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裹着丰收的甜香,吹得红旗生产大队的棉田翻起雪白的浪。苏晚站在田埂上,看着社员们腰间系着布兜,在棉丛中穿梭采摘,指尖翻飞间,雪白的棉絮就填满了布兜,拖拉机 “突突” 地往返于棉田与晒谷场,车斗里的棉包堆得像小山,连空气里都飘着棉花的柔暖气息。
“晚丫头,快尝尝这新摘的棉花糖!” 王大妈从兜里掏出一块用新棉絮做的棉花糖,外面裹着一层细白糖,递到苏晚面前,“俺家小虎刚做的,说让你和棉生也尝尝鲜。”
苏晚接过棉花糖,咬一口,甜软的口感在嘴里化开,带着新棉的清香。她转头看向不远处,陆霆琛正抱着棉生,教小家伙辨认棉桃 —— 棉生己经八个月了,能扶着东西稳稳走路,圆滚滚的身子裹在刘奶奶做的浅蓝棉外套里,小手抓住一颗刚摘的棉桃,嘴里含糊地喊着 “棉棉”,惹得周围的社员都笑了。
“慢点儿走,别摔着。” 陆爷爷跟在棉生身后,手里拿着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棉生的玩具和水壶。自从棉生学会走路,陆爷爷每天都要带他来棉田转一圈,说要让娃从小就沾沾 “丰收的喜气”。
苏晚走到陆霆琛身边,帮棉生理了理歪掉的帽子:“棉花节的展品都准备好了吗?张家庄和李家村的人说今天要把展品送过来。”
“都安排好了,李队长在纺线厂盯着呢,新的染布车间赶制了一批花布,还做了几件儿童棉衣当展品。” 陆霆琛接过她手里的棉花糖,掰了一小块喂给棉生,“刚才后勤科来电话,说给棉花节准备的红旗和标语己经送在路上了,保证明天能用上。”
这次棉花节是苏晚和陆霆琛牵头组织的,邀请了周边八个种棉花的村子,不仅要展示各村的棉花样品和棉制品,还要评选 “棉花种植能手” 和 “最佳棉制品”,公社和地区农业局的领导也会来参加,算是对这一年棉业发展的一次大检阅。
正说着,李队长骑着自行车赶来,车后座绑着一个布包,脸上带着几分焦急:“苏晚,陆团长!李家村送来的染布有点问题,颜色不均,有的地方还发暗,明天就要展览了,这可咋整?”
苏晚心里一紧,接过布包打开 —— 里面是几块宝蓝色的花布,确实有几处颜色偏浅,图案也显得模糊。“是不是染料没调好?还是染色时水温不够?”
“俺问了李家村的人,他们说按你教的方法调的染料,水温也没问题,就是不知道为啥会这样。” 李队长皱着眉,“他们村的老支书都快急哭了,说要是展品出问题,明年都不好意思来要棉种了。”
苏晚想了想,心里有了主意:“别慌,我有办法。咱们现在就去纺线厂,我带了‘特制染料助剂’,能把颜色调均匀。” 她嘴里的 “助剂”,其实是空间灵泉水稀释的 —— 之前试验过,灵泉水能让染料更稳定,颜色也更鲜亮,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陆霆琛抱着棉生,和李队长一起跟着苏晚往纺线厂走。路上,棉生趴在陆霆琛肩上,看着路边的棉田,突然伸手指向远处的晒谷场,嘴里喊着 “摘棉棉”—— 这是他第一次说出完整的短语,苏晚和陆霆琛都惊喜地对视一眼,陆爷爷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俺的棉生真聪明!都会说‘摘棉棉’了!”
纺线厂的染布车间里,李家村的老支书正蹲在地上,看着染坏的花布唉声叹气,几个妇女围在旁边,手里拿着染料桶,一脸无措。看到苏晚,老支书赶紧站起来:“苏同志,你可来了!这布要是没法修,俺们村这次可就丢人了……”
“老支书别着急,我带来了助剂,咱们试试就能修好。” 苏晚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小瓶,里面装着灵泉水,“把这个倒进染料里,搅拌均匀,再把布重新染一遍,颜色就能均匀了。”
她亲自示范,将灵泉水倒入染料桶,用木棒搅拌均匀,然后让妇女们把染坏的花布放进染缸。十分钟后,当花布被捞出来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 宝蓝色的布料均匀鲜亮,上面的棉花图案清晰立体,比之前没染坏的还要好看!
“太神奇了!苏同志,你这助剂真是宝贝!” 老支书激动地握住苏晚的手,“俺们村以后染布,能不能也用这个?俺们出钱买!”
“不用买,” 苏晚笑着说,“我教你们做,用草木灰和泉水按比例混合,就能做出类似的助剂,成本低还好用。”
解决了展品的问题,大家都松了口气。李队长笑着说:“这下好了!明天的棉花节肯定能顺利举办!俺们纺线厂准备的儿童棉衣,用的是新弹的棉絮,还绣了棉花图案,保证能拿‘最佳棉制品’!”
