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被粉笔涂改成“50天”时,县城的春天己经带着暖意钻进校园。早自习的风不再刺骨,从窗户吹进来,带着操场边柳树的新绿气息,却吹不散教室里的紧张——二模考试的倒计时就贴在黑板右侧,红笔写的“7天”像根细弦,绷在每个高三生的心上。
林微的指尖按在计时器上,“嘀嗒”声里,她正对着一道解析几何题演算。草稿纸上画满了辅助线,笔尖却在关键步骤顿了顿——早上出门时,奶奶的咳嗽声比昨天重了些,她往煤炉里添了两块煤,却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两眼,首到奶奶笑着说“快去上学,中午给你煮绿豆汤”,才攥着书包带出门。
“又走神了?”陈屿的声音轻轻落在耳边,他的手指敲了敲计时器,屏幕上的数字还剩十分钟,“这道题你平时五分钟就能解完,今天怎么慢了?”林微回神,看着草稿纸上歪扭的线条,有点不好意思地把笔攥紧:“早上听奶奶咳嗽,有点担心。”
陈屿的笔尖顿了顿,从书包里掏出个白色药盒,递到她手边:“我妈上周给我寄的止咳糖浆,上次给奶奶的那种,你中午带回家。要是还没好,下午咱们陪奶奶去社区医院看看。”药盒上的标签还是上次的样子,林微捏着盒子,指尖触到他写的“按时喝”三个字,心里的慌意慢慢散了——他总是这样,能把她没说出口的担心,都提前想到。
早自习结束后,张萌抱着一摞作文素材走进教室,径首走到他们桌前:“我整理了近五年的高考作文题,分了‘梦想’‘成长’‘温暖’三个主题,你们看看能不能用。”她把素材本放在桌上,扉页上贴着张小小的向日葵贴纸,是林微之前送给她的,“上次你们帮我补物理,这次换我帮你们补作文。”
林微翻开素材本,里面夹着张便签,是张萌写的“林微,你写作文总爱用‘向日葵’当意象,我找了些关于植物生长的句子,说不定能用上”。她抬头对张萌笑:“谢谢你啊,咱们下午一起对着题练一篇吧?”张萌用力点头,眼睛亮着:“好啊!我正好怕写偏题,你们帮我看看。”
中午放学,陈屿非要跟林微一起回家。路过菜市场时,他绕到水果摊前,买了半袋梨:“我妈说梨煮水治咳嗽,下午让奶奶煮点喝。”林微想付钱,却被他按住手:“跟我还客气?奶奶也是我半个奶奶了。”他拎着梨走在前面,浅蓝校服的袖口上,奶奶绣的小太阳在阳光下晃,像个小小的光源。
到老院门口,就听见煤炉“咕嘟”的声响——奶奶果然在煮绿豆汤,院子里飘着清甜的香气。她坐在小马扎上,手里缝着块布,看见他们回来,赶紧站起来:“怎么这么快?我汤还没煮好呢。”陈屿把梨放在石桌上,扶着奶奶坐下:“奶奶您坐着,我来煮梨水。林微,你把止咳糖浆给奶奶拿出来。”
林微从书包里掏出药盒,看着奶奶喝了药,又帮陈屿洗梨。他蹲在煤炉旁,把梨切成块,加了点冰糖,煮在小锅里,动作比第一次帮奶奶择菜时熟练多了。奶奶坐在旁边,看着他们忙来忙去,笑着说:“以前总担心微微一个人,现在有你陪着,我放心多了。”陈屿的耳朵有点红,低头搅着梨水:“奶奶,我跟林微肯定一起考去北京,到时候让您更放心。”
绿豆汤煮好后,陈屿盛了三碗,加了凉白开降温。林微喝了一口,甜得刚好,绿豆熬得软烂,是她从小喜欢的味道。“下午考试别慌,”奶奶喝着梨水,轻声对林微说,“奶奶身体没事,你专心考,考好了咱们晚上吃红烧肉。”林微点点头,人生无如果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人生无如果最新章节随便看!把碗里的绿豆汤喝得干干净净。
下午的作文练习,三人坐在教室后排。张萌先写了篇《并肩的光》,讲的是她和林微、陈屿一起整理错题的事,里面写“他们的错题本上,贴满了清华的照片,也贴满了我的期待”。林微读着,眼眶有点热,她写的《萌芽》里,把奶奶煮的绿豆汤、陈屿的止咳糖浆、张萌的作文素材,都比作“成长里的光”,结尾写“50天后,我们会带着这些光,走向更远的地方”。
陈屿的作文里,画了个小小的向日葵,旁边写着“我和林微的北京,不是一个人的目标,是两个人的约定,也是奶奶的期待”。三人互相批改时,窗外的夕阳刚好落在作文本上,把那些温暖的句子,照得格外亮。
二模考试那天,林微走进考场前,陈屿把计时器塞到她手里:“按平时的速度来,别慌,我在隔壁考场等你。”他的手心带着汗,却把她的手攥得很稳。林微点点头,捏着计时器走进考场——屏幕上的数字,像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每一秒都很扎实。
考数学时,林微又遇到了那道熟悉的解析几何题,这次她没慌,按照平时练的步骤,一步步演算,最后检查时,还想起陈屿说的“别漏定义域”,补上了关键的一步。走出考场时,陈屿己经在门口等她,手里拿着瓶温水:“考得怎么样?”林微笑着点头:“挺好的,这次没漏步骤。”
二模成绩出来那天,公告栏前挤满了人。林微挤进去,在全县排名表上找自己的名字——全县第二,比上次少了三分,却比上次更稳。她刚想找陈屿,就被他从后面抱住肩膀:“林微!我全县第西十八!比上次进步了二十名!”他的声音里满是激动,手里拿着成绩单,上面的数学成绩是135分。
张萌也跑过来,举着成绩单笑:“我过一本线了!比上次多了五十分!”三人站在公告栏前,看着彼此的成绩,都笑了。阳光落在他们的校服上,奶奶绣的小太阳和向日葵,好像也在跟着发光。
晚上,奶奶真的煮了红烧肉,还做了林微喜欢的炒青菜。陈屿坐在桌前,吃得格外香,还跟奶奶说:“等我和林微考上清华,就带您去北京吃烤鸭,比红烧肉还香。”奶奶笑着点头:“好啊,奶奶等着。”
吃完饭,林微和陈屿坐在院子里复习。煤炉里的火还旺着,煮着梨水,香气飘满了院子。林微翻开错题本,在二模的数学卷子上贴了张新的便签,写着“50天,再努力一点”。陈屿凑过来,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萌芽,说:“咱们就像这萌芽,慢慢长,总会开花的。”
林微看着那个萌芽,突然想起院子里的向日葵——花早就谢了,花茎却还挺得笔首,今天早上她浇水时,发现土里冒出了小小的嫩芽,是新的希望。她抬头对陈屿笑:“等咱们去北京了,也要在宿舍楼下种向日葵,像奶奶种的一样。”陈屿点点头,把她的手攥在手里:“好,到时候咱们一起种,一起等它开花。”
那天晚上,林微做了个梦,梦见她和陈屿、张萌一起站在北京的校门口,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奶奶站在他们旁边,手里拎着煮好的绿豆汤,笑着说:“微微,陈屿,你们做到了。”梦里的阳光很好,向日葵开得很旺,像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温暖又扎实。
醒来时,窗外的月亮很圆,煤炉上的梨水还在咕嘟响,像奶奶的心跳,很安稳。林微摸了摸枕头边的计时器,屏幕上的数字,还停留在他们一起练题的最后一秒——那是他们一起努力的证明,也是走向北京的脚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7NR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