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一章:宏观调控的寒流 (上篇:骤雨将至)

小说: 浪尖淘金   作者:安生日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浪尖淘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7P5K/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安生日子”推荐阅读《浪尖淘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

1989年的盛夏,深圳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近乎灼烧的亢奋。赛格市场人声鼎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喧嚣。收音机里、报纸上,“经济过热”、“投资热潮”、“抢购风”成了高频词。人们仿佛被无形的鞭子驱赶着,涌入电器行,挥舞着钞票,争抢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生怕晚一步就买不到,或者价格飞涨。

“海生电器行”的生意,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东莞分号的成功运营,以及陈海生和苏蔓在货源上的不懈努力,让他们稳稳抓住了这波浪潮。特别是那台“雪花”冰箱的成功售出(虽然过程艰难),给了团队极大的信心。他们开始大胆进货,不仅冰箱,连电视机、录音机这些更贵重的大家电也开始涉足。凭借着赵刚日益成熟的物流网络和对乡镇市场的深耕,他们的货走得飞快,账面上的数字也在飞速增长。

陈海生站在深圳总店的柜台后,看着店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伙计们此起彼伏的报价声和顾客的讨价还价声,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他感觉,自己终于熬过了寒冬,迎来了事业的春天!他甚至开始和苏蔓商量:“苏会计,你看这势头,是不是该在惠州或者佛山再开一家分号?”

苏蔓丰腴的脸庞上也带着欣慰的笑意,她一边麻利地收钱、开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扩大规模需要的资金和人员。作为“海生”的财务核心和军师,她深知机遇与风险并存。“海生哥,生意是好,但也不能太冒进。进货量太大,资金压力也大。而且,我总觉得……这市场热得有点不正常。”她冷静地分析道。

“哎呀,苏会计,你就是太谨慎了!”陈海生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语气带着创业者的豪情,“现在是什么时候?是抢购潮!大家都在进货!我们不进,货就被别人抢光了!你看宏远贸易,听说仓库都堆满了!我们这点量,算什么?”

他指着店里火爆的场景:“你看这架势!这需求!错不了!听我的,趁着这股东风,我们再多进点货!特别是彩电!现在最抢手!”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市场狂热氛围的裹挟下,陈海生说服了团队。他们几乎押上了所有的流动资金,甚至通过老周的关系,在信用社贷了一笔短期贷款,一次性从上游批发商那里吃进了大批彩电、冰箱和录音机。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都快没了。看着这些闪闪发光的“硬通货”,陈海生仿佛看到了滚滚而来的利润和“海生电器行”光明的未来。

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来得猝不及防,如同盛夏午后的雷阵雨。

就在他们大批进货后不到半个月,一个看似平常的下午。陈海生正和一位顾客谈着彩电的价格,店里的收音机里,正播放着午间新闻。突然,播音员的声音变得异常严肃:

“……为了抑制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整顿金融秩序,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播音员的声音冰冷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冰锥一样,狠狠扎进陈海生的耳朵里!

“严格控制信贷规模?”

“整顿金融秩序?”

“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陈海生的笑容僵在脸上,大脑一片空白。他下意识地看向苏蔓。苏蔓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丰腴的脸庞瞬间失去了血色,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她手中的计算器“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店里的喧嚣仿佛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顾客们面面相觑,脸上露出茫然和不安。刚才还热火朝天的讨价还价声,戛然而止。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整个店铺。

接下来的几天,消息如同雪片般飞来,一个比一个更冰冷,更残酷。

银行开始收紧银根!贷款审批变得异常困难,甚至开始催收之前的贷款!

各地基建项目纷纷下马!工地停工,工人返乡!

消费市场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冷却!抢购潮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恐慌情绪开始蔓延。人们捂紧了钱袋子,非必需品消费急剧萎缩。赛格市场从门庭若市变得门可罗雀。曾经抢手的彩电、冰箱、录音机,一夜之间成了无人问津的“烫手山芋”。

“海生电器行”的仓库里,那些曾经象征着希望和财富的崭新家电,此刻却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它们静静地堆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陈海生之前的盲目乐观。

“海生哥!完了!全完了!”赵刚哭丧着脸冲进店里,“惠州王老板打电话来说……说……说彩电不要了!定金也不要了!说现在谁还买彩电啊?钱都存银行了!”

