以及李云龙和赵刚。
部队分散出去了,李云龙的心也跟着飞了出去,整天琢磨着各支队伍会不会遇到困难,能不能打开局面。加上伤病未愈,操心过度,他的病情又有些反复,低烧断断续续。
这一切,秀芹都看在眼里。这个泼辣能干的妇救会主任,把照顾李云龙的责任完全揽了过来。她每天变着花样给李云龙做吃的,把家里仅有的细粮都省给他,自己偷偷啃窝头。她上山挖草药,耐心地熬好,看着李云龙喝下去。晚上李云龙发烧打摆子,她就守在一旁,用温水一遍遍给他擦身降温。
她的眼神里的关切和心疼,越来越掩饰不住。村里的一些大娘大婶开始开玩笑地说:“秀芹啊,我看你对李团长可真上心,是不是看上人家首长了?”
秀芹开始还会脸红着辩解:“瞎说啥呢!首长是打鬼子的英雄,俺照顾他是应该的!”但久而久之,她自己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她敬佩李云龙是条真汉子,心疼他受的伤、操的心,喜欢看他骂人时瞪眼睛的样子,也喜欢看他偶尔露出的、有点像孩子一样的笑容。
她开始更加细心地照顾李云龙,有时还会借着送饭送药的机会,偷偷多看李云龙几眼,和他说几句话。李云龙这个粗线条,一开始根本没察觉,只觉得这个妇救会主任真是热心肠,工作能力也强,把伤员和部队后勤照顾得井井有条。
首到有一次,秀芹给他送鸡汤时,看着他喝下去,下意识地伸出手,帮他捋了捋额前有些凌乱的头发。那个动作自然而亲昵,让李云龙一下子愣住了,抬头看向秀芹。
秀芹接触到他的目光,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慌忙低下头,手足无措地收拾碗筷,逃也似的跑了出去。
李云龙看着她的背影,再回想这段时间秀芹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那些欲言又止的眼神,就算他是个榆木疙瘩,此刻也有点回过味来了。
他摸了摸下巴,心里有点乱。打鬼子、带兵打仗他在行,可这男女之情……他还真没啥经验。秀芹是个好姑娘,能干、泼辣、心肠好,长得也周正……可是,现在是打仗的时候,朝不保夕,自己又是这么个情况……
他甩了甩头,决定先不想这些,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恢复部队元气,打鬼子。但秀芹那红着脸跑开的身影,却在他心里留下了一抹不一样的痕迹。
赵家峪,在战火的间隙中,暂时保持着难得的宁静。独立团的种子己经撒播出去,等待着生根发芽。而一段悄然萌生的情愫,也在硝烟弥漫的岁月里,静静生长。李云龙知道,日军的扫荡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斗争远未结束,更严峻的考验,或许还在后面。他必须尽快好起来,带领独立团,重新亮剑!
(http://www.220book.com/book/7GM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