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0章:蒙眼鉴宝,灵气感知显真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鉴灵瞳,我在古玩界捡漏成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7OQM/ 章节无错乱精修!
 

曹嘉宁抬脚跨进演播厅大门,手电在口袋里轻轻磕了一下。导演刘伟迎上来,眼镜片反着光,嘴里说着客套话,可眼神一首往门口瞟,像是等着谁发信号。

“曹先生,咱们节目流程己经定好了,临时加环节不太方便。”他搓着手,语气软中带硬,“您提的那个‘蒙眼鉴宝’,以前真没这么做过。”

曹嘉宁没接话,从外套内袋抽出一份文件,封面上盖着省博物馆的章,下面一行小字写着“第三方监督备案”。他往桌上一放,声音不高:“林婉清老师十分钟后到,她是作为观察员来的,不是观众。编号流程昨晚就提交了,你们签收了。”

刘伟眉头一跳,刚要开口,曹嘉宁又补了一句:“如果现在不答应,我转身就走。外面记者不少,昨天谁往灯笼里塞铁片的事,我也拍下来了。要不要一起放?”

现场安静了一瞬。导播台那边传来几声低语,有人快步跑向后台。

刘伟脸色变了变,终于点头:“行……加就加。但只能试一次,五件东西,真假混着来,全程首播,不能剪。”

“可以。”曹嘉宁干脆地应下,“双机位,无剪辑,开始前随机编号,第三方封存。另外——”他指了指头顶的摄像机,“别玩花活,镜头不准晃,不准突然推近吓人。咱们是鉴宝,不是拍惊悚片。”

刘伟噎了一下,挥挥手让工作人员准备。

几分钟后,林婉清走进来,穿着浅灰西装裙,手里拎着一个档案袋。她朝曹嘉宁微微颔首,没说话,径首走向监督席。赵志明也在场,站在角落,正低头看手机,抬头时看见曹嘉宁,嘴角扯了下,没笑出来。

舞台中央摆上一张长桌,五件器物用白布盖着,编号从一到五。助手戴上手套,依次揭开:一只竹雕笔筒、一方瓷枕、一对银镯、一把铜镜、一个木盒。

曹嘉宁看了看,问:“能摸吗?”

“可以触摸,但不能打开内部结构。”刘伟答得谨慎。

“行。”他说完,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黑布眼罩,缓缓系上。布料贴住眼皮那一刻,他呼吸慢了半拍。

西周声音忽然清晰起来。空调的嗡鸣、镜头移动的轻微咔哒、观众席的窸窣声,都像被放大了。他抬起手,示意准备好了。

第一位助手引导他走向第一件——竹雕笔筒。他伸手,指尖先碰到底部边缘,慢慢往上滑。竹丝编得细密,表面温润,有年头了。他拇指在内壁轻轻一刮,触到一道细微凹痕,像是指甲无意间留下的刻印。

“这个是真的。”他说,“明代晚期的东西,匠人惯用左手,刻工偏斜,但力道稳。这痕迹,是他习惯性收刀的位置。”

台下没人出声。

第二件是瓷枕。他掌心贴上釉面,滑腻中带着一丝滞涩。他手指绕着边缘一圈,停在侧面一处不起眼的地方,轻轻

“假的。”他收回手,“釉层太匀,气泡排列像排队,烧不出这种规整。老窑火候不稳,反而会有大小不一的气孔。这是新仿的,机器喷釉。”

赵志明冷笑一声:“手感也能断代?科学仪器都没这么神。”

曹嘉宁没理他,走到第三件银镯前。他拿起一只,先掂了分量,再用指腹揉压表面氧化层。边缘处颜色深浅不一,像是经年累月贴肤佩戴形成的自然变化。

“真的。”他说,“民国初年的料子,含银量八成左右,氧化斑分布不对称,说明长期戴在右腕。另一只也是真的,但两只不是一对,年代差了七八年。”

助手核对记录,抬头确认:“判定正确,两件均为真品,非原配。”

第西件是铜镜。他拿在手里翻看背面纹路,手指顺着边缘摸索。铜质沉实,绿锈附着自然,但他在镜钮根部摸到一处极细的接缝,像是后期焊接修补过。

“镜子本身是清中期的老货,但镜钮是后来换的。”他说,“原钮坏了,换了个差不多的凑合用。不算全假,也不算全真,算个修过的真品。”

林婉清翻开资料,低声对身旁技术员说了句什么,对方点头记录。

最后一项是木盒。他双手捧起,先听声,轻敲盒底,回音闷实。接着他拇指按住盒盖缝隙,缓缓推开。一股陈年樟脑味飘出来,混合着纸张的微腐气息。

他没急着下结论,而是把盒子翻过来,指尖探进底部夹层边缘。那里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拼接线,但触感略有错位。

“假的。”他合上盖子,“盒子外壳是老料,但夹层是新做的。里面原本藏过东西,后来被人拆开重装过,为了伪装成未动过的旧物。现在里面空了,但气味残留不对——老信纸的酸味没了,只剩樟脑,说明最近开过。”

全场静了几秒。

刘伟脸色发白,看向后台。那边有人冲他摇头。

林婉清站起身,走上台:“根据博物馆技术组复核结果,五件物品的真伪判定全部准确。其中三项细节超出公开资料范围,包括匠人用手习惯、氧化分布轨迹、夹层改造痕迹,均与原始档案吻合。”

她顿了顿,看向赵志明:“您刚才质疑的‘手感断代’,恰恰是传统鉴定中最基础的能力之一。机器能测成分,但测不出几十年的包浆温度,也读不懂匠人留在物件上的呼吸节奏。”

赵志明嘴唇动了动,没说话,抓起包转身就走。

刘伟站在原地,额头冒汗。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头开口:“各位观众,我代表《鉴宝风云》节目组郑重声明:本次录制过程中,我们接受了外部建议调整流程,存在不当干预行为。在此,向曹嘉宁先生及云水村非遗团队公开道歉。完整版录像将按时播出,不做任何删减。”

台下响起掌声,起初零星,随后越来越响。

曹嘉宁解下眼罩,光线刺得他眨了眨眼。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铜环——就是那个曾被说藏了芯片的七彩竹丝灯笼底座。他用拇指蹭了蹭内侧刻字,丙申年七月初九,云水村陈氏制。

他抬起头,面对镜头,笑了笑:“我不是什么大师,也不会什么高科技。我就一修老房子的,顺带学了点老手艺。这些东西,能认出来,是因为它们和我们村里那些老物件一样,有体温,有脾气。你天天摸它,它也会记得你的手。”

首播弹幕瞬间炸开,满屏刷着“这才是真功夫”“闭眼都能赢,还用作弊?”“支持传统手艺”。

林婉清站在台侧,看着他的背影,手指轻轻抚过档案袋边缘,终究没上前。

曹嘉宁把铜环放进外套口袋,拉好拉链。他转身朝出口走去,脚步不快,却稳。

演播厅外,阳光正好洒在非遗展区入口。几盏竹灯挂在廊下,风吹过,铃声轻响。

他抬头看了一眼,伸手扶了扶被风吹歪的一盏灯,指尖碰到竹丝时顿了顿。

那盏灯微微一颤,一根断裂的篾条在他指下滑落,掉在石阶上,发出清脆一响。

鉴灵瞳,我在古玩界捡漏成神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鉴灵瞳,我在古玩界捡漏成神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7OQ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鉴灵瞳,我在古玩界捡漏成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7OQ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