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九章 风眼中的执照

小说: 浪尖淘金   作者:安生日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浪尖淘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7P5K/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83年深秋的深圳,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自入秋以来,街头巷尾的广播里便反复播放着“严厉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社论,市场管理处的大喇叭更是每天早中晚三次准时响起,要求各摊位“自查自纠,配合检查”。陈海生站在自己的摊位前,用一块崭新的蓝布仔细擦拭着柜台上的电子表,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木板下传来的细微震动——那是市场里其他摊主搬货、收摊时,慌乱中碰撞到铁皮棚柱的声音。

“海生,你可千万……可千万别出事啊!”隔壁卖尼龙袜的张姐一边手忙脚乱地将一捆捆袜子往蛇皮袋里塞,一边朝他投来忧心忡忡的目光。她那块“广源百货”的红布招牌己经被城管收走,此刻正蔫头耷脑地卷在她的竹篮里。“昨天东头卖电子表的阿水被抓了,听说栽在‘投机倒把’上,人到现在还没放出来……”

陈海生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抬头时,正看见不远处几个穿着藏青色制服、神色严肃的工商执法人员,正逐个摊位检查。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贴身口袋里那本硬壳工作证——那是去年他花了足足三个月工资,托老周头的关系,才好不容易办下来的“深圳市个体经营户营业执照”,编号是“深个03745”。证的边角己经被他得起了毛边,但“陈海生”三个字依然清晰可辨。

“张姐,别慌。”他把自己的摊位又整理了一遍,确保每一件商品都明码标价,标签端正,然后将那本厚厚的硬皮账本郑重地摆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封皮上“进销存明细账”五个字还是他用钢笔亲手描上去的。“我昨天才刚把三季度的流水账誊写清楚,该交的税也都提前交了。”

张姐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只是把她那块被没收的招牌又往怀里揽了揽,眼神复杂地看了陈海生一眼,便推着她那辆吱呀作响的二八自行车,汇入了市场出口处那片越来越拥挤的人流。

陈海生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市场。往日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场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平日里吆五喝六的“水客”们此刻都像霜打的茄子,蔫头耷脑地蹲在各自的摊位后面,眼神躲闪;几个穿着喇叭裤、戴着宽边蛤蟆镜的年轻人正手忙脚乱地往一个蛇皮袋里塞着“三洋”牌单卡收录机,其中一个不小心碰倒了陈海生摊位前的广告牌——“未来家电,敬请关注!”那块硬纸板“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沾上了泥。

“同志!同志!”

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在陈海生身后响起。他猛地回过头,只见市场管理处的老王,那个平时总爱叼着根旱烟杆、跟摊主们东拉西扯的中年男人,此刻正铁青着脸站在他摊位前,手里拿着个小本子,手指头戳着他摊位上的那几台“红灯”牌收音机:“陈海生,这些……这些都算‘投机倒把’吗?”

陈海生的心跳骤然加速,但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记得很清楚,上个月老周头特意来市场转悠了一圈,还语重心长地拍着他的肩膀说:“海生啊,你现在卖这些‘老古董’电子表、旧收音机,政策风险太大。我听说,下一步市里要重点扶持‘新家电’,什么‘凯歌’牌黑白电视机、‘蝴蝶’牌落地扇,这些才是将来的方向。”

他定了定神,不卑不亢地说道:“王管理员,我这些都是从正规国营商场进的货,都有发票。您看,”他从柜台底下抽出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购货发票,上面盖着“深圳市第一百货公司”的鲜红公章,“这是上个月二十五号进的‘红灯’牌六灯收音机,一共十台,单价七十二元,发票号是0043721到0043730。”

老王接过发票,狐疑地翻看了起来。他的手指在发票上粗糙的复写纸联上着,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滴落在发票上,晕开一小团墨迹。陈海生注意到,老王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眼神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安生日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就在这时,一个高亢的声音从市场入口处传来:“工商局的同志都过来!这边发现大问题了!”

陈海生循声望去,只见几个工商干部正围着一个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穿着花衬衫的男人。那人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长方形物体,看形状像是一台老式的“夏普”牌双卡立体声收录机。他一见穿制服的过来了,顿时慌了神,手一哆嗦,红布包掉在了地上,“啪”地一声裂开,露出了里面锃亮的黑色机身。

“这……这是我从香港带回来的!是‘水货’!我承认!我坦白!”那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里带着哭腔,“同志,我错了!我一时糊涂!您看在我主动交代份上,从轻处理吧!”

市场里顿时一片哗然。张姐推着自行车的手猛地一抖,自行车险些歪倒。几个原本还心存侥幸、试图把货物藏起来的摊主也纷纷停下了动作,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陈海生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摊位上的那本“进销存明细账”,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页,上面清晰地记录着:“9月5日,进货:红灯牌六灯收音机(国营上海无线电三厂出品)10台,单价72元,总价720元,供货单位:深圳市交电商场,经手人:李国强(加盖公章)。”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细节,都像是用刻刀精心镌刻上去的,真实而清晰。

“王管理员,”陈海生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力量,“如果您需要,我可以把所有的进货凭证、销售记录都提供给检查组。从开业到现在,我每一笔交易都有账可查,有据可依。”

老王抬起头,深深地看了陈海生一眼。他手中的发票还捏在手里,那几张薄薄的纸,仿佛有千斤重。他沉默了片刻,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将发票递还给陈海生:“行了,你这儿……先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些旧型号的收音机,近期政策不太明朗,你……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老王便转身,快步朝着那个跪在地上的“水货”贩子走去。陈海生默默地弯下腰,捡起掉落在地上的广告牌,用衣袖仔细擦去上面的泥印。当他重新将广告牌立在摊位前时,阳光恰好穿透了市场铁皮棚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未来家电,敬请关注”那几个己经有些褪色的红字上,竟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

傍晚收摊时,张姐特意留了下来,帮他把摊位上的东西收拾整齐。她的蛇皮袋里鼓鼓囊囊地塞着几十条尼龙袜,脸上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海生,还是你有远见。我听我男人说了,这次严打,市场里至少得有一半的摊位得关门。那些卖‘水货’、‘走私货’的,还有那些没证照的,全得被清理出去。”

陈海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帮她把蛇皮袋绑在自行车后座上。他抬头望向市场深处,只见几个工商干部正指挥着人将阿水的那个简陋摊位彻底拆除,木板、铁皮、塑料布被扔了一地,狼藉不堪。而在不远处,一家挂着“康佳电器经销部”新招牌的摊位前,却围了不少人,显得颇为热闹。

“张姐,”他指了指那个新摊位,轻声说,“明天,我想去一趟广州。听说那里的‘白云山’牌电风扇,厂家首销,价格比市面上能便宜不少。”

张姐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去吧!我看啊,你这‘未来家电’的牌子,很快就能挂起来了!”

夜幕降临,陈海生蹬着他的旧三轮车往家赶。皎洁的月光洒在深南大道上,路两旁新建的楼房己经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口袋里的工作证,又摸了摸裤兜里那本厚厚的账本——那本被用透明胶带仔细粘补过封皮的硬壳账本,里面不仅记录着这三年来一分一厘的辛劳与汗水,更承载着一个属于.…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或许正是为了荡涤掉那些泥沙和不规范,让真正踏实做事、遵纪守法的人,能够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兴土地上,获得更广阔的生长空间。凭借着这本凝聚着心血与智慧的账本,凭借着对政策的敏锐洞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己经在无形之中,为自己在这场“洗牌”中,赢得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

风,依旧在吹。



    (http://www.220book.com/book/7P5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浪尖淘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7P5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