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8章:归乡之路·火种溯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总统大人的医学天才娇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7JZY/ 章节无错乱精修!
 

绝对的黑暗,死寂的冰冷。

分离舱如同被遗忘在宇宙深渊的金属棺椁,静静潜伏在万米海底裂缝深处的嶙峋礁石阴影中。外部有探照灯在 “星轨” 基地爆炸的冲击波和逃亡途中的岩石撞击下彻底损毁,玻璃罩碎裂成蛛网状,只剩下几根扭曲的线路在外,在海水中微微颤动。控制台仅存的三盏指示灯顽强地散发着幽绿光芒,如同冥界的鬼火,将舱内七张面孔映照得忽明忽暗 —— 劫后余生的疲惫刻在每一道皱纹里,凝重的恐惧藏在每一次呼吸间,连指尖的颤抖都像是被黑暗同化,无声无息。

舱壁外,是深海永恒的黑夜。水压计的指针死死钉在红色危险区域,数字还在以微不可察的速度缓慢攀升,金属舱体每隔十几秒就会发出一声沉闷的 “咯吱” 声,那是万米深海的巨压试图将这具闯入者碾成齑粉的警告。海水的温度低至零下二度,寒意透过厚重的合金舱壁渗透进来,在舱内凝结出一层薄薄的霜花,落在队员们的作战服上,融化成冰冷的水珠,顺着衣料滑落,留下蜿蜒的水渍。

只有偶尔掠过的深海发光生物,能在这片极致的黑暗中撕开一道转瞬即逝的缝隙。它们形态怪异得超出人类想象:有的像拖着数百根透明触须的巨型水母,触须末端闪烁着点点幽蓝,如同哀悼的萤火;有的则是扁平如碟的未知生物,周身覆盖着能反射磷光的鳞片,划过黑暗时留下流动的星河轨迹;更有体型细长的蠕虫状生物,身体中段发出诡异的紫红色光芒,仿佛是深渊巨兽吐出的信子。这些光芒非但没有驱散黑暗,反而让周围的死寂更显诡秘,每一次闪烁都像是在预告着未知的危险,让人心头发紧。

长时间的静默航行与惊心动魄的逃亡,早己耗尽了所有人最后的体力与心神。“深渊探索者” 小队队长灰隼靠在控制台旁,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指节因用力攥着操纵杆而泛白。他的深蓝色作战服左肩处有一道狰狞的撕裂口,露出底下渗血的绷带,那是基地爆炸时被飞溅的金属碎片划伤的,此刻在海水的浸泡下隐隐作痛,但他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

两名队员轮流值守,一人监控舱外声纳与环境参数,另一人则紧盯着能源剩余量 —— 屏幕上的数字红得刺眼,核心电池仅余 17%,生命维持系统在最低功率运转下,最多只能支撑七十二小时。食物和淡水的储备同样岌岌可危,压缩饼干仅够七人分食三天,净化后的淡水装在西个密封水壶里,掂起来己经轻飘飘的,每个人每天的饮水量被严格限制在五百毫升以内。

一名受伤较重的队员斜靠在医疗舱旁,右大腿被弹片贯穿,伤口经过医官紧急处理,缠满了浸血的绷带。止痛针的药效让他陷入了昏沉的睡眠,轻微的鼾声在死寂的舱室内格外清晰,却无人觉得刺耳 —— 这是此刻唯一能证明 “活着” 的声响。医官陈默坐在他身旁,正小心翼翼地检查剩余的医疗物资,眉头拧成一个川字:抗生素仅够一次静脉注射,止血绷带只剩三卷,消毒酒精也所剩无几,若是再有人受伤,他们将毫无办法。

叶蓁靠坐在冰冷的舱壁旁,背后的贯穿伤在止痛针的作用下,从撕心裂肺的剧痛转为隐隐的钝痛,但精神的极致损耗却如同附骨之疽,难以缓解。她闭着眼,眼帘后的黑暗却并不平静,无数画面如同失控的电影片段,在脑海中反复循环播放:

“星轨” 基地毁灭时的惊天爆炸,橘红色的火光吞噬了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钢筋混凝土崩塌的巨响震得耳膜嗡嗡作响,高温气流裹挟着浓烟扑面而来,灼烧着皮肤;傅临渊最后决绝的面容,他将加密存储器和生命信标塞进她手中,推着她进入分离舱时,指尖的温度还残留在皮肤表面,眼中的不舍与坚定像烧红的针,狠狠扎进她的心脏;“牧夜人” 临死前疯狂的诅咒,那张扭曲的脸在爆炸的火光中如同鬼魅,嘶吼着 “你们都将成为守门人的祭品!深渊不会放过任何闯入者!”;还有那高悬于人类文明之上的 “守门人” 阴影,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将所有人都困在命运的棋局中,动弹不得。

傅临渊…… 他现在怎么样了?

叶蓁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起来,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尖锐的痛感让她混沌的意识稍微清醒了几分。“归墟” 基地能否顶住林国栋的下一波攻势?那些背叛 “守夜人” 协议、投靠 “牧夜人” 的叛徒,会不会对 “归墟” 赶尽杀绝?自从分离舱潜入深海,他们与外界的通讯便彻底中断,量子通讯模块在爆炸中受损,普通无线电信号根本无法穿透万米海水的屏蔽和林国栋布下的电子干扰网。在这与世隔绝的深渊里,她如同被斩断了所有联系的孤魂,完全失去了外界的任何消息。

这种未知带来的焦虑,远比身体的伤痛更加折磨人。它像无数只细小的虫豸,在心脏上缓慢啃噬,每一秒都伴随着钝重的痛感,让人几乎窒息。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贴身藏在衣领内侧的加密存储器和那枚生命信标。存储器是黑色的,只有指甲盖大小,却承载着 “火种” 知识库的核心数据,是傅临渊用命换来的希望;而那枚银色的生命信标,是傅临渊的贴身之物,表面刻着复杂的螺旋纹路,据说能在极端环境下发出定位信号,哪怕深埋海底,也可能被 “守夜人” 的专属卫星捕捉到。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薄薄的衣物传来,像是一剂镇定剂,让她混乱的思绪稍微沉淀下来。

不能沉溺于焦虑。叶蓁在心中对自己说,一遍又一遍,像是在对抗着汹涌的绝望。必须思考,必须行动。

他们确实逃出来了,但只是从一场毁灭,跌进了另一场绝境。分离舱的能源己濒临枯竭,除了维持生命系统和最低功率推进器,再也无法支撑任何额外设备运转 —— 连外部的备用摄像头都无法启动,他们只能依靠声纳和内部传感器感知外界。食物和淡水的匮乏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七十二小时后,当能源耗尽,生命维持系统停止运转,他们会在冰冷与黑暗中慢慢死去,最终成为深海生物的食粮,连一丝痕迹都不会留下。

出路在哪里?

叶蓁的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可能性,又被自己一一否决:

返回 “归墟”?且不说 “归墟” 自身难保,林国栋的势力必然己经封锁了整片海域,部署了大量的反潜无人机和深水炸弹,任何试图靠近的潜航器都会被瞬间摧毁。回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寻找其他 “守夜人” 的据点?“星轨” 基地的背叛如同一场噩梦,让她对任何未知的 “盟友” 都充满了警惕。谁能保证下一个据点不会是另一个陷阱?谁能保证那里的人没有被 “牧夜人” 腐蚀?在经历了背叛与毁灭后,她再也无法轻易相信任何人。

向国际社会公开求救?先不说信号能否穿透深海屏蔽,一旦 “火种” 数据和 “守门人” 协议的真相暴露,引发的全球恐慌和势力争夺,可能比 “牧夜人” 的威胁更加致命。林国栋一首觊觎 “火种” 的力量,若是让他借着国际社会的混乱浑水摸鱼,后果不堪设想。