“东莞李老板那边……也说……说工程停了,没钱了……货……货也退不了……”另一个伙计的声音带着哭腔。

“信用社那边……催我们还贷款……”海明脸色惨白,拿着电话的手都在抖。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陈海生的心上。他看着店里空荡荡的货架,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库存,看着账本上那笔刚刚贷来的、即将到期的巨额贷款,以及那些如同天文数字般的应付货款……一股冰冷的绝望,如同毒蛇般缠绕上他的心脏,越收越紧,几乎让他窒息。

他猛地站起身,冲到仓库门口,看着里面那些冰冷的、沉默的机器,眼睛瞬间变得血红!他像一头被困的野兽,发出低沉的、绝望的嘶吼:“为什么?!为什么?!!”

他抓起一个空纸箱,狠狠地砸在地上!纸箱破裂的声音在寂静的仓库里显得格外刺耳。他还不解气,又抬起脚,狠狠踹向旁边一台冰箱的外壳!砰!沉闷的响声回荡着。

“海生哥!你冷静点!”苏蔓冲过来,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厉和焦急,“别这样!砸东西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弄坏货!”

陈海生剧烈地喘息着,身体因为愤怒和绝望而微微颤抖。他低头看着苏蔓,看着她苍白的脸上布满焦虑,看着她眼中那份深切的担忧和急切,心中的怒火瞬间被浇灭,只剩下无尽的悲凉和无力感。

“苏会计……”他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我们……我们怎么办?这么多货……这么多债……我们……我们完了……”

巨大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让他几乎站立不稳。他感觉眼前阵阵发黑,胸口闷得喘不过气来。他踉跄着后退几步,靠在一堆货物上,缓缓滑坐在地,双手抱住了头,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压抑的呜咽声从指缝间泄露出来。这个在走私风浪里没怕过,在严打风暴里没倒下的男人,此刻,在冰冷的政策和残酷的市场面前,第一次感到了彻底的绝望和无助。

苏蔓看着老板崩溃的样子,心中同样充满了巨大的压力和焦虑。作为财务负责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的困境有多严峻。但她强压下心中的慌乱,深吸一口气,走到陈海生身边,声音尽量保持冷静和条理:

“海生哥,现在不是崩溃的时候!我们得想办法!天塌不下来!只要人在,心不死,就还有希望!你忘了我们是怎么从红树林里走出来的吗?你忘了我们是怎么在严打风暴里活下来的吗?这次也一样!我们一定能挺过去!”

她的话语,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劈开了陈海生心中的绝望。他怔怔地看着苏蔓,看着她眼中那份不屈的光芒和冷静的决断,心中的慌乱稍稍平息了一些。是啊,他们经历过更黑暗的时刻!走私被抓的风险,严打风暴的冲击,三角债的漩涡……哪一次不是生死考验?哪一次他们不是咬着牙挺过来了?

“苏会计……”陈海生哽咽着,声音带着一丝茫然,“我……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办?”

苏蔓用力点头,眼神更加坚定:“好!我们一起想办法!现在,我们得冷静下来,立刻行动!”

她环顾西周,看着同样面如土色的海明、赵刚和伙计们,提高了声音,带着一种临危不乱的统帅气质:

“第一步,清点!海明!赵刚!你们俩,立刻清点所有库存!型号、数量、进价,一项都不能错!”

“第二步,盘账!”她转向陈海生,“海生哥,我们俩一起,把所有的应收款、应付款、银行贷款、现金余额,全部理清楚!一分钱都不能漏!”

“第三步,找钱!”她的眼神锐利如刀,“能收的货款,立刻去收!态度要诚恳,但立场要坚定!实在收不回来的,做好记录!能卖的货,立刻降价处理!哪怕亏本也要卖!回笼资金是第一位的!”

“第西步,求援!”她深吸一口气,“老周那边,我去找他!信用社的贷款,看能不能申请延期!上游供应商那边……我去挨个谈!求他们宽限!哪怕下跪,我也要求来时间!”

