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章 严师:坊间遇高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听云见心:我的传统复兴系统 http://www.220book.com/book/7P3D/ 章节无错乱精修!
 

系统空间内,林辻祎刚刚完美复刻了一段《旱天雷》的指法。电子音效清脆地响起:“技巧熟练度达到98%,优秀”。她长舒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汗珠。这个神秘的系统教学精准得令人惊叹,每一个指位、每一次轮指的力度与角度,都能得到即时数据反馈与修正,使她在这段时间里进步神速。

然而,当她退出系统,抱起自己那把真实的琵琶,试图将空间里的完美感觉复现出来时,却总感觉差了点什么。音准是对的,节奏分毫不差,技巧也无可挑剔,可弦音流淌出来,就是少了那份活生生的“味儿”。像是精密的机器在演奏,准确却冰冷,缺乏血肉的温度和情感的涟漪。

“系统,为什么我在现实中弹奏的,总不如在你空间里的好?”她忍不住向那片虚无发问。

光屏应声闪烁,浮现一行行清晰的文字:【回宿主,系统提供的是理想化标准教学与环境,旨在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彻底纠正所有技术错误。但艺术的深层韵味、独特的情感表达及即兴碰撞的‘火花’,需在与真实世界、与活生生的人的互动中感悟、磨砺。建议宿主积极寻求线下名师指点,汲取不同流派的经验与心得。】

林辻祎恍然。是啊,系统再好,终究是程序,是数据的集合。而传统艺术的精髓与灵魂,往往藏在那些老艺人一招一式的微妙细节里,藏在他们经年累月积累的手感与音感中,藏在那些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瞬间。

她开始有意无意地西处打听。这座小城里,专攻民乐的本就不多,能达到专业级别的更是凤毛麟角。她先是问了学校的音乐老师,老师热情地推荐了少年宫的一位老教师。林辻祎特意去听了一堂课,却发现教学更多是针对初学孩童的启蒙,趣味性大于专业性。她不气馁,又接连跑了几家琴行。琴行的老师技巧还算不错,但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偏向于考级速成,并非她心心念念的那种对传统韵味深度挖掘与传承的路子。

几经周折,希望一次次燃起又熄灭,她几乎要放弃之时,常去那家购买琵琶配件和琴弦的乐器店老板,看她近来频繁奔波、面露倦色又带着执着,终于在她又一次更换指甲时忍不住提了一嘴:“小姑娘,我看你来回跑,是真想学点真东西啊?”

林辻祎无奈点头:“是啊,老板,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老师。”

老板一边帮她修剪玳瑁指甲,一边压低声音说:“这么想学真东西,干嘛不去城南老巷子里找找秦爷?他就住那儿,不过……我可先把话说前头,这老头脾气怪得很,多少年不收徒弟了,多少人慕名而去都碰了一鼻子灰回来。你去试试也行,就当碰碰钉子。”

“秦爷?”林辻祎像是抓住了黑暗中唯一的一丝微光。

“嗯,”老板点点头,眼神里带着点敬畏,“以前是省剧团的首席,琵琶、三弦都是一绝!那手艺,真是祖师爷赏饭吃。后来不知道咋回事,不干了,心灰意冷地回来了,就窝在那老房子里。平时深居简出,偶尔嘛,隔壁邻居能听见他院里传出点动静……啧,那才叫真功夫呢,听着都是一种享受。”老板随即又摇摇头,给她泼冷水,“就是忒难接近,跟块又臭又硬的老石头似的,看你造化吧。”

林辻祎郑重谢过老板,凭着那点模糊的地址——“城南老区,青石巷尽头,有棵老槐树的那家”——便趁着周末摸了过去。

那是一片早己列入拆迁规划的老城区,仿佛被飞速发展的城市遗忘的角落。青石板路坑洼不平,缝隙里挤出顽强的青草。空气里弥漫着旧木头潮湿的气味、煤炉散尽的硫磺味以及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她在迷宫般的巷子里绕了许久,终于在一扇斑驳脱落、露出木头原色的旧木门前停住。门前果然有棵巨大的老槐树,枝叶虬结,遮天蔽日。

她屏息静听,隐约有一缕极淡、却异常清晰锐利的琵琶声从院内流出。那不是练习的曲调,更像是随心而发的弹拨,铮铮琮琮,时而如珠玉落盘,清脆剔透;时而又似金石交击,带着一股历经沧桑却未曾磨灭的苍凉劲道,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有重量,砸在人心上。

她的心不由自主地跟着那旋律收紧。就是这里了。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叩响了那扇沉沉的木门。

里面的琴声戛然而止,像是被突然掐断了线。周遭瞬间陷入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老槐树叶子的沙沙声。许久,就在林辻祎怀疑是否该再敲一次时,一个沙哑却中气十足、隐含不耐的声音穿透门板传来:“谁啊?不收破烂!不买保险!不办卡!没事快走!”

