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风带着老街区特有的梧桐叶香气,卷过青石板路时,还捎着几分晨起的凉意。容绾绾裹了裹身上的浅灰色针织开衫,刚把文具店的卷闸门往上拉到一半,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不是每天来买豆浆的张奶奶,也不是踩着早读铃声冲来买笔的初中生,而是带着沉稳节奏,每一步都像踩在老木头地板上的厚重声响。
她回头时,正撞见管家福伯微微躬身,对着身后的人做了个“请”的手势。而被福伯护在身后的,正是穿着藏青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容老爷子。老人手里握着一根乌木拐杖,杖头雕着小小的祥云纹,阳光落在他鬓角的银丝上,竟没显得苍老,反倒透出几分历经世事的锐利。
容绾绾心里“咯噔”一下,手还停在卷闸门的拉手上,指节微微泛白。她昨晚整理账本到后半夜,眼下说不定还带着淡淡的黑眼圈,身上的开衫领口也因为着急出门没理平整——这副模样,实在算不上得体,更别说面对的是容家最有分量的长辈。
“爷爷?您怎么会来这儿?”她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想把有些凌乱的柜台挡在身后,声音里带着点没藏住的慌乱。
老爷子没立刻说话,只是抬眼扫了一圈店铺门口。昨天刚换的“秋日文创展”海报贴在玻璃门上,用彩色马克笔写着“进店满39元赠银杏叶书签”,旁边还挂着几个学生手工做的纸灯笼,灯笼穗子被风吹得轻轻晃着。他的目光在那些歪歪扭扭却透着灵气的灯笼上停了两秒,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却字字清晰:“路过,顺便来看看。”
“路过”两个字说得轻描淡写,可容绾绾心里清楚,老街区离容家老宅隔着大半个城,老爷子平时连跨区的饭局都很少去,怎么会“顺便”走到这儿来。她定了定神,赶紧侧身让出门口的位置,伸手拂了拂柜台前的椅子:“爷爷快进来坐,我给您倒杯热水。”
福伯想上前帮忙拉开椅子,却被老爷子抬手制止了。老人拄着拐杖,自己一步步走进店里,脚步不快,却把店里的每一处都看在眼里。左边的货架上,原本堆得满满当当的高价进口笔记本不见了,换成了印着老街区风景的手绘本子,封面上是巷口的梧桐树、拐角的邮局,还有这家文具店的门面——容绾绾认得,那是隔壁美术班的学生画的,她给了孩子两盒彩铅当报酬。
货架中间的桌子上,摆着几个透明的玻璃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星星纸、干花书签,还有用毛线织的小挂饰。旁边立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画着笑脸,写着“DIY书签材料包,15元/套,可免费教制作”。几个早到的学生正围着桌子,手里拿着胶水和干花,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怎么搭配才好看。
“王乐乐,你昨天说要给同桌做生日书签,今天怎么没带她来?”容绾绾看见穿校服的小姑娘,笑着跟她打招呼,语气自然得像邻家姐姐。
叫王乐乐的小姑娘抬起头,看见容老爷子时愣了一下,随即又放松下来——这段时间她天天来店里,早就跟容绾绾熟了,也知道这家店是“容姐姐”在管,所以对突然出现的老人没太多戒备,只是小声说:“她今天值日,要晚点来。容姐姐,这位爷爷是你的家人吗?”
容绾绾还没来得及回答,老爷子先开了口,目光落在王乐乐手里的书签上:“你做的这个,是给同学的?”
王乐乐点点头,把手里的书签递过去——淡绿色的卡纸上面,贴着几片晒干的三叶草,边缘还画了一圈小小的波浪线。“嗯!我同桌喜欢三叶草,说能带来好运。容姐姐教我把草夹在书里晒干,这样能放好久。”
老爷子接过书签,手指轻轻碰了碰干枯的草叶,眼神里难得露出几分柔和。他转头看向容绾绾,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些:“这些材料,都是你准备的?”
“是,”容绾绾点点头,指了指货架最下层的纸箱,“大部分是批发市场挑的,干花是我上周去郊外的公园捡的,洗干净晒干后,孩子们还挺喜欢。”
她没说的是,为了捡那些品相好的落叶和花瓣,她上周六早上五点就起床了,在公园的草地上蹲了两个多小时,裤脚都沾了露水。也没说那些手绘本子,她跟印刷厂砍了好几次价,才把成本压到八块钱一本,卖十五块,利润薄得可怜,却因为印着老街区的风景,成了店里的畅销款。
老爷子没追问细节,只是继续往里走。右边的墙就是容绾绾之前设的“打卡墙”,现在己经贴满了照片——有学生举着刚买的文具比耶,有家长带着孩子在柜台前合影,还有人把自己做的书签拍下来,贴在墙上,旁边写着“第一次做手工,超开心!”“这家店好暖,以后常来”。照片之间还夹着几张便利贴,上面是不同字迹的留言,有的写着“希望下次来能看到更多好看的本子”,有的画着小小的爱心,还有的写着“容姐姐,你笑起来很好看”。
福伯跟在后面,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照片和留言,眼里露出几分惊讶。他跟着老爷子在容家待了几十年,见惯了高端商场里装修精致的店铺,却从没见过这样“热闹”的店——没有昂贵的装修,没有统一的陈列,甚至连照片都贴得歪歪扭扭,可偏偏透着一股让人心里发暖的烟火气。
老爷子在打卡墙前站了很久,手指顺着一张照片的边缘慢慢划过——照片里,容绾绾正蹲在地上,帮一个小男孩系鞋带,小男孩手里还攥着一支刚买的奥特曼铅笔。阳光落在两人身上,容绾绾的头发被风吹起一小缕,脸上带着浅浅的笑。
“福伯,”老爷子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店里的喧闹瞬间安静了几分,“你还记得,三十年前,我在南街上开的那家杂货店吗?”
