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讲座的成功,如同在冰帝这片湖面上投下又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持续扩大着苏怀瑾的影响力,也让她肩上的“持续输出”压力稍稍减轻了几分。古典文化研究社趁热打铁,又陆续举办了几次小型的茶艺体验和古典诗词赏析活动,反响都颇为不错。社团俨然成为了冰帝文化类社团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苏怀瑾的生活似乎步入了一种新的平衡:学业、社团、偶尔观看网球部越来越紧张的全国大赛备战训练,以及应对那些或善意或复杂的好奇目光。她甚至开始习惯迹部景吾那种不动声色却又无处不在的“重点扶持”,以及他偶尔投来的、带着审视与评估的锐利目光。
然而,就在她逐渐适应这一切,以为生活将沿着这条既紧张又充实的轨道平稳前行时,一个不起眼的意外,却悄然撬动了某些被深深掩埋的东西。
那是一个平凡的午后,苏怀瑾去图书馆归还几本关于日本美术史的书籍。在历史文献区一个相对冷僻的书架角落,她想找一本关于中日佛教交流的专著。指尖划过一排排略显陈旧的书籍,她无意中碰到一本塞得过于靠里、书脊破旧不堪的线装书,差点将其带落。
她下意识地伸手扶住,将那本书抽了出来。书页泛黄脆弱,散发着一股陈旧的墨味和尘埃的气息。书名是用繁体汉字写的,墨迹己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寰宇搜异录·残卷》。
这名字听起来像是某种志怪小说或野史笔记。苏怀瑾本是随手一翻,准备放回原处,目光却骤然被其中一页的插图所吸引!
那插图笔法古拙,描绘的是一片混沌的星空,星辰的轨迹以一种奇异的方式扭曲、交汇,形成一个模糊的漩涡。漩涡下方,是一个小小的、正在襁褓中安睡的婴儿。图的旁边,用极其古老的文言文注释着寥寥数语,大意是:星轨错乱,异魂归位,天命之子,承古溯今。
这内容本身并无特别,像是常见的谶纬之说。但让苏怀瑾心脏猛地一缩的,是那婴儿襁褓的图案——那是一种极其独特的、她只在母亲珍藏的一件她婴儿时期的小被子上见过的苏绣纹样!那种针法和图案组合,据母亲说是外婆家世代相传的,绝无二家!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这怎么可能?!一本不知哪个年代的日本古书里,怎么会出现她家独有的纹样?!
她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迅速浏览前后几页。这本书似乎是一个残卷,记录的都是各种光怪陆离的时空传说、奇人异事。她又翻了几页,另一段不起眼的记载再次刺痛了她的眼睛!
“……有女婴降世,啼哭不止,忽闻异世之音,遂安。及长,通晓古今异文,言常人所不能言,盖魂魄曾游太虚,携异世之慧根而归……”
异世之音……异世之慧根……
这几个字像冰锥一样刺入苏怀瑾的脑海!她猛地合上书,背脊窜起一股寒意!这描述……这描述怎么会与她婴穿的经历如此吻合?!甚至与她从小表现出的“早慧”和对前世文化的异常熟悉对得上号!
这绝不是巧合!
她飞快地查看这本书的出版信息和馆藏记录。书是战前出版的,作者佚名,来源标注为“私人捐赠”,具体信息不详。馆藏记录显示,近几十年来几乎无人借阅。
是谁捐赠的?书中的记载是纯粹的臆想巧合,还是……另有所指?
那个匿名卡片上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北原理莎意味深长的警告,此刻都与手中这本诡异的残卷联系在一起,在她脑海中交织成一片模糊却令人不安的疑云。
她感觉自己仿佛触碰到了一个巨大谜团的边缘。她的婴穿,她对中华文化异乎寻常的执着和熟悉,父母看似支持却偶尔流露的隐忧和叮嘱……这一切,难道并非偶然?
她拿着那本残卷,走到借阅处。
“请问,我想借阅这本书,能查到更详细的捐赠者信息吗?”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图书管理员看了看那本破旧的书,摇了摇头:“很抱歉,苏同学。这些旧书的捐赠记录很多都遗失了,尤其是这种来源不明的私人捐赠。这本书有什么问题吗?”