林辻祎赶紧抬高声音,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恭敬而不失真诚:“秦老师您好!打扰您了!我叫林辻祎,是……是特意想来拜访您,跟您请教学习琵琶的!”

里面又沉默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是这个答案。然后,门“吱呀”一声,沉重地开了条窄缝。一个精瘦的老头探出半个身子,头发灰白,胡乱地支棱着,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得像盘旋在高空的鹰隼,瞬间就把林辻祎从头到脚扫了一遍,目光最后如同钉子般落在她抱着的琵琶袋和她下意识护着琴的双手上。

“学琵琶?”老头——秦爷——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少年宫、培训班、学校老师,不够你学的?找我一个窝在破巷子里的糟老头子干嘛?”

林辻祎被他看得有些紧张,但还是硬着头皮,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我……我听过一些地方,但觉得……您弹得不一样,更好,更真。我想学的是……是真东西。”她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那种感觉。

“真东西?”秦爷嗤笑一声,满是嘲讽,却也带着点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口气不小。嘴上说得好听,手上见真章。弹个《金蛇狂舞》我听听。就在这儿。”

林辻祎一愣。《金蛇狂舞》虽是基础考级曲目,节奏欢快,技术门槛看似不高,但她深知,在这等行家面前,越是简单的曲子,越能暴露基本功的深浅和手上韵味的有无。这绝非只是“简单听听”。

她定了定神,知道这是第一道关卡。她也不怯场,就在这陋巷之中,斑驳的老槐树下,打开琴袋,取出琵琶,调整好姿势,眼观鼻鼻观心,手指抚上琴弦。

她摒弃杂念,将系统里千锤百炼的指法尽可能流畅地施展出来,每一个音符都力求清晰准确。

然而,还没弹到一半,秦爷就皱着眉,毫不客气地打断:“停!”

林辻祎的手指僵在半空。

“指法花里胡哨,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听云见心:我的传统复兴系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华而不实!力道全浮在表面上,根本没吃进弦里!轮指紧张得跟鸡啄米似的,又快又碎,毫无颗粒性!至于韵味……”秦爷撇撇嘴,毫不留情地评价,“更是半点全无!僵得很!野路子瞎练,一看就是看视频自己琢磨的,根基不稳,歪得很!就这还想学真东西?省省吧,别浪费你我时间!”说着,他就要把门重新关上。

林辻祎急了,一股不甘和倔强冲上头顶。她猛地伸出一只手,抵住即将合拢的门板:“秦老师!我知道我弹得不好!问题很多!我就是因为知道不好,想真正学好,才千方百计找到您这里的!您再给我一次机会,随便考我点什么别的,或者您指出哪里不对,我改!我一定努力改!”

少女因用力而发白的手指,和那双清澈眼睛里燃烧的不甘与渴望,让秦爷关门的动作顿了一下。他眯起那双锐利的眼睛,又仔细打量了她片刻,似乎是在衡量着什么。半晌,他才从喉咙里不情愿地挤出一声:“哼,弹得不怎么样,倒是有点倔劲儿……行了,松手吧,进来再说。别杵门口挡道。”

院门彻底打开,林辻祎心中一喜,赶紧抱着琵琶跟了进去。

院子很小,几乎被各种杂物堆满——废弃的花盆、半袋水泥、几张破旧的藤椅、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木质零件,但奇怪的是,并不显得十分脏乱,反而有种被精心归置过的秩序感。院子一角,一棵瘦弱的石榴树正开着星星点点的红花。

秦爷也不多话,随手给她指了个小马扎,自己则拖过一把磨得油光发亮的旧竹椅,大马金刀地坐在对面,首接进入主题,半点寒暄的意思都没有:“《瀛洲古调》里的《小月儿高》,会多少?弹多少。”

林辻祎心中一凛。这是一首极为考验左手吟揉绰注、右手弹挑轮指的文曲,对韵味、气息、意境的要求极高,远非《金蛇狂舞》那般热闹的技术流可比。她在系统里反复练习过,也知道各个流派处理此曲的细微差别,但自知火候差得太远,尤其是在刚刚被批得一无是处之后。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将杂念驱除脑海。她凝神静气,努力回忆系统强调的所有技术要点,以及她听过的诸多名家演奏此曲时的韵味处理,试图将那些抽象的感觉融入指尖。她小心翼翼地起手,每一个音符都斟酌力度,每一次滑音都思考分寸。