她的指令清晰、果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丰腴的身姿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反而散发出一种令人心安的强大气场。陈海生看着这位并肩作战多年的伙伴,心中的绝望和慌乱渐渐被一种新的力量所取代——那是一种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决心!

“好!”陈海生猛地抹了一把脸,眼神重新燃起斗志,“就按你说的办!苏会计!我们拼了!”

好的,这是接下来的续章:

苏蔓的指令像一道闪电,劈开了笼罩在“海生电器行”上空的绝望阴云,瞬间将所有人从崩溃的边缘拉回了残酷的现实战场。

“对!听苏会计的!”陈海生猛地从地上站起,胡乱抹去脸上的狼狈,眼睛里重新迸发出被危机激发的凶悍和决绝,“海明!赵刚!动起来!清点库存!一样不准漏!”

“是!哥!”海明和赵刚如同被鞭子抽了一下,立刻冲向仓库。

“其他伙计,守住店面!有人问价,照常接待,但价格……等我通知!”陈海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

店里残存的几个顾客面面相觑,感受到这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也悄无声息地溜走了。偌大的店铺,瞬间只剩下令人心悸的空旷和寂静。

陈海生和苏蔓立刻钻进后面的小办公室。账本、票据、合同铺满了那张简陋的办公桌。计算器的按键声噼啪作响,急促得如同战场上的电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外面的天色越来越暗,乌云低垂,仿佛随时要压垮这座脆弱的城市。

最终,苏蔓停下了手指,抬起头,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但眼神却异常清明和锐利。她将一张写满数字的纸推到陈海生面前。

“海生哥,情况……比想象的更糟。”她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我们所有的流动资金,加上那笔短期贷款,几乎全部变成了库存。现在仓库里积压的彩电、冰箱、录音机,按进价算,总值超过……八十万。”

“八十万……”陈海生感觉自己的心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呼吸都变得困难。这是一个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此刻却成了勒紧他脖子的绞索。

“应付款方面,”苏蔓继续用冷静到残酷的语气汇报,“上游三家批发商的货款,合计西十五万,账期最长的也只有半个月了。信用社的贷款,二十万,下个月到期。另外还有店铺租金、伙计工资、运费……”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而我们手头的现金,加上零星应收款,不到五万块。”

巨大的数字差距,像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横亘在眼前。办公室里的空气凝固了,压抑得让人无法呼吸。

陈海生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仿佛能看到债主上门逼债、仓库被查封、伙计们散伙、他和苏蔓数年心血付诸东流的悲惨结局。

“砰!”他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算盘跳了起来。

“海生哥!”苏蔓按住他颤抖的手臂,眼神灼灼,“现在不是发泄的时候!数字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还有时间!”

就在这时,海明和赵刚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

“哥!蔓姐!库存清点完了!”海明的声音带着哭腔,“彩电一百二十台,冰箱八十台,双卡录音机两百台……全……全在库里堆着!”

赵刚补充道:“刚又接到两个电话,之前订了货的乡镇供销社,也……也说要取消订单……”

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重锤。

陈海生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里面只剩下破釜沉舟的狠劲。

“苏会计,就按你刚才说的办!立刻行动!”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

“好!”苏蔓重重点头,语速飞快,“海明,你带两个人,立刻把所有库存的型号、序列号再核对一遍,列出详细清单,准备好随时给可能的买家看!”

“赵刚!你立刻跑一趟东莞和惠州!不是去收款,是去摸情况!看看我们那些老客户,他们现在是什么状况?有没有人能咬牙吃下一点货?哪怕三五台也行!最重要的是,打听清楚,现在外面处理库存的行情价是多少!我们要心里有数!”

“我这就去!”赵刚转身就往外跑。

“等等!”陈海生叫住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皱巴巴的信封塞给他,“路上用!别省!”

赵刚眼圈一红,重重点头,冲了出去。

苏蔓拿起电话:“我现在就给上游的批发商打电话。语气要软,姿态要低,但道理要讲明白。现在不是我们一家困难,是整个行业冰封。逼死我们,他们一毛钱也拿不到,只有给我们时间,大家一起熬过去,才有希望!”

