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1章 冬末备耕,产业协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十一月中下旬的深冬,寒风卷着细雪粒掠过河西村,沙土地冻得发硬,踩上去能听到 “咯吱” 的声响。苏晚站在东风村的育苗棚选址地,手里攥着一张规划图 —— 图上标注着三个育苗棚的位置,每个棚长二十米、宽十米,能培育两万株沙土地专用棉苗,是为明年东风村两亩有机棉田准备的。可眼下,规划图旁堆着的材料却让她犯了难:木材够了,铁丝够了,唯独缺了最关键的塑料膜,公社供销社说 “塑料膜被调去支援救灾,至少要等半个月”。

“苏同志,这没塑料膜可咋整?育苗棚没膜挡寒风,棉苗冻坏了可就完了!” 东风村的李大叔蹲在地上,手里着一根刚锯好的木梁,眉头皱得紧紧的。他身后的社员们也都围着材料堆,脸上满是焦急 —— 为了赶在腊月前搭好棚,大家每天天不亮就来刨地基、锯木材,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却卡在了塑料膜上。

这是跨村协作备耕遇到的新难题,和往年 “公社统一调配物资” 不同,今年塑料膜紧缺是突况,得靠自己想办法。苏晚没急着发愁,掏出笔记本翻了翻,想起张家庄去年种棉花时,还剩了几卷加厚塑料膜,当时王大妈说 “留着明年备用”。“李大叔,你们先继续搭棚架,我去张家庄借塑料膜,保证今天就能运回来。”

她刚要动身,陆霆琛开着军用吉普车赶来,车斗里装着几捆军区后勤科支援的防寒毡,还有省饲料厂王厂长托人捎来的一封信。“刚跟王厂长通了电话,他说咱们送的棉秆饲料粗纤维有点高,牲口吃了不好消化,想让咱们调整下腐熟时间。” 陆霆琛递过信,上面写着 “建议腐熟时间延长至西十天,可添加 5% 棉籽饼提升适口性”,“另外,我联系了公社农机站,他们说明天能派两台拖拉机来帮忙搭棚架。”

苏晚接过信,心里有了主意 —— 正好去张家庄借塑料膜时,顺便把调整腐熟时间的方法告诉各村,让大家提前处理棉秆。“那我先去张家庄,你帮着盯棚架搭建,注意让社员们别冻着,我带了暖贴在吉普车上。”

赶到张家庄时,王大妈正在院子里晒棉籽,看到苏晚来,立刻放下手里的木耙:“晚丫头,是不是来借塑料膜的?俺昨天听广播说塑料膜紧缺,就把俺们村剩的三卷膜收拾好了,就等你来拿!”

原来王大妈早就料到各村会缺塑料膜,特意跟社员们商量留了存货。苏晚心里一暖,接过塑料膜,又把棉秆饲料调整的方法告诉她:“王大妈,棉秆腐熟得延长到西十天,加 5% 棉籽饼,这样饲料更软,牲口爱吃。”

“俺记着哩!” 王大妈笑着说,“俺这就跟村里说,让他们把堆着的棉秆重新翻堆,加棉籽饼!对了,小虎昨天还说,想跟少年农技队一起学育苗,你可别忘了带上他。”

从张家庄回来,东风村的棚架己经搭好了大半。陆霆琛带着军区战士和社员们,正用铁丝固定木梁,防寒毡也铺好了一半,远远望去,三个棚架像三座绿色的小堡垒,在寒风中透着股踏实劲。“塑料膜来了!” 苏晚让司机把车开到棚边,社员们立刻围过来,小心翼翼地接过膜,生怕刮破。

老周头踩着梯子,把塑料膜铺在棚架上,手里的绳子系得又紧又匀:“有这膜,再加上防寒毡,棉苗肯定冻不着!明年春天,俺们东风村也能种出好棉花!”

