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西,青山坳的年味己经浓得化不开。合作社的仓库里挂满了红灯笼,王婶带着妇女们炸丸子、蒸年糕,油香混着糯米的甜香飘出半里地;赵大哥指挥着年轻人贴春联,“五谷丰登”“万事顺遂”的红纸上,金粉在阳光下闪着亮;刘建军举着手机首播写福字,镜头里的老教授挥毫泼墨,“福”字刚落纸,弹幕就被“求同款”刷了屏。
林晚星正在厨房帮顾奶奶调饺子馅,萝卜粉丝馅的、猪肉白菜馅的,竹匾里排得整整齐齐。小念星穿着虎头鞋,在面粉袋旁打滚,小脸沾得白花花的,像只刚出锅的元宵。
“慢点闹,别把面粉撒了。”顾晏辰从外面进来,手里拎着串刚买的鞭炮,“周老板带着家人来了,正在民宿安顿,说晚上要跟咱们一起吃团圆饭。”
“真的?”林晚星擦了擦手,“那得再加两个硬菜,把咱们的樱桃酒和新酿的米酒都拿出来。”
“早备着呢。”顾晏辰弯腰抱起满身面粉的儿子,在他脸上亲了口,“你看这小福娃,比年画里的还喜庆。”
傍晚时分,民宿的院子里亮起了串灯,像挂了满天星。周老板带着妻子和女儿走进来,小姑娘一看到院子里的秋千就跑了过去,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晚星妹子,晏辰兄弟,给你们拜早年了!”周老板递过礼盒,“我家丫头听说能在山里过年,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
“快请进。”林晚星笑着接过礼盒,“今天咱们不聊生意,就吃好喝好,感受下山里的年味儿。”
团圆宴摆在合作社的大仓库里,长条桌拼成长龙,上面摆满了山里的特色菜:红烧土鸡、樱桃酱排骨、清蒸稻田鱼,还有刚出锅的炸丸子和黄米年糕。老教授和李师傅坐在主位,看着满桌的菜,忍不住感慨:“这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热热闹闹,踏踏实实。”
小念星和周老板的女儿凑在一起,捧着甜酒冲蛋吃得满嘴是黄,两个小家伙还交换了压岁钱红包,红绸布包着的硬币叮当作响。
酒过三巡,周老板端起酒杯站起身:“我敬大家一杯!要不是青山坳的好果子、好手艺,我的面包房哪能有今天?这杯酒,祝咱们的合作长长久久,祝青山坳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说得好!”老教授跟着举杯,“我也敬一杯,祝咱们的生态农业研究顺顺利利,让青山坳的模式,能在更多乡村生根发芽!”
仓库里的掌声雷动,王婶的儿子阿强突然红了脸,举着酒杯说:“我也说两句……以前总觉得外面好,现在才知道,守着家、守着土地,照样能活出个人样!明年我想跟晏辰哥学种蓝莓,把对象也从城里接回来!”
“好!”顾晏辰用力拍他的肩膀,“咱们合作社的大门,永远为想回家的人敞开!”
窗外突然响起鞭炮声,是刘建军带着孩子们在放烟花。绚烂的光花在夜空绽放,映亮了仓库里每个人的笑脸。林晚星看着身边的顾晏辰,看着怀里打哈欠的小念星,看着满桌热气腾腾的饭菜和欢声笑语的人们,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似的,又暖又软。
她想起五年前那个冬天,自己背着行囊回到空荡荡的老屋,对着奶奶的遗像偷偷掉眼泪;想起第一次在育苗棚里遇见顾晏辰,他沉默地帮她修棚膜,雨水打湿了半边肩膀;想起合作社刚起步时,王婶偷偷塞给她的那碗热粥,刘婆子嘴上嫌弃却送来的那捆柴……
原来那些细碎的温暖,早就像灵泉水滋养草莓藤似的,在心里盘根错节,结出了最甜的果。
深夜的烟花还在继续,仓库里的灯亮如白昼。顾晏辰牵着林晚星的手,走到望松亭下。山风吹过,带着松针的清香和远处的鞭炮味。
“看,”他指着山下的灯火,合作社的红灯笼、民宿的串灯、村民家的窗灯,连成一片温暖的海,“以前总觉得山里的夜太黑,现在才发现,只要人心齐,再暗的路也能照亮。”
林晚星靠在他肩上,看着他眼里跳动的火光,轻声说:“明年,咱们把山脚下的那条路再修宽点,让更多人能走进来;再盖个农产品展览馆,把这些年的奖状、照片都挂上去,告诉孩子们,青山坳的日子是怎么一点点好起来的。”
“好。”顾晏辰低头吻她的额头,声音温柔得像春风,“你想做的,咱们都一起做。”
小念星在爸爸怀里睡得正香,小拳头攥着颗没吃完的樱桃糖。远处的烟花照亮了他恬静的小脸,也照亮了望松亭旁那块刻满果子的木牌——草莓、樱桃、玉米、葡萄、蓝莓、水稻……每一道刻痕里,都藏着一个关于奋斗与守护的故事。
林晚星知道,这个新年只是一个逗号。往后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樱桃红透枝头,更多的稻浪翻滚成金,更多的归雁落在青山坳的屋檐下,更多的孩子像小念星一样,在这片土地上笑着长大。
而她和顾晏辰,会牵着孩子们的手,守着这片越来越兴旺的土地,把每个团圆的日子都过成诗,让青山坳的灯火,永远照亮前路,温暖岁月。
仓库里的笑声还在继续,米酒的醇香混着饺子的热气,在冬夜里久久不散。属于青山坳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最热闹的篇章,往后的岁月,还有无数个春天要播种,无数个秋天要收获,无数个团圆的年要一起度过,生生不息,岁岁绵长。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青山坳里有晴天(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