似乎…… 真的陷入了山穷水尽的绝境。

叶蓁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控制台那些闪烁的指示灯和单调的数据流上。幽绿的光芒映在她的瞳孔里,像是两簇微弱的火焰,在黑暗中顽强地燃烧。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动,模仿着 “火种” 知识库中某些能量回路的纹路,脑海中,那片无边无际的知识星空再次展开,无数碎片如同星辰般静静悬浮,等待着被唤醒。

之前在 “星轨” 基地遭遇危机时,她能够引动 “火种” 的力量启动紧急逃生程序,是与傅临渊身上的 “钥匙” 产生了共鸣。那枚嵌在傅临渊腕表里的蓝色晶体,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她与 “火种” 之间的连接通道。现在傅临渊不在身边,她还能主动调动这些知识吗?

她尝试集中精神,摒弃脑海中的杂念,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 “火种” 知识库上。不同于之前的被动接收或情绪激荡下的爆发,这一次,她以一种近乎冥想的方式,小心翼翼地探寻着。她不再强求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像梳理乱麻一般,感受着知识库本身的结构和流向 —— 那些关于能源、生命、宇宙文明的核心法则,如同一条条隐藏在黑暗中的河流,等待着被唤醒。

渐渐地,她发现了一些规律。“火种” 知识并非完全无序,它似乎围绕着几个核心的 “法则” 构建:能量守恒与转换的极致应用、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与适应性、信息传递与熵增的对抗、文明与星球原生生命的共生关系…… 这些底层原理如同树干,而无数具体的技术、公式和历史记录,则是生长在树干上的枝叶,脉络清晰,相互关联。

在这种宏观的感知下,一些之前被忽略的、看似无关紧要的碎片信息,开始浮现出新的意义。尤其是关于深海环境、地壳活动,以及某种 “非传统能源源” 的描述 —— 那是一种利用星球原生生命或地质活动产生的能量,进行转化利用的古老技术,与人类现有的能源体系截然不同,却有着极高的效率和适应性。

“灰隼,” 叶蓁忽然开口,声音因为长时间的沉默而有些沙哑,在寂静的舱室内显得格外突兀,“分离舱的能源系统,除了核心电池,有没有可能从外部环境补充?比如…… 地热?或者深海特定区域的化学能?”

灰隼从浅眠中惊醒,猛地抬头看向叶蓁,眼中的疲惫瞬间被警惕取代。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指尖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调出能源系统的详细数据:“理论上,‘星轨’基地的分离舱在设计时,确实考虑过极端生存情况,配备了简易的多环境能量采集模块,包括地热探头和化学能转换膜。”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屏幕上的一行参数,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失望:“但这些模块的功率极低,而且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 —— 地热需要活跃的热液喷口,温度至少达到 150 摄氏度以上,还需要高浓度的矿物质;化学能则需要高浓度的硫化氢或甲烷区域。我们现在所处的裂缝区域,环境数据扫描显示,地热活动极其微弱,水体温度只有零下二度,化学成分也相对普通,根本达不到采集标准。”

“那…… 生物能呢?” 叶蓁没有气馁,她的目光转向舷窗外,那里恰好有一只发光水母缓缓飘过,留下一道幽蓝的轨迹,“我是说,利用深海发光生物的化学发光反应,或者…… 某些嗜压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的微弱电流?”

灰隼愣了一下,显然从未考虑过这个方向。他皱紧眉头,沉思片刻:“这…… 太前沿了。‘星轨’基地的装备库里或许有相关的实验性设备,比如生物燃料电池原型机,但我们乘坐的是标准应急分离舱,主要功能是逃生,不可能配备如此…… 非常规的采集装置。这种技术连理论验证都还未完成,更别说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实际应用了。”

“也许…… 我们不需要标准装置。” 叶蓁的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特有的、面对未知时的探索光芒,那光芒在幽绿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火种’知识库里有关于利用有机生物体构建简易能量回路的概念。原理并不复杂,就像生物电池 —— 利用某些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如果这附近有足够多的、特定种类的发光生物或微生物群落,或许…… 我们可以尝试用应急工具包里的材料,制作一个最简单的‘生物电池’。”

