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 :新堂开课书声朗,宪兵突至起狼烟

小说: 破浪行   作者:了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光刚漫过观音庙的红墙,顾长风就扛着门板往院里走。新伐的松木还带着清冽的木香,他和陈启明昨夜赶了半宿,才把这几块门板刨平——今天是知行学堂开课的日子,得把它们搭成课桌,让孩子们能坐得安稳些。

“长风,搭这边!”陈启明从偏殿探出头,手里还攥着半截粉笔,“我刚在墙上划了线,课桌对齐这条线,孩子们坐得整齐。”他说着,指了指墙面——昨晚用木炭画的横线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像极了孩子们初学写字时的笔画。

顾长风应了一声,把门板搁在早己立好的木架上。刚要固定,就听见山下传来驴车的铃铛声,清脆地在晨雾里荡开。他探头往山下望,只见林静姝坐在驴车前头,手里牵着缰绳,车斗里挤满了背着布包的孩子,小芳正趴在车沿上,兴奋地朝山上挥手。

“孩子们来了!”顾长风首起身,快步往山下迎。林静姝勒住驴车,额角还沾着晨露,见了他就笑:“路上顺得很,没遇上宪兵。就是小芳非要带着她娘做的花布包,说要装新课本。”

小芳从车斗里跳下来,举着手里的花布包跑到顾长风跟前:“顾先生,您看!俺娘给俺绣了小荷花,说俺读书要像荷花一样干净!”布包上的荷花针脚有些歪,却绣得,红的花、绿的叶,在晨光里透着暖。

顾长风蹲下身,摸了摸布包上的荷花:“真好看,小芳要好好读书,才不辜负娘的心意。”他起身帮着把孩子们从车斗里扶下来,沈墨白也从正殿走出来,手里捧着一摞线装的《千字文》,书页边缘用粗布包了边,免得划伤孩子们的手。

“都到齐了?”沈墨白把书递给顾长风,声音里带着笑意,“我昨天把《千字文》里生僻的字都标了注音,孩子们读着方便。”顾长风接过书,指尖触到书页上细细的注音,心里一暖——沈墨白总这样,把细枝末节都想到了,像盏温着的茶,不显眼,却处处透着妥帖。

孩子们排着队领书,小手里攥着新书,眼睛亮得像浸了晨露的星子。王木工也来了,还带来了他六岁的孙子小石头,手里抱着个木刻的小算盘:“顾先生,俺家小石头也想跟着读书,俺这算盘给他当课本,您别嫌弃。”

顾长风赶紧接过算盘,木珠打磨得光滑圆润,还带着淡淡的桐油香:“怎么会嫌弃?这算盘是好东西,以后教孩子们算算术,正好用得上。”小石头躲在王木工身后,偷偷探头看顾长风,见他笑着点头,才怯生生地说了句“顾先生好”。

上课的钟声是用庙里的旧铜铃改的,顾长风拿着小锤轻轻一敲,“叮铃”声在院子里散开。孩子们立刻坐好,小手背在身后,眼睛盯着墙上的木炭横线——那是他们的“黑板”,顾长风昨天用白灰在上面写了“人之初,性本善”六个大字,笔画工整,还特意写得大了些,让后排的孩子也能看清。

“今天咱们先学《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顾长风拿起粉笔,在“天”字旁边又写了个小写的“天”,“大家看,这个字像不像咱们头顶的天空,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两横是地,中间的‘人’,就是咱们站在天地中间。”

孩子们跟着念,声音稚嫩却响亮,飘出院子,落在山下的田埂上。林静姝坐在角落,手里拿着针线,一边给孩子们缝补磨破的袖口,一边听着读书声,嘴角忍不住往上扬。沈墨白则坐在偏殿门口,整理着带来的典籍,偶尔抬头看看院里的景象,眼里满是欣慰。

陈启明没在院里听课,他揣着纸笔去了山下的村子——昨天跟运输队的人约好,今天去确认送信件的事。刚走到村口,就看见几个穿着黄军装的宪兵往山上走,手里还拎着枪,腰上的刺刀在晨光里闪着冷光。

“糟了!”陈启明心里一紧,赶紧往山上跑。他知道宪兵来者不善,保长肯定没歇着,说不定是去告密了。山路不好走,他跑得急,脚下一滑,摔在坡上,手被石子划了道口子,渗出血来,可他顾不上疼,爬起来接着跑——得赶在宪兵到学堂前,告诉顾长风他们。

院里的读书声还没停,顾长风正领着孩子们念“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就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启明冲进来,脸色发白,喘着气说:“宪兵……宪兵来了!保长告密,说咱们藏反日分子!”

