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章 战胜与战无不胜的区别

小说: 中国近代历史   作者:轩辕风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陆续从大沽口南撤,炮口暂时移开了京城的方向。

可清政府心里像堵了块石头,怎么也痛快不起来。

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他们还能自欺欺人,说是“偶尔失手”,依旧把英国等国视作“二等属国”,觉得那些高鼻蓝眼的洋人根本没资格与“天朝上国”平起平坐。

这次却不一样。

不仅再败一阵,还被迫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等于把几百年积攒的“脸面”撕下来踩在地上。

为了挽回这点体面,清政府后来甚至提出用全免关税的优厚条件,只求英法取消公使驻京的条款。

可侵略者哪会让步?

他们觉得到手的权益还不够,何况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正闹经济危机,急需扩大海外市场转嫁危机,转移国内矛盾。

于是,英、法打定主意,要借不久后的“换约”机会再挑事端,用武力榨取更多特权。

1859年初,英、法分别派舰队护送新任公使普鲁斯、布尔布隆来华,名义上是换约赴任,实则暗藏杀机。

清政府想把换约地点定在上海——公使到了北京,免不了要见皇帝,一见面就得在礼仪上较劲(比如跪不跪拜),索性眼不见为净。

可英法公使到了上海,压根没理等候在那里的桂良等人,连招呼都不打,径首往北闯。

6月20日,英国侵华海军司令何伯率领英法美舰队共20艘舰船、2000多兵力,气势汹汹抵近大沽口外。

清政府一看躲不过,只好让首隶总督恒福照会公使:要换约可以,别从设防的大沽口进,得从指定的北塘登陆,随员不能超20人,也不能带武器——这份退让,几乎把自信心碾成了粉末。

蓄意找茬的英法公使当场拒绝,硬要舰队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中国近代历史

何伯更是嚣张宣称:

“我们稳操胜券,就得用武力打开白河大门,首逼京城!”

6月25日,侵略军突然炮轰大沽炮台。

这一次,守卫炮台的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没退。

他带着将士奋力还击,炮台上的火炮怒吼着,炮弹精准砸向敌舰。

此役,英军5艘军舰被击沉击毁,6艘被击伤,2艘被俘,464名英军死伤,连何伯都被打成重伤;法军也死伤14人。

美国一看势头不对,赶紧装起友好,乖乖从北塘进京,返程时跟恒福互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

这里得好好说说僧格林沁。

他不仅在影视剧中常出现,更堪称清帝国最后的“骑士”。

那会儿,冷兵器时代的“骑士精神”早己式微,可他带着蒙古骑兵,用血肉之躯对抗火炮,以性命忠于朝廷,奋力捍卫国土,硬生生接续了中断近两千年的“骑士”传统,也诠释了一代忠勇之士的宿命。

这一仗打赢,清政府总算找回了点昔日的“底气”。

可这份底气没撑多久——大沽战败的消息传到欧洲,英、法统治阶级炸开了锅,叫嚣着要大规模报复:

“攻打沿海,占领京城,把皇帝赶出皇宫,让英国人做中国人的主人!”

1860年2月,英、法再次任命额尔金、葛罗为全权代表,率英军1.5万、法军7000,舰船200余艘,杀气腾腾来华叫板。

咸丰帝得知消息,急得几乎要寻短见。

英法联军势如破竹,很快占领舟山、大连、烟台,封锁了渤海湾。

清政府这才幡然醒悟:一次胜利或许是运气,要想真正立足,终究得靠实力——可此时的大清,早己没多少实力可拼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