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山雾还没散,观音庙的院子里就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小芳举着父亲的回信,在院子里跑着,信纸被风吹得轻轻晃,上面“吾女小芳亲启”几个字,在晨光里格外清晰。顾长风站在台阶上,看着孩子们围过来抢着看信,嘴角忍不住上扬——运输队的人昨晚把信送来了,还带了前线战士们的口信,说收到信时,好多人都哭了。
“顾先生,俺爹说他在前线打了胜仗,还说等把鬼子赶跑了,就回来陪俺读书!”小芳跑到顾长风跟前,把信递给他,眼里闪着光。信纸边缘有些磨损,是运输途中蹭的,却一点也不影响上面的字迹——那是用铅笔写的,笔画有些潦草,却透着股刚劲,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五角星,“俺爹说这五角星是国旗上的,让俺记住,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国家。”
顾长风接过信,轻轻着上面的五角星,心里一暖。他抬头看向沈墨白,老人正坐在偏殿门口,手里拿着另一封回信,是小石头父亲写的,字里行间满是对孩子的牵挂。沈墨白察觉到他的目光,笑着点头:“这些信,比任何书本都管用。孩子们知道父亲在前线好好的,读书也更有劲头了。”
林静姝端着一锅粥从厨房里走出来,粥香混着红薯的甜香,在院子里散开。她把粥盛在粗瓷碗里,递给孩子们:“快趁热喝,喝完了好上课。今天教你们算算术,以后咱们还要给前线的战士们算粮草,让他们吃饱了打胜仗。”
孩子们接过碗,小口喝着粥,脸上满是满足。王木工也来了,还带来了新做的木算盘,每个算盘上都刻着孩子的名字:“顾先生,俺连夜做的,孩子们用着方便。俺还跟村里的人说了,以后学堂的柴火,俺们包了,保证孩子们冬天上课不冷。”
顾长风接过算盘,木头上还带着淡淡的桐油香,刻着“小芳”二字的算盘,边缘特意打磨得圆润,怕划伤孩子的手。他心里满是感激——从城里到乡下,从街坊到村民,总有人在默默帮着学堂,像一束束微光,聚在一起,就成了照亮黑暗的火把。
可这份暖意没持续多久,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张大爷喘着气跑进院子,脸色发白:“顾先生,不好了!村东头的粮囤被烧了!是保长干的,俺们看见他昨晚带着人去的,还听见他说‘让你们再帮学堂,没粮食看你们怎么活’!”
顾长风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算盘差点掉在地上。村东头的粮囤是村民们凑钱建的,存着全村人过冬的粮食,要是烧没了,不仅村民们要挨饿,学堂的孩子们也没了吃的。他赶紧跟着张大爷往村东头跑,沈墨白、林静姝和陈启明也紧随其后。
到了粮囤,眼前的景象让人心疼——原本高大的粮囤变成了一片焦黑的废墟,还冒着青烟,地上散落着烧焦的麦粒,被清晨的露水打湿,粘在地上,像一道道黑色的伤疤。几个村民蹲在废墟旁,眼里含着泪,有的还在翻找没烧透的粮食,却只找到些黑乎乎的碎粒。
“俺们过冬的粮食啊……”一个老大娘坐在地上,手里攥着一把焦麦粒,哭得首发抖,“保长这杀千刀的,怎么能这么狠心!俺们跟他无冤无仇,他为啥要烧俺们的粮囤!”
保长站在不远处,身边跟着两个地痞,手里还拿着火把,脸上满是得意:“谁让你们帮顾长风办学堂?这是给你们的教训!要是再敢帮,下次烧的就是你们的房子!”
陈启明气得冲上去,就要跟保长理论,却被顾长风拦住了。他知道,现在跟保长硬碰硬没用,只会让事情更糟。他走到村民们面前,声音坚定:“大家别难过,粮囤少了,咱们可以再建;粮食没了,咱们可以再找。只要咱们心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沈墨白也走过来,手里拿着几块银元——那是他昨天把怀表当了换来的:“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先给大家买些粮食应急。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总能熬过这个冬天。”
林静姝也点头:“我可以去城里找同学帮忙,他们家里有粮店,说不定能低价卖给咱们一些粮食。还有,学堂里还有些红薯和土豆,先分给大家,别让孩子们饿着。”
村民们看着他们,眼里的泪水渐渐止住了。王大娘站起来,擦了擦眼泪:“顾先生,沈先生,静姝丫头,作者“了本”推荐阅读《破浪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俺们知道你们是好人。保长烧了粮囤,俺们不怕,大不了俺们再去挖野菜,再去开荒,总能找到吃的。只要学堂还在,只要孩子们还能读书,俺们就有希望!”
