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棚内的空气因孙啬夫的裁决而暂时凝滞。李三面如死灰地被拖去受罚,郑匠师脸色铁青,狠狠瞪了林昊一眼,拂袖而去。其他工匠和工隶们噤若寒蝉,埋头干活,再无人敢公然挑衅,但那种无形的排斥和孤立感却愈发浓重。
林昊沉默地吃完那份迟来的、冰冷的晚饭,味同嚼蜡。他深知,这场风波只是被强行压了下去,根源并未消除。郑匠师丢了面子,绝不会善罢甘休。在这等级森严的工坊里,一个匠师有无数种办法给一个工隶小鞋穿。
果然,第二天上工,刁难便以更隐蔽的方式来了。
分配给林昊的木坯,全是纹路扭曲、木质坚硬极易崩茬的次品料,打磨难度倍增。他的工具被人“不小心”碰掉,锉刀刀口出现缺损。甚至他去领用水和磨石时,也总是被各种理由拖延。
林昊依旧沉默以对。他凭借“工匠(熟练)”的技能,艰难地处理着那些劣质木坯,尽力达到要求。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一天下来,拼尽全力也只完成了西根,手掌的旧伤又因过度用力而隐隐作痛。
郑匠师巡查时,看着那西根勉强合格、却耗时远超常人的弩臂,冷哼一声,虽未再扣饭食,但那眼神中的讥讽和“果然如此”的意味毫不掩饰。
【妈妈粉:太欺负人了!崽崽咱们不干了!】
【乐子人:这老阴比!主播想想办法啊!】
【历史帝:此乃常态。上位者无需亲自动手,自有规则与人心磨人。】
林昊没有抱怨,也没有再去争辩。他意识到,在这种低水平的恶意内耗中纠缠,毫无意义,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需要破局,需要展现出让对方无法忽视、甚至需要仰视的价值。
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自己面前那点木坯,而是开始仔细观察整个工棚的运作流程。
很快,他发现了问题所在,一个远比个人恩怨更严重的问题——标准化缺失。
虽然秦朝以律法严明、要求统一著称,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尤其是依赖手工的军工生产中,差异极大。
每个工匠打磨弩臂,全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张三磨的偏圆一点,李西磨的偏方一些,虽然大致尺寸符合要求,但细微处的差别累积起来,导致最终组装弩机时,常常需要反复修整、强行卡入,不仅效率低下,更严重影响弩机的精准度和寿命。
甚至同一个工匠,不同时间打磨出的部件也存在差异。
“系统,扫描记录当前工棚内所有己完成弩臂部件的关键尺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林昊在心中默念。
【叮!消耗职业点x10。扫描分析完成:共扫描弩臂坯87件,关键尺寸(厚度、宽度、榫卯接口)平均偏差率达±5.7%,最大偏差12.3%。严重影响互换性与总装效率。】
一道只有他能看到的虚拟光幕展开,上面罗列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偏差曲线,触目惊心。
【工程狗:我靠!这公差也太感人了!完全是手工作坊的水平!】
【历史帝:秦弩号称强弓劲弩,竟有此弊?或许正是因此,才对工匠个人技艺依赖如此之重。】
【乐子人:主播!搞它!搞标准化!流水线!卷死他们!】
一个计划在林昊脑中逐渐成形。
他没有立刻声张,而是继续默默干活,同时更加留意观察每个工匠的习惯动作和成品特点。晚上下工后,他借着昏暗的油灯光线(工隶宿舍条件极差),用捡来的木炭在一块稍微平整的陶片上,开始勾画草图,设计一套简单的校验模板和操作规范。
他设计的模板,就是几块带有标准凹槽和孔洞的木片或竹片,打磨好的弩臂关键部位能严丝合缝地放入即算合格。操作规范则规定了打磨的顺序、手法、以及每完成一步都需要用模板进行自检。
这能极大降低对个人经验的依赖,保证基础质量,提高互换性。
几天后,当郑匠师又一次故意拿着林昊打磨的一根弩臂(用的是极差的料),吹毛求疵地指责某一处弧度“不合规矩”时,林昊没有再沉默。
他站起身,拿起那根弩臂,又随手从旁边一个工匠己完成的作品里拿起一根,朗声道:“郑匠师,您说我这根不合规矩。请问,规矩何在?是您口中的感觉,还是另有明文标准?”
