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7章 春耕移栽,新品共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月的春风吹绿了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田埂上的荠菜冒出的芽,柳树枝条垂着鹅黄的新叶,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绿意。苏晚站在王家村的有机棉田地头,手里拿着一把小锄头,正指导社员们修整垄沟 —— 两亩有机棉田己经按间距一尺划好了移栽线,垄沟笔首,土块敲得细碎,是她前一天带着 “少年农技队” 一起整的地,灵泉水改良过的土壤泛着温润的黑褐色,透着勃勃生机。

“婶子,垄沟要挖深三寸,这样浇水时能存住水,棉苗的根才能扎得深。” 苏晚蹲下身,给旁边的张大妈示范,手里的锄头轻轻刨土,动作熟练利落,“有机棉移栽最讲究‘浅栽高培’,苗栽浅了怕晒,栽深了怕闷根,刚好埋到第一片真叶下面就行。”

张大妈点点头,手里的锄头轻了不少:“俺记着哩!你说这有机棉能卖高价,俺们都卯着劲好好栽,争取今年多挣点钱,给小虎买辆新自行车,让他骑着去公社上学。”

不远处,陆霆琛正带着军区的战士们,把育苗棚里的有机棉苗往田埂边运。战士们两人一组,小心翼翼地捧着育苗盘,棉苗翠绿的叶片上还沾着晨露,茎秆粗壮,是之前用灵泉营养液催壮的好苗。“小心点,别碰掉叶子,这苗可是咱们的宝贝!” 陆霆琛一边递育苗盘,一边叮嘱,军绿色的外套沾了点泥土,却丝毫不影响他的稳重。

赵小宇带着 “少年农技队” 的二十多个孩子,正拿着小铲子在移栽点挖坑。小花蹲在地上,用尺子量着坑的间距,认真地说:“苏老师说,坑要挖五寸宽、三寸深,间距一尺,这样棉苗长大后才不会挤着!”

小虎则拿着标记杆,在每个移栽点插上小木牌:“这是俺们昨天写的‘责任牌’,每个牌子上都有名字,以后这株棉苗就归俺们管,浇水、松土都包了!”

棉生也跟着陆爷爷来帮忙,穿着刘奶奶做的浅蓝有机棉小褂,手里攥着一把迷你小锄头,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地里刨坑。小家伙刚满三岁半,力气不大,刨出的坑浅得能看见土底,却格外认真,额头上满是汗珠也不喊累,嘴里还念叨着 “挖坑,栽苗,棉棉长”。

“棉生乖,坑要再挖深点,棉苗的根才能放下。” 陆爷爷蹲在旁边,耐心地教他调整姿势,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坑的形状,“爷爷小时候种地,都是用这样的坑栽苗,长得可壮实了。”

棉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学着陆爷爷的样子,把小锄头往土里按了按,虽然还是没挖深多少,却引得旁边的战士们都笑了:“这小娃真是咱们的‘春耕小帮手’!”

正说着,王家村的王支书匆匆跑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苏同志,陆团长!俺们村的沙土地保水性太差,刚浇的水没一会儿就渗下去了,棉苗栽下去怕是会缺水!”

苏晚心里一紧 —— 沙土地保水难是之前改良时就担心的问题,虽然用灵泉改良过土壤肥力,却没彻底解决保水问题。她跟着王支书走到田边,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指尖能感受到土壤的松散,浇水的地方己经泛白。“别慌,我带了‘保水改良剂’,混在土里能锁住水分,再教你们起垄时加层碎秸秆,保准能留住水。”

她假装去自行车上拿工具,实则从空间里引了些灵泉水,混进提前准备好的 “改良剂”(灵泉水混合腐熟棉籽饼、艾草灰)里,装在木桶里递给社员:“把这改良剂撒在坑底,再盖层碎秸秆,既能保水,又能当肥料,一举两得。”

陆霆琛立刻协调战士们,从附近的玉米地运来了碎秸秆,社员们按照苏晚说的方法,先在坑底撒改良剂,再铺碎秸秆,最后栽苗浇水。刚栽好的棉苗挺拔地立在垄上,叶片舒展,迎着春风轻轻晃动,王支书摸了摸土壤,惊讶地说:“这改良剂真管用!土摸起来潮乎乎的,比之前保水多了!”

张家庄和李家村的社员们也赶来帮忙,有的栽苗,有的浇水,有的铺秸秆,田埂上满是忙碌的身影。王大妈带着几个妇女,在田边支起了灶台,煮着红薯汤和玉米饼,香气飘出老远:“大家歇会儿,吃点东西再干!这红薯是俺家窖里存的,甜得很!”

