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4章 棉桃防霉,温情移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喜欢鸽子树的大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六月初的五村,连阴雨缠缠绵绵下了五天,田埂上的青苔滑得能摔人,刚裂铃的棉桃像咧着嘴的白娃娃,可仔细一看,不少棉絮缝里藏着淡绿霉斑 —— 像沾了层薄苔,村民们披着蓑衣、揣着 “分层霉变监测卡” 往田里赶,有的用小竹钩拨棉絮查霉斑,有的把霉变棉桃挑出来单独放,王大妈的嗓门裹着雨雾飘得远:“苏同志!俺家棉桃芯子里都霉了!外层看着好好的,一掏全是黏糊糊的!这可咋整啊!”

苏晚蹲在棉田边,指尖捏着张 “分层霉变监测卡”—— 是陆霆琛用防水桐油纸做的,卡上画着三层棉桃剖面:表层霉斑是 “淡白斑点”,中层是 “黄绿菌丝”,内层是 “褐色黏絮”,每层都标着对应处理办法。她用竹钩轻轻挑开一个棉桃,内层棉絮果然黏着褐色霉块,心里发紧:“得用‘分层处理法’,表层霉斑喷槐叶草木灰粉,中层要摘去霉絮,内层霉变的只能整桃摘了,不然霉孢子会飘到好棉桃上。”

“妈妈,俺帮你照霉斑!” 棉生举着个铁皮小电筒跑过来,是陆霆琛用旧电池改的,灯头裹着彩棉线,“电筒照着能看见绿霉斑!比眼睛看得清!” 他蹲在棉桃旁,电筒光透过棉絮,淡绿霉斑像星星似的显出来,苏晚顺着光挑开棉絮,果然没漏过一处霉点。

小花背着个藤编篮跟过来,篮子里装着刚编的 “棉秆纤维土球套” 和裹着油纸的棉籽仁凉糕:“苏老师,俺跟俺娘编的土球套!用泡软的棉秆纤维编的,能跟着土球收缩,不会散坨,凉糕是陆奶奶刚做的,你吃点垫肚子,别饿着查霉斑。”

陆霆琛这时站在田埂边,手里摞着堆 “可折叠棉线通风网”—— 是他昨天带着村民编的,用粗棉线织成网格,边缘缝着竹制软框,展开能罩住半平方米棉桃,折叠后能塞进藤篮,旁边还摆着个 “土球湿度检测仪”:木质刻度杆,杆头裹着棉絮,插进土球能显湿度,红标是 “太湿”,绿标是 “正好”。“邻村李书记刚才捎信,说他们的彩棉苗土球一拿就散,有的苗根泡得发褐,想请咱们去搭把手,” 他朝苏晚递过通风网,眼里沾着雨珠却亮:“咱们带十五套通风网、二十个土球套,再捎点槐叶草木灰粉,他们那的霉斑也不轻。对了,陆奶奶在灶上熬槐叶茶冻,冰在井里,你查完霉斑去吃碗,解乏还能防湿气。”

苏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厨房烟囱飘出的烟裹着雨丝,隐约能闻到槐叶的清苦。之前因 “内层霉变” 泛起的恍惚(黏糊糊的霉絮让她想起末世里发霉的压缩饼),被棉生举着电筒的笑声冲得没影:“好,我处理完这排棉桃就去装槐叶粉,你先把通风网分给大家,雨停了就把网罩上,别让棉絮再泡雨。”

巳时过半,棉桃防霉和移苗准备都忙起来。村民们有的给棉桃罩通风网,有的给彩棉苗缠土球套,老周头蹲在田埂边教小虎 “辨土球湿度”:“你看这检测仪杆头的棉絮,要是湿得滴水就是红标,得放在通风处晾半天,要是潮乎乎的就是绿标,正好移栽。” 小虎点点头,攥着检测仪往苗盆里插,动作轻得怕碰散土球:“苏老师,这盆苗是绿标!能移栽!”

可就在大家忙着打包槐叶粉时,邻村的李婶带着西个村民来了,蓑衣上还滴着水,手里拎着个竹篮,装着他们做的 “槐叶防霉包” 和新蒸的玉米粑:“苏同志!俺们村的彩棉苗倒了一半!土球散了的苗根都露着,有的还长了白霉!李书记急得在田里转圈圈!” 苏晚刚接过玉米粑,天上的雨突然变密,风裹着雨砸在棉桃上,刚罩好的几张通风网被吹翻,棉絮泡在雨里,霉斑瞬间变深。

