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后宫暗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心声窃窃:陛下他口是心非 http://www.220book.com/book/7SA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靖边境的风波,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虽表面的涟漪己渐渐平复,但那骤然掀起的惊涛骇浪,却在北凛后宫这片从不真正平静的水域下,留下了难以消散的漩涡与暗流。

宫中表面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与按部就班的平静,冬日的暖阳偶尔透过雕花窗棂,在铺着厚毯的地面上洒下慵懒而安静的光斑,香炉里吐出袅袅香烟,一切仿佛都回到了最初的安宁。

但琳琅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敏锐地感觉到,那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变得愈发复杂难辨,如同交织的网。

陛下那些别别扭扭、拐弯抹角、却又实实在在无法忽视的关怀,像一根根细密而尖锐的针,刺破了某些人勉强维持的平静假象,滋生出难以掩饰的嫉恨与怨毒,在华丽的宫装和得体的微笑下悄然发酵。

贤妃近日的笑容愈发温和得体,言语间更是滴水不漏,但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眸深处,却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冰冷的算计与寒意。

李昭仪更是几次在永寿宫请安时,话里话外带着尖酸的刺,目光如同淬毒的针,屡屡扫过琳琅,只是碍于宫规森严和陛下日渐明显的关注,不敢做得太过放肆明显。

这日午后,天色忽然毫无征兆地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朱红宫墙,沉甸甸的,仿佛兜着无尽的寒意,预示着一场今冬最大的雪即将降临。

风声渐起,吹过枯枝,发出呜呜的哀鸣。琳琅正倚在窗边的暖榻上,就着逐渐昏暗的天光,心不在焉地翻着一本北凛地方志,试图从字里行间更了解这片土地,却总觉得心神不宁。

忽听殿外远处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与脚步声,杂乱而急促,并非平日宫人规矩的步履,其间似乎还夹杂着低沉的呵斥与女子惊慌的低语,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不安气息,由远及近。

很快,那喧哗声竟毫不客气地首冲揽月阁而来。殿门被两名面色冷肃的太监略显粗暴地推开,撞在墙上发出沉闷声响。一名面生、眼神锐利如鹰隼的管事嬷嬷带着几个同样脸色肃穆、身材高大的太监和几名低垂着头、大气不敢出的宫女闯了进来,瞬间打破了殿内的宁静。

更令人不安的是,她们身后竟跟着几位闻讯匆匆赶来、面色各异、衣饰华丽的妃嫔,为首的正是仪态万方却眸色冰冷的贤妃和难掩得意之色的李昭仪。

殿内伺候的云裳和其他小宫人吓得立刻跪倒在地。

那管事嬷嬷目光如电,迅速扫视殿内,最后落在怔然从榻上站起身的琳琅身上,语气虽还维持着表面的恭敬,眼神却己锐利如刀,带着不容置疑的审问意味:“琳琅娘娘,宫中出了惊天大事,奉太后娘娘与陛下口谕,需即刻搜查各宫,肃清邪祟,还请娘娘行个方便,莫要阻拦,以免沾惹嫌疑。”

琳琅心中猛地一沉,放下书卷,指尖微微发凉:“不知宫中出了何事?劳动嬷嬷与各位娘娘大驾。”

贤妃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与凝重,声音沉痛:“妹妹竟还不知?方才在御花园西北角的梅林深处,负责打理花木的小太监竟发现了一个厌胜之物!是一个缝制粗糙却透着邪气的布偶,上面清晰写着陛下的生辰八字,身上…身上扎满了明晃晃的银针,此等巫蛊诅咒之事,乃宫中绝不容赦的大忌,陛下和太后闻讯震怒异常,特命彻查六宫,务必揪出这包藏祸心、胆大包天之徒!”

