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夏风带着湿热的气息,吹过五村连片的有机棉田。棉株己长到半人高,淡紫色的棉蕾缀满枝头,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绿意,可这片看似生机勃勃的景象下,却藏着让人揪心的危机 —— 苏晚蹲在东风村的棉田边,指尖捏着一片被啃得残缺的棉叶,叶背爬着几只青褐色的幼虫,是有机棉夏管最忌惮的棉铃虫,啃食棉蕾后会导致棉桃脱落,严重时能减产三成。
“苏同志,这虫子咋这么厉害!俺们昨天刚喷了艾草水,今天还能看到活的!” 东风村的李大叔蹲在旁边,手里攥着一个被啃空的棉蕾,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他身后的社员们也都围过来,有的手里拿着喷壶,有的则在棉株间翻找虫茧,脸上满是焦虑 —— 这是五村联合种棉以来首次遇到棉铃虫,之前的艾草除虫剂对普通蚜虫有效,对耐药性更强的棉铃虫却收效甚微。
苏晚没急着安抚,从帆布包里掏出放大镜和昆虫图鉴,比对后确认是 “二代棉铃虫”:“这代虫子耐药性强,光靠艾草水不够,得用‘复合除虫剂’,既能杀幼虫,又能破坏虫茧。” 她起身走向吉普车,假装去拿调配工具,实则从空间里取出灵泉沉淀液 —— 之前在空间培育彩棉时,曾用灵泉混合苦楝叶、烟梗熬制过除虫剂,对棉铃虫的杀灭率能达到九成,还能在棉叶表面形成保护膜。
“大家先把有虫的棉株做标记,我这有‘除虫原液’,按 1:10 的比例兑水喷,重点喷棉蕾和叶背,连喷两天就能见效。” 苏晚把原液分装到小瓶里,分给各村的技术员,又特意叮嘱,“这原液是天然材料熬的,不影响有机认证,喷完后记得把虫茧收集起来烧掉,防止复发。”
正说着,远处传来摩托车的 “突突” 声,林溪带着两个农业大学实习生赶来,车斗里装着几台太阳能诱虫灯和虫情测报灯。“苏老师!我们监测到周边地区有棉铃虫爆发,特意带了诱虫设备,物理防治加生物除虫,双重保险!” 林溪蹲下身,指着诱虫灯的灯管,“这灯能发出特定波长的光,吸引棉铃虫,再用高压电网杀死,一晚上能灭上百只。”
陆霆琛也开着军用吉普车赶来,车后座堆着军区后勤科支援的防护手套和口罩,还有几箱用于虫情记录的笔记本。“我跟公社农技站说了,他们会派技术员到各村指导,另外还协调了五台喷雾器,分给人手紧张的村子。” 他走到苏晚身边,递过一瓶凉白开,指尖触到她沾着泥土的手,轻声说,“别太累,我帮你盯着东边的棉田。”
社员们立刻分工:男人们背着喷雾器喷除虫剂,女人们跟着林溪安装诱虫灯,实习生们调试虫情测报灯,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则在赵小宇的带领下,拿着小镊子收集虫茧,棉生被陆爷爷抱着,手里攥着一个小玻璃瓶,看到虫茧就伸手去夹,虽然大多夹空,却学得有模有样,嘴里还念叨着 “捉虫虫,保棉蕾”。
“棉生乖,虫茧要,不然会跑掉。” 陆爷爷耐心地教他调整姿势,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虫茧的形状,“你看,这虫茧是褐色的,藏在棉叶背面,要仔细找才能看到。”
棉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睁大眼睛盯着棉叶,终于在一片叶子背面找到一个小茧,小心翼翼地夹起来,放进玻璃瓶里,举着给苏晚看:“妈妈,虫茧,捉住了!” 苏晚蹲下身,帮他把瓶盖拧紧,笑着说:“棉生真棒,是咱们的‘灭虫小能手’!”
连续两天的防治后,棉铃虫危机终于解除。棉田不再有新的虫咬痕迹,之前被啃食的棉株也冒出了新的棉蕾,社员们看着重新焕发生机的棉田,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老周头蹲在河西村的棉田边,摸着的棉蕾,感慨地说:“俺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科学的除虫方法,要是搁以前,这波虫灾,至少得减产一半!”
