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7章 冬酿米酒香,暖意漫山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青山坳里有晴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章节无错乱精修!
 

霜降过后,青山坳的稻田换上了褐色的冬装,割完稻子的田埂上,几株野菊在寒风里倔强地开着。合作社的仓库却热闹得像个小集市,新碾的大米堆成小山,王婶带着妇女们围坐在竹席上,筛的筛、簸的簸,金黄的米粒在竹匾里跳跃,映得人脸庞发亮。

“这米真俊,颗粒的,熬粥肯定香。”王婶抓起一把米,凑到鼻尖闻了闻,“晚星,你跟晏辰说,这新米留两袋给俺,俺孙女英子就爱喝新米粥。”

“早给您留着了。”林晚星笑着说,手里正给小念星系围裙——西岁的小家伙踮着脚,非要帮着递米袋,结果弄得满身都是米糠,像只刚滚过雪地的小刺猬。

顾晏辰从酒厂回来,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曲香,刚进门就被儿子抱住大腿:“爸爸,酿酒!”

“等把米晾透了就酿。”顾晏辰弯腰把儿子抱起来,鼻尖蹭了蹭他满是米糠的小脸,“老教授介绍的酿酒师傅今天到,说是带来了古法米酒的方子,正好试试用新米酿酒。”

话音刚落,刘建军就领着个穿蓝布褂的老人走进来,老人肩上扛着个旧木甑,手里还拎着个布包:“这位是李师傅,在县里酿了一辈子米酒,老教授特意托付的。”

李师傅放下东西,打量着仓库里的新米,眼里露出赞许:“这米好啊,含水量正好,用来酿酒最合适。”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些晒干的桂花和陈皮,“加这些东西,酿出来的酒会带点花果香,年轻人肯定喜欢。”

顾晏辰连忙请李师傅坐下,泡上新茶:“您老多指点,我们这还是头回用新米酿酒。”

“不难。”李师傅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酿酒讲究‘水好、米好、曲好’,你们这山泉水我尝了,甜得很;米是新米,带着劲;我这酒曲是祖传的方子,三样凑齐,酿出来的酒差不了。”

正说着,赵大哥指挥着工人把蒸米的大铁锅架起来,柴火“噼啪”作响,很快就把锅里的水烧开了。李师傅站起身,亲自把新米倒进木甑:“蒸米得用大火,上汽后再蒸半个时辰,保证每粒米都熟透却不烂。”

小念星趴在灶台边,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青山坳里有晴天 看着米粒在热气里渐渐变得,小脸上满是好奇。林晚星怕他烫着,拉着他的小手说:“等米酒酿好了,给你留一碗甜酒冲蛋,好不好?”

“好!”小家伙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蒸好的米倒在竹席上晾凉,李师傅撒上酒曲,指挥着大家把米装进陶缸。“这一步得轻揉,让每粒米都裹上酒曲。”他边示范边说,“然后中间挖个酒窝,等着出酒就行。”

陶缸封好时,天己经黑了。仓库里点起了灯,李师傅坐在火堆旁,给大家讲酿酒的门道:“以前酿酒是看天吃饭,现在有了温度计、发酵箱,省了不少事,但老法子不能丢……”

王婶端来刚煮的红薯,分给大家:“李师傅尝尝咱们的红薯,甜着呢。”

李师傅咬了口红薯,笑着说:“你们这青山坳真是块宝地,米好、水好、红薯都比别处甜。等米酒酿好了,我给你们写个‘青山米酒’的招牌,保证能打响。”

顾晏辰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们正愁没个像样的招牌呢。”

夜深了,仓库里的火堆渐渐转弱,大家陆续散去。林晚星抱着睡着的小念星,和顾晏辰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冬夜的风有些凉,却带着新米的清香和酒曲的微醺。

“你说,这米酒能像樱桃酒一样受欢迎吗?”林晚星轻声问。

“肯定能。”顾晏辰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寒意,“老教授说了,地理标志申请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咱们的樱桃酒、米酒、香米一起推出去,让青山坳的味道传遍全国。”

林晚星靠在他肩上,看着远处酒厂的轮廓,心里暖融融的。她知道,冬夜的酝酿只是开始,等开春的时候,陶缸里的米酒会变得醇厚甘甜,新的订单会从全国各地飞来,越来越多的人会知道青山坳的名字。

而她和顾晏辰,会守着这片土地,守着孩子,守着一缸缸正在发酵的希望,把每个冬天都过成酝酿甜蜜的时光,让青山坳的酒香,在岁月里愈发绵长。

回到家,顾奶奶还在灯下缝补小念星的棉袄,看到他们回来,笑着说:“闻着酒曲香了,肯定能酿出好酒。”

林晚星给奶奶掖了掖被角,看着窗外的月光落在院墙上,映出“星辰合作社”的木牌,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宁。她知道,只要心里有盼头,手里有活干,这漫长的冬夜,总会酿出最甜的酒,最暖的日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青山坳里有晴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