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刚爬上山头,观音庙的院子里就亮起了三盏油灯。玻璃灯罩擦得透亮,火光透过灯罩,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光晕,把孩子们的小脸照得红扑扑的。顾长风站在“黑板”前,手里拿着根木炭,正教孩子们写“国”字——他特意把“口”字写得大些,里面的“玉”字笔画加粗,“咱们写‘国’字,要记得里面的‘玉’是国家的珍宝,咱们都是守护珍宝的人。”
孩子们跟着写,小手里的木炭在糙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小芳坐在最前排,写完一个“国”字,就举起来给顾长风看:“顾先生,俺写的‘国’,是不是像您说的那样,能护住里面的珍宝?”她的指尖沾了炭灰,在纸上蹭出小小的黑印,却笑得格外认真。
顾长风蹲下身,帮她把“口”字的边角捋顺:“是呢,小芳写的‘国’,比昨天更结实了。等将来,咱们还要用这双手,把真正的国家守护好。”他起身时,瞥见林静姝坐在角落,手里拿着本西医书,却没翻开——她正盯着孩子们的背影,嘴角噙着笑,油灯的光落在她发梢,像撒了把碎星。
陈启明没在院里,他蹲在山下的路口放哨,手里攥着块石头——要是看见皇军或宪兵,就扔石头打信号。风从山口吹过来,带着寒意,他把棉袄裹得紧了些,心里却热乎着:白天宪兵来闹的时候,他还担心夜校办不下去,可现在看着山上的灯火,听着隐约传来的读书声,倒觉得没什么坎儿跨不过去。
突然,远处传来马蹄声,还夹杂着日军的吆喝声。陈启明心里一紧,赶紧站起来往山上跑——他认得那声影,是皇军的巡逻队,保长肯定把他们引来了!他跑得急,鞋跟磕在石头上,差点崴了脚,却顾不上疼,只想着得赶紧把消息传给顾长风。
院里的读书声还没停,沈墨白正坐在偏殿门口,整理白天没看完的典籍。他手里拿着本《孟子》,指尖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那一页停了停,突然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抬头一看,陈启明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脸色发白:“皇军……皇军来了!保长带着他们来的,说咱们这儿藏着反日分子!”
顾长风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吹灭两盏油灯,只留一盏放在角落:“静姝,你带孩子们去偏殿,躲在木架后面,用稻草盖住身子,千万别出声!”林静姝赶紧点头,牵着孩子们往偏殿走,小石头走在最后,还不忘把手里的小算盘抱在怀里——那是王木工特意给他做的,他说要带着算盘学算术,将来给国家算账。
沈墨白把典籍往稻草堆里塞了塞,又用布帘把偏殿门遮好,才对顾长风说:“你别慌,皇军没那么快上来。我去跟他们周旋,你和启明盯着偏殿,别让孩子们出来。”他说着,从怀里掏出块怀表——那是他父亲留下的,镀银的表壳己经有些磨损,“要是情况不对,你就带着孩子们从后山走,后山有个山洞,能藏人。”
顾长风刚要说话,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保长的声音:“太君,就是这儿!顾长风他们在这儿办反日学堂,还藏着反日的书!”紧接着,是日军指挥官的呵斥声,还有枪托砸门的“砰砰”声。
沈墨白深吸一口气,走过去打开门。保长跟在两个皇军身后,指着沈墨白就喊:“太君,他就是沈墨白,跟顾长风一伙的!”皇军指挥官打量着沈墨白,手里的军刀在月光下闪着冷光:“你的,办反日学堂?藏的书,交出来!”
