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 春奠启航,棉业繁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月的春光撞开了冬日的余寒,红旗生产大队的田埂上满是新绿。苏晚站在棉种基地的空地上,看着工人师傅们忙着搭建奠基仪式的台子,红色的绸布裹着奠基石,上面 “红旗优质棉种培育基地” 十个大字是陆爷爷亲笔题写的,苍劲有力的笔触在阳光下泛着墨香。

“小心点,别碰着绸布。” 苏晚伸手扶了扶被风吹歪的绸带,指尖触到冰凉的石头,心里满是期待。今天是基地正式奠基的日子,地区农业局的张局长、公社领导,还有八个村子的支书和社员代表都会来,连小学的孩子们也准备了节目,要给仪式添热闹。

“在忙呢?” 陆霆琛走过来,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里面是刚从军区食堂带来的豆浆和油条,“先吃点东西,一会儿仪式开始就没功夫了。棉生呢?跟爷爷在那边看育苗棚了?”

苏晚接过豆浆,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嗯,陆爷爷说要带他认认‘未来的棉苗’,小家伙现在会说‘棉苗移栽’了,每天都要去育苗棚转两圈,还会帮着递小铲子。”

正说着,远处传来棉生清脆的叫声:“妈妈!棉苗!” 循声望去,陆爷爷牵着一个穿着浅蓝棉外套的小身影,正往这边走。棉生快两岁了,个子长了不少,刘奶奶新做的虎头棉鞋踩在地上 “哒哒” 响,手里攥着一个用棉花扎的小花束,是昨天跟王大妈学做的,说要给奠基仪式 “献花”。

“棉生真棒,花束做得真好看。” 苏晚蹲下身,帮他理了理歪掉的衣领,“一会儿要给张爷爷献花,记得说‘基地加油’好不好?”

棉生眨着圆溜溜的眼睛,用力点头,清晰地吐出 “基地加油,棉苗长大”—— 这是他最近刚学会的完整句子,每天听苏晚和陆霆琛聊基地,不知不觉就记在了心里。陆爷爷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俺的棉生就是聪明,以后肯定是基地的‘小技术员’。”

就在这时,李队长匆匆跑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苏同志,陆团长!育苗棚的恒温设备出了点问题,三号棚的温度降到十度以下了,里面的棉苗怕是要受冻!”

苏晚心里一紧,顾不上吃早餐,拉起陆霆琛就往育苗棚跑:“怎么会突然降温?昨天检查还好好的。”

“俺问了看棚的社员,说是夜里的风把通风口吹开了,恒温器的探头冻住了。” 李队长跟在后面,脚步有些踉跄,“里面有刚培育的抗虫棉苗,要是冻坏了,今年的移栽就耽误了!”

三人冲进三号育苗棚时,棚内果然透着寒气,原本翠绿的棉苗有些叶片己经发蔫。苏晚蹲下身,指尖抚过棉苗的叶子,冰凉的触感让她心头一沉。她转头对陆霆琛说:“我空间里有灵泉水,能快速提升土壤温度,你让战士们把棚内的通风口封死,再拿些塑料膜把棚顶加厚,我来救棉苗。”

陆霆琛立刻点头,转身对跟来的警卫员吩咐:“去把工程队的塑料膜和胶带拿来,再叫两个战士过来帮忙封通风口。”

苏晚假装从帆布包里掏东西,实则悄悄从空间引了些灵泉水,倒入喷雾器中。她拿着喷雾器,对着棉苗根部的土壤仔细喷洒,灵泉水带着温润的地脉气息,很快就让土壤泛起淡淡的暖意。陆爷爷抱着棉生站在旁边,棉生伸出小手,也要帮着 “浇花”,苏晚笑着把喷雾器的喷头调低,让他对着旁边的空盆练习,小家伙学得有模有样,嘴里还念叨着 “棉苗不怕,水暖暖”。

半个多小时后,棚内的温度渐渐回升到十五度,发蔫的棉苗也慢慢舒展叶片,恢复了生机。赶来查看的张家庄老支书松了口气:“苏同志,你真是有办法!这棉苗要是冻坏了,俺们村今年的种植计划就泡汤了。”

“多亏了苏晚的‘特制营养液’。” 陆霆琛帮苏晚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打圆场,“这是她特意配制的,能快速缓解低温对棉苗的影响,以后咱们育苗棚都要备上。”

解决了育苗棚的危机,奠基仪式也快开始了。苏晚把棉生交给陆爷爷,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蓝色工装 —— 是纺线厂新做的,用的是浅蓝细棉布,领口绣着小小的棉花图案,既利落又显精神。

上午九点,奠基仪式正式开始。公社领导首先讲话,手里拿着话筒,声音洪亮:“红旗棉种基地的建立,是咱们公社‘农业升级’的大好事!以后有了优质棉种,有了专业技术,咱们的棉花肯定能种得更好,乡亲们的日子也能更红火!”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社员们纷纷挥舞着手里的小红旗,小学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站在队伍前排,手里举着 “我爱棉花”“建设家乡” 的小牌子,脸上满是兴奋。

接下来是张局长讲话,他走到台前,看着台下的人群,感慨地说:“去年我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空地;现在,育苗棚建起来了,优质棉苗长起来了,这都是红旗大队和周边村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地区农业局会全力支持基地建设,不仅要把优质棉种推广到全地区,还要帮你们申请‘省级示范基地’的称号!”

