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顺着古董店的玻璃橱窗蜿蜒而下,像一条条透明的蛇。林砚站在"钱氏古玩"的招牌下,抬头望着那扇漆面斑驳的木门,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钱颢霖给她的地址就是这里——城南老巷子里这家不起眼的古董店。
"如果想知道铜镜的来历,可以去找我爷爷。"钱颢霖昨晚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他经营古董店六十多年,见过的奇珍异宝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林砚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门铃清脆地响起,店内昏暗的光线中飘浮着细小的尘埃。一股陈旧的檀香味扑面而来,混合着纸张、木头和金属氧化的复杂气息。
"有人吗?"她轻声问道,声音在空旷的店内显得格外清晰。
"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从里屋传来。片刻后,一位白发老人掀开布帘走了出来。他约莫八十多岁,背有些佝偻,但眼神锐利如鹰。林砚立刻认出了那与钱颢霖如出一辙的眉眼轮廓。
"钱爷爷?"林砚试探性地问道,"我是钱颢霖的朋友,他让我来找您。"
老人的目光在林砚脸上停留了几秒,突然变得警觉起来。"颢霖的朋友?"他慢慢走近,眯起眼睛,"你叫什么名字?"
"林砚。"她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老人的眼神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不安。
"林...砚..."钱爷爷重复着她的名字,像是在回忆什么。他转身走向柜台,从抽屉里取出一副老花镜戴上,"颢霖说你想问什么?"
林砚从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那面铜镜,用丝绸包裹着放在玻璃柜台上。"我想请教您关于这面铜镜的事。我在修复它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
老人看到铜镜的瞬间,脸色骤变。他猛地后退一步,撞倒了身后的木凳。"你从哪里得到这个的?"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
"是博物馆的修复项目..."林砚被老人的反应吓了一跳,"钱爷爷,您认识这面镜子?"
老人没有立即回答。他颤抖着手从柜台下摸出一串钥匙,转身走向店内最深处的一个红木柜子。"跟我来。"他的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
林砚跟着老人穿过一排排陈列架,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董:青花瓷瓶、青铜器、玉雕...在昏暗的光线下,这些物件仿佛都有了生明,沉默地注视着他们。
老人打开红木柜子的锁,从最底层抽出一个牛皮纸袋。"1943年,"他喃喃自语,"那年我只有七岁,但我记得很清楚..."
林砚屏住呼吸,看着老人从纸袋中取出一叠泛黄的纸张。那是几页残缺不全的日记,边缘焦黑,像是从火中抢救出来的。
"这是民国三十二年一位女摄影师的日记,"老人将纸张平铺在柜台上,"她叫苏曼卿,在城西开了家照相馆。那年冬天,照相馆发生了一场大火..."
林砚凑近那些脆弱的纸页。墨迹己经褪色,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七日:铜镜今日又现异象。镜中女子动作总比我慢三分钟,起初以为是错觉,首到今晨我故意在镜前举起左手,而她举起的却是右手..."
林砚感到一阵眩晕。这描述与她最近经历的完全一致!她急切地继续往下读:
"十一月九日:询问过懂行的老先生,说此镜乃'双生镜',可映出平行时空中的另一个'我'。三分钟时差是时空裂缝的缓冲,若时差消失,则两界相通..."
"十一月十五日:镜中人开始对我说话,声音如同水中传来。她说火灾将至,要我小心。我问她是谁,她只回答'我就是你'..."
林砚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她翻到下一页,发现是一张老照片。照片中,一位穿着旗袍的年轻女子站在照相馆门前,面容清晰可见。林砚倒吸一口冷气——那女子的眉眼轮廓,竟与镜中出现的女人一模一样!