“……不,没有,只是有些好奇。”苏怀瑾压下失望,办理了借阅手续。她将这本薄薄的残卷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一个滚烫的秘密。
接下来的几天,苏怀瑾都有些心神不宁。那本残卷里的插图和文字在她脑中反复出现。她试图从各种角度去解释这个巧合,却都无法说服自己。
她需要一个答案。
周末,她罕见地主动拨通了越洋电话,打给了远在海外出差的双亲。电话接通,母亲温柔的声音传来:“怀瑾?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听着母亲关切的声音,苏怀瑾原本准备好的试探性问句堵在喉咙里,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她旁敲侧击地聊了些近况,学了什么新知识,社团活动如何,最后,状似无意地提起:
“妈,我前几天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很有意思的旧书,里面讲了好多稀奇古怪的传说,说什么星轨错乱,异魂归位之类的,还有个小婴儿的插图,襁褓的花纹挺特别的,有点像……有点像外婆家那种苏绣……”
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单纯的好奇和分享趣闻。
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却骤然沉默了几秒。这短暂的沉默,让苏怀瑾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是吗?那还真是……挺巧的。”母亲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和刻意维持的轻松,“那些老书啊,就喜欢编些神神叨叨的故事,做不得真的。怀瑾你现在学业忙,社团活动也多,少看那些杂书,多休息……”
母亲生硬地转移了话题,开始絮絮叨叨地叮嘱她注意身体,按时吃饭,仿佛刚才那段对话从未发生过。
苏怀瑾的心彻底凉了。母亲的回避和紧张,几乎印证了她的猜测!她的身世,她的婴穿,绝非那么简单!
“妈,”她打断母亲的叮嘱,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你和爸爸……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关于我……小时候的事?”
电话那头的呼吸声明显一滞。长久的沉默之后,母亲的声音变得极其严肃,甚至带着一丝苏怀瑾从未听过的……沉重。
“怀瑾,”母亲的声音压低了,“有些事,现在知道对你没有好处。你只需要记住,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你。你在日本,要低调,好好读书,好好……传承你该传承的东西,但不要过于引人注目。尤其……尤其不要过多探究那些……不该探究的领域。”
“不该探究的领域?是指什么?那本书吗?还是指我为什么会对那些东西……”苏怀瑾急切地追问。
“别问了!”母亲罕见地厉声打断她,随即又放缓语气,带着恳求,“听话,怀瑾。时机到了,我们自然会告诉你一切。现在,忘了那本书,安心过好你的生活。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保护好自己!”
电话匆匆挂断,只剩下忙音在苏怀瑾耳边回荡。
她握着手机,站在原地,浑身发冷。
父母果然知道!他们一首在隐瞒!她的身上,真的背负着某个秘密!那个“异魂归位”、“异世之慧根”的记载,恐怕并非空穴来风!而父母将她送来日本,叮嘱她学习传承中国文化,却又要求她低调,这一切的背后,似乎都笼罩着一层迷雾。
保护?从哪里保护她?那个捐赠了古籍的人?还是其他隐藏在暗处的、知道她秘密的人?那张匿名卡片,难道是某种警告?
巨大的谜团和隐隐的不安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一首以为自己是孤独地保守着穿越的秘密,却没想到这秘密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更大漩涡的中心。
她走回书桌前,拿起那本《寰宇搜异录·残卷》,指尖拂过那粗糙的纸页和诡异的插图。
传承……保护……异世之慧根……
一个个词汇在她脑中盘旋。
她忽然想起迹部景吾那句“需要什么资源,可以跟学生会提”,想起他提供的种种便利和支持。这些支持,此刻在她看来,似乎也多了一层复杂的意味。他是否……也察觉到了什么?还是仅仅出于对“有价值事物”的投资?
她甩甩头,将这个念头压下。现在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
她将残卷小心地锁进抽屉最深处。
无论真相如何,无论前方有什么在等待她,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等待了。
父母让她等待时机,但她苏怀瑾,从来都不是只会等待的人。
既然风己起于青萍之末,那么,她至少要看清风来的方向。
(http://www.220book.com/book/7JC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