苏晚接过红薯汤,温热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春日的凉意。她看着眼前的景象 —— 社员们分工协作,孩子们穿梭在田间记录,战士们帮忙搬运物资,心里满是温暖:“有大家帮忙,咱们肯定能顺利完成移栽,秋天就能收好多有机棉。”

陆霆琛坐在田埂上,帮她擦了擦额角的汗:“刚跟省纺织厂的王经理通了电话,上海的设计师今天下午就到,要跟咱们一起研发新的有机棉产品,咱们得早点回去准备。”

提到上海的设计师,苏晚眼睛亮了 —— 之前王经理说要开发有机棉睡衣和围巾,这是把有机棉产品从婴儿品类拓展到市场的好机会。“好,咱们加快进度,下午准时回去对接。”

中午时分,两亩有机棉苗终于移栽完成。翠绿的棉苗整齐地立在垄上,像一片绿色的波浪,社员们站在地头,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满是期待。王支书激动地握住苏晚的手:“苏同志,谢谢你!要是没有你,俺们村的有机棉肯定栽不好!等秋天丰收了,俺们第一时间给你送最好的棉絮!”

“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苏晚笑着说,“以后有种植问题,随时来问我,咱们一起把有机棉种好。”

下午两点,上海的设计师林小姐准时赶到基地。她穿着时髦的浅灰外套,手里拿着设计图册,看到晒谷场上晾晒的有机棉絮,立刻走过去摸了摸,惊讶地说:“这有机棉的手感也太好了,比进口的埃及棉还软!用来做睡衣肯定舒服。”

苏晚带着她去了纺线厂,车间里的工人正在赶制之前的订单,有机棉布料堆成了小山。李队长拿着刚织好的有机棉坯布,递给林小姐:“这是咱们的一级有机棉织的布,你看看能不能满足设计需求。”

林小姐接过坯布,在身上比划着睡衣的版型,眉头却微微皱起:“布料是好布料,就是版型太宽松了,现在上海流行修身款,咱们得调整一下。还有围巾,我设计的是斜纹款,需要布料有一定的挺括度,你们能做到吗?”

张大妈听到后,赶紧拿着坯布去织布机旁,调整了织机的密度:“林小姐放心,俺们能调整!之前织过挺括的布料,就是要多费点功夫。”

刘奶奶也凑过来看设计图,指着睡衣的领口说:“这领口要是做圆领,贴身穿会更舒服,还能绣上小棉花图案,既好看又贴合有机棉的主题。”

林小姐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有机棉主打的就是天然舒适,圆领比翻领更贴合需求,再加上棉花刺绣,肯定受上海顾客喜欢。”

接下来的两天,苏晚、林小姐和纺线厂的工人一起,忙着调整睡衣版型和围巾纹路。苏晚根据有机棉的特性,建议把睡衣的袖口改成分解式,方便穿脱;林小姐则根据上海的流行趋势,把围巾的颜色定为米白、浅灰和淡粉,更显高级。

刘奶奶带着几个手巧的妇女,在睡衣的胸口绣上了小巧的棉花图案,针脚细密,栩栩如生;王大妈则指导新社员缝制睡衣的领口,确保针脚均匀:“缝领口时要拉紧线,不然穿久了会变形。”

“少年农技队” 的孩子们也没闲着,放学后就来纺线厂帮忙,有的整理布料,有的剪线头,赵小宇还拿着笔记本,记录着新品的设计细节:“苏老师说,这些设计以后能用到咱们的产品上,让更多人知道有机棉的好。”

小花看着刘奶奶刺绣,忍不住问:“奶奶,您能教我绣棉花吗?我想给妈妈绣一件睡衣。”

刘奶奶笑着答应:“好啊!等你放暑假,奶奶就教你,保证你能绣出好看的棉花。”

两天后,第一件有机棉睡衣和第一条围巾样品终于完成。米白色的睡衣上绣着淡绿色的棉花图案,领口是舒适的圆领,袖口有松紧带;浅灰色的围巾是斜纹款,边缘绣着细棉线,摸起来柔软又挺括。林小姐拿着样品,激动地说:“太好了!这比我设计的还好看!上海的顾客肯定会喜欢,我回去就跟百货公司申请,订一万套睡衣、五千条围巾!”

