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二章 《异国来信诉藤情》

小说: 枯藤记   作者:喜欢混血狼的龙三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枯藤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7IUT/ 章节无错乱精修!
 

枯藤记(第三十二章)

初夏的阳光透过藤叶,在书店后院的石板路上洒下细碎的光斑。“藤宝宝”的藤蔓己经爬满了老藤的支架,小槐树的枝叶也愈发繁茂,和藤枝缠在一起,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像在说悄悄话。念念每天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有的夹着自家植物的照片,有的写着读完《藤下人家》后的感悟,她把这些信整理好,放在画室的“藤语信箱”里,偶尔会读给顾晏臣和林知夏听。

有天,信箱里多了封来自国外的信,信封上贴着异国的邮票,里面是张画着樱花和藤架的明信片,背面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写着:“我读了翻译版的《藤下人家》,很喜欢藤的故事,希望有一天能去江城看真正的藤架。”念念拿着明信片跑到藤架下,顾晏臣正帮林知夏摘藤叶做书签,听念念读完信,顾晏臣笑着说:“你看,咱们的藤故事,真的飞到国外去了。”

七月的时候,桂花镇的外婆打来电话,说老院的藤架开花了,比往年开得更旺,想让他们回去看看。顾晏臣开车带着林知夏和念念出发,后备箱里装着翻译版的《藤下人家》和江城的野菊花苗——念念想把花苗种在桂花镇的藤架旁,让两地的植物也能“交朋友”。

到了桂花镇,老院的藤架果然缀满了白花,像覆了层雪。外婆坐在藤下,手里拿着念念寄来的翻译版图书,虽然看不懂文字,却总翻着里面的插画。看到他们来,外婆赶紧起身:“你们看,这藤知道你们要回来,开得格外好。”念念蹲下来,把野菊花苗种在藤架边,做了个小木牌,写着“江城菊伴桂镇藤”。

那天下午,邻居们都来老院看藤花,念念把翻译版的《藤下人家》分给大家,虽然语言不通,却能通过插画分享藤的故事。有位老爷爷看着书里江城藤和“藤宝宝”的照片,笑着说:“原来这藤在别处也能长得这么好,真是有灵性的植物。”

回到江城后,念念在“藤语信箱”旁贴了张公告,邀请读者分享自己和植物的故事,她想把这些故事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和《藤下人家》放在一起。消息传出去后,收到了很多投稿,有小学生写的和盆栽的日常,有老人回忆年轻时种的老槐树,还有人分享养多肉时的趣事,念念每天都抽出时间整理这些故事,脸上总带着笑意。

深秋的时候,小册子印好了,书名就叫《藤下拾光》,封面是读者投稿的植物照片拼贴成的藤架形状。念念把小册子放在书店和画室,免费送给来的客人,有人拿到后当场就翻看起来,还跟念念分享自己的故事。之前寄信来的外国读者,竟然真的来到了江城,手里拿着翻译版的《藤下人家》和明信片,说:“我终于看到书里的藤架了,比想象中更温暖。”念念带着她逛了书店和画室,还一起在藤架下拍了照,把照片贴在了“故事墙”上。

冬至那天,一家三口又在雪地里画起了“藤全家福”,只是今年多了很多客人,有人带来了自己种的植物,有人拿着《藤下拾光》,大家一起在雪地里画画、聊天,笑声传遍了后院。顾晏臣看着眼前的场景,对林知夏说:“咱们的藤,真的成了连接大家的纽带。”林知夏点点头,看着念念和客人一起堆雪人,雪人手里拿着《藤下人家》和《藤下拾光》,像在守护着这些温暖的故事。

月光洒在藤架上,雪地里的“全家福”格外醒目。念念知道,这株藤还会继续生长,还会有更多人因为它而相遇,还会有更多温暖的故事被记录下来。而藤下的家,会永远在这里,守着这些故事,守着这份温暖,让爱像藤的根一样,扎得更深,像藤的藤蔓一样,延伸得更远,永远生生不息。

作者“喜欢混血狼的龙三爷”推荐阅读《枯藤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IU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枯藤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7IU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