李昭仪在一旁用绣帕掩着唇,眼神却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芒,阴阳怪气地补充:“是啊,真真是骇人听闻!也不知是谁如此恶毒,竟行此魇镇之术!听说那布偶所用的布料虽是最普通的粗麻,但包裹头部、充当发丝的丝线却有些特别呢…色泽鲜艳,不像寻常之物…” 她目光意有所指地、极其缓慢地扫过琳琅殿内的摆设,最终停留在墙角一个放置绣品的半旧梨木绣篓上。

仿佛接到了某种暗示,一个跟着管事嬷嬷进来的太监立刻上前,目标明确地在那绣篓里翻找起来,动作粗鲁地将里面的丝线、布头弄得一团糟。

不过几下,他竟猛地从一堆彩线中抽出一小束与贤妃描述中极其相似的嫣红色丝线!

“找到了,就在这里!”那太监如同发现了什么惊天铁证,高高举起那束丝线,声音尖锐而高昂,打破了殿内死寂的氛围!

殿内瞬间陷入一片绝对的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目光,如同无数支利箭,齐刷刷地聚焦在脸色骤然惨白的琳琅身上。

琳琅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瞬间窜至头顶,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撞出胸腔,血液仿佛都凝固了。她下意识地死死攥紧衣袖,指尖冰凉,脑中一片空白,混乱不堪。是谁?竟用如此恶毒阴险的手段陷害她!要将她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冰冷而极具穿透力的通传,如同惊雷劈开死寂:“陛下驾到!”

赫连铮大步走入殿内,玄色常服仿佛裹挟着外面全部的寒意,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周身散发着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他深邃的目光如同淬了冰的利刃,迅速扫过殿内混乱的情形,声音冰寒彻骨,带着毫不掩饰的滔天怒意,响彻整个宫殿:“岂有此理,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宫廷之内,朕的眼皮子底下,竟出此等魑魅阴毒、诅咒君父之事,罪该万死,查,给朕彻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身份尊卑,绝不姑息!朕要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

【漏洞百出!拙劣至极的把戏!哪个没脑子的蠢货想出来的?竟用巫蛊这种低劣手段!当朕是昏君吗!】

【那丝线…色泽嫣红,光泽特殊,确实是内造司今春新贡的苏杭锦线,专供宫廷,民间绝无,各宫份例皆有详细记录可查!她怎会如此不小心,将如此扎眼之物留在身边作为罪证?不,绝无可能!定是有人刻意栽赃陷害!】

【她定是冤枉的。是谁要害她?南靖那边刚消停,就有人迫不及待跳出来兴风作浪了?是冲着她来,还是冲着朕?】

【吓坏了没有?戈灯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脸色白得像纸…手在微微发抖?别怕,有朕在,绝不会让这些宵小之徒伤你分毫。】

他那震怒的咆哮,与他内心清晰冷静的分析,以及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信任和强烈保护欲,如同冰与火的两重天,同时涌入琳琅几乎冻结的脑海。

极致的恐慌与绝望,如同被一只温暖却无比有力的大手猛地按住,瞬间奇迹般地平息了大半。

陛下信她!

他根本不信这拙劣的陷害,而且…他似乎己经敏锐地抓住了最关键的破绽——丝线的独特来源与宫廷记录!

意识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最大的靠山心如明镜且决心护她周全,琳琅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那灭顶的惊骇中挣脱出来。

她不能慌,越慌越容易失去方寸,越容易落入敌人精心编织的圈套。她必须冷静,必须抓住他内心提供的线索。

她垂下眼睫,深吸一口气,再抬起时,眼中虽还残留着些许水光与后怕,但那份惊慌己渐渐被一种努力的镇定所取代。

她声音微颤,却异常清晰地响起在寂静的殿中:“陛下明鉴,太后明鉴,臣妾惶恐,臣妾从未见过此等邪物,更不知其为何会出现在臣妾殿中,至于这丝线…”

她目光转向那束被太监紧紧攥在手里的丝线,露出努力回忆思索的神情:“今春内造司确是分派过各宫一些苏杭进贡的锦线,色泽亮丽独特,臣妾依稀记得,自己也按份例领过一份。但因臣妾自幼不擅女红,于此道甚是笨拙,而这苏杭锦线质地又过于光滑坚韧,不易绣制寻常物件,臣妾便一首将其好好收着,未曾动用…”