孩子们吓得一哆嗦,小芳攥着书的手都白了。顾长风赶紧把孩子们护在身后,沈墨白也站起来,走到顾长风身边,声音平静:“别慌,典籍都藏在偏殿的木架后面,用稻草盖着,他们未必能找到。静姝,你带孩子们去正殿,把观音像前的布帘拉上,别让孩子们出来。”

林静姝立刻点头,牵着孩子们往正殿走。小芳走在最后,回头看顾长风,眼里满是害怕。顾长风冲她笑了笑:“别怕,顾先生没事,你们在里面乖乖等着。”

刚把孩子们安置好,院门外就传来粗暴的踹门声。“哐当”一声,庙门被踹开,几个宪兵冲进来,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队长,手里的枪指着顾长风:“你就是顾长风?有人举报你在这里办反日学堂,还藏着反日典籍,赶紧交出来!”

顾长风往前走了一步,挡在偏殿门口:“长官,我只是个教书先生,教孩子们认些字、读些书,怎么就成反日了?这学堂里都是老百姓的孩子,您要是不信,可以随便看。”

“少跟我废话!”宪兵队长推了顾长风一把,顾长风踉跄着退了两步,手碰到身后的课桌,差点摔倒。陈启明赶紧扶住他,对着宪兵队长吼:“你们别太过分!这里没有反日分子,也没有反日典籍,你们是来欺负老百姓的吗?”

“反了你了!”宪兵队长扬手就要打陈启明,沈墨白赶紧拦住:“长官,有话好好说,动手动脚的,不像样子。”他从怀里掏出块银元,递到宪兵队长手里,“这点小意思,长官买包烟抽,孩子们还小,别吓着他们。”

宪兵队长掂了掂银元,脸色缓和了些,却还是瞪着顾长风:“银元我收下,但搜查不能少!要是搜出东西,你们一个都跑不了!”他挥了挥手,几个宪兵立刻散开,有的翻院子里的课桌,有的往偏殿闯。

顾长风心里捏着把汗——偏殿里藏着典籍,要是被搜出来,不仅他和沈墨白要遭殃,孩子们也会受牵连。他刚要跟进去,就听见正殿里传来小芳的哭声,紧接着是林静姝的安抚声。

“里面是什么人?”宪兵队长听见哭声,立刻往正殿走。顾长风赶紧拦住:“长官,里面是孩子们,刚才被您的人吓着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破浪行 您就别进去了,免得再吓着他们。”

“孩子们?我倒要看看是什么孩子!”宪兵队长一把推开顾长风,闯进正殿。林静姝赶紧把孩子们护在身后,可还是被宪兵队长看到了墙上挂着的《千字文》——那是顾长风昨天写的,用白纸抄了贴在墙上。

“这是什么?”宪兵队长指着《千字文》,脸色又沉了下来,“我看你们就是在教反日的东西!把这些纸都撕了,给我搜!”

几个宪兵立刻上前撕墙上的纸,孩子们吓得哭得更凶了。小石头躲在林静姝身后,手里紧紧攥着小算盘,突然冲出来,对着一个宪兵的腿咬了一口:“不许撕俺们的书!”

“小兔崽子!”那个宪兵疼得叫了一声,抬腿就要踢小石头。王木工正好从山下赶来,见状赶紧冲进去,把小石头护在怀里:“长官,孩子不懂事,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就在这时,偏殿里传来“哗啦”一声,是宪兵翻稻草时弄出的声音。顾长风心里一紧,刚要冲过去,就看见沈墨白从偏殿走出来,手里拿着几本书:“长官,偏殿里只有这些旧书,都是些《论语》《道德经》,您要是不信,可以看看。”

宪兵队长接过书,翻了翻,都是些线装的古籍,没有他要找的“反日典籍”,脸色更难看了:“你们倒是会藏!今天就算没搜出东西,这学堂也不能办了!再办,我就把你们都抓起来!”

他说完,挥了挥手,带着宪兵往外走。走到院门口时,突然停下,回头瞪着顾长风:“我警告你们,别以为这次没事就完了!要是再让我知道你们办学堂,我饶不了你们!”

宪兵走后,顾长风松了口气,赶紧去正殿看孩子们。小芳还在哭,手里攥着撕烂的《千字文》纸片,林静姝正帮她擦眼泪。王木工抱着小石头,小石头的嘴唇还在发抖,却还是倔强地说:“俺不怕他们,俺还要读书。”

顾长风蹲下身,捡起地上的纸片,对孩子们笑了笑:“大家别怕,宪兵走了,咱们的学堂还办,顾先生再给你们写新的《千字文》,比之前的还好。”他转头对沈墨白说,“墨白先生,典籍没被发现吧?”

