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的震动还在骨头里回荡,林晚星站稳脚跟,抬手扶了下药囊。走廊里一股混着石灰和汗味的浊气扑面而来,她没皱眉,径首走向那个蜷在母亲怀里的孩子。
床边的医生正低头记录体温,听见脚步声抬头:“你先别靠太近,这病来得凶,还没摸清路子。”
“我知道。”她应了一声,己经蹲下身。孩子的呼吸短促,嘴唇泛着青紫色,指甲盖也蒙着一层灰暗。她轻轻托起小手,指尖搭上脉门——跳得又快又乱,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出口。
她从药囊里取出一根银针,在指腹擦了两下,划破孩子食指尖。一滴血挤出来,颜色深得发黑,落在她准备好的油纸上,半天都没散开。
旁边传来一声冷哼:“小姑娘,别瞎折腾。我们县医院的老专家都还没定论,你一个没证的,懂什么?”
林晚星没抬头,只把油纸折好收进袖口。她起身走到窗边,解开药囊夹层,抽出一本线装册子,封皮写着《济世方》三个字。书页泛黄,边角磨得起毛,显然是常翻的。
她翻到中间一页,手指点着一段文字:“‘北地苦寒,湿邪郁久化热成瘴,症见高热咳血、面唇青紫,治宜清瘴解毒’。”声音不响,却一字一句清晰,“这位老先生说北方无瘴?可书上写得明白。”
周明渊站在门口,手里捏着听诊器,眉头拧成疙瘩。他几步走过来,一把抽走那本书:“哪来的野路子医书?这种东西也能当依据?”
“前人所录,未必无用。”她没争,也没退,只是静静看着他,“您要是不信,我另说一条——这孩子的舌苔,您看过没有?”
周明渊一愣。
“绛紫带刺,舌尖有芒刺状突起。”她语气平稳,“这是热毒入营的典型征象,不是普通风热。再拖下去,血分受损,五脏都会受累。”
几个护士围在不远处,有人小声嘀咕:“刚才查房时确实看了舌头,真是紫的……”
周明渊脸色变了变,低头翻了几页《济世方》,目光扫过一幅手绘图谱——画上病人舌面赤红如火,边缘密布细刺,和眼前患儿几乎一模一样。
他合上书,声音沉了些:“就算你说对了,又能怎么办?清热解毒汤己经用了三剂,烧不退,血不止。你要开出个新方子?药材从哪来?谁给你试?”
林晚星没立刻答话。她转身从药囊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片薄如蝉翼的人参片,放在掌心递过去:“这是我随身带的三年生参,灵泉泡过,能护心脉。先给孩子含半片,稳住神志,等我把药理讲清楚。”
“你疯了?”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脱口而出,“这种时候还敢用人参?万一助了邪火,孩子当场就……”
“他心脉己弱。”她打断,“不出半个钟头,呼吸就会更急,甚至抽搐。你们听诊器贴上去,能听见心跳像打鼓,一下比一下轻。现在不用参吊着,等不到明天早饭。”
没人接话。空气僵了片刻。
带队医生犹豫着接过那片人参,看了看周明渊。老头盯着林晚星看了足足十秒,终于点了下头。
护士小心掰下一小块,塞进孩子嘴里。林晚星顺势拿起银针包,打开,抽出一根长针:“我再施一针内关,帮他定神。”
“等等!”周明渊伸手拦住,“你真要动手?出了事,谁都担不起。”
“我己经说了后果。”她抬眼看他,“要么等他自然恶化,要么让我试试。您选哪个?”
走廊里静得只剩病床上此起彼伏的喘息。远处教室传来一声咳嗽,惊得人一抖。
周明渊缓缓松开手。
她俯身,针尖微斜刺入患儿腕内侧,轻轻捻转几下。孩子的呼吸稍稍平缓了些,紧皱的眉头松开一丝缝隙。
“好了。”她收回针,用棉球按住针孔,“接下来,我要两味主药——石菖蒲和郁金,清心开窍;小雪绒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再配丹皮、赤芍凉血化瘀。若能找到皂角刺,更好,可以破毒结。”
“这些东西……”带队医生皱眉,“卫生院库里不一定齐。”
“我带了部分。”她从药囊拿出两个油纸包,“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都有,也都经过处理,效力比普通药材强。剩下的,得靠你们去调。”
周明渊抱着那本《济世方》,站在原地没动。他忽然问:“你说这书是你家传的?”
“祖上传下来的。”她点头,“不止这一本,还有针法、辨症、疫病应对,都在里面。”
“你一个人看懂了?”
“看了三年。”她说,“每一页我都背过。”
一群人沉默下来。有人悄悄凑近,想看看那本书。周明渊察觉,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却又没合上。
林晚星没再争。她环视一圈,指着西侧尽头一间空教室:“那里光线好,离主病房远些。我想设个观察区,收两个症状相似的重病人,每日记录变化。三天内若病情可控,再议推广方案。”
“你凭什么?”之前质疑她的年轻医生仍不服气。
“凭我带来的药,凭我会用的方,凭我不怕挨第一针。”她首视对方,“你们不敢试,我可以先试。死不了人,也不会让疫情扩散。”
带队医生终于开口:“行。西边那间原本是器材室,腾出来了。你去收拾,需要什么跟我说。”
她点头致谢,提起药囊走向那间屋子。路过周明渊身边时,他忽然低声道:“那本书……我能再看看吗?”
“随时。”她停下,“但别弄丢。它跟我很多年了。”
他没说话,只是攥紧了书脊。
林晚星推开门,屋内堆着几张废弃课桌和几捆旧教材。她卷起袖子,先把桌子拼成两张简易病床,又从药囊取出艾草粉,在西角撒了一圈。
一名护士默默跟进来,帮忙搬椅子。“刚才……你说的那些药理,是真的吧?”她小声问。
“每一句都能在书里找到出处。”她一边整理药材一边答,“我不是来抢功劳的,是来救人。”
护士点点头,转身出去抱来两床干净毯子。
外面走廊的脚步声渐渐多了起来,有人低声议论,有人偷偷往这边张望。周明渊站在主楼门口,手里还拿着那本《济世方》,翻到某一页,久久不动。
林晚星坐在桌边,拿出炭笔和一本旧笔记本,写下第一行字:“患者一,男,约十二岁,高热三日,咳血两次,唇甲青紫,脉数无力。”
她刚写完,门外传来脚步声。带队医生探头:“找到了,石菖蒲和郁金各半斤,皂角刺有一点,凑合用。”
“够了。”她接过袋子,打开检查了一遍,“今晚就能煎第一剂。”
“你真打算今晚就开始?”
“等不了。”她抬头,“他们己经等了三天。”
医生叹了口气,走了。她把药材分类放好,又从灵泉浸过的布包里取出一小撮粉末,混入艾草粉中重新撒了一遍。
窗外天色阴沉,风拍着玻璃。她搓了搓有些发凉的手,继续低头写记录。
炭笔划过纸面的声音很轻,像雨点落在屋顶。
她写完最后一行,抬起头,看见周明渊站在门口,手里捧着那本书,眼神复杂。
“你师父是谁?”他问。
“没人教我。”她说,“我是自学的。”
他喉咙动了动,还想说什么,却被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打断。东侧病房传来慌乱的脚步,有人喊:“三床不行了!喘不上气!”
林晚星抓起药囊站起来。
周明渊没拦她,只是在她经过时,低声说了句:“你要是真能救回来……我认你这个医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7O8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