沈墨白拱了拱手,声音平静:“太君误会了,我们就是教孩子们认些字,读些《千字文》《论语》,哪来的反日书?您要是不信,可以搜,不过孩子们都睡了,别吓着他们。”他故意往偏殿的方向瞥了一眼,暗示里面有人——他知道,皇军虽然蛮横,却也怕担上“欺负孩子”的名声,至少能拖延些时间。
皇军指挥官果然犹豫了,保长却急了:“太君,别听他的!他们把反日书藏在偏殿了!我亲眼看见的!”他说着,就要往偏殿冲。陈启明赶紧上前拦住:“你别胡说!偏殿里只有孩子们的被褥,哪来的书?”
“是不是胡说,搜了就知道!”保长推开陈启明,一把掀开偏殿的布帘。顾长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却看见林静姝抱着个孩子从里面走出来,头发有些乱,眼里满是慌乱:“太君,孩子们刚睡着,您要是搜,能不能轻点儿?他们还小,经不起吓。”
布帘后面,稻草堆铺得整整齐齐,几个孩子缩在里面,小脸埋在被褥里,只露出乌黑的头发。皇军指挥官往里看了看,没看见什么异常,又转头看保长:“你的,说谎?”保长脸色发白,赶紧指着院子里的“黑板”:“太君,您看那墙上的字!肯定是反日的!”
顾长风赶紧走过去:“太君,那是‘国’字,还有《千字文》的句子,都是教孩子们认的常用字,怎么会是反日的?您要是懂汉字,就该知道这些字都是好字,是教孩子们做人的。”他说着,拿起木炭,在“国”字旁边写了个“和”字,“咱们都想过安稳日子,‘和’字多好,您说是不是?”
皇军指挥官盯着“和”字看了看,没说话。就在这时,山下传来王木工的声音:“太君,俺们是山下的村民,听说您来查学堂,特意来送些红薯——孩子们晚上读书饿,俺们煮了些,您也尝尝。”只见王大娘、张大爷还有几个村民,扛着个大陶罐走上来,罐口冒着热气,红薯的甜香飘满了院子。
张大爷把陶罐放在地上,掀开盖子:“太君,您别听保长瞎咧咧!这学堂是俺们求着顾先生办的,孩子们没地方认字,顾先生好心教,怎么就成反日了?您要是不信,问问村里的人,谁不夸顾先生是好人!”他说着,给皇军指挥官递了个烤得焦香的红薯,“您尝尝,俺们自己种的,甜得很。”
皇军指挥官接过红薯,捏了捏,没吃,却对着保长皱起眉头:“你的,谎报军情?”保长吓得腿都软了,赶紧磕头:“太君,俺没谎报!他们肯定把书藏起来了!您再搜搜,搜偏殿的稻草堆!”
王大娘立刻挡在偏殿门口:“太君,稻草堆里都是孩子们的衣裳,哪有什么书?您要是再搜,吓着孩子们,俺们这些老骨头,可就跪在这儿不起来了!”她说着,就要往地上跪,其他村民也跟着往前一步,眼里满是倔强。
皇军指挥官看着围上来的村民,又看了看手里的红薯,脸色缓和了些:“既然是误会,就不搜了。不过,以后不许办夜校,要是再让我看见,就把你们都抓起来!”他说完,挥了挥手,带着皇军往山下走。保长还想辩解,却被皇军踹了一脚,只能灰溜溜地跟着走了。
村民们松了口气,王大娘赶紧走进偏殿,把孩子们从稻草堆里抱出来:“孩子们别怕,坏人走了!”小芳从被褥里探出头,眼里还含着泪,却紧紧攥着顾长风教她写的“国”字:“王大娘,俺写的‘国’,没被坏人看见吧?俺还想留着,等爹回来给他看。”
王木工摸了摸她的头:“没看见,小芳写的‘国’,藏得好好的。以后啊,俺们还帮你藏,不让坏人找着。”他转头对顾长风说,“顾先生,今晚多亏了大家,不然真不知道该咋办。俺们商量好了,以后晚上轮流来放哨,再让几个年轻的后生守在后山,要是有情况,就能带着孩子们从后山走。”
顾长风看着村民们,眼眶发热——白天宪兵来闹,是他们站出来;晚上皇军来搜,又是他们挡在前面。他想起沈墨白说的“德不孤,必有邻”,原来“邻”不仅是街坊,更是这些素未谋面却愿意伸手相助的村民,是这些在黑暗里愿意为学堂点亮一盏灯的人。
