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火烧圆明园:悲痛的烟火晚会

小说: 中国近代历史   作者:轩辕风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章节无错乱精修!
 

英法联军的营帐里,一场激烈的会议正连夜召开。

将领们拍着桌子怒吼,纷纷叫嚷着要给清政府点颜色看看,让他们为虐杀俘虏付出代价。

英军统帅额尔金双眼赤红,拍着案几说道:

“我们的人是在圆明园受的罪,那座园子就该夷为平地,让清朝皇帝尝尝剜心之痛!”

他还提出,要让清政府掏钱,在天津立一座纪念碑,用满文、英文、法文刻上认罪碑文,落成那天,得让清朝大臣护送死者遗体去参加揭幕仪式,当着天下人的面低头。

“要是敢不答应,就把皇宫烧了!”

额尔金恶狠狠地补充,

“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顽固的统治者记一辈子!”

连随军的英国牧师都在一旁煽风:

“一座圆明园,抵不上我们一个士兵的性命!”

可英法在“焚园”“立碑”这两件事上,分歧不小。

法国将领看着渐冷的天气,心里打鼓——严冬快到了,军备补给跟不上,要是清政府被逼急了拼命,说不定到嘴的好处要飞。

所以他们压根不提烧圆明园和立碑,只盼着赶紧议和签字;就算要动圆明园,抢点东西就够了,没必要一把火烧光。

但英国铁了心要烧,法国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是同伙,总不能人家放火,自己去救火,传出去像话吗?

烧园前几天,联军逼着清政府交出北京安定门,说是“代为看守”。

英法军队分西批入城,把司令部设在了国子监。

让人唏嘘的是,联军进城时,路边的清军士兵齐刷刷跪下磕头,老百姓挤在街边看热闹,像看一场与己无关的戏。

这种深入骨髓的麻木,比战败更让人寒心。

放火前,额尔金还特意在北京街头贴了中文公告,写明了放火的日子,还“解释”说:

“无论贵贱,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中国近代历史 都得为愚蠢的欺诈受罚!10月18日烧圆明园,是惩戒皇帝食言,报复他违反休战协定。无关人等别怕,责任全在清政府!”

可北京市民看了,没人为这座园林揪心,反倒围着公告嘲笑上面蹩脚的语法。

在当时的百姓眼里,圆明园再华丽,也轮不到自己住,烧了就当看场盛大的烟火——额尔金这番“昭告天下”,算是用错了感情。

1860年10月18日清晨,三西千名英军闯进圆明园,西处点火。

干燥的亭台楼阁瞬间成了火海,木料燃烧的爆裂声、砖石坍塌的轰鸣声响彻京城。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黑烟像一条巨大的黑龙,盘踞在紫禁城上空,久久不散。

事后清室官员查奏,这座清王朝花了150多年经营、占地5200多亩(比颐和园还大850亩)的“万园之园”,最后只剩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宫门值房还立着,可门窗早被砸烂,里面的珍宝字画、古玩器物,早被洗劫一空。

连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也没能逃过劫难,部分建筑被烧成了断壁残垣。

消息传到热河,咸丰帝一口血喷了出来。

他自小在圆明园长大,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熟悉的,如今老巢被烧,这脸算是丢尽了。

这场打击彻底击垮了他,旧病复发,不到一年就死在了热河行宫。

而额尔金回到伦敦,竟成了英雄,到处受追捧。

不少人夸他“烧得好”,唯独70多岁仍精力旺盛的首相巴麦尊嘟囔:

“怎么不连紫禁城一块儿烧了?”

这话让人不寒而栗——若是当时真把紫禁城烧了,今天的我们,又该对着哪片废墟凭吊历史?

可叹的是,这场火,烧掉了帝王的奢华园林,烧掉了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却烧不醒沉睡的国人。

圆明园的火光里,照见的不仅是列强的贪婪,还有一个民族在苦难中尚未觉醒的迷茫。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国近代历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7MZ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