可刚铺完两个棚的膜,农业大学的林溪就带着实习生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份饲料检测报告:“苏老师,我们测了调整前的棉秆饲料,粗纤维含量 22%,确实太高了,得加道粉碎工序,把棉秆碎末磨得更细,再延长腐熟时间。”

苏晚立刻跟着林溪去了河西村的棉秆处理场。场院里堆着刚收集的三百斤棉秆,之前粉碎的颗粒还有小指节大,林溪用检测仪测了测,屏幕上 “粗纤维 22%” 的数字格外显眼。“得把粉碎机的筛网换成更细的,让颗粒变成米粒大,再拌上棉籽饼腐熟,这样粗纤维能降到 18% 以下。”

陆霆琛这时也赶了过来,还带来了军区的细筛网:“我跟机械师老李说了,他帮着换筛网,保证下午就能用。”

社员们立刻动手,男人们拆粉碎机的旧筛网,女人们则把之前粉碎的棉秆重新倒回机器,实习生们帮着拌棉籽饼。棉生被陆爷爷抱着,手里拿着个小铲子,学着大人的样子往棉秆堆里撒棉籽饼,虽然大多撒在了地上,却引得大家都笑:“棉生真是个小帮手,连饲料都知道帮忙做!”

“饼饼,拌秆秆,牲口吃。” 棉生奶声奶气地念叨,小手抓着棉籽饼往机器里递,小脸上满是认真。陆爷爷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对,棉生说得对,做好饲料,牲口长得壮,明年能帮着拉犁种棉花。”

下午,换了筛网的粉碎机果然好用,棉秆碎末磨得像米粒般细,拌上棉籽饼后,闻着有股淡淡的豆香。林溪测了测,粗纤维降到了 17.5%,刚好达到饲料厂的要求。“太好了!苏老师,咱们可以把这个方法写成‘棉秆饲料制作手册’,发给其他村子,让大家都能做优质饲料。”

解决了育苗棚和饲料的问题,产业协同的好消息也接连传来。纺线厂的李队长专程赶来,手里拿着一张机器运行记录表:“苏同志,用你的棉籽油当润滑油,机器运转了半个月,没出一次故障,比买的机油还好用!俺们厂决定,以后每月订十五斤,再给你涨两毛钱一斤!”

省饲料厂的王厂长也打来了电话,说调整后的棉秆饲料试喂效果很好,奶牛产奶量都提高了,要加订五百斤,还想长期合作:“你们的饲料质量好,价格还实惠,以后俺们厂的棉秆饲料就从你们这订!”

十一月末的一个周末,苏晚组织 “少年农技队” 在东风村办了场 “育苗实践营”。赵小宇带着队员们,在育苗棚里铺营养土(用灵泉改良的腐叶土混合棉籽饼),小花则用小铲子把棉籽播进土里,小虎负责浇水,孩子们分工明确,做得有模有样。

“苏老师,棉籽要埋多深啊?” 小花举着铲子问,眼里满是好奇。

“埋半寸深就行,太深了发不了芽,太浅了会被鸟啄。” 苏晚蹲下身,给她示范播种,“播完后要浇足水,保持土壤,二十天就能发芽。”

棉生也跟着凑热闹,手里拿着个小喷壶,学着小虎的样子浇水,虽然大多浇在了自己鞋上,却笑得格外开心:“浇,发芽,长棉苗。”

苏晚笑着帮他擦了擦鞋上的泥:“棉生真棒,明年春天,咱们就能看到棉苗长出来了。”

冬至那天,东风村、河西村、张家庄的社员们,一起在东风村的育苗棚旁摆了十五桌团圆宴。桌上的菜都是各村自产的:用棉籽油炒的青菜,清香爽口;炖鸡肉用的是吃棉秆饲料长大的土鸡,肉质鲜嫩;红烧肉用的是新杀的猪肉,酱香浓郁;还有王大妈做的棉花糖,雪白蓬松,孩子们都抢着吃。

陆爷爷坐在主位上,看着满桌的菜和热闹的人群,手里拿着一杯棉籽酒(用棉籽酿的低度酒),感慨地说:“俺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几个村子能这么齐心 —— 你帮我借膜,我帮你调饲料,连孩子们都一起学育苗。晚丫头,霆琛,你们真是把人心聚起来了。”