郑匠师一愣,怒道:“规矩自然在我心中!我干了二十年,我说不合就是不合!”
“心中之规,人人不同。”林昊毫不退缩,举起那两根弩臂,“您说我的不合,那请问王五师傅打磨的这根,其榫头厚度与我的相差半分之多,又合的是哪条规矩?若这两根弩臂装于同一弩机,一紧一松,于弩机效能、于士卒性命,是福是祸?”
他的声音清晰,传遍了整个工棚。所有工匠都停下了手中的活,惊讶地看着这个敢于顶撞匠师的工隶。
郑匠师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涨得通红:“你……你强词夺理!”
“并非强词夺理。”林昊从怀中掏出那几块粗糙却关键的校验模板和画着示意图的陶片,“小人斗胆,近日观察思索,以为欲求弩机强劲精准,首在部件标准统一。故设计了这几件校验模板与操作规例。任何匠人,无论新老,只需按此规例打磨,再以此模板校验,所得部件尺寸几无偏差,可任意互换组装,无需二次修整!”
他拿起一根自己按新规打磨的弩臂,熟练地将其榫头、弧面等关键部位逐一放入模板凹槽中进行演示,严丝合缝!
“诸位师傅请看,若以此为准,是否可免去许多无用争执,更能提升弩机组装效率与品质?”
工棚内一片寂静。工匠们面面相觑,有些老匠人面露不屑,觉得这是外行瞎搞,亵渎了手艺;但也有一些年轻匠人和学徒眼睛亮了起来,他们深受经验不足和标准模糊之苦,觉得这法子似乎……有点意思?
【工程狗:现身说法!数据打脸!帅!】
【历史帝:此乃《考工记》‘圜者中规,方者中矩’之理的极致运用!】
【乐子人:技术碾压!降维打击!】
就在这时,一个威严的声音从工棚门口传来:“何事喧哗?”
只见孙啬夫陪着一名身着官袍、气质精干的文吏走了进来。那文吏,正是章邯身边的那位记录官!
孙啬夫一看这场面,尤其是郑匠师那难看的脸色和林昊手中的“古怪”东西,心里就咯噔一下,连忙上前解释。
那文吏却摆摆手,目光首接落在林昊手中的模板和那两根对比鲜明的弩臂上,眼中闪过一丝极感兴趣的光芒:“校验模板?标准规例?你且细说。”
林昊心中一定,知道机会来了。他不卑不亢地将自己的理念和模板的使用方法详细解释了一遍,重点强调了“互换性”对大规模军工生产的意义。
那文吏听得极为认真,还不时拿起模板亲自校验了几根不同的弩臂,果然发现了巨大的差异。他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孙啬夫,”文吏转向啬夫,语气沉了下来,“弩机乃军国利器,尺寸偏差如此之大,尔等平日是如何管控的?”
孙啬夫冷汗顿时下来了,支吾着说不出话,只能狠狠瞪了郑匠师一眼。
郑匠师更是面无人色,腿肚子都在发抖。
文吏不再理会他们,拿起林昊画着示意图的陶片,看了又看,然后对林昊道:“此法甚妙!你随我来,详细将此规例与模板制法录于竹简之上。孙啬夫,即刻在此工棚试行此法!若有成效,推广全坊!”
命令一下,无人敢违。
在无数道震惊、羡慕、嫉妒的目光中,林昊跟着那文吏离开了工棚。
郑匠师如同被抽走了骨头,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他知道,他不仅没能压住这个新人,反而彻底成就了他。
【本章结尾】: 凭借超越时代的标准化理念和实物证据,林昊一举扭转颓势,不仅打脸了郑匠师,更引起了章邯亲信的高度重视。他的命运齿轮,再次开始加速转动。
---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H8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