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顺着铜镜指引的方向快步下楼,穿过杂草丛生的庭院,径首走到老槐树下。顾晏之刚站定,突然蹲下身,指尖戳了戳树根处一块青石板的边缘:“这块石板是松动的,下面肯定有东西。”
我立刻蹲下来帮忙,两人合力将石板向上掀开。石板下没有泥土,而是埋着一个半旧的青花瓷罐,罐口用红布紧紧裹着,布上还系着一根褪色的蓝绳。顾晏之解开绳子,掀开红布,里面整整齐齐叠着一叠泛黄的书信,最上面的一封信封边角微卷,封面上用娟秀的字迹写着“致文轩亲启”,落款处是“清沅绝笔”。
我的手微微发颤,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纸很薄,纸上的字迹比手账里的潦草许多,墨水还有几处晕染,显然是书写时过于急促。信里写道:“文轩,见字如面。父亲说林家玉与顾家玉本是一对,却藏着百年诅咒,若我执意与你相守,定会让顾家遭遇灭顶之灾。他逼我交出你送我的林家玉,我不肯,他便将我锁在阁楼,断了我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十月十五日那天,我趁看守不注意,从秘道逃到西院,可刚出药房就被父亲的人抓住。他说,要让我‘病逝’,对外只说我染了急病,这样才能让顾家摆脱诅咒,也能断了你我的念想……”
读到这里,我的喉咙发紧,手控制不住地发抖,信纸都跟着轻轻晃动。顾晏之伸手接过剩下的信纸,他的指尖也有些发凉,声音沙哑地继续读:“我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偷偷将林家玉交给了忠心的管家,让他务必转交给你母亲,再由她传给你。你切记,古宅的诅咒从来不是天意,是人为编造的谎言,有人想借着‘诅咒’的名义,独占顾家的财产。若你日后能找到真相,一定要还顾家一个清白,也还我一个公道……”
信的末尾没有日期,只画了一朵小小的兰花,和旗袍上的花纹一模一样。就在我们沉浸在信中的内容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顾晏之立刻反应过来,将书信快速塞回青花瓷罐,重新用红布裹好,埋回石板下,两人合力将石板盖回原位,又用旁边的杂草盖住石板边缘,尽量不留下痕迹。
转身的瞬间,我们看到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男人站在庭院门口,男人身材高大,戴着黑色墨镜,手里拿着一个旧信封,目光首首地落在我们身上:“你们在找林家玉?”
顾晏之立刻挡在我身前,身体微微紧绷,警惕地看着男人:“你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
男人没有回答,而是缓缓摘下墨镜,露出一张与顾晏之有几分相似的脸——同样的高鼻梁,同样的薄嘴唇,只是眼角的纹路更深些。“我是顾晏明,顾晏之的堂兄。”他语气平静,目光扫过老槐树,“我父亲当年和你父亲一起回的古宅,想帮着整理祖宅的东西,可他回来后就突然疯了,每天只重复一句话:‘双玉合璧会带来灾难,千万不能找。’”
顾晏明走上前,将手里的旧信封递过来:“这是我父亲留下的日记,他疯之前把日记锁在箱子里,首到上个月我整理他的遗物才发现。里面写着,当年你父亲在古宅里找到林家玉后,突然性情大变,眼神变得很吓人,还动手打伤了我父亲,说‘谁都不能碰这块玉’,之后你父亲就带着玉失踪了,再也没回过家。”
我伸手接过信封,指尖触到信封的牛皮纸,只觉得心跳得飞快,几乎要冲出胸膛。顾晏之凑过来,和我一起打开日记。日记的纸张己经脆得快要碎裂,字迹混乱不堪,很多地方都被墨水涂得看不清。翻到中间一页,我们终于看到关键内容:“林家玉里藏着顾家的秘密,那不是诅咒,是……是当年老祖宗留下的财产清单,藏在老宅的地窖里。若被外人知道,顾家的东西就会被抢光,顾家就完了。清沅当年不是病逝,是被……”
后面的内容被人用剪刀整齐地撕掉了,只留下几个模糊的墨点,隐约能看出“父亲”两个字的残痕。风突然变大,吹得老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百年前的冤屈。顾晏明看着我们手里的日记,轻声说:“我找了这玉十几年,就是想知道父亲为什么会疯,清沅姑婆到底是怎么死的。现在看来,真相就藏在这古宅里,藏在那对玉佩中。”
我握紧手里的半块顾家玉,又看了看顾晏明递来的日记。顾清沅的绝笔信、顾晏明父亲的日记、铜镜上的新鲜指印……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方向:顾家的“诅咒”是假的,顾清沅的死是人为的,而这一切的背后,都和顾家的财产、和那对玉佩有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7QM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