“对!俺们不怕!”张大爷也站起来,手里拿着锄头,“俺们现在就去开荒,春天种上麦子,秋天就能有收成了!还有,俺们可以去山里打猎,去河里捕鱼,总能填饱肚子!”
看着村民们重新燃起斗志,顾长风心里满是感动。他想起《论语》里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村民们虽然平凡,却有着最坚定的意志,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会向困难低头。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忙了起来。男人们去山里打猎、开荒,女人们去挖野菜、缝补衣裳,孩子们放学后也跟着帮忙,有的捡柴火,有的挖野菜,学堂里的气氛反而比以前更热闹了。顾长风和陈启明每天都去城里找粮食,虽然跑了很多路,受了很多白眼,却也买到了一些粗粮,足够大家应急。
林静姝也没闲着,她不仅给孩子们上课,还帮村民们看病。有个孩子得了风寒,她连夜上山采草药,熬成药汤给孩子喝,第二天孩子就好了。村民们都夸她是“活菩萨”,她却笑着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比起前线的战士们,我做的这些不算什么。”
这天晚上,学堂里的油灯又亮了起来。顾长风正教孩子们写“志”字,他把“志”字拆成“士”和“心”,“‘志’字,就是士人的心,是咱们心里的目标。咱们的目标,就是把鬼子赶跑,让国家强大起来,让孩子们都能安安稳稳地读书。”
孩子们跟着写,小手里的木炭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小芳写完一个“志”字,举起来给顾长风看:“顾先生,俺的‘志’字,是不是像您说的那样,有一颗坚强的心?”
顾长风蹲下身,帮她把“心”字的卧钩写得更圆润些:“是呢,小芳的‘志’字,比昨天更坚强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要像这个‘志’字一样,心里有目标,就不会怕。”
他起身时,瞥见沈墨白坐在角落,手里拿着本《道德经》,正对着油灯看书。老人的头发有些花白,却依旧精神矍铄,油灯的光落在他脸上,映出他眼里的坚定。顾长风走过去,轻声问:“墨白先生,您在看什么?”
沈墨白抬起头,笑着把书递给她:“我在看‘祸兮福之所倚,福之所伏’。保长烧了粮囤,看似是祸,却让咱们更团结了,这就是福。只要咱们心齐,再大的困难也能变成转机。”
顾长风点点头,心里豁然开朗。他看向窗外,月光洒在院子里,把地上的野菜和柴火照得清清楚楚。虽然现在日子苦,却充满了希望——孩子们在读书,村民们在努力,大家都在为了更好的明天奋斗,这就足够了。
突然,院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是运输队的人来了。他不仅带来了新的回信,还带来了一些粮食和药品:“这是前线战士们让我给你们带的,他们说收到你们的信,心里很暖,知道后方还有这么多人支持他们,他们打仗更有劲头了。这些粮食和药品,是他们从自己的份里省出来的,让你们一定要收下。”
顾长风接过粮食和药品,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前线的战士们也很困难,却还想着他们,这份情谊,比任何东西都珍贵。他把粮食和药品分给村民们,大家看着手里的粮食,眼里满是泪水——这不仅仅是粮食,更是前线战士们的心意,是他们对后方的信任。
夜深了,孩子们都回家了,学堂里还亮着一盏油灯。顾长风、沈墨白、林静姝和陈启明围坐在桌旁,手里拿着前线的回信,脸上满是笑容。虽然粮仓被烧了,日子还很苦,却没有人抱怨,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大家心齐,只要还有希望,就一定能熬过这个冬天,迎来胜利的春天。
顾长风看着手里的回信,突然说:“等抗战胜利了,咱们要把这些信都珍藏起来,给孩子们看,告诉他们,当年就是这些信,这些情谊,支撑着咱们走过了最黑暗的日子。还要把学堂办得更大,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能学知识,能为国家做贡献。”
“好!”沈墨白、林静姝和陈启明异口同声地回答。油灯的光落在他们脸上,映出他们眼里的希望,像西颗小小的星,在黑暗里闪着光。
下集预告:寒冬开荒谋生计,鬼子清乡遇危机,巧设妙计避搜捕!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