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匿名信风波起,无声处听惊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75:知青靠系统逆天改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7K33/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日子仿佛又按下了快进键,在忙碌与期盼中飞快流逝。杨家沟的白日,充满了劳作与学习的火热气息;夜晚,则被知青点那盏长明的油灯和朗朗书声所点亮。

林毅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穿梭于田间地头、猪场、夜校教室和那张堆满了书籍资料的简陋书桌之间。新获得的【初级能量感应】能力在持续发挥着微妙的作用,让他对自身精力分配、猪群健康状态乃至学员们学习时的精神集中度都有了更隐晦而精准的把握,做事效率无形中又提升了不少。

他与苏晚晴的关系,在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中稳步升温。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只有细水长流的关怀。她帮他整理复习资料,管理夜校的琐碎事务;他则在闲暇时,会给她讲一些外面的世界,一些基础的生物学、管理学知识,拓宽她的视野。两人偶尔在高坡上的并肩夜谈,成了忙碌生活中一份静谧而甜美的调剂。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那封由赵有才执笔、刘二狗设法托人带出去的匿名信,几经辗转,终于躺在了红旗公社革委会副主任,钱胜利的办公桌上。

钱副主任约莫五十岁年纪,身材微胖,梳着一丝不苟的干部头,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眉头习惯性地蹙着,仿佛时刻在思考着严肃的路线问题。他端起印着红星的搪瓷缸,吹开浮沫,呷了一口浓茶,这才慢条斯地拿起那封没有署名的信件。

信件是用从学生作业本上撕下的纸写的,字迹刻意歪扭,但内容却条理清晰,显然经过精心构思:

“尊敬的公社领导:

现反映杨家沟大队知青林毅存在的严重资本主义倾向和思想问题。

一、 该人以推广科学为名,大搞特殊化,鼓吹‘技术第一’、‘产量至上’,忽视思想改造,将知青和部分青年引向‘白专道路’(只专不红),严重冲击‘农业学大寨’政治挂帅的根本原则。其组织的所谓‘高考补习班’,充满资产阶级名利思想,毒害青年,破坏集体生产劳动积极性。

二、 其把持大队猪场,所用饲养方法闻所未闻,疑似使用违规药物或添加剂,虽短期见效,但存在巨大食品安全隐患和未知风险,乃不顾集体利益、只顾个人政绩的冒险行为。

三、 此人来历不明,言行与其知青身份不符,所掌握知识远超常理,其提供的复习资料内容可疑,来源亟待清查,是否存在里通外国、传播精神污染之嫌疑?

以上问题,请领导高度重视,深入调查,肃清流毒,挽救被蒙蔽的群众,保证红旗公社革命事业的纯洁性!”

落款是“革命群众”。

钱胜利看完信,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放下信纸,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林毅这个名字,他最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预选状元,杨家沟大面积通过考试,这成绩确实耀眼,连县里都打电话来问过情况。杨得福(杨书记)那老小子最近来开会,腰杆都挺首了不少。

但这封信里反映的问题,却又字字诛心,恰好戳在当前政策敏感点上。“白专道路”、“资本主义倾向”、“精神污染”、“里通外国”这些帽子,任何一个扣实了,都够那小子喝一壶的。

钱胜利沉吟着。他并不完全相信信里的内容,这种匿名举报,十有八九是出于私人恩怨或眼红。杨家沟的猪场搞得好,他是知道的,公社还打算树个典型。高考复习,那也是上头默许甚至鼓励的事情。

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他一贯的原则。尤其是最近风声有点紧,上面再次强调了要警惕“资本主义尾巴”和“资产阶级思想回潮”。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一点嫌疑,都不能轻易放过。

更重要的是,杨得福最近风头太盛,借着林毅和杨家沟的成绩,在公社说话声音都大了几分,这让他这个副主任心里有点不那么舒服。如果……如果能借着调查林毅的机会,敲打一下杨得福,似乎也不是坏事。

想到这里,钱胜利下了决心。他拿起电话,摇通了内部线路:“喂,给我接一下组织干事小王,小王啊,你过来一下。”

不久,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干事敲门进来:“钱主任,您找我?”

钱胜利把那份匿名信推过去,语气严肃:“小王,你看看这个。关于杨家沟知青林毅的一些反映。虽然只是匿名信,但反映的问题很严重,涉及到路线和方向,我们不能不重视。”

小王拿起信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也凝重起来:“主任,这”。

“你亲自去一趟杨家沟,”钱胜利指示道,“不要声张,以了解高考复习情况和猪场生产进展的名义下去。暗中观察,找不同的人,特别是信里提到的有关人员,比如那些知青、大队干部、普通社员,尤其是对林毅有意见的,侧面了解一下情况。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搞得人心惶惶。”

他顿了顿,补充道:“重点是核实两个问题:第一,林毅这个人平时的言行,有没有真的偏离方向的苗头?第二,猪场的饲养方法,到底有没有问题?搞清楚这两点,及时向我汇报。”

“是,主任!我明白!”小王立刻领会了领导意图,这是要秘密调查。

“去吧,动作快点。”钱胜利挥挥手。

小王拿着信,恭敬地退出了办公室。

钱胜利再次端起茶杯,目光投向窗外,眼神深邃。一场针对林毅,实则可能波及整个杨家沟的暗访,就此悄然展开。

两天后的下午,公社干事小王骑着辆二八大杠,出现在了杨家沟村口。

他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大波澜。公社干部下来检查工作,是常有的事。杨书记热情地接待了他,以为他只是例行公事,了解预选考试后的情况和猪场的进展。

小王表现得很是谦和,笑着说明来意:“杨书记,恭喜啊!杨家沟这次可是放了颗大卫星!钱主任特意让我来看看,咱们的复习工作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公社解决?猪场那边有什么新经验可以总结推广?”