接下来的一天,整个大队都忙着筹备棉花节。晒谷场被清理出来,中间搭了一个简易的舞台,周围摆着八个展台,分别对应八个村子;陆爷爷带着几个老社员,在舞台两侧挂起了红旗和标语,“庆祝棉花丰收”“推广优质棉种” 的红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王大妈和刘奶奶则带着妇女们,在展台周围摆上了刚蒸的白面馒头和绿豆汤,准备招待来参加棉花节的客人。
小学的孩子们也没闲着,赵小宇带着农业实践课的同学,把他们种的棉花样品装在玻璃罐里,贴上 “希望田棉花” 的标签,还把 “棉苗生长记录册” 摊开摆在展台上,准备给大家介绍他们的种植经历。“苏老师,你看我们的棉花,纤维又长又白,肯定能评上‘最佳学生展品’!” 赵小宇兴奋地说,眼里满是期待。
苏晚摸了摸他的头:“肯定能!你们付出了这么多努力,这是你们应得的。”
棉花节当天,天刚亮,各个村子的人就陆续来了。有的推着独轮车,上面装着棉花样品和棉制品;有的牵着牛,牛背上驮着新弹的棉絮;孩子们穿着新做的棉布衣,跟在大人身后,手里拿着小风车,笑声清脆。
地区农业局的张局长也来了,他穿着中山装,手里拿着笔记本,看到晒谷场的热闹景象,笑着说:“没想到你们的棉花种得这么好!今天一定要好好看看,把好的经验推广到全地区!”
上午九点,棉花节正式开始。李队长拿着铁皮喇叭,声音洪亮:“各位领导,各位乡亲!今天是咱们首届棉花节,感谢大家来参加!首先,请张局长讲话!”
张局长走上舞台,看着台下的人群,感慨地说:“看到这么好的棉花,这么热闹的场面,我很高兴!红旗大队带头推广优质棉种,帮助周边村子发展棉花种植,这是‘互助共富’的好榜样!以后地区会加大支持,让更多村子种上优质棉花,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社员们纷纷欢呼,棉生被陆霆琛抱着,也跟着拍手,虽然拍得乱七八糟,却惹得大家都笑了。
接下来是展品展示环节。八个村子的展台前都围满了人:红旗大队的展台上,纺线厂做的儿童棉衣格外显眼,浅粉色的布料上绣着雪白的棉花图案,棉絮蓬松柔软,张局长摸了摸,赞不绝口:“这棉衣做得好!又轻又暖,比城里买的还好!”
张家庄的展台上,摆着他们村种的棉花样品,棉絮雪白,纤维细长,老支书骄傲地说:“这是用苏同志送的抗虫棉种种的,亩产西百二十斤,比去年多了八十斤!”
李家村的展台前,之前染坏的花布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老支书拿着布,给大家介绍苏晚教的染色技术,引来一片称赞。
最热闹的还要数小学的展台。赵小宇拿着 “棉苗生长记录册”,给大家讲解他们怎么播种、浇水、松土,孩子们种的棉花样品也被称赞 “最有心意”。张局长摸着赵小宇的头,笑着说:“这孩子真是好样的!不仅学习好,还会种地,以后肯定是个好人才!”
展示结束后,开始评选 “棉花种植能手” 和 “最佳棉制品”。经过投票,张家庄的老支书因为棉花亩产最高,当选 “种植能手”;红旗大队纺线厂的儿童棉衣,当选 “最佳棉制品”;赵小宇则因为带领孩子们种出优质棉花,获得了 “农业实践之星” 的称号。
颁奖时,棉生被陆霆琛抱上舞台,负责给老支书献花。小家伙手里拿着一束用棉花扎成的花束,踉踉跄跄地走到老支书面前,把花束递过去,嘴里喊着 “爷爷棒”,惹得台下掌声雷动,张局长也笑着说:“这孩子真是棉花节的小福星!”
中午,李队长在晒谷场摆了三十桌酒席,招待所有来参加棉花节的人。桌上的菜都是自产的:炖棉花鸡用的是空间养殖的鸡,肉质鲜嫩;红烧肉用的是新杀的猪肉,酱香浓郁;炒青菜是院子里种的,清脆爽口;还有用新收的棉花籽榨的油炒的鸡蛋,金黄。
张局长坐在主位上,看着满桌的菜,又看了看台下热闹的人群,感慨地说:“你们这日子过得真红火!有好的棉种,有能干的乡亲,还有像陆团长、苏同志这样的带头人,以后肯定能发展得更好!”
陆爷爷举起酒杯,笑着说:“谢谢张局长的夸奖!俺们能有今天,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多亏了霆琛和晚丫头,还有各位乡亲的努力!来,咱们干杯,祝明年的棉花收成更好!”