“快扶通风网!先把网边系在棉苗茎秆上!” 苏晚喊着冲过去,伸手抓住被吹翻的通风网。她没急着硬扯 —— 网边的竹框容易戳伤棉桃,而是先把竹框往棉桃外侧挪半寸,再用浸了桐油的棉线把网边系在茎秆上,留了半指空隙,既固定又不勒茎。“大家两人一组!一人扶网、一人系线!” 苏晚的声音裹着雨声传远,陆霆琛带着村民扛着备用竹框赶来,李婶和邻村村民也上手帮忙,雨变小的时候,吹翻的通风网都重新罩好,棉絮上的雨珠顺着网眼往下滴,没再泡着棉桃。

“苏同志,您这系网的法子真牢!风再吹都晃不动!” 李婶擦着额头的雨水,手里还攥着半截棉线。苏晚帮她把另一张通风网系好:“这线浸了桐油,防水还结实,系的时候留点头,以后收网也方便。” 她没说,这 “软固定” 的法子是前世在末世里固定帐篷练的,此刻那些记忆早被小虎的喊声冲没 —— 小虎正用检测仪帮邻村的苗查湿度,小脸上沾着泥也笑得欢。

陆霆琛递过一碗槐叶茶冻,碗边还搭着块棉巾:“先吃碗凉的,雨里闷得慌。棉生刚才还跟我闹,说要跟去邻村帮着缠土球套,我让他先把自家棉桃的霉斑查完,等会儿再带他去。” 苏晚接过碗,槐叶的清苦混着糖的甜,滑进喉咙里凉丝丝的,抬头看见棉生正蹲在棉田边,用小竹钩帮小花挑棉桃里的霉絮,嘴里还念叨:“摘了霉絮,棉桃就能长好啦!”

雨停后,大家分两组行动:一组留在五村继续处理霉变棉桃,一组跟着苏晚去邻村移栽彩棉苗。刚到邻村的育苗棚,就见一排排彩棉苗蔫蔫的,有的土球散成了泥块,苗根露在外面发褐,李书记蹲在苗旁,手里攥着个断了的苗根,眉头皱得能夹碎豆:“苏同志,这苗再救不活,今年的彩棉田就空了。”

苏晚蹲下来,拿起一个散了的土球,捏了捏湿度:“土球太湿才散的,先把苗放在通风处晾半个时辰,等土球稍硬点再缠土球套。” 她拿起一个棉秆纤维套,往晾好的土球上缠,边缠边教:“缠的时候要顺着土球纹路,每缠一圈留个小缝隙,让根能透气。” 陆霆琛则在移栽坑底铺了层晒干的棉籽壳:“这壳能吸水还透气,苗根不容易烂。”

棉生蹲在旁边,帮着给缠好套的苗贴标签,标签上写着 “移栽时间:六月初六,湿度:绿标”,还画了个小太阳,说能给小苗 “晒晒太阳”。邻村的小宇也凑过来,跟着棉生贴标签,两个孩子还比赛谁的标签贴得正,育苗棚里的愁云渐渐散了。

中午时分,大家坐在育苗棚旁吃玉米粑和棉籽仁凉糕。陆奶奶把茶冻分给大家,王大妈跟邻村村民聊起防霉:“俺们加了槐叶粉的草木灰,比单纯的草木灰管用,你们回去也试试,把槐叶晒干磨成粉,跟草木灰按一比三混。” 李婶赶紧记在笔记本上,说要回去就做,还说要给五村送袋新采的槐叶,换棉籽壳的铺坑技巧,大家笑得满棚都是。

下午,苏晚在邻村办了场 “棉桃防霉与彩棉移苗小课堂”,教大家 “分层防霉三步骤”(查霉斑、分处理、罩通风网)、“土球套缠法”(顺纹路、留缝隙、轻固定)、“移苗后养护要点”(晾苗根、铺棉壳、控浇水),陆霆琛则用检测仪给大家演示湿度判断,棉生和小宇当 “小助教”,给大家发监测卡和土球套,小课堂里满是笑声。

傍晚,夕阳把棉田染成金红色,邻村的彩棉苗移栽完了,土球套护住了大半苗根,有的苗叶己经慢慢舒展,五村的棉桃也都罩上了通风网,霉斑没再扩散。邻村村民背着装满土球套的竹篮往回走,李婶往苏晚手里塞了袋晒干的槐叶:“这是俺们村的一点心意,你们别嫌弃,秋天彩棉熟了,俺们请你们来摘彩棉、吃槐叶饭!”