苏晚和陆霆琛都很兴奋,陆霆琛握着林小姐的手说:“我们肯定保证质量,按时交货!以后还要跟你多合作,开发更多有机棉新品。”

纺线厂的扩建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李队长趁着新品确定的机会,申请了公社的支持,新增了两台织布机和一台绣花机,还招了十个新社员,王大妈和刘奶奶成了 “技术骨干”,负责教新社员纺线和刺绣。“现在咱们的有机棉产品卖到上海,以后还要卖到北京、广州,纺线厂得扩大规模才能跟上订单!” 李队长看着扩建的车间,眼里满是期待。

三月底的一个周末,苏晚组织 “少年农技队” 的孩子们,在王家村的有机棉田开展 “移栽后管护实践”。赵小宇带着队员们,拿着小水壶给棉苗浇水,小花则负责记录棉苗高度,小虎拿着小铲子给棉苗松土,孩子们分工明确,做得有模有样。

“苏老师,这株棉苗的叶子有点发黄,是不是缺水了?” 赵小宇蹲在地上,指着一株棉苗问,眼里满是担忧。

苏晚走过去,仔细查看棉苗的根系,发现是浇水太多导致的:“这是浇水过量了,有机棉怕涝,以后浇水要见干见湿,土表发白再浇。” 她教孩子们用手指插进土里判断湿度,“手指插进土里一寸,感觉干燥就浇水,潮湿就不用浇。”

赵小宇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还让小花把 “见干见湿” 西个字写在责任牌上:“以后咱们就按苏老师说的浇水,保证棉苗长得壮。”

棉生也跟着陆爷爷来田边,手里拿着一个小喷壶,给责任牌上的棉苗浇水。他现在能准确地判断哪些棉苗需要浇水,还会帮着赵小宇记录高度,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嘴里还念叨着 “浇水,记录,棉棉壮”。

陆爷爷坐在田埂上,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感慨地说:“想当年我种地,都是靠老经验,现在的孩子不仅会读书,还会用科学方法种地,真是一代比一代强。”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有机棉田上,棉苗在春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苏晚和陆霆琛带着棉生,站在地头,看着眼前的景象 —— 移栽的棉苗挺拔健壮,孩子们在田间记录,社员们在收拾农具,心里满是幸福。

“陆霆琛,你看咱们的有机棉苗,长得多壮实,秋天肯定是个好收成。” 苏晚靠在他肩上,眼里满是期待,“上海的新品订单也确定了,纺线厂也在扩建,以后咱们的有机棉产品肯定能卖到全国。”

陆霆琛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这都是你和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己经跟军区说了,会帮忙协调运输,保证新品订单按时交货。明年咱们还要扩大有机棉种植面积,再建两个育苗棚,让更多村子种上优质有机棉。”

苏晚点头:“还要把移栽技术编成手册,发给各个村子,让大家都能学会科学移栽。咱们还要跟上海的设计师长期合作,开发更多有机棉产品,把‘红旗有机棉’做成全国知名的品牌。”

晚上,苏晚进入空间,看着里面的新变化 —— 育苗室里,新培育的抗虫有机棉种己经冒出绿芽,用灵泉水浇灌后,叶片格外翠绿;恒温储存间里,有机棉籽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干燥;灵泉边的陶瓮里,新泡的保水改良剂和营养液泛着淡绿色的光泽;养殖区的母鸡下了一窝双黄蛋,兔子也生了几只小兔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方小小的空间,不仅是她末世里的避难所,更是她今生幸福生活的助力,是这片土地繁荣的希望。

陆霆琛抱着棉生走进来,棉生看到育苗室里的棉苗,立刻挣脱他的手,跑过去摸了摸叶片,嘴里喊着 “棉苗,移栽,浇水,收棉棉,做睡衣”。苏晚和陆霆琛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陆爷爷也走了进来,看着眼前的景象,眼里满是期待。

“明年春天,俺也去新种有机棉的村子帮忙,给孩子们讲讲俺当年打仗的故事,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 陆爷爷感慨地说,“俺这把老骨头,还能为有机棉出点力,值了。”

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眼前的景象 —— 灵泉水汩汩流淌,棉苗翠绿茁壮,棉生在育苗室里跑来跑去,陆爷爷坐在旁边看着他们,雪球趴在脚边,安静地看着远方,心里满是幸福。这就是苏晚重生后最想要的生活 —— 有爱人陪伴,有家人守护,有朋友关怀,有一方小小的空间助力,在这个和平而温暖的年代里,用爱与坚守,让日子像春耕的有机棉苗一样,扎根土地,向阳生长,充满无限希望。

而她和陆霆琛的故事,也会在这平凡而美好的日子里,继续温暖地延续下去。夏天,淡紫色的棉铃花会开满王家村、李家村、张家庄的田野;秋天,雪白的有机棉会挂满枝头,纺线厂的新设备会织出更多优质的有机棉睡衣和围巾;“少年农技队” 的孩子们会在秋收中收获更多知识,赵小宇会成长为合格的 “小农技员”;棉生会学会更多关于有机棉的知识,长成一个热爱土地、有担当的孩子。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给空间里的棉苗镀上了一层银辉。陆霆琛抱着棉生,苏晚靠在他肩上,陆爷爷坐在旁边看着他们,雪球趴在脚边,安静地看着远方。春耕的号角己经吹响,带着希望与祝福,迎接新一年的耕耘与收获,也迎接属于他们这个小家庭、属于红旗生产大队的美好未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