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家的夜晚,第一次因为“有钱”而显得不同以往。
昏暗的煤油灯下,李秀娟将那张两块三毛钱的巨款数了又数,摸了又摸,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她甚至破天荒地煮粥时多抓了一把米,粥看起来稠了不少。咸菜疙瘩也特意用筷子多滴了两滴珍贵的香油拌了拌,香气勾得林志强围着灶台首转悠。
饭桌上,气氛依旧有些微妙。林卫国埋头呼噜噜地喝粥,不像往常那样抱怨粥稀咸菜没味,但也不主动说话,只是偶尔抬起眼皮,飞快地瞥一眼安静吃饭的林静,眼神复杂。
最后还是林志强憋不住,叽叽喳喳地说着下午和小伙伴们怎么英勇地“攻打”槐花树,摘了多少花苞,憧憬着明天还能不能吃到香喷喷的饼边角料。
“吃你的饭!话那么多!”林卫国终于闷声呵斥了一句,但语气远不如往日严厉,甚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底气不足?
李秀娟赶紧给儿子使了个眼色,又偷偷看了眼丈夫的脸色,小心翼翼地把一块埋在自己碗底、滴了香油最多的咸菜夹到林卫国碗里:“他爹,干一天活累了吧,多吃点。”
林卫国没吭声,但也没拒绝,默默地把那块咸菜吃了。
林静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明白,经济的独立带来的话语权提升是实实在在的。父亲这座大山,并非不可动摇。但她并没有得意,反而更加清醒。这点钱,对于改变整个家庭的贫困现状,依旧是杯水车薪。槐花花期有限,必须抓住机会。
“爹,娘,”她放下碗,声音平静地开口,“明天要去送三十个饼,面粉和油都不够了。娘明天一早要去磨面打油,我想……先支点钱。”
林卫国夹菜的手顿了一下。李秀娟则立刻看向丈夫,眼神带着询问。
若是以前,林静敢提“支钱”,等待她的绝对是劈头盖脸的训斥。但今天,林卫国只是沉默了几秒,然后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同意了。
李秀娟松了口气,连忙道:“哎,好,娘知道。明天一早就去。”
“还有,”林静继续道,“光靠我和志强他们摘,以后量大了忙不过来。我想着,是不是可以跟村里相熟的人家说,让他们家的孩子也摘了槐花送过来,我们按斤收,一斤……一分钱或者两分钱?”
这才是她真正的目的。扩大原材料来源,才能保证稳定甚至扩大生产。发动全村的孩子,是最经济高效的方式。一分两分钱看似少,但对于几乎没有零花钱的农村孩子来说,己经是极大的诱惑,足以让他们跑遍全村甚至邻村的槐花树。
“收……收槐花?”李秀娟又是一愣,下意识地计算起来,“那得花多少钱啊?”
“娘,咱们要做大,就不能只靠自己摘。花钱收,虽然成本高一点,但效率高,能做的饼也多,算下来还是赚的。”林静耐心解释,“而且,这样也能让村里别的孩子挣个零嘴钱,是好事。”
林卫国听着,眉头又皱了起来,但这次他没有立刻反对,只是闷声道:“你看着弄吧,别赔了就行。”他竟然把决定权交给了林静!
李秀娟惊讶地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女儿,最终点了点头:“静儿说的有道理。那……那就按静儿说的办。”
家庭会议,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平和的方式结束了。林静能感觉到,这个家内部的权力结构,正在因为她能创造经济价值而发生着细微却深刻的改变。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秀娟就揣着钱和麦子,准备去村头的磨坊磨面,再去代销点打油。
刚出门没多远,就碰上了正挎着篮子、扭着腰走过来的王媒婆。
“哎呦,秀娟妹子,这一大早的,忙啥去呢?”王媒婆脸上堆着笑,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在李秀娟手里的布袋和脸上扫来扫去。
李秀娟现在腰板稍微首了些,但也习惯了客气:“去磨点面,王姐。”
“磨面?哟,看来静丫头那饼还真卖出钱来了?”王媒婆的声音拔高了些,带着一股酸溜溜的味道,“听说一天就挣了两块多?真的假的啊?可别是吹牛吧?那槐花满山都是,谁稀罕啊?”
李秀娟脸色微变,心里有些不舒服,但还是老实道:“是真的,孩子辛苦,镇上人喜欢。”
“啧啧,就算挣了点,那也是小打小闹,不当吃不当穿的。”王媒婆撇撇嘴,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秀娟妹子,不是我说你,你可别被这点小钱糊了眼。丫头片子终究是别人家的人,挣再多有什么用?还是得找个好婆家是正经!”
她眼珠一转,又道:“张家那边,虽然上次闹得不愉快,但人家张老板可是说了,要是你们后悔了,彩礼还能再加点!六百!怎么样?这可是天价了!够你们家吃用好几年的了!不比这天天烟熏火燎、看人脸色强?”
李秀娟的心猛地一跳。六百块!这确实是个让人头晕目眩的数字。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布袋。
王媒婆见她犹豫,趁热打铁:“再说了,静丫头这么抛头露面地去卖东西,名声还要不要了?将来哪个好人家敢要?听姐一句劝,见好就收,拿了彩礼安安稳稳嫁过去,才是正道!”
若是昨天之前,听到六百块这个数字,李秀娟可能真的会动摇。但此刻,她摸着口袋里女儿挣回来的、还带着体温的零钱,想起女儿那双充满自信和希望的眼睛,再想到丈夫昨晚沉默的默许,她忽然生出了一股勇气。
她后退了一步,拉开和王媒婆的距离,声音虽然不大,却很清晰:“王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静儿的事,她现在……她自己有主意。那饼子,镇上学校订了,天天要呢。我们得赶紧准备了。”
说完,她不再看王媒婆瞬间难看的脸色,加快脚步朝着磨坊走去。
王媒婆站在原地,看着李秀娟的背影,气得脸上的粉都快掉下来了。她狠狠啐了一口:“呸!不识抬举!挣几个铜板就不知道姓啥了!我看你们能得意几天!赔钱货就是赔钱货!”
她扭身就往另一条路走去,眼神闪烁,心里琢磨着得去给张家递个话,再添把火,或者……得给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林家丫头找点麻烦才行!不能让她这么顺当了!
与此同时,林静正在院子里指挥着新一波的“采摘大军”。听说摘槐花能换钱,不仅昨天那帮孩子来了,还又多了七八个半大的小子丫头,一个个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林静。
林静宣布了收购价格:干净、新鲜、无枝叶的槐花花苞,一斤两分钱!这个价格是她仔细核算过的,既能让孩子们有动力,又不至于让成本过高。
孩子们顿时沸腾了!两分钱!可以买好几颗水果糖,或者一支铅笔了! “静姐姐!说话算话!” “我这就去摘!我知道后山哪里的槐花最好!” “我也去!”
孩子们一哄而散,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飞向村里村外的槐花树。
林静看着他们的背影,露出了笑容。原材料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但她并不知道,王媒婆的嫉恨己经像种子一样埋下,而“林家丫头卖饼发财”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后,所引发的波澜,远不止是孩子们的兴奋和某些人的眼红。
村里几个同样心思活络、家境也不宽裕的妇人,比如隔壁邻居春婶,看着林家院里堆成小山的槐花和李秀娟真的去磨了白面、打了油回来,心里也开始活泛起来。
槐花饼?听起来也不难做啊?她林家丫头能卖,我们为啥不能试试?
一股暗流,开始在平静的清水村里悄悄涌动。林静的创业之路,在迎来第一个小高峰的同时,也即将面临新的挑战。
(第七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O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