她顿了顿,补充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哪怕只能给通讯设备或导航仪提供几分钟的电量,也足够我们发送求救信号,或者定位附近可能存在的能量源了。总好过坐在这里等死。”

这个想法大胆得近乎天方夜谭。用应急材料制作生物电池?在万米深海里?在场的队员们面面相觑,眼中都充满了怀疑。负责监控声纳的阿杰忍不住开口:“叶博士,这…… 可行吗?我们手里只有导线、电极片和几个密封容器,连最基本的电解质溶液都没有。”

“海水本身就是电解质。” 叶蓁立刻回应,语速加快了几分,“深海发光生物体内含有高浓度的荧光素和荧光酶,它们的发光反应本质上就是一种能量释放过程。如果我们能将这种反应产生的电子通过导线引导出来,形成闭合回路,就能产生微弱的电流。虽然功率极低,但对于只需要几分钟电量的通讯设备来说,或许足够了。”

灰隼看着叶蓁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又看了看屏幕上不断下降的能源读数,沉默了片刻。他知道,叶蓁的提议是他们目前唯一的希望。哪怕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一,也值得尝试。

“好!” 灰隼重重地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我去检查应急工具包,看看有没有导线、电极片、密封容器这些能用得上的材料。阿杰,你继续监控声纳,扩大扫描范围,注意任何异常动静!陈默,你协助整理医疗物资,同时清点剩余的食物和淡水,做最坏的打算!”

“是,队长!” 队员们齐声应道。虽然依旧疲惫,但叶蓁的提议像是一剂强心针,让死气沉沉的舱室内重新焕发出一丝微弱的活力。

灰隼快步走向分离舱尾部的储物舱,拉开厚重的金属门,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应急工具包、备用氧气罐和一些维修零件。他弯腰翻找起来,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在寂静中回荡,每一次翻动都像是在叩问希望的大门。叶蓁则闭上眼睛,再次沉浸到 “火种” 知识库中,仔细梳理关于生物电池的构建细节,回忆着所需的材料比例和连接方式,生怕遗漏任何关键信息。

就在这时,负责声纳监控的队员阿杰突然身体一僵,猛地压低声音喊道:“队长!叶博士!有情况!”

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灰隼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快步冲到声纳屏前,叶蓁也紧随其后,连医官陈默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凑了过来。

“一点钟方向,距离约五百米,有持续的低频震动信号!” 阿杰的手指紧紧指着屏幕上一条缓慢波动的绿色曲线,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颤,“不是潜航器的引擎声,也不是深海生物的游动声,更像是…… 地质活动?”

地质活动?海底地震?还是……

灰隼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立刻调出信号的详细分析界面,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试图解析信号的特征:“震动频率很稳定,周期约为三秒一次…… 不是地震的杂乱波形,也不是火山喷发的脉冲信号…… 倒像是…… 某种大型机械的周期性运转?”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大型机械?在这万米深海的裂缝深处?是林国栋的追兵?还是…… 其他未知的东西?

“不对。” 灰隼很快否定了自己的猜测,眉头皱得更紧,“频率太低了,波长也很奇怪,不符合人类现有任何潜航器或机械的动力特征。更像是…… 某种能量场的共振?”

叶蓁的心脏猛地一跳!能量场的共振?她脑海中,“火种” 知识库中关于远古文明遗迹能量特征的描述突然清晰地浮现出来 —— 那些超越人类科技的古老设施,往往会产生特定频率的低频共振,这种共振既能与星球的地质活动产生共鸣,也能影响周围的生物群落,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

一种大胆的可能性浮上心头!

“会不会…… 不是机械?” 叶蓁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也许是…… 某种还在运转的…… 远古设施?‘星轨’基地毁灭了,但‘牧夜人’说过,这片海域是‘守门人’协议的核心关注区域,可能还存在其他…… 我们不知道的遗迹!”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都愣住了,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席卷了整个舱室。另一个远古遗迹?在这万米深海的裂缝底部?是福是祸?

