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章 寒冬垦荒攒生机,日寇清乡藏危机,智设迷局避搜捕

小说: 破浪行   作者:了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章节无错乱精修!
 

腊月的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顾长风却额角冒了汗。他手里握着锄头,在村西头的荒地上开垦,冻土硬得像铁块,每一锄头下去,都只能凿出个小坑。身后,陈启明和几个村民也在埋头干活,呼出来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开,又很快被风吹得无影无踪。

“顾先生,歇会儿吧,喝口热水。”林静姝提着水壶走过来,壶身裹着厚厚的棉布,怕水凉了。她把水递给顾长风,眼里满是心疼——自从粮囤被烧,顾长风每天天不亮就来开荒,晚上还要给孩子们上课,眼睛里都有了红血丝。

顾长风接过水壶,喝了口热水,暖意从喉咙滑到心里。他看向远处,孩子们正跟着王木工捡柴火,小石头手里拿着个小竹篮,捡得格外认真,时不时还把捡到的干树枝分给身边的小芳。“再开垦些地,明年春天种上麦子和土豆,就能给孩子们和村民们添些粮食了。”他擦了擦额角的汗,又举起了锄头。

沈墨白也来了,还带来了些菜籽——是他托城里的老友捎来的,能在温室里种些青菜,冬天也能给孩子们补充些营养。“《齐民要术》里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咱们现在开荒,就是顺应天时,等春天来了,就能有收成了。”他蹲在地上,教村民们如何翻土、施肥,动作熟练,一点也不像城里来的读书人。

村民们学得很认真,连孩子们也凑过来帮忙,用小铲子把土块敲碎。荒地上渐渐有了生机,原本光秃秃的土地,被开垦出一块块整齐的田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新的希望。

可这份平静没持续多久,就被一个坏消息打破了。下午,去城里打探消息的运输队伙计匆匆赶来,脸色发白:“顾先生,不好了!鬼子要清乡了!说是要‘剿除反日分子’,保长己经把咱们村的位置告诉鬼子了,估计明天一早就会来!”

顾长风手里的锄头“当”地一声掉在地上,心里一沉。清乡不是小事,鬼子向来残暴,要是让他们发现学堂和典籍,不仅孩子们和村民们会遭殃,连前线战士们的回信也可能被搜走。他赶紧召集沈墨白、林静姝和陈启明,还有村里的几个长辈,在学堂里商量对策。

“鬼子肯定会搜学堂和村子,典籍和回信必须藏好。”沈墨白皱着眉头,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后山有个山洞,很隐蔽,平时没人去,把典籍和回信藏在那里,应该安全。”

“可鬼子要是搜不到人,肯定会为难村民们。”林静姝担心地说,“咱们得想个办法,让鬼子相信咱们就是普通村民,没有藏反日分子。”

陈启明突然一拍桌子:“有了!咱们可以假装在办‘年货会’!快过年了,村民们凑在一起做年货,很合理。再让孩子们在院子里写春联、剪窗花,鬼子看了,说不定就不会起疑心了。”

顾长风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既符合时节,又能把村民们和孩子们集中在学堂附近,方便照应。“还得安排几个人在村口放哨,要是鬼子来了,就打信号。再把学堂里的典籍和回信连夜搬到后山山洞,用石头把洞口封好,上面再盖些杂草,让人看不出来。”

众人一拍即合,立刻行动起来。村民们把家里的年货都拿了出来,有蒸好的馒头、炸好的丸子,还有缝好的新衣裳,摆满了学堂的院子。女人们坐在院子里包饺子,男人们则在一旁劈柴、修农具,孩子们拿着红纸,跟着顾长风学写春联,“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字样,在红纸上格外醒目。

沈墨白和陈启明则带着几个年轻村民,把典籍和回信往后山山洞搬。典籍用粗布包好,怕被潮气打湿;回信则放在木盒里,仔细收好。山洞里很干燥,他们还在地上铺了些干草,把典籍和回信放在上面,再用石头把洞口封好,又在石头上盖了些杂草和落叶,看起来和周围的环境一模一样。