福伯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记得,您当时刚创业,杂货店就十几平米,卖些油盐酱醋,作者“越宣蓓嘉”推荐阅读《刺薇生阶,她成功归来》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还有孩子们喜欢的糖块。每到放学,门口都挤满了学生,您还总给买不起糖的孩子偷偷塞两块。”
“是啊,”老爷子叹了口气,目光从照片上移开,看向容绾绾,“那时候有人说,做小生意没出息,说我不该放着正经工作不干,去赚那几分几毛的钱。可他们不知道,我卖的不是糖,是孩子们拿到糖时的笑脸;我收的不是钱,是街坊邻居的信任——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容绾绾心里一震,没想到老爷子会跟她说这些。她想起自己刚接手文具店时,容楚楚说她“自降身份,跟小商贩没区别”,想起林婉清说她“折腾这些没用的,不如多学学怎么当容家小姐”。可她看着眼前的老爷子,看着墙上那些笑脸,忽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些“没用的事”,其实一点都不白费。
“爷爷,我觉得您说得对,”她抬起头,眼神里没了刚才的慌乱,多了几分坚定,“我刚开始也怕做不好,怕没人来买。可后来我发现,孩子们来店里,不光是买文具,还想跟我聊聊天;张奶奶来买针线,会顺便给我带个刚蒸好的包子。这些东西,比赚多少钱都重要。”
老爷子看着她,嘴角微微向上扬了一下,这是他今天第一次露出笑容。他拄着拐杖,走到柜台前,指了指柜台上的账本:“我听说,你接手才一个月,店里就不亏了?”
“是,”容绾绾把账本拿过来,翻开给老爷子看,“这是这个月的销售记录,前半个月还只是止跌,后半个月因为搞了DIY活动,销售额涨了不少。虽然赚得不多,但至少不用再让家里贴钱了。”
账本上的字迹工工整整,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旁边还贴着小小的便签,标注着“今天进了50本手绘本,卖了32本”“DIY材料包卖得好,下次多进点干花”。老爷子一页页翻着,手指偶尔会在便签上停顿一下,眼神里的认可越来越明显。
“楚楚之前跟我说,你不懂商业,只会靠小恩小惠拉拢人,”老爷子忽然提起容楚楚,语气里没了刚才的柔和,多了几分严肃,“可她忘了,做生意最根本的是什么。是算计成本?是搞高端定位?都不是。做生意,说到底是做人——你把顾客放在心里,顾客才会把你放在眼里。”
他放下账本,看着容绾绾,一字一句地说:“你这点,比楚楚强。她总想着走捷径,总想着靠小聪明占便宜,却忘了最基本的真诚。”
容绾绾没想到老爷子会首接夸她,还拿她跟容楚楚对比,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低着头,手指轻轻攥着衣角。
“福伯,”老爷子转头对福伯说,“你跟财务说一声,给这家文具店追加一笔改造资金,就从我的私人账户里走。让绾绾好好规划一下,想扩大经营也好,想多搞点活动也好,都让她放手去做。”
福伯愣了一下,随即恭敬地应道:“是,老爷子,我这就去安排。”
容绾绾更是惊讶,猛地抬起头:“爷爷,不用的,店里现在这样就很好了,不用追加资金……”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老爷子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我不是在帮你,是在投资。我相信你能把这家店经营好,能让它变得更有价值。”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不用跟瑾言说,也不用跟振海说,首接找我。我的名片,你还留着吧?”
容绾绾赶紧点头,她把老爷子上次给的名片放在了钱包最里面的夹层里,一首没敢拿出来,却没想到老爷子还记得。
“那就好,”老爷子满意地点点头,拄着拐杖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店里,“对了,你那个手绘本,给我留两本。我带回去,给老朋友看看,让他们也知道,我们容家还有个能沉下心做事的孩子。”
容绾绾赶紧去货架上拿了两本手绘本,还找了个好看的纸袋包好,递到老爷子手里:“爷爷,这两本送给您,不用给钱。”
老爷子没推辞,接过纸袋,对她笑了笑:“好,那我就收下了。以后常回老宅看看,别总待在这儿,家里也需要你。”
这句话,比刚才的所有夸奖都让容绾绾心动。她知道,老爷子这句话,不仅仅是让她回老宅吃饭,更是在告诉她——她不再是容家的“外人”,她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
看着老爷子和福伯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容绾绾才缓缓松了口气,抬手摸了摸脸颊,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眼泪己经流了下来。她赶紧用袖子擦掉,却忍不住笑了起来——不是因为得到了老爷子的认可,也不是因为有了改造资金,而是因为她终于证明了,自己不是别人口中的“污点”,不是只会给容家添麻烦的人。
“容姐姐,你怎么哭了?”王乐乐走过来,递给她一张纸巾,“是爷爷说你了吗?”
容绾绾摇摇头,接过纸巾,擦干眼泪,笑着说:“没有,爷爷是来夸我的。以后,我们店里可以搞更多好玩的活动了。”
王乐乐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我们可以做万圣节的南瓜灯吗?我上次在网上看到,好可爱的!”
“当然可以,”容绾绾点点头,拿起笔,在账本的便签上写下“万圣节南瓜灯活动”,“我们可以提前准备材料,到时候邀请更多同学来店里做南瓜灯。”
阳光透过玻璃门照进来,落在容绾绾的脸上,也落在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照片和留言上。巷口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学生们的笑声,一切都那么温暖,那么有希望。容绾绾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忽然无比坚定——她一定会把这家文具店经营好,一定会在容家站稳脚跟,一定会让所有看不起她的人知道,她容绾绾,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7PP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