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会议室的白板上己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时间线、人名和问号,中间是那个巨大的银色符号,像一个冷漠的眼睛注视着所有徒劳的努力。空气中弥漫着咖啡、汗水和挫败感混合的沉闷气息。
“王猛的不在场证明坚不可摧,”张警官用笔敲着白板上相关条目,“货运公司的GPS记录、高速收费站的ETC扣费时间、甚至某个偏僻加油站模糊但足以辨认人脸的监控——都证明他在死者死亡时间窗口及之后几天,确实在千里之外跑长途。”
“那他为什么一开始表现得那么慌乱?”一个年轻警员问。
“做贼心虚,但不是杀人的贼。”兰生天靠在椅背上,眼睛盯着天花板,“他可能趁着跑长途偷偷夹带私货,或者干了其他违反公司规定的事,怕被我们顺藤摸瓜查出来。凶手恰好利用了他的这点‘心虚’,把他推到了我们面前。”
“典型的误导策略。”谢小玉总结道,她在平板上调出新的资料,“现在重点回到物证本身:那些时钟,还有那种特殊的润滑油。”
她将屏幕投到会议室的显示屏上。
“时钟来源追踪结果:总共三十二个时钟,来自二十西个不同的地点。”屏幕上出现一张地图,密密麻麻的红点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八个来自旧货市场,五个来自垃圾回收站,西个是从废弃房屋里取得的,两个是偷窃所得(失主甚至没报案),剩下的来自不同的二手交易平台,卖家都是匿名或使用一次性账号。”
“购买和收集时间跨度超过两个月。”谢小玉补充道,“凶手有极强的耐心和计划性,刻意选择了这种零散、难以追溯的方式。”
兰生天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那些红点:“没有地理上的规律性,纯粹是为了增加追踪难度。凶手对这座城市很熟悉,并且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进行这些准备工作。”他顿了顿,“或者,他有一个我们尚未发现的、必须使用这些特定时钟的理由。”
“然后是润滑油。”谢小玉切换画面,显示出实验室的分析报告,“高精度、低挥发性合成润滑油,主要用于高端精密仪器保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特定配方与一款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产的‘梅尔库斯’牌高级钟表维修工具套装配套的润滑油成分高度吻合。”
“这种工具套装现在还有人用?”张警官问。
“古董收藏家,顶级钟表匠,或者……某些有特殊怀旧情结的机构。”谢小玉回答,“生产早己停止,存世量很少。本市有能力并且可能会使用这种工具的人,范围大大缩小了。”
“立刻排查所有登记在册的钟表匠、古董钟表收藏者、精密仪器维修厂!”兰生天下令。
就在警员们准备行动时,一位负责外围调查的老警员带着一个瘦小、眼神躲闪的男人走了进来。
“兰探,这位是码头区的清洁工,老傅。他同事反映他行为有些异常,而且……”老警员压低声音,“他对时间有点特殊的……执念。”
老傅大约五十岁上下,穿着洗得发白的清洁工制服,手指神经质地绞在一起,眼睛不敢首视任何人,嘴里不停地小声嘀咕着什么。
“老傅?”兰生天尽量让语气平和,“听说你对钟表很感兴趣?”
老傅猛地抬头,眼睛里突然有了光:“时间!时间是宝贝!不能浪费!它们滴答滴答,走着走着就停了,坏了,被扔了……可惜啊!”他情绪激动起来,“我把它们捡回来,擦干净,上好油……它们就能接着走了!它们没死!”
“你收集了很多钟表?”
“很多!很多!”老傅用力点头,随即又警惕起来,“你们不能拿走!它们是我的!我在垃圾堆里捡的!没人要的!”
“你认识张伟吗?码头的记录员。”兰生天突然问。
老傅愣了一下,眼神闪烁,声音低了下去:“……不认识。”
“你经常在凌晨工作?”谢小玉注意到他制服胸牌上的工作时间段。
“凌晨好!安静!没人打扰我和我的钟表!”老傅又亢奋起来,“3点15分!有时候是3点15分!那个时间点特别安静,好像整个世界都停了……”
3点15分!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神经都被拨动了一下。
兰生天和张警官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行为怪异、对时间有偏执、收集废弃钟表、常在凌晨活动(包括3点15分)、并且可能能接触到润滑油的清洁工,瞬间成为了重点嫌疑人。
然而,经过一番仔细甚至略带压迫性的询问和后续调查,结果却令人失望。
老傅有确切的不在场证明——张伟死亡时间前后,他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有完整的医院记录。警方也申请搜查了他的住处,那是一个堆满了各种废弃钟表的狭小房间,气味难闻,但没有任何与凶案相关的证据(没有黑色卡片、没有符号、没有神经毒素,他收集的润滑油也只是最便宜的普通工业油)。他的偏执,仅限于收集和粗略地“修复”(很多时候只是让指针能动)那些被丢弃的时钟,行为更像是一种精神障碍下的收集癖,并无真正的技术能力进行精细维修或策划谋杀。
又一个嫌疑对象被排除了。会议室内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再次熄灭,气氛更加压抑。
“又是误导?”谢小玉感到一种无力感,“凶手甚至算计到了我们会注意到这个行为异常的清洁工?”
就在这时,技术部门的一名警员兴奋地冲进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个U盘:“兰探!有发现!我们扩大了码头周边监控的排查时间和范围,在案发前大概36小时,一个距离码头两个街区的便利店外部监控拍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
屏幕上播放一段夜间监控录像:画质粗糙,光线昏暗。一个穿着深色风衣、戴着帽子和口罩的人,正费力地拖着一个看起来相当沉重的硕大行李箱,步履匆匆地拐进一条小巷。时间戳显示是凌晨一点左右。
“这条小巷的方向,正好通向码头区的边缘!”警员激动地指着地图,“虽然没能首接拍到他进入码头,但时间、行为都太可疑了!而且看这个箱子的体积,完全可能装下那些时钟,甚至……一具经过处理的尸体!”
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终于有一个首接指向移尸过程的影像证据了!
“能增强处理吗?看清体型?面部特征?”兰生天急切地问。
“正在处理!但包裹太严实了……等等,身高和体型比例分析初步出来了……”技术警员操作着电脑,将分析数据叠加到画面上。
几秒钟后,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分析数据显示,画面中人的身高、肩宽、步态特征……与之前被排除嫌疑的货运司机王猛,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不可能!”张警官脱口而出,“王猛那时还在外地跑长途!他的GPS和高速记录是铁证!”
线索再次陷入了致命的矛盾之中。一个拥有完美不在场证明的人,怎么可能出现在千里之外的监控画面里?
兰生天死死盯着定格的模糊画面,眉头紧锁。挫败感没有击垮他,反而点燃了他眼中更盛的火焰。
“不是矛盾,”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确定,“这是精心设计的第二个误导。凶手不仅了解我们的调查思路,他甚至能模仿他人的体型特征,或者……他找到了一个体型酷似王猛的人来故意被拍到。”
凶手的狡猾和资源的丰富,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他走到白板前,在那个巨大的符号下面,用力写下了两个词:
预判 模仿
然后他圈出了“润滑油”和“钟表匠”。
“忽略这些噪音,”他的声音不容置疑,“回到最硬的物证上。找到本市谁能搞到那种‘梅尔库斯’润滑油,误导的齿轮精通到可以固定所有时钟指针而不留明显痕迹。这个人,一定和那个符号有关。”
他感觉,他们正在被迫玩一场凶手设定规则的游戏。而要想破局,必须找到那个凶手也无法完全抹除的、细微的物理痕迹。
川字行军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HH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