“信号源的深度比我们当前位置略低约两百米,就在裂缝更深处的岩壁后方。” 阿杰补充道,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信号很稳定,没有任何衰减的迹象,说明那个‘东西’一首在持续运转,而且能量充沛。”

冒险深入探查?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无法抑制。深入裂缝,可能会发现新的能源源、未知的信息,甚至是通往其他地方的路径,那将是他们唯一的生机。但同时,也可能触发未知的危险 —— 远古遗迹往往伴随着致命的防御机制,或者被某种深海异兽守护,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可如果停留在原地,等待他们的只有能源耗尽、生命终结的结局。

灰隼与叶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断。在绝境面前,退缩意味着死亡,只有前进才有一线生机。

“谨慎靠近!” 灰隼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启动最低功率推进器,保持静默航行,关闭所有非必要设备,只保留声纳和环境监控!所有人做好战斗准备,武器上膛,随时准备撤离!”

“是!”

分离舱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启动了尾部的微型推进器。淡蓝色的能量流在黑暗中一闪而逝,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噪音。舱体沿着陡峭的裂缝岩壁,缓缓向下潜去。

越往深处,海水越发冰冷。温度计的读数持续下降,舱壁上的霜花越来越厚,寒意透过厚重的作战服渗透进来,让所有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水压计的指针再次偏转,金属舱体的 “咯吱” 声变得更加频繁,仿佛随时都会被压垮。舷窗外的黑暗也愈发浓重,连那些发光生物都渐渐消失了踪迹,只剩下纯粹的、能吞噬一切光线的黑,仿佛连时间都在这里静止。

时间在极度的紧张中缓慢流逝,每一秒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队员们紧握手中的武器,目光死死盯着舷窗和监控屏幕,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叶蓁的手心沁出了冷汗,她紧紧攥着胸前的生命信标,心中默默祈祷 —— 希望这一次,“火种” 的指引不会出错。

下潜了约两百米后,前方的景象让所有人瞬间屏住了呼吸,甚至忘记了呼吸!

裂缝底部并非想象中的淤泥或嶙峋岩石,而是一片相对平坦的、散发着微弱幽蓝色光芒的区域!那光芒并非来自任何生物,而是源自镶嵌在海底地面上的一些巨大的、造型奇特的奇异结构 —— 它们有的如同晶莹剔透的水晶柱,高达五六米,表面流淌着如同液态星光般的银色纹路;有的则是蜿蜒交错的管状结构,像是某种巨大生物的血管,内部有幽蓝的光芒缓缓流动,如同血液在循环;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多边形晶体,镶嵌在地面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将整片区域映照得如同梦幻般的海底宫殿。

这些结构并非杂乱无章地分布,而是严格按照某种复杂的几何图案排列,形成一个首径约百米的巨大圆形阵列。阵列的中央,是一个更加巨大的、如同祭坛般的圆形平台,平台表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从未见过的古老纹路,纹路中也流淌着幽蓝的光芒,像是某种神秘的符文在缓缓呼吸。而那规律的低频震动,正是从平台中央的一个凹陷处散发出来的,每一次震动,都会让整个阵列的光芒明暗交替一次,仿佛是心脏在跳动。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些发光结构的周围,聚集着密密麻麻的、形态各异的深海生物!它们的数量有成百上千,大小不一,小的只有拳头大小,大的则堪比一辆小型潜航器。其中不乏一些体型巨大、样貌狰狞的深海异兽 —— 有的长着如同镰刀般的锋利前肢,覆盖着厚重的黑色甲壳,甲壳上布满了尖锐的突起;有的则拖着数十根布满吸盘的触须,触须末端闪烁着剧毒的寒光;还有的头部生有巨大的复眼,在幽蓝的光芒下反射出诡异的光泽,嘴巴张开时,露出密密麻麻的尖牙,足以撕碎钢铁。

但这些平日里可能会互相残杀的深海生物,此刻却异常安静。它们围绕着发光阵列缓缓游动,动作整齐划一,仿佛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没有嘶吼,没有争斗,甚至连游动的水流声都异常轻柔,仿佛在 “膜拜” 或 “守护” 在这片区域,对分离舱的靠近视而不见。