杨书记不疑有他,乐呵呵地带着小王先去知青点转了转,看了夜校的学习情况,又去猪场参观了新一批长势良好的猪崽。林毅作为主要介绍人,全程陪同,逻辑清晰、数据详实地介绍了复习班的组织方法和猪场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小王听得连连点头,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嘴里说着“很好”、“很有启发”、“值得学习”之类的场面话。

然而,在林毅的介绍间隙,小王却会有意无意地把话题引向一些细微的方向。

“林毅同志真是见多识广啊,这些方法很多都不是学校里能学到的吧?平时都看些什么书啊?”小王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目光却仔细捕捉着林毅的反应。

林毅心中微微一动,隐约觉得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简单的关心。他面色不变,坦然回答:“主要是结合以前学的基础知识,再找一些相关的农业科技和教学方面的书籍来参考,边学边摸索,很多也是在实践里总结的。”

回答滴水不漏,小王笑了笑,没再追问。

参观完猪场,小王又提出要“随便找几位知青和社员同志聊聊,了解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

杨书记自然满口答应。

于是,在杨书记的安排下,小王先后“随机”找了几个人谈话。其中有兴奋憧憬着高考的知青张建军,有对林毅感激不尽的王爱国和翠姑,也有几位老实巴交、对林毅赞不绝口的村民。

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欣欣向荣。

首到小王“偶然”遇见了在村口大树下溜达的刘二狗。

“这位同志,你好啊。”小王笑着递过去一根经济牌香烟。

刘二狗受宠若惊地接过烟,一看是公社来的干部,立刻点头哈腰。

“我是公社的小王,下来了解一下情况。看同志你挺清闲啊?”小王看似闲聊地打开话头。

“哎,比不上那些有门路的人啊。”刘二狗叼着烟,酸溜溜地说了一句,下意识地朝猪场方向瞥了一眼。

小王眼睛微眯,顺势问道:“哦?怎么说?我看咱们杨家沟现在搞得红红火火,大家不应该都挺忙的吗?”

刘二狗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压低声音,开始倒苦水:“领导您是不知道!红火那是人家红火!咱们这些老实人,还不是土里刨食?人家有技术的,动不动就搞特殊,工分拿得高,还能指挥这个指挥那个,风光得很呐!”

“你说的是养猪的那位林毅同志?”小王引导着。

“不是他还有谁?”刘二狗撇撇嘴,“搞的那些玩意,花里胡哨,谁知道有没有问题?喂猪喂得那么肥,正常吗?还有啊,带着一帮人不好好种地,整天抱着书本啃,想上天啊?这思想,啧啧。”他故意欲言又止,露出一种“你懂的”表情。

小王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哦?具体有什么问题吗?比如养猪,你觉得哪里不正常?”

“那我可说不好,”刘二狗狡黠地眨眨眼,“反正跟老辈子传下来的法子不一样。还有那些复习用的纸,写的东西神神秘秘的,谁知道是啥玩意儿?领导,咱们可是要警惕资本主义糖衣炮弹啊!”

虽然刘二狗说得遮遮掩掩,含沙射影,但那种强烈的嫉妒和不满情绪,以及话里话外对林毅方法的质疑,却被小王精准地捕捉到了。

之后,小王又“巧遇”了记分员赵有才。赵有才说话就比刘二狗有水平多了,他先是充分肯定了林毅的“贡献”和“能力”,然后话锋一转,用一种忧心忡忡的语气说道:“林毅同志确实有能力,就是有时候步子迈得大了点,方法急了点,有些老同志可能不太理解。而且吧,年轻人容易崇拜技术,忽视了思想和政治上的进步,这也是个值得注意的苗头啊,当然,我只是个人感觉,可能说得不对。”

这种看似客观、实则暗藏针砭的评价,更让小王觉得那封匿名信并非空穴来风。

暗访结束,小王骑着自行车离开杨家沟时,脸色己经不像来时那么轻松。他笔记本上记录了不少正面材料,但刘二狗和赵有才的那些话,如同几根尖刺,牢牢钉在了他的心里。

在他看来,林毅确实有能力,也做出了成绩,但个性鲜明,方法激进,己经引起了部分群众的质疑和不满,尤其是其“重技术、轻政治”的倾向,确实值得警惕。猪场的技术虽然目前看来效果好,但安全性是否存在隐患,也需要打个问号。

他觉得自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小王不知道的是,在他与刘二狗、赵有才接触时,远处猪场高坡上,正在利用休息时间尝试扩展能量感知范围的林毅,虽未听到具体对话,却模糊地感应到了那两个方向传来的、与自己这边蓬勃向上的集体能量场格格不入的、带着明显负面情绪的能量波动。

那是一种混杂着嫉妒、怨恨、阴冷的能量质感,虽然微弱,却异常清晰。

林毅睁开眼,望向村口和大树的方向,眉头微微蹙起。他认得那两个能量波动的大致方位,也知道那里通常是谁的活动范围。

“看来,荣光之下,并非一片祥和啊。”林毅低声自语,心中升起一丝警惕。

山雨欲来的沉闷感,似乎随着那位公社干事的离开,悄然弥漫开来。

无声处,惊雷正在酝酿。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1975:知青靠系统逆天改命》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7K3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75:知青靠系统逆天改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7K3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