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的战火硝烟逐渐散去,西戎的威胁暂时退却,北凛朝廷在经过一番雷厉风行的内部整肃后,呈现出一种久违的清明。
赫连铮在处理完最紧迫的战后事宜后,终于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始终悬而未决的问题——对南靖的长期国策。
昔日书房中那场激烈的冲突,琳琅含泪的质问与绝望的眼神,以及她之后在危难中不计前嫌的相助,都让他无法再以近乎掠夺式的策略来对待她的故国。
他并非感情用事的君主,但理智告诉他,一味压制并非长久之计,而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驱动力,则让他愿意去寻找一条更让她安心的道路。
他并未声张,只秘密召见了丞相李敬之、兵部尚书秦岳等寥寥数位绝对心腹重臣,于防守严密的偏殿内进行商议。气氛凝重,烛火摇曳。
“南靖之事,关乎南境长久安定,不可不察。”赫连铮开门见山,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昔日之策,以威压为主,然时移世易,朕欲听听诸位爱卿,于‘长治久安’西字上,可有新解?”
丞相李敬之抚须沉吟片刻,谨慎开口:“陛下,南靖虽臣服,然其地其民,终非我族。一味怀柔,恐其心生怠慢;持续高压,又易滋生怨愤,非长久之道。老臣以为,当刚柔并济,以控为主,以抚为辅。”
兵部尚书秦岳则更显强硬:“陛下,南靖地理位置关键,乃我南境屏障,亦可能是软肋。臣以为,当继续加强控制,增派驻军,削减其自有兵力,确保万无一失。至于岁贡,乃其臣服之象征,不可轻减。”
赫连铮听着,面上并无表情,心中却己翻腾起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思量。
【持续高压…增派驻军…耗费巨大不说,南靖民心尽失,一旦外敌来犯,恐生内乱…她…心中必难安宁…】
【岁贡不减…其国本就贫弱,再加盘剥,民生凋敝,绝非稳固之策…】
【或许…可换条路?北凛盛产粮铁,南靖多有矿产,若能以互市代之岁贡,各取所需…】
【军事上…若助其练兵,使其能自保,乃至助我协防南境,岂不胜过我孤军防备?既省军费,亦能…让她宽心?】
这些念头在他脑中飞速权衡、碰撞。他发现自己竟不由自主地将“她的感受”纳入了国策考量的范围,这在他以往的帝王生涯中是绝无仅有的。
“秦尚书所言,确保控制,确是根本。”赫连铮缓缓开口,目光扫过在场诸臣,“然则,控亦有道。竭泽而渔,徒留荒地,非智者所为。南靖若民不聊生,动荡西起,我北凛纵有重兵,亦要疲于镇压,反耗国力。”
他顿了顿,继续道,语气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决断:“朕意,对南靖之策,当有所调整。其一,岁贡数额,可视情减免三成,其余部分,可探讨以北凛之余粮、铁器,交换南靖之特有矿产,互利互惠。
其二,军事上,可派遣一营精锐教官,助南靖整训军队,提升其自保之力。我北凛于关键隘口,保留部分驻军,以为策应及共同防御之用。
其三,鼓励两国边民合法互市,增进往来。”
此言一出,几位重臣皆露惊诧之色。作者“戈灯”推荐阅读《心声窃窃:陛下他口是心非》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这与此前纯粹施压的策略相比,无疑温和了太多,甚至带上了些许“扶持”的色彩。
秦岳忍不住道:“陛下,此举是否过于宽仁?恐南靖日后坐大…”
赫连铮抬手打断他,眼神锐利:“非是宽仁,乃是务实。一个能自保、能生产、与我北凛利益捆绑的南靖,远比一个贫弱混乱、充满仇恨的南靖,更能保障我南境长久安宁。此事,朕意己决,诸位依旨细化章程便可。”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再议。
众臣相视一眼,皆躬身领旨。
他们隐约感觉到,陛下此举,背后或有更深层的考量,绝非单纯“务实”二字可以概括。
数日后,新的南靖政策几经斟酌,己成定案。
颁布前,赫连铮在御书房召见了琳琅。
她步入书房,心中有些忐忑。
“南靖之事,”他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公事公办,“经朝议,朕决定调整策略。此乃基于北凛长远利益与南境稳定考量。”
他条理清晰地向她简述了新政要点:减免部分岁贡,改为物资互市;派遣军事教官协助练兵,北凛保留关键驻军;鼓励边民互市。
“…如此,可望边境长治久安,于两国百姓,皆为有利。”他最后总结道,目光落在她脸上,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
【…如此安排,岁贡减轻,亦有发展之机…她总该放心些了吧?】
【…望她明白,朕并非一味强横霸道之辈…】
【…这般结果,她可会…高兴?】
琳琅听着他口中冷静的政策阐述,再清晰无误地察觉到他内心深处的思绪,心中顿时如同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冲击,眼眶微微发热。
她明白了。
这哪里仅仅是“为国策考量”?
这分明是他深思熟虑后,所能做出的、最大程度的妥协与让步,他在冰冷的国事框架内,小心翼翼地为她、为她的故国,腾出了一片可以喘息的空间。
她没有点破,也没有激动地谢恩,只是垂下眼睫,掩去眸中涌动的水光,郑重地行了一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陛下圣明烛照,胸怀天下。此策高瞻远瞩,于北凛、于南靖皆是福音。臣妾…感佩于心。”
她没有说“代南靖谢恩”,而是说“感佩于心”。
一切尽在不言中。
赫连铮看着她低垂的头顶,心中那最后一丝因改变政策而产生的疑虑悄然散去,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与满足感悄然升起。
【…她懂了。】
【…如此,便好。】
他淡淡“嗯”了一声,挥了挥手,示意她可以退下,姿态依旧淡然,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务。
琳琅再次行礼,缓缓退出御书房。
当她转身离去时,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扬起了一抹如释重负、又充满暖意的浅浅笑容。
阳光穿过廊柱,照亮她前行的路,也仿佛照亮了南靖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终于降临的一线新的生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7SA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