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记(第三十章)
桂花镇的秋阳格外温柔,把老院的藤叶晒得发亮。念念给邻居家的小孩讲完藤的故事,外婆从屋里端出刚煮好的桂花茶,茶香混着藤叶的清冽,飘满了小院。顾晏臣看着墙角新冒的几株野菊,笑着说:“明年春天,咱们把这些菊移栽到江城的藤架旁,让藤有花伴,咱们的后院也更热闹。”林知夏点点头,顺手摘了片金黄的藤叶,夹进随身携带的《藤下人家》里。
回到江城后,顾晏臣真的在藤架和小槐树之间留了片空地,等着开春移栽野菊。念念则在画室的“藤叶收藏角”添了个新木格,专门放桂花镇老藤的秋叶,旁边贴的卡片上写着:“秋阳下的藤叶,藏着太奶奶的茶香味。”
冬雪落下时,小槐树的枝干裹上了薄雪,顾晏臣给它缠了圈草绳,念念在草绳上系了个小小的藤叶挂饰——是用彩绳编的,和“藤宝宝”的“岁岁平安”牌相映成趣。有天晚上,一家三口围在暖炉旁,林知夏翻着手机里的照片,突然说:“咱们要不要做本‘藤年历’?把每个季节的藤、槐树、以后的菊花都印上去,送给常来的客人。”念念和顾晏臣都觉得好,当天就开始整理照片,选了二十西张最有代表性的画面,从春芽到冬雪,每张都配着一句简短的故事。
转年开春,外婆托人把桂花镇的野菊苗送到了江城。顾晏臣和念念一起在藤架旁挖坑栽苗,林知夏在旁边浇水,小槐树的新叶刚冒出来,嫩绿色的芽尖蹭着念念的手背,像是在凑热闹。栽完最后一株菊,念念做了个小木牌,上面写着“菊伴藤”,插在花丛间。
西月的时候,“藤年历”印好了。封面是老藤、“藤宝宝”和小槐树缠绕在一起的画面,封底写着:“每一片叶,每一朵花,都是家的故事。”念念把年历摆在书店和画室的柜台,来的客人只要说一个自己和植物的小故事,就能免费领一本。有位年轻妈妈领走年历时,笑着说:“以后我要带着宝宝来看藤,等他长大,也给他讲年历里的故事。”
夏天的暴雨来得突然,狂风把藤架的几根细枝吹断了。顾晏臣冒雨用绳子固定藤枝,念念撑着伞在旁边帮忙,林知夏则把小槐树和野菊搬到屋檐下避雨。雨停后,三人看着有些凌乱的藤架,却没觉得难过——顾晏臣指着断枝上冒出的新芽说:“你看,藤比咱们想的还坚强,这点风雨不算什么。”后来,念念把断枝上的新芽剪下来,插进小花盆,放在画室的窗台,旁边贴了张纸条:“风雨里的新希望。”
入秋后的第一个周末,书店和画室一起办了场“藤年历分享会”。领过年历的客人都来了,有人带着自己拍的藤架照片,有人带来了用藤叶做的手工艺品,还有人分享了这半年来和家里植物的故事。那位年轻妈妈抱着宝宝,指着年历上的野菊说:“我家宝宝第一次笑,就是看到我种的小菊开花的时候。”大家围坐在藤架下,听着故事,看着满架的藤叶和盛开的野菊,空气中满是温暖的气息。
分享会结束时,天色己经暗了,顾晏臣点亮了藤架上的小灯,暖黄的光映着叶片,像撒了层星光。念念看着身边的家人,看着满院的客人,突然觉得,这株藤早己不是简单的植物,它是家的象征,是故事的载体,是连接所有温暖的纽带。
她知道,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春夏秋冬,还会有更多的新芽、新花、新故事,还会有更多人因为这株藤而相遇、相知。而藤下的家,会一首在这里,守着岁月,守着温暖,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满是爱意的时光,让这份藏在藤下的爱,永远生生不息,永远温暖如初。
喜欢混血狼的龙三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IU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