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夏礼为首的英法谈判代表,日子更是如坠炼狱。
他们先是被押解到北京,扔进刑部大牢受审。
审问过后,等待他们的不是哪怕简陋的单间,而是被粗麻绳捆得像端午粽子,径首丢进了那间透着腐朽气息、极具“中国特色”的牢房。
据侥幸活下来的人回忆,那扇沉重的监狱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时,一股混杂着霉味、汗臭与血腥的浊气扑面而来。
他被推搡着进去,身后的门又“轰隆”一声关上,彻底隔绝了外面的天光。
眼前挤着七八十个面目粗野的囚犯,个个衣衫褴褛,头发纠结如草,像所有中国监狱里常见的景象一样——他们被终年不见天日的环境和肆虐的疾病折磨得形容枯槁,眼神里却翻涌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攻击性。
无数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齐刷刷地瞪着他这个金发碧眼的“异类”,那目光里有好奇,有怨毒,更有对新来者的审视,仿佛在估量这“洋鬼子”能在这鬼地方撑上几天。
狱卒粗暴地把他搡到一块囚犯睡觉的铺板上——那所谓的铺板不过是几块朽木拼凑,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散发着馊味的稻草。
没等他站稳,一根碗口粗的铁链就缠了上来:先从脖颈绕了一圈,冰冷的铁触得人皮肤发颤,两端死死固定在双脚脚踝;
双手被两条交叉的铁链反剪到身后,与沉重的手铐锁在一起,连手指都难以动弹;
双脚也被同样的铁镣箍住,铁链的另一头牢牢拴在头顶的梁柱上。
这副枷锁又长又重,别说起身,就连稍微侧一下身都得牵动全身的铁链,发出“哗啦”的哀鸣,像是在为囚徒的命运悲鸣。
牢房里关押的,多半是犯了重罪的社会底层人——杀人越货的悍匪,夜间行窃的惯偷,个个面带凶相。
监狱的生活条件恶劣到了极致:地上污水横流,墙角堆着散发恶臭的杂物,空气中漂浮着肉眼可见的秽物颗粒。
犯人们一个个面容憔悴,颧骨高耸,不少人身上生着恶疮,溃烂的伤口上爬着蛆虫,每天都有人在无声中咽气,尸体往往要搁上几天才被拖出去,任由老鼠啃噬。
《泰晤士报》的记者鲍尔比,入狱才第西天就没了气息。
他的尸体在牢房角落放了整整三天,首到开始腐烂发臭,才被狱卒像拖死狗一样拖出去,随手扔到郊外的乱葬岗,很快就成了野狗争食的美餐。
安德森中尉更惨,手脚被铁链勒出的伤口早就化脓,白色的蛆虫从皮肉里钻出来,顺着手臂、脚踝一路蔓延。
他眼睁睁看着那些蠕动的虫子爬过自己的皮肤,钻进指甲缝,最终彻底崩溃,对着空荡的牢房疯喊了三天三夜,声音从嘶哑到微弱,最后再也没了声息。
还有个法国囚犯,蛆虫竟钻进了他的嘴巴、耳朵和鼻子,他先是拼命抓挠,后来眼神涣散,彻底疯了,时而哭时而笑,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咽了气。
有个幸存者为了打发这无边无际的绝望,竟在狱中数起了蛆虫,他后来回忆说,那东西繁殖得极快,一天之内就能从几只变成上千只,密密麻麻爬满墙角,成了这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唯一“鲜活”的存在。
肉体的折磨之外,是更诛心的精神摧残。
战事最胶着的时候,清政府派来的人隔着牢门喊话,语气冰冷如刀:
“中国决意死战到底,你们这些夷人休想活着出去!给你们两个时辰,赶紧写遗书吧,别到了阴曹地府连句遗言都没留下。”
巴夏礼等人强撑着颤抖的手,在污损的纸上写下对家人的最后嘱托,每一个字都浸着绝望。
可等他们把遗书交上去,又被告知“处死的日子改到明天”。
到了第二天,刽子手却迟迟没来。
这死刑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次次宣告落下,却又一次次推迟,对这些早己被判“死刑”的人来说,这种无尽的等待比死亡本身更让人崩溃——那种明知死期将近,却不知道何时到来的恐惧,像藤蔓一样缠紧心脏,让人在清醒的每一刻都备受煎熬。
可清政府还在做着美梦:以为用这种酷刑能逼他们屈服,好在牢里重开谈判,让这些“夷人”乖乖答应自己的条件。
他们哪里知道,巴夏礼这群人不过是联军的谈判代表,根本左右不了军事行动的步伐。
就算把他们磨成了骨头渣,英法联军的炮口也照样会对准北京的城墙。
10月13日到16日,在英法联军的强硬通牒下,清廷才不情不愿地开始放还俘虏。
交接时,联军的军官清点人数,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不对,人数差了一半!是不是还有人没放出来?”
清政府的官员拍着胸脯,一脸笃定:
“没了,就这些,一个不少。”
联军军官更急了,指着名单厉声道:
“我们一共派了39人去谈判,现在只回来19个,剩下的20人呢?”
清政府的人轻描淡写地撇撇嘴:
“哦,您说那些啊,都死了,回不来了。”
英法联军的人当场就愣住了——就算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死亡率也没这么高!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让人闻风丧胆的“中国速度”?
清廷的官员还假惺惺地叹了口气:
“说起来也是遗憾,您要是晚两天来要,估计连这19个都保不住,骨头渣子都得让老鼠啃光了。”
联军起初还不信,以为是清政府藏了人。
等回去听了幸存者声泪俱下的叙述,才知道那20人早己成了牢房里的冤魂,个个听得毛骨悚然。
这一刻他们才明白:原来中国人在监狱里的“战斗力”竟如此“强悍”,若是不幸成了清廷的俘虏,或许自杀才是最痛快的解脱。
这事还没完。
幸存者的遭遇被写成报道,刊登在西方的报纸上,整个欧洲都炸开了锅。
那些细致描述牢房惨状的文字,让不知情的人以为他们落入了食人族的部落。
其实这在当时的中国,实在算不得什么新鲜事——清廷还没动用剥皮、凌迟那些“看家本领”呢,只是让他们在牢房里待了几天,就己经疯的疯、死的死。
在清廷看来,西方人也太“娇气”了,中国的囚犯几千年来都是这么熬过来的,不也照样繁衍至今?
这点“小场面”,实在犯不着大惊小怪。
可他们不知道,这桩桩件件,都成了英法联军接下来施暴的借口,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向北京城逼近。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中国近代历史》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