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的庆功宴席尚未完全散去,丁海峰便己开始着手筹备赴朝鲜事宜。
朝鲜总督一职,权柄虽重,却如坐火山口,他知道京城的封赏背后是万丈深渊般的责任。
就在他于行辕内与罗三及几位心腹将领研究朝鲜地图、分析各方势力时,亲兵来报:
“大人,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先生与德国驻华公使绅珂先生在外求见,另…德国使团中有一位名为汉纳根的参谋官,称是大人旧识。”
丁海峰闻言,眉梢一挑,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
他们果然来了,而且动作如此之快,竟首接从北京追到了威海卫,显然是没在恭亲王和李鸿章那里得到满意的答复,转而想从他这位新晋总督、事件的首接当事人这里寻找突破口。
“请他们到客厅等候,我即刻便到。”
丁海峰吩咐道,随即对罗三低声说,“看来,这赴任前的第一道考题,己经送上门了。”
不多时整理好官服,丁海峰步入客厅。
只见喀西尼和绅珂正襟危坐,神态间虽保持着外交官的礼貌,但眼神中难掩一丝急切。
而当他的目光扫过站在绅珂身后那位身材高大、面带微笑的德国军官时,丁海峰冰冷的表情不由得融化了一丝。
“汉纳根少校?”
丁海峰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和不易察觉的暖意,“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
此人正是在长崎事件中,于“定远”舰上与他并肩,力主对日强硬示警的德籍顾问汉纳根。虽然后来他调任他职,但那段共事的经历和汉纳根表现出的专业,给丁海峰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汉纳根上前一步,熟练地行了一个军礼,用略带口音但流利的中文说道:“丁军门,别来无恙!听闻军门黄海扬威,晋升总督,谨代表个人表示祝贺。我现在担任公使先生的军事随员。”
他巧妙地点明了自己在场的身份,既是旧识,也是德方代表。
有了汉纳根这层关系,客厅内原本略显僵硬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双方重新见礼落座。
喀西尼公使率先开口,依旧是那套说辞:“总督阁下,祝贺您荣升。您在黄海的英姿令人钦佩。想必您也清楚,我国舰队当时的出现,对平衡局势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真诚希望,这份友谊能够转化为更具体的合作。”
绅珂公使紧接着说:“德意志帝国一向重视与东亚强国的关系。阁下即将总督朝鲜,那里正是展现我们合作潜力的最佳舞台。”
丁海峰心中明镜似的,知道他们所求为何。
他端起茶杯,不疾不徐地说:“两位公使阁下远道而来,心意本督心领了。黄海之事,首要在于我北洋将士上下一心,誓死报国,其次亦赖朝廷洪福。贵国舰队前来观摩,客观上确也增添了声势,这一点,本督不会否认。”
丁海峰的这番话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
汉纳根听到丁海峰这样说,也适时地插话,:“丁军门,如今您执掌朝鲜,事务千头万绪。无论是巩固防务还是开发资源,或许都能找到与德国、俄国合作互利的地方。强大的朋友总比强大的敌人要好,不是吗?”
丁海峰沉吟片刻。
作为穿越者,他对德俄并无历史上那般刻骨的恶感,甚至对后世苏联早期的援助和德国一些对华友好人士留有模糊的好印象。
但他更清楚,国家利益面前,没有永恒的朋友。此刻的德俄,与英日美一样,都是觊觎东亚利益的殖民者。现在自己把他们完全拒之门外并非上策。
他看向喀西尼,缓缓说道:“公使阁下提及友谊与合作,本督深以为然。然而,朝鲜乃大清藩属,其领土与主权事宜,非本督一人可决,须秉承朝廷旨意。您所提的永兴湾加煤站及驻军权,事关重大,触及朝廷底线,请恕本督无法应允,亦建议公使阁下勿再提及,以免伤了两国和气。”
听到丁海峰的话,喀西尼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但丁海峰话锋一转:“不过,贵国舰队奔波劳顿,一片‘好意’若全然不顾,也非待客之道。这样吧,作为对贵国此次行动的一点‘谢意’,本督可奏明朝廷,将此前役中俘获的日軍战俘,共计约1000余人,全部移交贵方处理。听闻西伯利亚大铁路工程正需劳力,这些人,想必能派上用场。”
丁海峰的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喀西尼的眼睛微微一亮。
沙俄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这批战俘虽不多,但代表了某种合作的开端和清廷的态度,而且能恶心日本人,何乐而不为?
接着,他又看向绅珂和汉纳根:“至于德国…贵国精于工商,欲在远东寻求商机,本督可以理解。在朝鲜开设通商口岸,促进贸易往来,此事倒可商议。本督赴任后,可优先考虑在仁川或釜山划出特定区域,准许德国商人享有更为便利的通商条件,并可在遵守我国律法的前提下,进行矿产勘探等商业活动。但租借港湾、设立海军基地之事,亦绝无可能。”
丁海峰的提议,巧妙地避开了最核心的领土和主权要求,用战俘和商业利益作为替代品,既给了俄德两国一个交代,守住了底线,又没有完全拒绝,保留了日后周旋和利用两国牵制英日的机会。
喀西尼和绅珂对视一眼,虽然没能拿到最想要的军港,但总算不是空手而归。战俘对俄国是实惠,通商权对德国是未来利益的敲门砖。
他们看得出这位新任总督态度坚决却又灵活务实,远比北京那些老派官僚更难对付,也更有合作的可能。
“总督阁下果然快人快语,您的提议…颇具建设性。”
喀西尼公使最终点了点头,“我会将您的意思报告国内。”
绅珂公使也表示:“我们希望与总督阁下在朝鲜展开愉快的合作。”
送走俄德使节后,罗三有些担忧地问:“大人,将战俘交予俄人,允德人通商,朝廷那边…还有日本人若是知道…”
丁海峰冷哼一声:“朝廷若问起,便说是羁縻之策,以夷制夷。至于日本人…”
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们派人来打我们的时候,就该想到有这一天。让他们的士兵去西伯利亚吹吹冷风,好好清醒一下。至于通商,门户开放,利益均沾,谁也独吞不了朝鲜。我们要做的,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争取时间,强我自身!”
(http://www.220book.com/book/7Q9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