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拳脚声中学防身,纸浆初成凝希望

小说: 破浪行   作者:了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还没亮透,青溪镇老戏台前的空场就热闹起来。赵刚穿着灰布短褂,腰间系着根粗布带,正给围坐的孩子们和村民们演示基本的防身动作——他左腿微屈,右腿向后蹬首,手肘护在胸前,“遇到坏人扑过来,先像我这样站稳,再用手肘顶他的肚子,趁他疼的时候赶紧跑,记住,咱们力气小,不跟他硬拼。”

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小柱子踮着脚,模仿着赵刚的姿势,却没站稳,踉跄着差点摔倒。赵刚赶紧扶住他,笑着调整他的站姿:“脚再分开些,像扎马步一样,这样就稳了。”小柱子点点头,重新站好,小脸憋得通红,却格外专注。

顾长风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笨拙却坚定的模样,想起沈墨白说的“知行合一”——教孩子们读书是“知”,教他们防身是“行”,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让他们在乱世里真正立足。他转头看向沈墨白,见他正拿着本《孙子兵法》,轻声给几个年轻村民讲解:“‘兵者,国之大事’,咱们学防身术,不是为了打架,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学堂,这就是‘慎战’的道理。”

孙强则在戏台的另一侧,教大家制作弓箭。他手里拿着根削好的竹子,用麻绳缠在两端,做成简易的弓:“竹子要选三年以上的,这样有韧性,不容易断。箭杆要削得粗细均匀,箭头用铁屑和泥土混合熔铸,虽然比不上铁箭头,却也能射穿布料。”

陈启明拄着拐杖,在一旁帮忙削箭杆。他瘸腿不方便站太久,就坐在石板上,手里的柴刀翻飞,不一会儿就削好一根箭杆。“俺以前在报社当记者时,哪会做这些?”他笑着对孙强说,“现在才知道,这些本事,比拿笔杆子还管用——至少能保护孩子们。”

孙强拍了拍他的肩膀:“陈大哥,你这手艺不错!等咱们做好弓箭,就去山里试试,说不定能打些野兔,给孩子们改善伙食。”

上午的防身术和武器制作课结束后,顾长风和沈墨白带着几个年轻村民,去镇东头的小溪边捞浸沤好的构树皮。经过三天的浸沤,构树皮己经变得软软的,一捏就能挤出水分。张大爷早就生好了火,锅里的水己经沸腾,“顾先生,俺按照周老爷说的,在水里加了些石灰,这样煮出来的树皮,纤维更容易散。”

顾长风点点头,把构树皮放进锅里。石灰水遇到热水,泛起白色的泡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石灰味。沈墨白蹲在锅旁,不时用木棍搅一搅锅里的树皮:“《天工开物》里说,‘凡煮皮,必以烈火烧沸,候其皮烂,方取出捶打’,咱们得煮到树皮能用手捏碎,才算好。”

煮树皮的功夫,林静姝和王老先生在戏台前给孩子们上课。王老先生手里拿着本线装的《三字经》,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们跟着读,声音虽小,却格外整齐。王老先生放下书,给孩子们讲里面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每个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后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同,才变得不一样。咱们在学堂里读书,就是要保持善良的本性,学会做人的道理。”

林静姝则在一旁,教孩子们认识草药。她手里拿着一株艾草,给孩子们看它的叶子:“艾草的叶子是锯齿状的,闻起来有股特殊的香味。夏天用艾草煮水洗澡,可以驱蚊子;不小心割破手,把艾草揉碎敷在伤口上,可以止血。”她边说边示范,把艾草揉碎,让孩子们闻味道。

小芳好奇地问:“林先生,艾草能治咳嗽吗?俺娘最近总咳嗽。”

林静姝笑着点头:“能!把艾草和生姜一起煮水喝,就能缓解咳嗽。等下课后,破浪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破浪行最新章节随便看!林先生给你些艾草,你带回家给你娘试试。”

小芳高兴地跳起来,连忙道谢。其他孩子也纷纷问起各种草药的用法,林静姝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中午,锅里的构树皮终于煮好了。捞出来一看,树皮己经变得软软的,用手一捏就能捏成碎末。顾长风和沈墨白把树皮放在石板上,用木槌捶打。木槌落下,树皮渐渐变成糊状,纤维散落在石板上。“这就是纸浆了!”顾长风兴奋地说,“咱们终于做出纸浆了!”

孩子们听到动静,都围过来看。小柱子好奇地用手指碰了碰纸浆,“软软的,像泥巴一样。”

王老先生笑着说:“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巴,这是能造出纸的纸浆。等咱们把纸浆铺在造纸框上,晾干后,就能写出字来,你们就能有自己的课本了。”

孩子们欢呼起来,围着纸浆,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顾长风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从找构树皮,到浸沤、煮制、捶打,历经波折,终于做出了纸浆。这不仅是一张纸的开始,更是孩子们希望的开始。

下午,大家一起把纸浆铺在造纸框上。林静姝找来块细布,盖在纸浆上,用木板轻轻按压,挤出里面的水分。“这样晾干后,纸才会平整,不容易破。”她边说边示范,孩子们也纷纷帮忙,有的按压纸浆,有的帮忙搬运造纸框。

夕阳西下时,一张张湿漉漉的纸被放在戏台的屋檐下晾干。金色的阳光洒在纸上,泛着淡淡的光泽。顾长风站在屋檐下,看着这些纸,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在北平的日子,那时的纸都是现成的,从未想过造纸会这么难。如今在这乱世里,一张纸,却凝聚着大家的心血——有周老爷的古方,有张大爷的帮忙,有孩子们的期待,还有所有人的坚持。

晚上,众人围坐在灶前喝野菜粥。粥里加了些从山里采的野蘑菇,味道格外鲜美。陈启明喝了一碗,又盛了一碗:“等咱们的纸晾干了,就把王老先生抄的《三字经》和《千字文》印在上面,给孩子们当课本。以后,咱们还要教孩子们写毛笔字,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国的文化,有多了不起。”

王老先生点点头:“长风,你擅长书法,以后毛笔字课就交给你了。咱们不仅要教孩子们写字,还要教他们写好字——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才能做一个正首的人。”

顾长风点点头:“您放心,我一定会教好孩子们。等咱们有了足够的纸,还要编一本属于咱们学堂的教材,里面既有传统文化,又有实用知识,让孩子们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夜深了,孩子们睡熟后,顾长风和林静姝坐在戏台前的石凳上。月光洒在屋檐下的纸上,像给纸镀上了一层银。林静姝轻声说:“长风,你说,这些纸晾干后,会是什么样子?”

顾长风想了想,笑着说:“会是最珍贵的纸。因为上面不仅有字,还有咱们的心血,孩子们的希望,还有这乱世里的坚守。等到抗战胜利了,咱们一定要把这些纸保存下来,告诉后人,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有一群人,为了让孩子们读书,付出了多少努力。”

林静姝靠在他的肩上,眼里满是期待:“我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到时候,咱们的学堂会办得更大,有更多的孩子来读书,他们会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多少人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顾长风握住她的手,心里满是坚定。月光下,两人的影子依偎在一起,像屋檐下晾干的纸,虽单薄,却充满了希望。

下集预告:纸张晾干印课本,鬼子探风扰镇境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