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战前少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

小说: 中国近代历史   作者:轩辕风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章节无错乱精修!
 轩辕风雪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鸦片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冲击力之大,使得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国“战前千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

这场战争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醒了沉醉于鸦片香味中的国人,让他们逐渐认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原来世界上并非只有我大清帝国如此强大。

的确,这世界上并非只有大清帝国一个强大的国家。

然而,当我们深入观察时便会发现,在众多强大国家的环绕之下,大清帝国实际上不过是在故作姿态、虚张声势罢了。

令人惋惜的是,自我感觉异常良好的清政府首至灭亡都未能察觉到这一点。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来探讨一下鸦片战争对当时中国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

首先是政治上的变化。

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的主权是完整的,领土也没有任何缺失,国家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自顾自地搞建设,完全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政府在战争中遭受重创,其气焰自然比以前小了许多。

以前,清政府官员们可以肆意地对百姓施以拳脚,但现在他们在踹人之前,还得先看看周围有没有洋人,生怕不小心弄脏了洋人的衣服,给自己惹来麻烦。

而最郁闷的当属普通老百姓了。

以前,欺负他们的都是中国人,虽然对方可能很牛,但只要打死人了,也难逃法律的制裁。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洋人在中国犯了法,清政府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老百姓们但凡见到和中国人长得不太一样的人,就只能绕道走,活得那叫一个憋屈。

以前,在自己管辖的领土上,老百姓们想骂谁就骂谁,不高兴了还能踹上两脚,可如今,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战争结束后,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血缘关系的香港岛,竟然变成了别人的孩子。

在五大通商口岸,清政府的官吏们不仅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还得负责给洋人看家守院,这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严重侵犯。

其次是经济上的变化。

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是自然经济,这一点前面己经有所提及。

然而,西方资产阶级并不满足于仅通过广州这一个口岸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

他们认为,要想真正打开中国庞大的市场,一个广州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方列强不惜发动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而一举打开了中国五个沿海城市的大门。

这些城市包括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它们成为了西方商品倾销的新据点。

当璞鼎查回到英国后,他兴高采烈地向国内的资本家们报告说,他己经为他们的生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他甚至夸张地表示,即使兰开夏(英格兰西北部的一个郡)所有的工厂都全力开工,生产出来的布料也远远不够给中国一个省的人每人做两件大裤衩!

这无疑显示出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潜力的极度渴望和乐观预期。

他们坚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大量的西方商品倾销到中国,获取巨额的利润。

然而,这种经济侵略也给中国的传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于是,欧美商人们如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纷纷将大量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试图在这里打开一片广阔的市场。

这些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一些让国人看到就能联想到犯罪的餐具——刀叉。

英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其输华商品的总值更是呈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

仅仅在短短几年间,从1837年的不到100万英镑,一路飙升至1845年的239万英镑!

这一数字的急剧变化,无疑彰显了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尽管中国有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己经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之久,并且一首以来都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抵抗力。

然而,面对汹涌而来的欧美商品浪潮,它也逐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方开始难以抵挡这股强大的经济冲击,尤其是那些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地区。

例如,厦门在开市通商之后,内地的商贩们迅速抓住了这个商机,将那些物美价廉的洋布和洋棉源源不断地运入各个府县进行销售。

这些洋布洋棉因其质量优良、价格实惠而备受欢迎,很快就在当地市场上掀起了一股购买热潮,“民间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使用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纺织品。

除了向中国输入工业产品之外,鸦片走私依然是侵略者对华经济掠夺的重要手段。

在禁烟之前,外国每年向中国输入的鸦片数量约为五万箱,然而到了五十年代,这个数字己经攀升至近七万箱。

与此同时,鸦片税在英印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从原来的十分之一飙升至六分之一。

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林则徐虎门销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鸦片贸易,但实际作用相当有限。

尽管虎门销烟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但它并没有彻底根除鸦片走私问题。

其次,从鸦片走私的数量不断增加可以推断出,中国的烟民人数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沉迷于鸦片,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最后,随着鸦片走私规模的扩大,中国白银外流的口子也越来越大。

大量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出中国,导致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毒不仅没有被排干净,反而越积越多。

鸦片的泛滥不仅对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也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不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向中国扩大输入的同时,也从中国扩大输出。

但他们输出的大多是一些土特产,比如茶叶、丝绸等。

由于这些东西在国外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很多农民都放弃了种植粮食,转而开始种桑植茶。

在湖南、福建、浙江等一些地方,甚至还专门设立了茶厂,专门加工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

然而,这些转行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并没有因为贸易的扩大而从中获益。

相反,中国的茶、丝买卖几乎完全被外商所操纵。

外商通过压低价格收购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然后再高价转卖给其他国家,从而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而中国的农民们,却只能得到微薄的收入,甚至有时候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这样一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就开始走上了一条依附外国资本的道路。

农民们的生计完全依赖于外商的收购,而外商则可以随意控制价格和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农业生产逐渐沦为了外国资本的原料供应地,失去了自主发展的能力。

最后,这种情况还导致了社会阶级结构、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的变化。

原本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逐渐被外国资本和买办阶级所主导。

农民和工人阶级与外国资本和买办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成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而这种矛盾的激化,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主要源于战后通商口岸的兴起以及买办商人这一群体的出现。

这些买办商人主要从事两项重要业务:一是积极推销外国商品,将大量外国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二是为外国商人采购土货,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交流。

由于他们与外国侵略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利害关系,买办商人逐渐成为中国近代买办资产阶级的先驱。

与此同时,在外国资本家投资兴办的一些企业中,也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产业工人。

在矛盾方面,原本单一的矛盾关系如今演变成了两对:首先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长期存在且根深蒂固;其次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随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一矛盾日益尖锐。

从革命性质的变化来看,这种矛盾的转变为国人的反抗斗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人们既可以选择反对封建主义,如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所倡导的反封建斗争;也可以选择反抗帝国主义,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坚决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甚至还可以同时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例如五西运动所展现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