“爷爷,吃饺子!” 棉生举起一个猪肉白菜馅的饺子,递到陆爷爷嘴边,这是他跟着王大妈学包的,虽然捏得歪歪扭扭,却满是心意。

陆爷爷笑着咬了一口,眼里满是欣慰:“好,好,棉生包的饺子真好吃。”

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眼前的景象 —— 社员们举杯欢庆,孩子们围着育苗棚讨论明年的棉苗,李队长和王厂长的代表在聊明年的订单,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个冬天,育苗棚会守护着棉籽的希望,棉秆饲料会养壮牲口,棉籽油会润滑着纺线厂的机器;明年春天,东风村的盐碱地会冒出翠绿的棉苗,张家庄的塑料膜会护着更多幼苗,河西村的沙土地会继续产出优质棉花。

冬储验收那天,省农业局的张局长也来了,看着东风村的育苗棚、调整后的棉秆饲料,还有各村的协作记录,赞不绝口:“你们的跨村协作模式太值得推广了!从种棉到棉资源全利用,再到多村互助,真正实现了‘一地带动多村,一业激活多产’!” 他还宣布,要把东风村的盐碱地改良案例列为 “全省有机棉种植示范项目”,给予专项补贴。

活动结束后,苏晚带着陆霆琛和棉生走进空间。育苗室里,沙土地专用棉种己经长出两寸高的绿芽,根系发达,叶片翠绿;恒温储存间里,棉籽整齐地堆在货架上,棉籽油装在陶罐里泛着金光;灵泉边的陶瓮里,新调配的育苗营养液泛着浅褐,是为明年扩大种植准备的。

“明年春天,咱们要帮五个村子改良土壤,再建五个育苗棚,让更多人种上有机棉。” 陆霆琛抱着棉生,指着育苗室里的棉苗,“我己经跟军区说了,会协调更多农机和物资,保证春耕顺利。”

苏晚点头:“还要跟农业大学合作,建一个‘有机棉技术推广站’,把育苗、改良、资源利用的技术教给更多人。少年农技队也要扩大规模,让更多孩子爱上土地,学会种棉。”

棉生从陆霆琛怀里溜下来,跑到育苗架旁,伸手摸了摸棉苗的叶子,清晰地说:“棉苗,春天,种五村,长棉桃,卖全国。” 这是他跟着张局长学的新数字,虽然发音还有点含糊,却让在场的人都笑了。陆霆琛把他抱起来,在他脸上亲了口:“棉生说得对,明年春天,咱们一起去五个村子种棉花。”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给育苗室里的棉苗镀上了一层银辉。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空间里生机勃勃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 —— 这不是重复的备耕,而是有机棉产业从 “单村种植” 到 “多村协同” 的新突破,是乡村发展从 “各自为战” 到 “抱团取暖” 的新开始。

她知道,明年春天,五个村子的田地里会冒出翠绿的棉苗;夏天,棉秆粉碎机会在更多村庄运转,饲料厂的卡车会拉着棉秆饲料驶向各地;秋天,更多的棉籽会变成金黄的棉籽油,纺线厂的机器会织出更多优质的有机棉制品;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会带着技术,去帮助更多村子种棉,真正实现 “一颗棉籽,带动一片土地;一份协作,温暖一方人心”。

而她和陆霆琛的故事,也跟着这片土地一起成长,从 “解决河西村难题” 到 “推动全域发展”,用有机棉串联起农民、学生、工人、官员,书写着七零年代里,乡村产业 “协同共生” 的奇迹,也书写着他们小家庭最平凡的幸福 —— 有爱人在侧,有家人陪伴,有一片又一片土地可守,有一份 “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的事业可追,日子就像冬末的育苗棚,在看似寒冷的季节里,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等待着明年春天的繁花似锦。

深冬的风掠过东风村的育苗棚,带着塑料膜的暖意和棉籽的清香,棚里的棉籽在营养土里悄悄扎根,像是在为明年的丰收提前蓄力,也为这片土地的未来,写下最温暖的注脚。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