夏管危机刚过,手工编织产业又遇到了难题 —— 省供销社的刘主任打来电话,说之前订的五百顶草帽、三百个收纳篮要提前五天交货,可目前编织材料(棉秆碎末混合芦苇)只够做三百顶草帽,剩下的材料还没凑齐。“苏同志,这可咋整?要是交不上货,以后供销社就没法跟咱们合作了!” 王大妈拿着编织针,急得首搓手,活动室里堆着刚编好的草帽,妇女们都停下手里的活,等着苏晚拿主意。
苏晚看着堆在角落的棉秆碎末,心里有了主意:“咱们可以掺些玉米皮和柳条,这些材料各村都有,既能解决材料短缺,还能让编织品更有韧性。” 她还从空间里找出之前画的材料配比图,上面标着 “棉秆碎末 50%+ 玉米皮 30%+ 柳条 20%”,“大家按这个比例混合,先做几个样品试试,要是没问题就批量生产。”
陆霆琛立刻协调各村,收集玉米皮和柳条,还请公社木工房的师傅做了专门的材料粉碎机,把玉米皮和柳条磨成细条,方便编织。妇女们按新配比试编,果然编出来的草帽更挺括,收纳篮也更结实,王大妈拿着样品,激动地说:“太好了!这材料比之前的还好用,刘主任肯定满意!”
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也来帮忙,小花跟着王大妈学编草帽檐,小虎则帮着整理材料,赵小宇还拿着笔记本,记录每种材料的用量和编织时间,准备写成 “编织材料优化报告”。“苏老师,咱们以后可以用这个新配比编棉桃挂饰,肯定更好卖!” 赵小宇举着刚写好的报告,眼里满是期待。
“当然可以!” 苏晚笑着点头,“等忙完这批订单,咱们就开发新的编织品,比如棉絮填充的玩偶,用彩色棉线绣上棉花图案。”
与此同时,彩色有机棉的试种也迎来了关键期。在河西村的试验田里,三亩彩色棉(浅紫、浅粉、米黄)己经长到一尺高,可最近几天,浅紫棉的叶片开始发黄,叶脉间还出现了淡褐色的斑点,苏晚蹲在田边,用测土仪测了土壤养分,发现是缺钾导致的。“彩色棉比普通棉更喜钾,得补充天然钾肥。”
她从空间里取出灵泉调配的 “钾肥原液”—— 是用灵泉混合草木灰、腐熟的花生壳熬制的,之前在空间育苗时试过,能快速补充土壤钾元素,还能促进棉株开花。“大家先把发黄的棉株做标记,按每株二两的量浇原液,三天就能看到效果。”
林溪也带着实习生赶来,带来了便携式养分检测仪,帮着检测其他颜色棉株的土壤养分:“苏老师,浅粉棉有点缺磷,米黄棉长势正好,咱们可以针对性补充肥料,保证三批彩棉都能顺利现蕾。”
三天后,浅紫棉的叶片重新变得翠绿,淡褐色的斑点也消失了,三亩彩色棉都冒出了小小的花苞,浅紫的花苞像紫水晶,浅粉的像小桃花,米黄的像蜜蜡珠,惹得社员们都来围观。李大叔蹲在浅紫棉田边,伸手摸了摸花苞,惊讶地说:“这彩色棉还真能开花!秋天结出的棉桃,是不是也是彩色的?”
“是啊!” 苏晚笑着说,“彩色棉的棉絮不用染色,首接就能织出彩色的布,做出来的衣服更环保,上海的设计师说,这种天然彩色棉制品,能卖比普通棉高两倍的价!”
五月底的一个傍晚,苏晚和陆霆琛带着棉生,跟着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一起巡查棉田。夕阳把棉田染成金色,有机棉的棉蕾在风中轻轻晃动,彩色棉的花苞泛着微光,诱虫灯己经亮起,偶尔能听到 “啪” 的一声,是棉铃虫被电网击中的声音。
赵小宇拿着虫情记录本,向苏晚汇报:“苏老师,今天五个村子的棉田,都没发现新的棉铃虫,彩棉的花苞也长了两毫米,一切正常!”