掌声再次响起,李队长激动地带头喊:“谢谢张局长!谢谢领导!咱们一定好好干!”

最热闹的环节是奠基培土。张局长、公社领导、陆霆琛、苏晚,还有八个村子的支书代表,一起走到奠基石旁,拿起铁锹,将象征希望的泥土铲在奠基石上。棉生被陆爷爷抱在怀里,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塑料铲子,也跟着铲了一勺土,虽然大部分都撒在了地上,却引得台下笑声一片,张局长笑着说:“这孩子真是基地的‘小福星’,以后肯定能见证基地的大发展!”

仪式结束后,张局长特意留下,跟着苏晚去育苗棚查看棉苗。看到绿油油的棉苗长势喜人,他忍不住点头:“这些棉苗比普通棉苗壮实三成,抗病性也强,今年推广下去,肯定能让农民的收入再提高!你们的育苗技术手册准备好了吗?地区想印一批,发给各个公社。”

“准备好了!” 苏晚赶紧从办公室拿出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棉籽浸泡、播种、育苗、移栽的全过程,还有灵泉水改良土壤、营养液配制的 “简化版方法”(隐去了空间的秘密,只说是农艺师传承的技术),“这里面还有各个村子的种植案例,方便大家参考。”

张局长接过手册,翻了几页,赞不绝口:“做得很细致!我回去就让局里安排印刷,争取月底就能发下去。”

奠基仪式的热闹还没散去,纺线厂又传来了好消息。李队长拿着地区百货公司的订单,兴冲冲地跑来:“苏晚,陆团长!百货公司说咱们的手工棉被和棉毯卖得太好了,要加订八百床棉被、五百条棉毯,还想让咱们做一批儿童棉马甲,说要赶在‘六一’节前上架!”

“太好了!” 苏晚眼睛亮了,“儿童棉马甲可以用咱们新设计的‘棉花娃娃’图案,颜色选浅粉、浅蓝,肯定受孩子们喜欢。”

可兴奋劲儿还没过去,纺线厂的染色车间就遇到了难题 —— 染高端棉毯用的天然靛蓝染料不够了。喜欢鸽子树的大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负责染布的张大妈急得团团转:“俺们联系了好几家染料厂,都说最近订单多,要等半个月才能供货,可百货公司催得紧,这可咋整?”

苏晚想起空间里的蓼蓝种植区 —— 之前为了改良染料,她特意在空间种了些蓼蓝,用灵泉水浇灌后,不仅长势好,提取的染料颜色也更鲜亮。她对张大妈说:“别慌,我有办法。我家亲戚有种蓼蓝,能提取靛蓝染料,我现在就去拿些过来,咱们先试试能不能用。”

当天下午,苏晚从空间里收割了一批蓼蓝,用灵泉水按比例提取出靛蓝染料,送到纺线厂。张大妈将染料倒入染缸,搅拌均匀后,放入棉毯试染 —— 半小时后,一条宝蓝色的棉毯被捞出来,颜色均匀鲜亮,比之前用的染料还要好看!

“太神奇了!苏同志,你这染料比厂里买的还好!” 张大妈激动地拿着棉毯,给旁边的妇女们展示,“你看这颜色,又亮又匀,还没有色差,百货公司肯定满意!”

苏晚笑着说:“这染料的提取方法我也写下来了,以后咱们可以自己种蓼蓝,不仅成本低,还能保证染料供应,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解决了染料问题,纺线厂的生产又恢复了忙碌。王大妈带着妇女们缝棉被,刘奶奶负责在棉毯边角绣棉花图案,张大妈则带着染布组加班加点赶订单,车间里机器的 “嗡嗡” 声、妇女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满是丰收的希望。

与此同时,小学的农业实践课也有了新动作。苏晚和赵小宇商量,在基地开展 “棉苗认养” 活动 —— 每个孩子认养一株棉苗,负责浇水、松土,记录棉苗的生长过程,等到秋天收获,用自己认养的棉絮做一件小手工。

“苏老师,我要认养最壮的那株!” 赵小宇第一个举手,眼里满是期待,“我还要成立‘少年农技队’,带着同学们一起照顾棉苗,向您学习种植技术!”

孩子们都兴奋地举手报名,有的说要给棉苗做 “成长日记”,有的说要每天来基地浇水,还有的说要跟认养的棉苗比身高。苏晚看着孩子们热情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 —— 这些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亲近土地,热爱劳动,这就是农业实践课最珍贵的意义。

棉生也跟着陆爷爷来基地 “认养” 了一株棉苗,虽然他还不太懂 “认养” 的意思,却每天都要拉着陆爷爷的手,去给棉苗浇点灵泉水(苏晚提前装在小水壶里),嘴里念叨着 “棉苗长大,做小被子”。有次他看到赵小宇在记录棉苗高度,也学着用小石子在旁边画道道,惹得赵小宇笑着说:“棉生,等你长大了,我教你写‘棉苗生长记录’!”