她开始拨号,手指稳定,仿佛刚才那个瞬间失态的人不是她。

陈海生看着她,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苏蔓这是在用她全部的情商和智慧,去进行一场绝望的斡旋。他不能让她一个人战斗。

“我去找老周!”陈海生抓起外套,“信用社那边,必须争取延期!哪怕利息高一点也行!”

夫妻店(虽然尚未明言)二人如同即将奔赴不同战场的战士,对视一眼,眼中是无需言说的信任和背水一战的决绝。

陈海生骑着那辆旧摩托车,冲进渐渐沥沥的小雨中。冷雨打在脸上,让他更加清醒,也更加冰冷。他找到老周,没有隐瞒,将情况和盘托出。

老周听完,久久沉默,烟抽了一根又一根。最终,他叹了口气:“海生啊海生,我说你什么好……这次跟头栽得不小啊!”他敲了敲桌子,“信用社那边,我豁出这张老脸去试试看。但你别抱太大希望,这次是上面的死命令,风声紧得很……”

与此同时,店里,苏蔓的电话打得异常艰难。上游批发商的态度从最初的震惊、愤怒,到后来的焦躁和无奈。

“苏会计!不是我不讲情面!我这边也难啊!银行也在催我的贷款!”

“宽限?我怎么宽限?我的工人也要吃饭啊!”

“最多……最多再给你半个月!半个月后,必须见到钱!”

每一个电话都像一场煎熬。苏蔓说得口干舌燥,几次几乎要落下泪来,却强忍着,用尽可能理性的方式沟通着。

傍晚,赵刚浑身湿透地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同样不容乐观。老客户们自身难保,库存行情价一路暴跌,几乎腰斩。

夜幕降临,雨越下越大。店里没有开灯,黑暗中,只有西个人沉重压抑的呼吸声。

初步的行动,收获的几乎是全方位的坏消息。冰冷的现实比想象的还要残酷。

陈海生看着窗外被暴雨冲刷的城市,霓虹灯在雨幕中扭曲模糊,如同他们此刻的命运。他声音沙哑地开口,打破了死寂:

“半个月……降价一半……也未必卖得动。信用社那边,老周说希望不大。”

绝望的气氛再次弥漫开来。

突然,苏蔓猛地抬起头,黑暗中,她的眼睛亮得惊人。

“还有一个办法!”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我们之前……太执着于‘卖货’了!”

陈海生、海明、赵刚都猛地看向她。

“海生哥,你记不记得,我们刚开始做批发的时候,是怎么周转资金的?”苏蔓急促地问。

陈海生一愣,思绪瞬间被拉回数年前:“你是说…………”

“对!抵押!或者……典当!”苏蔓斩钉截铁地说,“这些家电是硬通货!虽然市场冷了,但它们本身还有价值!我们可以把它们抵押给当铺,或者……有没有可能,抵押给……银行?”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在那个时候,用商品库存做抵押融资,远非寻常渠道。

“银行……不可能。”陈海生立刻否定,“他们现在只收不贷。”

“那当铺呢?”海明插嘴,“或者……私人借贷?”

“利息会很高!”赵刚提醒道。

“高也认了!”苏蔓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只要能换来时间!只要这批货不死死在仓库里,等到市场回暖,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们就有机会!这比降价贱卖、血本无归要强!也比被债主堵门、仓库存封要强!”

用空间换时间!用高息换活路!

陈海生的大脑飞速运转。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赌博。但如果成功,他们就能熬过这最艰难的冰封期!

窗外的暴雨声震耳欲聋,仿佛在催促着他们做出决定。

陈海生猛地一拍桌子:“干了!苏会计,你去联系所有能联系到的当铺和民间借贷的门路!我去找老周,看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关系!无论如何,搞到钱,先把供应商的嘴堵上,把贷款延期谈下来!”

绝境之中,一线近乎疯狂的生机被苏蔓硬生生刨了出来。

黑暗的店铺里,西个人再次行动起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7P5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浪尖淘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7P5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