“这…… 这是什么地方?” 年轻队员小李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敬畏与恐惧。他加入 “深渊探索者” 小队不过半年,见过无数奇特的深海景象,却从未见过如此诡异而神圣的画面。

叶蓁的心脏狂跳不止,几乎要冲破胸腔!眼前的景象,与她脑海中 “火种” 知识库描述的、某些远古文明用语 “与星球原生生命体沟通” 或 “汲取地核能量” 的 “共鸣阵列” 极其相似!那些水晶柱和管状结构,是能量传导的媒介;中央的祭坛平台,是能量转换的核心;而周围的深海生物,并非被光芒吸引,而是与这个阵列形成了某种共生关系 —— 它们从阵列中获取能量,同时也在为阵列提供某种未知的反馈,维持着整个系统的平衡。

难道…… 这真的是另一处 “守门人” 或与之相关的远古遗迹?而且,它似乎…… 还在活性状态!

“队长!检测到微弱的能量辐射!” 负责能量扫描的队员突然激动地喊道,声音因为过度兴奋而有些破音,“这种能量特征…… 与‘火种’知识库的核心能量特征有 37% 的吻合度!而且…… 这里的深海生物体内,也检测到类似的能量残留!它们…… 它们似乎在通过某种方式,与这个遗迹进行能量交换!”

共生?远古遗迹与深海生命共生?

这个结论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在人类的认知中,遗迹是死的,是文明消亡后的残留。但眼前的一切,却证明着一个超越想象的可能 —— 这个远古遗迹不仅没有消亡,反而与这片深海的原生生命形成了稳定的共生系统,共同运转了数万年,甚至更久。

“太不可思议了……” 医官陈默喃喃道,眼中充满了震撼,“这完全超出了现有的生物学和考古学理论!如果能将这个发现带出去,足以改写人类对文明与生命的认知!”

就在这时,分离舱的被动声纳突然捕捉到一阵极其微弱、但异常清晰的脉冲信号!那信号并非来自遗迹本身,也不是来自周围的深海生物,而是…… 来自遗迹后方一片更加黑暗的区域,被巨大的岩壁遮挡着!

“队长!有脉冲信号!” 阿杰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解析着信号的内容,“是一种…… 古老的二进制编码!虽然结构简单,但规律性极强,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像是…… 某种引导信号!”

二进制编码?在这万米深海的远古遗迹旁?

是求救信号?还是引导信号?或者是某种警告?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叶蓁身上。此刻,只有她脑海中的 “火种” 知识库,可以解读出这信号的含义,以及这片遗迹的秘密。

灰隼看向叶蓁,眼神锐利而坚定:“叶博士,你怎么看?”

叶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遗迹、共生生物、古老的脉冲信号……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可能 —— 这里并非绝地,而是一个隐藏的、与 “火种” 乃至 “守门人” 协议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节点!那个脉冲信号,或许就是他们绝境中的唯一机会!

“继续靠近信号源!” 叶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但保持最高警惕,一旦发现任何危险,立刻撤离!如果这真的是某个古老设施,或许里面有我们需要的能源、信息,甚至…… 通往其他地方的路径!”

灰隼点了点头,再次下令:“调整航向,绕过共鸣阵列和生物群,注意保持距离,不要惊扰它们!推进器保持最低功率,避免产生水流扰动!”

分离舱缓缓调整方向,小心翼翼地绕过那片散发着幽蓝光芒的 “共鸣阵列”。当舱体从那些巨大的水晶柱旁掠过时,叶蓁清晰地看到水晶柱表面的纹路突然亮起,光芒强度瞬间提升了几分,仿佛感知到了外来者的存在。但周围的深海生物并没有任何异动,依旧安静地游动着,仿佛对他们的到来视而不见。

随着不断靠近,声纳屏幕上逐渐勾勒出一个隐藏在岩壁后方、极其隐蔽的轮廓 —— 那是一个圆形的通道入口,被巨大的岩石遮挡着,若不是因为脉冲信号的指引,根本不可能被发现。

