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记(第三十三章)
开春后的江城,风里带着草木的清香。书店后院的藤架下,去年种的野菊冒出了新绿,小槐树的枝桠又长高了些,枝尖轻轻蹭着“藤宝宝”的藤蔓。念念每天早上都会去后院,把“藤语信箱”里的新信件取出来,顺便给植物浇水——这成了她雷打不动的日常,就像每天要去画室涂几笔颜料一样自然。
有天,信箱里躺着一封厚厚的信,信封上写着“致藤架的守护者们”。拆开一看,是位偏远山区的老师寄来的,信里说她带着学生读了《藤下人家》,孩子们都特别向往藤架下的生活,还画了很多“自己想象中的藤架”。信末附了一叠画纸,上面是孩子们用蜡笔涂的五彩藤架,有的藤上挂着星星,有的藤下坐着一家人,还有的藤缠着小树苗。念念拿着画纸跑到藤架下,顾晏臣和林知夏看了,都红了眼眶。顾晏臣说:“咱们得给孩子们回封信,再寄些藤叶和画册过去。”
西月的时候,念念把孩子们的画贴满了画室的“故事墙”,还特意拍了照片,附在回信里,一起寄去的还有翻译版《藤下人家》、《藤下拾光》,以及装在信封里的干藤叶——每片叶子上都写着一句鼓励的话。林知夏还缝了几个藤叶形状的小布偶,让念念一起寄走,说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藤的温暖。
夏天的时候,山区的老师寄来了回信,说孩子们收到礼物后特别开心,还在学校的院子里种了株小藤,取名“希望藤”,每天轮流浇水。信里还附了张照片,照片里的孩子们围着小藤,笑得格外灿烂。念念把照片贴在“藤语信箱”旁,来书店的客人看到了,都忍不住驻足,有人还主动问能不能捐些图书给山区的孩子,顾晏臣干脆在书店里设了个“图书捐赠角”,很快就堆满了大家送来的书。
入秋后的一个周末,出版社带着翻译版《藤下人家》的外文编辑来江城,想实地看看藤架,收集更多故事。念念带着他们逛了书店、画室,还有桂花镇的老藤院。外文编辑看着缠绕的藤枝,感慨道:“原来书里的温暖是真实存在的,这些藤不仅长在土里,更长在人的心里。”临走时,编辑说要把山区孩子和“希望藤”的故事加进国外再版的书里,让更多人知道,温暖能跨越山海。
十一月的时候,江城下了场早雪,“希望藤”的照片旁,又多了张新照片——是念念和顾晏臣、林知夏去山区送捐赠图书时拍的。照片里,孩子们围着他们,手里拿着《藤下人家》,身后的“希望藤”虽然还小,却冒出了新的藤蔓。念念在照片旁写了句话:“藤会长大,爱会传递,每个心里有温暖的人,都是‘希望藤’的守护者。”
冬至那天,书店和画室的“藤下聚会”比往年更热闹。除了常来的客人,还有特意从外地赶来的读者,有人带着自己种的藤苗,有人拿着画满藤架的本子,大家一起在雪地里堆了个“藤形雪人”,雪人手里捧着《藤下人家》和捐赠的图书,脖子上挂着孩子们寄来的小布偶。
月光落在雪地上,藤架上的小灯闪着暖光。念念靠在顾晏臣和林知夏身边,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突然觉得,这株藤早己超越了植物本身,它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家的牵挂,象征着陌生人之间的善意,象征着跨越距离的温暖。
她知道,以后还会有更多孩子种下“希望藤”,还会有更多人因为藤的故事而相连,还会有更多温暖的瞬间被记录。而藤下的家,会永远是这一切的起点,守着藤,守着故事,守着生生不息的爱,首到很久很久以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7IU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