这一次,秦爷没有打断。他甚至闭上了眼睛,像是睡着了,只有那布满老茧、指节粗大的手指,在膝盖上极其轻微地、无声地敲打着精准的拍子,偶尔眉头会几不可察地动一下。

一曲终了,余音在小小的院落里袅袅散尽。林辻祎停下手指,心脏怦怦首跳,忐忑不安地看着对面的老人,等待着又一次疾风骤雨般的批评。

秦爷缓缓睁开眼,目光不再是之前的纯粹挑剔,而是带上了一种探究和复杂的意味。他盯着林辻祎,像是要重新认识她一样。

“奇怪……”他喃喃自语,“手上的活儿明明毛糙得很,细节处理更是生硬,滞涩,一听就是缺乏打磨……可这大框架,这骨相,居然没歪?路子是正的……更怪的是,偶尔还有那么一两个音,处理得……嗯,有点灵光一闪的意思,不像你这水平该有的见识。”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小姑娘,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跟谁打的底子?这绝不是纯粹瞎琢磨能摸出来的门道。”

林辻祎心里一紧,系统是她最大的秘密,绝不可能透露。她只好垂下眼睛,维持着之前的说法,语气更加诚恳:“秦老师,我真的是自学的。就是……就是特别喜欢,看了很多很多名家的视频讲座,也啃了不少老谱子,可能……可能不知不觉模仿了点皮毛?”

“自学?看视频?”秦爷显然一百个不信,那些视频资料良莠不齐,野路子最多,照猫画虎反而容易学歪。能靠着视频和谱子把大框架摸正,几乎是天方夜谭。但他盯着林辻祎看了半晌,见她眼神清澈,除了紧张并无闪烁,也不像说谎的样子,最终只是摇摇头,没再深究。

“可惜了……”他叹了口气,不知是在可惜这块看似矛盾的“料子”,还是在可惜别的什么,“再这么自己瞎琢磨下去,这点灵光非得被那些毛糙生硬的习惯给彻底磨没了不可,就真废了。”

他沉默了片刻,院子里只有风吹过石榴树叶的细微声响。终于,他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带着点不耐烦的语气说道:“罢了罢了,老头子我闲着也是闲着,骨头都快生锈了。看你这么跑来跑去,也算有点心。偶尔……偶尔点拨你几下,也行。”

林辻祎闻言,大喜过望,几乎要从马扎上跳起来!

“先说好!”秦爷立刻板起脸,恢复那副又臭又硬的表情,用手指着她,“我可不是你师父!没答应收徒!你别到处打着我的旗号招摇!也别指望我像那些培训班老师一样天天哄着你、手把手教你!我这儿,就看你自己的悟性能和吃苦的能耐!能听懂多少,学到多少,全看你自己的造化!要是觉得吃不了苦,受不了骂,现在就走,门在那边!”

“谢谢秦老师!谢谢您!”林辻祎连忙站起来,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语气激动而坚定,“我能吃苦!我一定认真学!绝对不辜负您的指点!”

秦爷似乎见不得她这高兴的样子,颇感别扭地摆摆手,脸上依旧没什么笑容,首接开始撵人:“行了行了,别来这套虚的。下周六,还是这个点,准时到。迟到一分钟就别进来了。”

“是!我一定准时!”林辻祎赶紧保证。

“还有,”秦爷补充道,扔下了第一道功课,“把你刚才弹的那首《小月儿高》里面,所有上滑音、下滑音、吟揉的地方,自己先给我想清楚!想清楚为什么要在这里做这个技巧?力度、速度、幅度为什么是这样?它想表达什么味儿?而不是机械地、不过脑子地瞎滑一气!脑子里得有谱,手上才能有准儿。回去自己想,下周六告诉我。走吧!”

抱着心爱的琵琶走出那条深长的小巷时,夕阳的金辉正好洒满斑驳的墙面,温暖而明亮。林辻祎的心跳得飞快,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巨大的喜悦和期待。虽然被批得几乎一无是处,但她知道,那些一针见血、鞭辟入里的批评,远比无数句含糊的夸奖更为珍贵。

她终于找到了,找到了那把或许能真正打开传统艺术深邃大门的钥匙。严师难遇,高徒难求。她知道,前方的路绝不会轻松,秦爷的“点拨”必定伴随着难以想象的严苛和挑战。

但她毫不畏惧,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她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http://www.220book.com/book/7P3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听云见心:我的传统复兴系统 http://www.220book.com/book/7P3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