"这...这不可能..."林砚喃喃自语。
钱爷爷从另一个信封中取出几张烧焦的照片残片。"苏曼卿的照相馆在1943年12月的一场大火中烧毁,她本人失踪了,只留下这些残存的日记和照片。"
林砚盯着照片中苏曼卿手腕上那个独特的玉镯——与她奶奶留给她的传家宝一模一样。一阵刺骨的寒意从脚底升起。
"铜镜...后来怎么样了?"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
"大火后,铜镜被人从废墟中挖出,几经转手,最后被博物馆收藏。"钱爷爷的眼神变得复杂,"颢霖不知道这些事,我们钱家...与这面镜子有些渊源。"
林砚突然想起什么,急忙翻到日记的最后一页:
"十二月三日:我己决定。若火灾真如镜中所见,我将用铜镜完成'双生契约'。钱老先生说这是逆天改命,必遭反噬。但若能救那孩子一命,值得一试..."
日记在这里戛然而止,余下的部分被烧毁了。
"钱老先生...是您的父亲?"林砚抬头问道。
老人沉默地点点头,眼神中流露出难以言说的悲伤。"我父亲是当年少数知道铜镜秘密的人。苏曼卿来找他请教,他警告过她不要尝试'双生契约',但她没有听..."
"什么是'双生契约'?"林砚追问道。
老人摇摇头,"具体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与镜中倒影有关。父亲临终前只告诉我,若再见此镜,务必远离。"他深深看了林砚一眼,"尤其是你这样的女孩子。"
林砚感到一阵毛骨悚然。"什么意思?为什么'尤其是我'?"
老人没有首接回答,而是指向照片中的苏曼卿,"你不觉得她很像你吗?不只是长相,还有..."他突然抓住林砚的手腕,将她的袖子往上推——那里有一道淡粉色的疤痕,与日记中描述的苏曼卿手腕上的疤痕位置完全相同。
林砚猛地抽回手,心跳如鼓。"这...这只是巧合..."
"世上没有那么多巧合,孩子。"老人叹息道,"颢霖带你来找我,或许也是天意。"
就在这时,店内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林砚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恍惚间,她看见柜台玻璃反射的倒影中,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穿着旗袍的苏曼卿,正用悲伤的眼神望着她。
"她来了..."钱爷爷脸色苍白地后退,"铜镜在召唤她..."
林砚转身,身后却空无一人。但当她再次看向玻璃柜台时,倒影中的苏曼卿依然站在那里,嘴唇微动,似乎在说着什么。
"她在说什么?"林砚颤抖着问。
钱爷爷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她说...'时间不多了'。"
一阵刺骨的寒意席卷全身。林砚突然意识到,从她发现镜中异象到现在,正好是三天——与日记中记载的从发现异常到火灾的时间间隔一模一样。
"钱爷爷,1943年那场大火...具体是哪一天发生的?"她急切地问道。
老人闭上眼睛,仿佛在回忆一个痛苦的梦境。"民国三十二年十二月六日...也就是苏曼卿写下最后一篇日记的三天后..."
林砚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今天正是十二月三日——与日记最后日期相同的日子,只是年份不同。三天后,将是十二月六日...
"我得走了。"她匆忙收起铜镜和日记残页,塞进包里,"谢谢您的帮助。"
"等等!"老人抓住她的手臂,"你不能带走那些东西!铜镜会带来灾祸..."
"我必须弄清楚真相。"林砚挣脱老人的手,"如果真有什么危险,我更应该知道如何应对。"
老人看着她,眼神中混合着恐惧和怜悯。"如果你执意如此...记住,当镜中倒影与你完全同步时,就是两个世界重叠的时刻。到那时..."
"到那时会怎样?"林砚追问。
"到那时,你将不再是唯一的'你'。"老人松开手,"现在走吧,趁还来得及。"
林砚冲出古董店,冰冷的雨水打在她脸上。她拦下一辆出租车,报出自己家的地址。在车上,她再次翻开那几页日记,发现背面还有一行之前没注意到的小字:
"双生契约一旦启动,唯有牺牲一方,方能打破循环。镜中世界的时间流速不同,三分钟时差是最后的警告..."
林砚抬头看向车窗,雨水模糊了外面的世界。但在那模糊的倒影中,她分明看到苏曼卿就坐在自己身边,嘴唇蠕动着重复同一句话:
"救救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镜中之回声(http://www.220book.com/book/7KF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