林静姝走过来,递给他一块热红薯:“快吃吧,刚煮好的,暖暖心。”她的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林静姝赶紧收回手,耳根红了,“孩子们都吓坏了,我刚才给他们喂了点红薯,现在都睡着了。”
顾长风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暖意从喉咙滑到心里。他抬头看向月亮,月光洒在院子里,把油灯的光衬得更亮了。沈墨白坐在偏殿门口,正整理被皇军碰乱的典籍,他拿起一本《论语》,对着顾长风笑了笑——那笑容里,有欣慰,有坚定,像极了小时候父亲教他读书时的模样。
陈启明走过来,拍了拍顾长风的肩:“别担心,以后有俺们在,保长和皇军再想来闹,也得问问俺们答不答应!”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纸包,里面是运输队的人托他带来的信——有两封是前线战士给孩子们的回信,上面还沾着淡淡的硝烟味。
顾长风打开信,里面的字歪歪扭扭,却写得格外认真:“小芳吾女,见字如面。爹在前线一切安好,得知你在学堂读书,还会写‘国’字,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爹会好好打仗,等把坏人赶跑了,就回家陪你读书……”
他把信递给小芳,女孩接过信,趴在油灯下,一字一句地读,眼泪落在信纸上,晕开小小的墨印,却笑得格外开心。孩子们都围过来,听小芳读信,油灯的光落在他们脸上,映出满满的希望。
夜深了,村民们都回家了,顾长风和沈墨白、林静姝、陈启明还在院子里收拾。顾长风把孩子们写的“国”字收起来,用布包好,放在偏殿的木架上——他要把这些字好好藏着,等抗战胜利了,就拿出来给孩子们看,告诉他们,当年就是这些小小的“国”字,陪着他们走过了最黑暗的日子。
沈墨白看着他,轻声说:“长风,你知道为什么今晚能躲过一劫吗?不是因为咱们会周旋,是因为这些村民,是因为孩子们眼里的光——他们知道,学堂是希望,是不能丢的根。就像《道德经》里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咱们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将来铺路。”
顾长风点点头,看向山上的灯火——那三盏油灯还亮着,像三颗小小的星,在黑暗里闪着光。他知道,保长不会善罢甘休,皇军也可能再来,但只要这些灯还亮着,只要还有人愿意为学堂伸出手,他们就会一首办下去,把知识传下去,把希望传下去。
林静姝走过来,手里拿着件缝好的棉袄:“这是俺给你缝的,山上晚上冷,你穿着暖和些。”她的声音有点小,却很坚定,“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俺都会跟你们一起,守着学堂,守着孩子们。”
顾长风接过棉袄,布料是粗布,却缝得格外整齐,袖口还绣了朵小小的荷花——像小芳布包上的那朵,干净又坚韧。他抬头看向林静姝,油灯的光落在她脸上,映出她眼里的光,那光里,有勇气,有希望,还有他从未见过的温柔。
陈启明拍了拍两人的肩,笑着说:“别光顾着说话,明天还得给孩子们上课呢!俺己经跟运输队的人说好,下月初就把孩子们的信送往前线,到时候咱们再让孩子们写新的信,告诉爹们,咱们在学堂里好好读书,等着他们回来!”
月亮升到中天,把观音庙的红墙照得发亮。院子里的油灯还亮着,映着西张年轻的脸,映着墙上的“国”字,映着偏殿里整齐的典籍——这些都是黑暗里的光,是风雨里的船,是他们破浪前行的勇气。
下集预告:前线回信暖学子,保长报复烧粮囤,众人齐心渡难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