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堡的军工生产搞得热火朝天,极大地缓解了独立团的弹药压力。但李云龙深知,战争的胜负,绝不仅仅取决于武器的多寡,更取决于使用武器的人。尤其是他寄予厚望的特战小队和侦察连,光有精良的装备还不够,必须经过最严酷、最贴近实战的训练,才能在未来更加复杂的战斗中发挥出“一剑封喉”的作用。
这一天,他把魏和尚和段鹏叫到了团部后面的一片偏僻山林里。
“和尚,段鹏,咱们的特战小队和侦察排,装备现在是团里最好的,伙食也是最高的,平时训练看起来也有模有样。”李云龙开门见山,语气严肃,“但是,老子要的不是花架子,不是表演给老子看的!老子要的是真正能钻到鬼子心窝子里去,能摘了他指挥官的脑袋,能炸了他炮楼仓库的尖刀!你们觉得,你们现在能做到吗?”
魏和尚和段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服输的劲头。魏和尚挺起胸膛:“团长!您下命令吧!让俺们去打哪个据点?保证给您拿下来!”
李云龙摇摇头:“现在不是时候。仗有的你们打。但在那之前,老子得先看看你们的成色。光自己练不行,得拉出去遛遛,见见真章。”
他指着眼前连绵的山峦:“看到这片山没有?纵深五十里,里面有咱们一个废弃的训练营地,我让警卫排提前过去守着了。他们扮演鬼子哨兵和巡逻队,装备了训练用的木棍和石灰包(模拟子弹)。”
“你们的任务,”李云龙目光锐利地看着两人,“带领你们最精锐的二十人分队,从现在开始,二十西小时内,秘密渗透到这五十里山区,找到那个营地,摸掉所有‘鬼子’哨兵,最后把这座营房里的一面旗子给老子带回来!”他拿出一面小红旗,“记住,全程不准被‘鬼子’发现!一旦身上中了石灰点,就算阵亡,立刻退出演习!老子要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本事当这个‘鬼魂’!”
魏和尚和段鹏一听,眼睛都亮了。这是实战化对抗演习啊!比平时训练刺激多了!
“保证完成任务!”两人齐声吼道,跃跃欲试。
“别高兴太早!”李云龙哼了一声,“警卫排那帮小子也不是吃素的,而且他们对地形比你们熟。谁要是输了,回来全队给老子扫一个月厕所!包括你俩!”
命令下达,对抗演习立刻开始。魏和尚和段鹏迅速挑选了二十名最出色的队员,携带装备(去掉实弹,换上训练器材),如同猎豹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茫茫山林。
李云龙则带着几名参谋,登上了附近的一个制高点,用望远镜观察着整个区域。赵刚也闻讯赶来,对这种新颖的训练方式很感兴趣。
山林里,真正的较量开始了。
警卫排的战士们果然不是省油的灯。他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设置了明哨、暗哨、巡逻队,甚至还布置了几个简易的陷阱和报警装置。
然而,特战分队展现出了惊人的专业素养。段鹏带领的侦察组如同幽灵般在前方开路,利用高超的伪装技术和静默移动,精准地发现了敌人的哨位和巡逻规律。魏和尚则根据情报,指挥突击组利用地形死角,时而静卧潜伏,时而快速通过。
遇到难以避开的哨兵,他们便采取“无声解决”的方式。两名队员利用吹箭(训练用,箭头是软木塞)和涂了石灰的匕首,模拟无声战斗,“干掉”了哨兵,并将其拖到隐蔽处“隐藏”。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配合默契,充分体现了平时严格训练的成果。李云龙在望远镜里看得频频点头。
但警卫排也很快发现了异常,加强了警戒和巡逻密度。一次,特战分队险些与一支加强的巡逻队撞个正着,全靠段鹏急中生智,学了几声惟妙惟肖的鸟叫,才误导了对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特战分队克服重重障碍,逐渐接近目标营地。最后一道关卡是营地外围的一片开阔地,有双岗哨和探照灯(用手电筒模拟)。
“硬闯肯定不行。”魏和尚低声道。
“看我的。”段鹏仔细观察后,带着两名狙击手(用的是弹弓)悄悄迂回到侧翼。
“咻!”“咻!”两声轻微的破空声,两名“哨兵”的钢盔上各多了一个石灰点,按照规定,他们“阵亡”了,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
趁着这个机会,魏和尚带领主力迅速通过开阔地,潜入营地内部。接下来的“清除”工作更加精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逐屋“清理”,无声地“解决”了营地内所有的“守军”。
最后,魏和尚亲手拔掉了插在营房上的那面鬼子旗(模拟),换上了李云龙给的小红旗。
整个过程,用时十八小时西十七分钟,特战分队“零伤亡”完成任务!
当魏和尚和段鹏带着小红旗返回出发地时,李云龙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灿烂笑容。负责防守的警卫排长则一脸沮丧。
“好!干得漂亮!”李云龙用力拍着两人的肩膀,“这才有点老子想要的尖刀的样子!反应快,配合好,胆子大,心还细!特别是最后那段迂回狙击和渗透清除,有点味道了!”
赵刚也赞叹道:“这种贴近实战的演习,效果比单纯训练好太多了!确实能发现问题和锻炼部队。”
李云龙对垂头丧气的警卫排长说:“你们也打得不错,防守很严密,给他们造成了很大麻烦。输给这样的对手,不丢人!回去好好总结,下次给老子赢回来!”
接着,他召集所有参演人员,进行详细的复盘总结。每一个环节,成功的经验,暴露的问题,都被拿出来仔细剖析。比如渗透路线的选择、无声战斗的细节、遇到突况的应对、队员之间的手势通讯是否到位等等。
通过这次高强度对抗演习,特战小队和侦察连的队员们对特种作战的理解更加深刻,实战信心大大增强,彼此间的默契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李云龙趁热打铁,又接连组织了夜间渗透、长途奔袭、化装侦察、定点清除(模拟)等多种科目的实战化演练。有时甚至不打招呼,半夜突然吹哨,要求特战分队紧急集合,执行某项“突发任务”,极大地锻炼了部队的应急反应能力。
在这般严酷而科学的磨砺下,独立团的这把“特战尖刀”被淬炼得越发锋利,寒光逼人。队员们无论是个人军事技能、小组战术配合,还是心理素质和战斗意志,都远超普通部队。
李云龙看着这支日益精悍的小部队,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总有一天,这把淬炼己久的利刃,将会出鞘饮血,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改变整个战场的格局。而他,正在为那一刻,做着最充分的准备。未来的战场,必将因这支奇兵的出现,而增添更多的变数和精彩。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亮剑:从军迷到铁血指挥官》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7GM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