苏晚接过槐叶,指尖触到叶片的干爽,心里暖暖的。陆霆琛走过来,帮她拂掉肩上的棉絮,笑着说:“咱们回家吧,陆奶奶肯定把晚饭做好了,今天忙了一天,明天能晚起会儿。” 苏晚点点头,靠在他身边,看着眼前的棉田和育苗棚,心里踏实得很 —— 前世的阴影,早像棉桃上的霉斑,被这现世的温情驱散了。

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田埂上,青苔泛着淡光。陆霆琛扛着剩下的通风网,苏晚拎着个布包,装着槐叶和监测卡,棉生趴在陆霆琛肩上,手里还攥着他画的 “防霉移苗图”,己经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笑。“今天累坏了吧?” 陆霆琛的声音里满是心疼,“明天我帮你整理小课堂笔记,你在家歇一天,陪陪棉生。”

“不累,” 苏晚靠在他身边,声音里满是笑意,“今天很开心,能帮邻村救苗,还能护好咱们的棉桃,比啥都充实。” 她想起白天的点点滴滴:查霉斑、系通风网、缠土球套、分享茶冻,每一件事都暖乎乎的,那些前世的苦,早被这现世的甜盖过了。

回到家,陆奶奶己经做好了晚饭,桌上摆着棉籽仁炒青菜、小米粥,还有刚炖的冬瓜排骨汤,香气飘满了屋。棉生被放在炕上,还没醒,小手里还攥着画纸。苏晚坐在炕边,看着孩子的睡颜,心里满是安稳。

陆霆琛坐在她身边,递过一杯热槐叶茶,里面加了点蜂蜜:“喝点茶,暖暖身子,今天在雨里待太久了,别着凉。” 苏晚接过茶,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

“晚晚,” 陆霆琛的声音轻轻的,怕吵醒孩子,“今天看内层霉絮的时候,是不是又想起以前的事了?” 苏晚愣了一下,摇摇头,声音里满是释然:“没咋想,满脑子都是你递的茶冻,还有棉生举着电筒的样子,以前的事,早记不清了。”

陆霆琛笑了,伸手帮她把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还带着槐叶的香:“记不清好,那些苦日子都过去了,现在咱们有通风网,有土球套,有家人,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他低头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农技员说再过二十天,就能摘棉桃了,咱们跟邻村商量好了,一起办个‘彩棉丰收节’,到时候请公社的人来看看,让大家都学学咱们的防霉移苗法子。”

苏晚靠在他肩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前世的末世像场远梦,如今她早醒了,活在这满是温情的现世里。陆霆琛用他的守护,给了她一个家,让她明白,那些过去的痛,早被身边的幸福取代了。

夜风掠过院子,带着泥土的香和槐叶的清苦。苏晚闭上眼睛,感受着身边人的温度,听着远处村民的谈笑声,心里满是踏实 —— 未来的日子,会像这护好的棉桃和移活的彩棉苗,结满果实,充满希望;而前世的阴影,早被这现世的温情,融在风里,没了痕迹。

接下来的日子,五村和邻村的棉桃防霉与彩棉养护都顺顺当当的:五村的村民每天检查通风网、补喷槐叶粉,邻村的村民按时给彩棉苗浇水、松士,还一起建了 “跨村工具共享库”,把通风网、土球套、检测仪都放在库里,刻上了大家的名字。苏晚每天都在田里忙,整理小课堂笔记,还把 “防霉配方”“移苗图” 抄在棉纺车间的墙上,方便大家看。棉生每天跟着她去田里,帮着查霉斑、给苗浇水,小花和小宇也常来,三个孩子一起在田埂边画丰收节的海报,日子过得充实又热闹。

六月中旬的一天,邻村的李书记带着李婶、小宇来五村,说他们村的彩棉苗成活率到了九成五,五村的棉桃霉斑控制在了三成以内,还带来了他们做的槐叶茶冻,要跟五村的人一起吃。陆奶奶笑着做了棉籽仁粥招待他们,苏晚带着他们去看棉田和彩棉苗,小宇看着枝上雪白的棉絮和绿油油的彩棉苗,开心地说:“苏老师,俺家的苗也这么绿!丰收节咱们一起摘棉桃好不好?”

苏晚笑着点头,陆霆琛走过来,把她搂在怀里,轻声说:“晚晚,你看,咱们的日子,会像这棉桃和彩棉苗一样,越来越红火。” 苏晚靠在他怀里,看着眼前的孩子和棉田,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她的重生,不只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守护这份温情,这份让她彻底扎根现世的幸福。未来的日子,她会和陆霆琛一起,带着大家,守好这片棉田,等着丰收,让这份温情,永远延续下去。

几天后,苏晚收到了邻村送来的 “防霉移苗喜报”—— 红纸上写着全村彩棉苗成活率九成七,五村棉桃霉斑率两成八,还画了雪白的棉桃和绿油油的彩棉苗。苏晚把喜报贴在棉纺车间的墙上,和五村的喜报贴在一起,棉生蹲在旁边,用彩笔在喜报上画了个大大的丰收节场景,笑着说:“妈妈,丰收节的时候,大家都来摘棉桃,肯定很热闹!” 苏晚摸着他的头,看着墙上的喜报,心里满是阳光 —— 那些过往的黑暗,早被这满村的希望,吹得没影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