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记(第五十七章)
开春的风带着暖意掠过江城,书店后院的“时光藤”又垂起绿瀑,新抽的枝桠缠着去年孩子们挂的藤叶卡片;“通用藤”的籽在各地破土,连外国“小小藤友团”寄来的试种照片里,淡绿芽尖也透着生机。念念刚把“国际藤友研学营”的报名名单整理进“种子日记”,就收到海外华人藤友的消息——他们在当地开辟了“中国藤园”,想邀请江城藤友远程指导种“通用藤”。
西月中旬,“跨国藤园云指导”正式启动。江城藤友对着镜头演示育苗技巧,把“藤识手册”译成多国语言发往海外;养老院的老人录了藤编基础教学视频,孩子们画了图文版护藤指南。有位法国藤友通过视频展示刚搭好的藤架,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这藤是中国来的,温暖也是中国来的。”月底,海外“中国藤园”的“通用藤”苗全部扎根,藤友们隔着屏幕拍了张跨越山海的“全家福”。
夏天,“首届国际藤友研学营”在江城开营。来自中国山区、新疆、法国、日本的孩子们聚在书店后院,先给“时光藤”浇水,再跟着老藤友学编藤艺。大家带着各自的藤种交换:山区孩子带来“书伴藤”枝条,新疆藤友捎来“沙漠藤”籽,外国孩子捧着家乡的藤苗。他们一起在“中国藤园”(江城分园)种了株“国际友谊藤”,每人间隔插下自己的藤种,约定让藤蔓在架上缠成一团。傍晚,孩子们围着藤架唱《藤满天下》,不同语言的歌声混在一起,晚风里满是欢喜。
入秋后的周末,“中国藤·世界缘”主题展在江城美术馆开展。展架上,有海外“中国藤园”的初貌、国际研学营的笑脸、各国藤种的生长档案,还有那株“国际友谊藤”缠绕生长的延时视频。不少外国游客驻足观看,有人当场扫码加入“跨国藤友群”,有人说想把“通用藤”带回祖国种植。顾晏臣指着展墙上的“全家福”照片,对林知夏说:“你看,这藤真的成了跨文化的桥。”
十一月,江城飘起小雪,“时光藤”的叶子染成橙红,“国际友谊藤”被裹上保温棉,海外“中国藤园”的藤苗也在当地藤友的照料下熬过初寒。念念在“藤友群”发起“藤情速递”活动,大家把各自的藤叶标本、护藤心得装进信封,寄往不同国家。有位独居老人收到日本藤友寄来的藤编小灯笼,发来照片说:“提着灯笼照藤苗,就像远方有人在陪我。”
冬至那天,藤架下的聚会成了“国际藤缘夜”。暖炉上煮着混合了各国风味的藤果甜汤,屏幕连接着海外“中国藤园”和各地研学营分会场。大家轮流展示今年的收获:海外藤友晒出“通用藤”开的花,山区孩子举起新写的藤故事,外国孩子用中文唱《藤语》。小柯弹起新编的《藤连世界》,屏幕内外的歌声汇成一片。有人说,明年想办“全球藤友嘉年华”;有人说,要编一本《世界藤友故事集》;还有人说,要让“通用藤”长满更多国家的校园。
月光洒在雪地上,“时光藤”的彩灯映着满桌的跨国藤礼。念念捧着海外“中国藤园”寄来的藤叶标本册,靠在顾晏臣和林知夏身边,突然觉得:藤的故事,早己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温暖共鸣。从一株老藤到遍布世界的“通用藤”,从邻里相聚到国际团圆,藤用最温柔的力量,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因善意相连,因陪伴相守。
她知道,明年春天,“国际友谊藤”会缠得更紧,海外“中国藤园”会开满花,全球藤友的故事又会添上新篇章。而藤下的家,会永远在这里,像藤的根一样深扎故土,像藤的藤蔓一样拥抱世界,守着每一段跨国情谊,每一个成长心愿,每一份温暖传承,让爱随着藤的生长,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生生不息。
(http://www.220book.com/book/7IU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