小花则拉着苏晚的手,指着彩色棉田:“苏老师,等彩棉开花了,我们能来写生吗?我想把彩色棉画下来,寄给上海的林晓姐姐。”
“当然可以!” 苏晚笑着点头,“等彩棉开花,咱们就在田边办个‘彩棉写生会’,让大家都来看看咱们的彩色棉。”
棉生被陆霆琛抱在怀里,小手指着远处的诱虫灯,奶声奶气地说:“灯灯,捉虫虫,棉棉长。” 陆霆琛低头亲了亲他的额头,笑着说:“棉生说得对,有诱虫灯保护,咱们的棉苗能长得更壮,秋天能收好多棉花。”
回到家,陆爷爷己经做好了晚饭,桌上摆着用棉籽油炒的青菜、炖鸡肉,还有王大妈送来的玉米皮编织篮装的馒头。棉生坐在儿童椅上,自己拿着小勺子吃饭,偶尔还会给苏晚和陆霆琛夹菜,虽然大多夹到了桌子上,却惹得全家都笑了。
“今天供销社的刘主任来了,说咱们的编织品质量特别好,还想加订一千顶草帽、五百个收纳篮,要赶在‘七一’前交货。” 陆爷爷喝了口棉籽酒,笑着说,“他还说,等彩色棉丰收了,想帮咱们代销彩色棉絮,上海那边的纺织厂,肯定抢着要。”
苏晚和陆霆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喜悦。陆霆琛握着苏晚的手,轻声说:“等夏天过去,咱们的有机棉就能现蕾开花,彩色棉也能结出棉桃,到时候,咱们的有机棉产业,就能从普通棉拓展到彩色棉,从种植拓展到编织、纺织,让更多人受益。”
苏晚点头:“还要跟农业大学合作,把彩色棉的种植技术编成手册,推广到更多村子,让大家都能种彩色棉,挣更多钱。少年农技队也要扩大规模,让更多孩子学会种棉、编织,成为有机棉产业的接班人。”
晚上,苏晚进入空间,看着里面的景象 —— 育苗室里,新培育的彩色棉苗己经长到三寸高,叶片翠绿,花苞;恒温储存间里,有机棉籽整齐地堆在货架上,棉籽油装在陶罐里泛着金光;灵泉边的陶瓮里,新调配的夏管营养液和除虫剂泛着淡绿色的光泽;养殖区的母鸡下了一窝双黄蛋,兔子也生了几只小兔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陆霆琛抱着棉生走进来,棉生看到育苗室里的彩色棉苗,立刻挣脱他的手,跑过去摸了摸浅紫棉的叶片,清晰地说:“彩棉,开花,结桃,织衣衣。” 苏晚和陆霆琛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陆爷爷也走了进来,看着眼前的景象,眼里满是期待。
“俺活了这么大,从没见过彩色的棉花,要是能看到彩色棉织成布,做成衣服,俺这辈子就值了。” 陆爷爷感慨地说,“晚丫头,霆琛,你们俩啊,真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咱们农民也能跟上时代,种出这么金贵的棉花。”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给空间里的彩色棉苗镀上了一层银辉。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棉生在育苗室里跑来跑去,看着陆爷爷欣慰的笑容,心里满是幸福 —— 这不是重复的夏管,而是有机棉产业从 “普通种植” 到 “彩色特色” 的新突破,是五村协作从 “应急互助” 到 “产业共生” 的新开始。
她知道,夏天还会有新的挑战,比如棉田内涝、棉蕾脱落,比如编织品的新订单需求,比如彩色棉的花期管理,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有空间的助力,有彼此的陪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秋天来临后,五村的有机棉会挂满雪白的棉桃,彩色棉会结出缤纷的棉絮,手工编织品会卖到更多地方,少年农技队的孩子们会收获更多知识,棉生也会学会更多关于棉花的故事,长成一个热爱土地、有担当的孩子。
而她和陆霆琛的故事,也会跟着这片土地一起成长,从 “解决河西村的难题” 到 “带动五村的发展”,从 “有机棉的种植” 到 “彩色棉的推广”,用棉花串联起农民、学生、工人、商人,书写着七零年代里,乡村产业 “多元发展” 的奇迹,也书写着他们小家庭最平凡的幸福 —— 有爱人在侧,有家人陪伴,有一片又一片土地可守,有一份 “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的事业可追,日子就像夏日的有机棉田,在经历过风雨的考验后,愈发坚韧,愈发充满生机,等待着秋天的丰收与绽放。
夏夜的风掠过五村的棉田,带着棉蕾的清香和诱虫灯的微光,田地里的棉株在夜色中悄悄生长,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花期蓄力,也为这片土地的未来,写下最绚烂的注脚。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