西月初,基地的第一批棉苗达到了移栽标准。苏晚和陆霆琛组织八个村子的社员,在基地开展 “移栽培训”—— 她亲自示范如何起苗、运苗、定植,教大家怎么判断棉苗的根系是否健康,怎么浇定根水才能让棉苗快速扎根。

老周叔带着儿子一起来学习,他儿子年轻力壮,很快就掌握了移栽技巧,还主动帮其他社员运苗。“苏同志,俺们家今年要种两亩抗虫棉,肯定按你教的方法种,保证不辜负这么好的棉苗!” 老周叔一边移栽,一边笑着说,眼里满是干劲。

张家庄的老支书也来了,他带着村里的年轻人,把基地的棉苗小心翼翼地装上车,准备运回村里移栽。“苏同志,陆团长!等秋天棉花丰收了,俺们第一时间来报喜,还要给基地送最好的棉絮!”

移栽工作持续了三天,八个村子共移栽棉苗五千多株,覆盖棉田两百多亩。看着田里整齐排列的棉苗,苏晚心里满是成就感 —— 这不仅是棉苗的移栽,更是希望的播种,是她和陆霆琛、和所有乡亲们共同的期待。

西月中旬的一个周末,苏晚和陆霆琛带着棉生,去张家庄查看棉苗移栽后的长势。田里的棉苗己经扎根成活,叶片舒展,泛着健康的浓绿,社员们正在田间除草,看到他们,笑着喊:“苏同志,陆团长!你们看这棉苗,长得比去年的壮实多了,肯定能有好收成!”

棉生挣脱陆霆琛的手,跑到田埂边,指着棉苗,清晰地说:“棉苗好,妈妈笑,爸爸开心,爷爷高兴。” 这是他第一次说出这么长的句子,苏晚和陆霆琛都惊喜地对视一眼,陆爷爷更是笑得眼睛都眯了:“俺的棉生长大了!都会说完整的话了!”

从张家庄回来的路上,夕阳西下,把田野染成了金色。棉生坐在苏晚怀里,手里攥着一颗棉籽 —— 是老支书特意给他的,说让他 “等明年种在院子里”。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窗外的景象,心里满是幸福:“你看,咱们的基地越来越好了,棉苗长势喜人,纺线厂订单不断,孩子们也爱上了农业,这就是咱们想要的生活。”

“嗯,” 陆霆琛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等夏天棉苗开花,咱们带棉生来看;秋天丰收,咱们一起摘棉花,给基地办个‘丰收节’,邀请所有乡亲们来庆祝。”

回到家,陆爷爷己经做好了晚饭,桌子上摆着用空间灵泉水炖的鸡汤、陆霆琛从军区食堂订的烤鸭,还有王大妈送来的猪肉白菜饺子。棉生坐在儿童椅上,自己拿着小勺子吃饭,偶尔还会给苏晚和陆霆琛夹菜,虽然动作笨拙,却惹得全家都笑了。

饭后,苏晚进入空间,看着里面的景象 —— 蓼蓝长势喜人,灵泉水汩汩流淌,育苗室里新培育的棉种泛着健康的光泽,恒温储存间里的棉籽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这方小小的空间,不仅是她末世里的避难所,更是她今生幸福生活的助力,是这片土地繁荣的希望。

陆霆琛抱着棉生走进来,棉生看到育苗室里的棉苗,立刻挣脱他的手,跑过去摸了摸叶片,嘴里喊着 “棉苗长大,做小被子,给妈妈,给爸爸,给爷爷”。苏晚和陆霆琛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陆爷爷也走了进来,看着眼前的景象,感慨地说:“想当年,我打仗的时候,哪敢想能有这么好的日子?现在有基地,有工厂,有学校,还有这么懂事的重孙子,这辈子值了!”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给空间里的棉苗镀上了一层银辉。陆霆琛抱着棉生,苏晚靠在他肩上,陆爷爷坐在旁边看着他们,雪球趴在脚边,安静地看着远方。这就是苏晚重生后最想要的生活 —— 有爱人陪伴,有家人守护,有朋友关怀,有一方小小的空间助力,在这个和平而温暖的年代里,用爱与坚守,让日子像棉苗一样,茁壮生长,充满无限希望。

她知道,夏天很快就会到来,棉苗会开出淡紫色的花;秋天会带来丰收,雪白的棉桃会挂满枝头;纺线厂的高端棉制品会走进更多家庭,基地会成为省级示范基地;棉生会学会更多的话,认识更多的农作物;赵小宇的 “少年农技队” 会帮助更多人,孩子们会用自己认养的棉絮做出可爱的小手工。

而她和陆霆琛的故事,也会在这平凡而美好的日子里,继续温暖地延续下去,带着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期待,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也书写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