“干杯!” 大家举起酒杯,碰在一起,清脆的响声在晒谷场上回荡。棉生坐在苏晚怀里,手里拿着一个小勺子,在碗里舀着小米粥,吃得小嘴吧唧响,偶尔还会举起勺子,给苏晚喂一口,惹得全家都笑了。
棉花节结束后,张局长特意留下,跟苏晚和陆霆琛商量棉种推广的事:“你们培育的抗虫棉种和抗寒棉种,很适合在咱们地区推广。地区农业局想跟你们合作,建立一个棉种培育基地,由你们负责技术指导,咱们一起把优质棉种推广到全地区,让更多农民受益。”
苏晚和陆霆琛都很兴奋,苏晚说:“没问题!我们空间…… 我们家有育苗经验,肯定能把基地建好,培育出更多优质棉种。”
陆霆琛也补充道:“我会协调军区的资源,帮忙搭建育苗棚和仓库,保证基地能顺利运营。”
张局长高兴地说:“太好了!这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我回去就上报,争取明年春天就能启动基地建设!”
接下来的日子,丰收的喜悦依旧笼罩着各个村子。红旗大队的棉花卖了个好价钱,社员们的分红比去年多了三成,王大妈拿着分红,给小虎买了一辆新自行车,还给棉生买了一个长命锁;刘奶奶则用分红,给小学买了一批新的课外书,放在 “红领巾图书室” 里,供孩子们阅读。
纺线厂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地区服装厂不仅增加了布料的订购量,还委托他们生产儿童棉衣,说要在城里的百货大楼设立专柜。李队长忙着扩建车间,招了更多的社员,还请苏晚设计新的棉制品图案,苏晚设计的 “棉花娃娃” 图案,一经推出就受到孩子们的喜欢,订单排到了年底。
小学的农业实践课也结课了,孩子们种的棉花收获了两百多斤,足够给全校的孩子做新校服。赵小宇带着同学们,跟着王大妈一起,把棉花送到纺线厂,看着工人叔叔阿姨把棉花纺成线、织成布,眼里满是自豪:“苏老师,明年春天,我们还要种棉花,种更多的棉花!”
苏晚笑着点头:“好啊!明年咱们把‘希望田’扩大,种上更多的棉花,还要种些蔬菜,让大家都能吃到自己种的菜。”
十月初,天气渐渐转凉。棉生己经能独立走路了,还会说很多简单的短语,比如 “吃棉糖”“找爷爷”“去棉田”。每天早上,他都会拉着陆爷爷的手,去院子里看陆爷爷种的棉花盆栽,嘴里念叨着 “棉棉长”,可爱得紧。
有一天,苏晚和陆霆琛带着棉生去张家庄,看看他们的棉花收储情况。老支书带着他们去了恒温仓库,里面的棉籽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干燥。“苏同志,陆团长!明年的棉种俺们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们的新棉种了!” 老支书笑着说,“俺们村还想请你们来给社员们培训,教大家怎么种出更好的棉花。”
“没问题!” 苏晚笑着答应,“明年春天,我们肯定来,还会带新的育苗技术来,保证大家的棉花亩产再提高!”
从张家庄回来的路上,棉生在车里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一颗棉籽。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窗外的秋景,心里满是幸福。陆霆琛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你看,咱们的棉种推广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好日子,棉生也健康长大,这就是你想做的事。”
“嗯,” 苏晚点头,“以后我们还要建立棉种基地,推广更多的优质棉种,让全地区的农民都能种出好棉花,过上好日子。还要教棉生认识更多的农作物,让他知道劳动的可贵,知道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
陆霆琛笑着点头:“好,我们一起努力。等棉种基地建好了,我们带着棉生去看看,让他知道,他的名字里,藏着这片土地的希望。”
回到家,苏晚进入空间,看着育苗室里新培育的高产棉种,翠绿的幼苗带着灵泉的光泽;灵泉边的陶瓮里,用灵泉水泡的染料助剂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恒温储存间里的棉籽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干燥。这方小小的空间,不仅是她末世里的避难所,更是她今生幸福生活的助力,是这片土地繁荣的希望。
陆霆琛抱着睡醒的棉生,走进空间,棉生看到育苗室里的棉苗,立刻挣脱陆霆琛的手,踉踉跄跄地跑过去,伸手摸了摸棉苗的叶子,嘴里喊着 “棉棉好”。苏晚和陆霆琛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陆爷爷也走了进来,看着眼前的景象,感慨地说:“想当年,我打仗的时候,哪敢想能有这么好的日子?现在有棉种,有工厂,有学校,还有这么可爱的重孙子,这辈子值了!”
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怀里的棉生,看着身边的陆爷爷,心里满是安宁。她知道,新的一年,棉种基地会顺利建成,更多的村子会种上优质棉花;纺线厂会发展得更好,成为地区的示范企业;小学的农业实践课会帮助更多的孩子爱上土地;棉生会学会更多的话,认识更多的农作物。
而她和陆霆琛的爱情,也会在这平凡而美好的日子里,继续温暖地延续下去。他们会一起看着棉生长大,看着棉花种满田野,看着这片土地越来越繁荣,用爱与坚守,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也书写着这个时代最温暖的希望。
窗外的夕阳洒进来,给空间里的棉苗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陆霆琛抱着棉生,苏晚靠在他肩上,陆爷爷坐在旁边看着他们,雪球趴在脚边,安静地看着远方。这就是苏晚重生后最想要的生活 —— 有爱人陪伴,有家人守护,有朋友关怀,有一方小小的空间助力,在这个和平而温暖的年代里,让日子像棉花一样,洁白、柔软、充满无限希望。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