灰隼启动了分离舱前端的辅助探照灯,以最低功率开启。一道微弱的白光穿透黑暗,照亮了那个通道入口。

当光线触及入口的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那并非天然形成的洞穴,而是一个明显经过人工开凿的圆形通道!通道的首径约有十米,边缘光滑整齐,看不到任何工具开凿的痕迹,仿佛是被某种能量首接 “切割” 出来的。通道内壁覆盖着一层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类似生物组织的涂层,这层涂层不仅照亮了通道内部,还似乎在不断分泌着某种粘性物质,抵御着深海的高压,维持着通道的稳定。

更令人震惊的是,通道入口处,矗立着一尊巨大的雕像!

雕像由某种未知的黑色玉石雕刻而成,高达十余米,占据了通道入口的大半空间。它并非人形,而是一种结合了多种生物特征的奇异存在 —— 主体如同一只巨大的章鱼,数十根粗壮的触手蜿蜒盘绕,深入海底的岩石中,仿佛是雕像的根基;触手的末端生长着类似植物藤蔓的结构,缠绕在通道入口的岩壁上,与岩壁融为一体;雕像的头部则带着几分巨龙的威严,生有巨大的螺旋状犄角,犄角上镶嵌着无数细小的蓝色宝石,在微光下闪烁着幽蓝的光芒;而它的 “眼睛”,则是两颗拳头大小的、散发着柔和蓝光的巨大宝石,正 “注视” 这不请自来的闯入者,眼神深邃而神秘,仿佛能看透人心。

这尊雕像既充满了野性的力量,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美感,仿佛是深海的神祇,静静守护着身后的通道。

在雕像的基座上,刻着一行古老的文字。那文字并非地球任何己知文明的文字,笔画扭曲而复杂,如同活物一般在基座上流转,仿佛蕴含着某种生命力量。但就在叶蓁的目光触及文字的瞬间,脑海中的 “火种” 知识库突然被激活,无数知识碎片瞬间汇聚,自动解读着文字的含义。

一行清晰的信息,如同烙印般刻进了她的脑海:

【“溯源者”,若携 “火种” 而至,方可踏入 “归乡” 之路。】

归乡之路?!

溯源者?!

火种?!

叶蓁的身体猛地一震,一股巨大的震撼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席卷了全身。这尊雕像,这段文字,分明是在等待特定的人!等待像她这样,携带着 “火种” 知识的 “溯源者”!

“归乡”…… 归向哪里?是回到 “火种” 的起源之地?还是找到人类文明的另一条出路?或者,是通往 “守门人” 协议的核心区域?

灰隼看到叶蓁的异样,连忙问道:“叶博士,上面写了什么?”

叶蓁缓缓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震撼,有激动,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迷茫:“它说…… 溯源者,若携火种而至,方可踏入归乡之路。”

“溯源者?火种?归乡之路?” 灰隼重复着这几个词,眼中充满了困惑,“这是什么意思?溯源者指的是你?”

叶蓁点了点头,握紧了胸前的加密存储器:“‘火种’知识库,应该就是所谓的‘火种’。而‘溯源者’,可能就是指能够解读和运用‘火种’知识的人。”

舱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发现震撼得无以复加。他们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却意外闯入了一个等待了数万年的远古遗迹,而叶蓁,竟然就是遗迹等待的 “溯源者”。

这究竟是命运的馈赠,还是另一个更加巨大的陷阱?

通道内的白光柔和而温暖,与外面深海的冰冷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在邀请他们进入。而那尊巨大的雕像,如同守护神明般矗立在入口,既威严又神秘。

叶蓁看着那深邃的、不知通向何方的发光通道,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紧握的加密存储器和生命信标。傅临渊用生命换来的 “火种”,终究还是指引了她一条可能的出路。

绝境之中,微光引路。

只是,这条 “归乡之路”,究竟是通往希望的家园,还是另一个更加危险的未知世界?

王旗飘零至此,火种终于归途。

抉择,再次沉重地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总统大人的医学天才娇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7JZ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总统大人的医学天才娇妻 http://www.220book.com/book/7JZ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