沈墨白点点头:“幸好我之前把典籍藏在木架后面,还用稻草盖了两层,他们只翻了表面,没发现。不过保长既然告了密,宪兵肯定还会来,咱们得想个办法,不能总这么被动。”

陈启明走到顾长风身边,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运输队的人给的回信:“运输队的人说,下月初就能送信件去前线,不过他们让咱们别再办学堂了,免得被宪兵盯上,连累他们。”

顾长风接过回信,心里有些沉重——他知道运输队的人担心什么,可学堂是孩子们的希望,他不能说停就停。他抬头看了看院里的孩子们,又看了看沈墨白、林静姝和陈启明,突然说:“咱们可以把学堂搬到晚上办,白天让孩子们在家帮忙,晚上再来上课。这样宪兵不容易发现,也不耽误孩子们读书。”

“这个主意好!”林静姝立刻点头,“晚上我可以给孩子们点油灯,我家里还有几盏油灯,明天就拿来。”

陈启明也说:“晚上我可以在胡同口放哨,要是有宪兵来,我就赶紧报信。”

沈墨白看着大家,眼里满是赞许:“‘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咱们只要肯想办法,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不过晚上办学堂,孩子们走夜路不安全,咱们可以轮流送孩子们回家。”

顾长风点点头,又看向孩子们:“大家愿意晚上来上学吗?晚上有油灯,咱们可以在油灯下读书,还能学算术。”

孩子们立刻停止了哭泣,小芳举起手:“俺愿意!俺娘说晚上也能读书,只要能学字,俺不怕走夜路。”

小石头也跟着点头:“俺也愿意!俺爷爷会送俺来。”

看着孩子们坚定的眼神,顾长风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只要孩子们还愿意读书,只要他和沈墨白、林静姝、陈启明还在,这学堂就不会停。就算宪兵再来,就算保长再告密,他们也会想办法坚持下去——因为这不仅是孩子们的希望,也是他们对抗黑暗的勇气。

下午,大家一起收拾被宪兵翻乱的学堂。顾长风重新在墙上写《千字文》,这次用的是墨汁——林静姝从家里带来的,说墨汁写的字不容易被撕坏。陈启明则在院子里挖了个坑,把撕碎的纸片埋进去,说:“这些纸片也是咱们的书,不能扔。”

沈墨白坐在偏殿里,整理着典籍,突然发现一本《论语》的封皮被宪兵撕坏了,他拿出针线,仔细地缝补着。阳光从偏殿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他手上,针线在他指间穿梭,像在编织着希望。

傍晚,林静姝带着孩子们下山,顾长风和陈启明送他们到村口。小芳走在最后,回头对顾长风说:“顾先生,晚上俺一定早点来,您别忘了教俺算算术。”

顾长风笑着点头:“放心吧,顾先生不会忘。”

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消失在暮色里,陈启明突然说:“长风,保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得防着他下次再找宪兵来。我听说保长最近跟皇军走得很近,说不定会请皇军来。”

顾长风点点头:“我知道,所以咱们得更小心。晚上办学堂的时候,一定要放好哨,不能让任何人靠近。”他抬头看向暮色中的观音庙,庙里的铜铃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发出“叮铃”的声音,像是在为他们加油。

回到学堂时,沈墨白还在偏殿整理典籍。顾长风走进去,看见他手里拿着那本缝补好的《论语》,封皮上的线迹虽然不整齐,却很结实。

“墨白先生,您还没休息?”顾长风问。

沈墨白抬起头,笑了笑:“这些典籍是咱们的根,得好好护着。明天我去城里找老友,看看能不能弄些油灯和纸,晚上办学堂用。”

顾长风点点头,坐在沈墨白身边,拿起一本《道德经》,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道可道,非常道”。他突然想起沈墨白之前说的“善如水,利万物而不争”,心里豁然开朗——他们就像水,虽然柔弱,却能慢慢渗透,慢慢改变,就算遇到阻碍,也能找到出路。

夜色渐深,学堂里的灯还亮着,顾长风和沈墨白坐在偏殿里,一起整理典籍,偶尔低声讨论晚上办学堂的细节。院外的风刮过红墙,带来山下的虫鸣,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却又充满了力量——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心中有光,就算在黑暗里,也能找到前行的路。

下集预告:夜校灯火映山月,保长勾结引皇军,村民援手藏学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