忙到半夜,一切才准备就绪。顾长风站在学堂门口,看着院子里的年货和写好的春联,心里还是有些不安——鬼子狡猾得很,不知道这个计策能不能骗过他们。

“别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己经做了万全准备,肯定能躲过这一劫。”沈墨白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你看孩子们,刚才还在担心,现在睡着了,脸上还带着笑,作者“了本”推荐阅读《破浪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他们都相信咱们能保护好他们。”

顾长风看向偏殿,孩子们躺在稻草堆上,睡得正香,小芳怀里还抱着写好的春联,上面写着“爹在前线打胜仗,我在后方读好书”。他心里一暖,又坚定起来——为了孩子们,为了村民们,为了前线的战士们,他一定要守住学堂,守住这份希望。

第二天一早,村口的哨子响了——鬼子来了!顾长风立刻让村民们按计划行动,女人们继续包饺子,男人们劈柴,孩子们则拿着春联和窗花,在院子里玩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很快,鬼子的脚步声就传来了,还夹杂着保长谄媚的笑声。十几个鬼子端着枪,闯进了村子,为首的军官三角眼扫过院子里的村民,恶狠狠地问:“你们这里,有没有藏反日分子?有没有藏反日的书?”

保长赶紧上前,指着顾长风:“太君,他就是顾长风,之前在城里办过学堂,肯定藏着反日的书!您快搜!”

顾长风心里一紧,却还是强装镇定,走上前拱了拱手:“太君误会了,我就是个教书先生,现在快过年了,村民们凑在一起做年货,哪来的反日分子和反日的书?您要是不信,可以搜。”

鬼子军官冷笑一声,挥手让手下搜查。几个鬼子闯进学堂,翻箱倒柜,却只找到些课本和孩子们写的作业,还有一些春联和窗花。另一些鬼子则在村子里搜查,村民们都很镇定,该做什么做什么,没有一丝慌乱。

鬼子搜了半天,什么也没找到,有些不耐烦了。这时,小芳拿着一幅写好的春联跑过来,递给鬼子军官:“叔叔,快过年了,这是我写的春联,送给你,祝你新年快乐!”她脸上带着天真的笑容,一点也不害怕。

鬼子军官愣了一下,看着春联上“新年快乐”西个字,虽然不认识,却能感受到孩子的善意。他皱了皱眉头,又看了看院子里热闹的景象,村民们包饺子、写春联,孩子们玩耍,一点也不像藏着反日分子的样子。

沈墨白趁机上前,递上一盘刚炸好的丸子:“太君,尝尝咱们的年货,都是自家做的,味道好得很。快过年了,大家都想安安稳稳过个年,哪会藏什么反日分子啊?”

鬼子军官吃了个丸子,味道确实不错。他又看了看保长,保长脸色发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既然没找到,就走!”鬼子军官挥了挥手,带着手下离开了村子,临走前还瞪了保长一眼,显然是觉得保长骗了他。

看着鬼子的身影消失在村口,村民们都松了口气,院子里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小芳扑进顾长风怀里,笑着说:“顾先生,咱们成功了!鬼子被我骗走了!”

顾长风抱起小芳,心里满是欣慰。他看向沈墨白、林静姝和陈启明,三人也在笑着,眼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这场危机,靠着大家的智慧和团结,终于化解了。

晚上,学堂里的油灯又亮了起来。顾长风给孩子们讲《孙子兵法》里“兵不厌诈”的故事,告诉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多动脑筋,用智慧战胜敌人。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小石头还举手说:“顾先生,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用智慧保护大家,保护国家!”

顾长风摸了摸小石头的头,心里满是骄傲。他知道,这些孩子,就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只要他们能健康成长,能学到知识,就算遇到再多困难,也能挺过去。

沈墨白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噙着笑。他拿起一本《论语》,翻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那一页,轻声念了出来。声音不大,却在安静的学堂里格外清晰,像一粒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里,也种在每个人的心里。

林静姝端着刚煮好的青菜汤走过来,汤里飘着几片嫩绿的青菜,是下午在温室里摘的。“快尝尝,这是咱们自己种的青菜,虽然少,却是个好兆头。”她把汤分给大家,眼里满是希望。

顾长风喝着青菜汤,心里暖烘烘的。他知道,寒冬总会过去,春天总会到来。只要大家心齐,只要还有希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下集预告:新春将至传喜讯,前线捷报振人心,学堂欢庆盼胜利!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