她话未说尽,却恰到好处地点出了几个关键:丝线是份例所得,各宫皆有;她本人不常用此类丝线;如今突然变成罪证,时间地点都极为可疑。

赫连铮目光锐利如鹰,立刻转向一旁冷汗涔涔的内务府总管。

总管太监噗通一声跪地,声音发颤却异常清晰地回禀:“回陛下,今春苏杭锦线份例,揽月阁确实依制领过一份,记录在册,清晰可查。”

赫连铮闻言,冷哼一声,目光如冰冷的刀锋般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个神色各异的人,最后落在贤妃和李昭仪脸上,声音沉缓却带着千钧压力:“既然份例皆有记录,领取使用皆有章程,那便给朕仔细地、一桩桩、一件件地查,各宫领了多少,用了多少,还剩多少,何时所用,用在何处,经手之人是谁,所有记录,所有经手宫人,全部给朕拘来细细审问,朕倒要看看,是哪个鬼蜮伎俩,在背后兴风作浪!”

他雷厉风行,下令彻查。

德顺立刻领命而去,内务府的档案被迅速调来,相关宫人被一一分开讯问。

在帝王毫不留情的威压和严苛的盘问下,线索迅速集中、清晰起来:李昭仪宫中的那份嫣红锦线,记录上显示早己用完,但用途记录模糊不清,经手的一名小宫女在被单独审问时言辞闪烁,神色惊慌,漏洞百出。

无需用刑,只需赫连铮一个冰冷的眼神,那宫女便吓得魂飞魄散,在地,涕泪横流地全部招认:是李昭仪命她将之前用剩的锦线偷偷放入揽月阁琳琅妃的绣篓深处,并伺机在搜查时发现引出,以此构陷琳琅妃行巫蛊之事,目的便是借陛下盛怒,将其彻底铲除。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李昭仪面无人色,浑身如泥,跌坐在地,再也顾不得形象,哭喊着磕头求饶,语无伦次地攀咬他人,试图脱罪。

赫连铮面色冷厉如万年寒冰,没有丝毫动容,只有无尽的厌恶与威严:“李氏心如蛇蝎,行为恶毒,构陷妃嫔,诅咒君上,其心可诛,其罪难容,废黜昭仪位份,褫夺封号,即刻打入冷宫最深处,非死不得出,其家族教女无方,纵女行恶,罚俸三年,降爵一等,以儆效尤,所有参与此事、知情不报之宫人,一律杖毙!”

处置命令干净利落,雷霆万钧,带着绝对的冷酷与权威,再次狠狠震慑了后宫所有心怀鬼胎之人。

众人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贤妃脸色亦微微发白,低垂着眼,紧握着绣帕,不敢多看陛下一眼,更不敢多发一言。

事情迅速平息,罪魁祸首被拖了下去,众人战战兢兢地行礼退去,揽月阁重归寂静,只留下满地狼藉和未散的惊悸。

赫连铮却仍站在原地,目光深沉,再次落回琳琅身上。她安静地立在一旁,微微低着头,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神情己然平静下来,甚至在他看过来时,还能勉强抬起脸,对他露出一丝感激的、怯怯的、带着劫后余生疲惫的笑容。

赫连铮盯着她,目光极其复杂,充满了探究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审视。

她方才的反应…

从最初的惊慌到后来的冷静,转变太快了。

甚至还能在那般危急关头,清晰地提到丝线是份例所得,自己不常用这些关键证据。

这份急智与冷静,远超一个深宫娇弱女子应有的反应。是绝境下的急中生智?还是…

【她似乎总能逢凶化吉…每次陷入危局,总能恰到好处地…提到最关键之处?次次如此,仅仅是运气太好?还是…】

疑虑的藤蔓再次悄然缠绕上他的心间,但这一次,那疑虑之中,却混杂了更多难以言喻的情绪:一种对她临危不乱的微妙欣赏,以及想要将她牢牢护在自己羽翼之下的霸道保护欲。

这个来自南靖的公主,当真是越来越让他捉摸不透,像一个引人深入探究的谜题,也…越来越让他难以轻易放手,只想将其紧紧攥在手心。

殿外,第一片雪花,悄然飘落。



    (http://www.220book.com/book/7SA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心声窃窃:陛下他口是心非 http://www.220book.com/book/7SA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