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亮,北凛皇宫便苏醒过来。
琳琅在宫人轻柔却不容迟疑的伺候下起身,两名面容沉静的宫女为她换上符合妃位品级的湖蓝色宫装,梳起北凛宫廷样式的发髻,簪上规制内的珠花。
整个过程安静得只剩下玉梳划过青丝的细微声响。
“娘娘,”一位年纪稍长的宫女低声开口,声音平板无波,“按宫规,今日您需至永寿宫向太后娘娘请安。”
琳琅的心轻轻揪了一下。
太后…那位孕育了赫连铮这般人物的女子,又会是何等模样?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忐忑,努力回忆昨日赫连铮那些与她听闻截然不同的“心声”,至少,这位陛下似乎并非全然冷酷无情…吧?
“本宫知道了。”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有劳带路。”
永寿宫比昭阳殿更显庄重古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太后并非想象中那般威严迫人,她衣着典雅,面容保养得宜,眼神却透着历经岁月的精明与审视,她端坐上位,受了琳琅的大礼。
“起来吧,”太后的声音温和却带着疏离,“既入了北凛皇宫,往后便是自家人。只需谨记宫规,安分守己,尽心伺候陛下,为皇家开枝散叶便是。”
话语是标准的训诫,琳琅垂首恭敬应道:“臣妾谨遵太后娘娘教诲。”
【南靖来的…模样倒还周正,性子瞧着也柔顺,只盼是个安分的,莫要生出些不该有的心思。】
太后的心声淡淡飘过,琳琅指尖微紧,面上却依旧温顺。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声:“陛下到——”
赫连铮迈步而入,玄色常服衬得他身姿挺拔。他对着太后例行公事般拱手:“给母后请安。”
太后脸上露出真切些的笑容:“皇帝来了,正与你新晋的妃子说着话呢。”
赫连铮目光扫过琳琅,嗯了一声,并无多余表示。
【又来这套晨昏定省…母后今日气色倒好,看来昨夜睡得安稳,有闲心操心这些。】
他内心的嘀咕清晰地传入琳琅耳中,带着显而易见的不耐烦。
琳琅赶紧再次低下头,生怕自己脸上露出什么怪异表情,这位陛下…对太后也是如此表面恭敬,内心吐槽?
“南靖水土养人,琳琅公主这般好颜色,皇帝觉得呢?”太后似乎有意无意地试探。
赫连铮面色不变,语气平淡:“后宫妃嫔,德行为重。”
【模样自是好的…母后问这话是何意?】
琳琅只觉得这请安场面诡异至极,她恨不得立刻消失。她再次福身,声音柔顺:“太后娘娘谬赞,陛下教训的是,臣妾定当时刻谨记,以德行为先。”
太后似乎对她这回答还算满意,又闲话几句,便让他们退了。
走出永寿宫,琳琅刚松了口气,却见赫连铮并未立刻离开,目光落在她身上。
“往后宫中行走,谨言慎行。”他丢下这句话,语气依旧没什么温度。
【莫要被人轻易拿捏了去。】
琳琅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后面那句是心里话。这…算是一种变相的提醒?
她连忙应道:“是,谢陛下提点。”
赫连铮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开。
琳琅在引路太监的带领下往回走,途经御花园时,却与两位衣着华贵的女子迎面遇上。
一位是李昭仪,另一位是刘婕妤,皆是北凛重臣之女,位份虽不高,却自带一股傲气。
两人见到琳琅,停下脚步,目光毫不掩饰地上下打量,带着几分审视与轻慢。
“这位便是南靖来的琳琅公主吧?”李昭仪率先开口,语气听着客气,眼神却透着凉意,“果然生得一副好模样,难怪能入宫封妃。”
刘婕妤掩唇轻笑:“南靖那等小国,能出这般人才,也是难得了,往后在宫中若有什么不习惯的,尽可来寻我们。”
话语里的轻视意味,琳琅听得明白,她正欲谨慎回应,身后却传来一道冷沉的声音。
“聚在此处喧哗什么?”
赫连铮去而复返,不知为何又转了回来,他面色不虞地看着三人。
李昭仪和刘婕妤立刻收敛了神色,恭敬行礼:“陛下恕罪,臣妾等偶遇琳琅公主,只是闲话几句。”
赫连铮目光扫过她们,最后落在低眉顺眼的琳琅身上,语气冷淡:“宫中非闲谈之所,无事便各回宫室。”
【又是这帮女人无聊的把戏,那李尚书家的,一天天只会嚼舌根。】
琳琅心中了然,她立刻福身,声音温软:“臣妾知错,这便回揽月阁。”
她选择首接认错,避开冲突,姿态放得极低。
赫连铮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李昭仪和刘婕妤也悻悻离去,离去前瞥向琳琅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
回到揽月阁,琳琅还未坐定,便有太监来传,说陛下召她一同用午膳。
琳琅的心又提了起来。
膳食摆在了昭阳殿的偏殿,菜色精致,却只有他们两人。赫连铮坐在主位,姿态优雅地用着膳,并未多看琳琅一眼。
气氛沉默得令人窒息。
良久,他放下银箸,似是随意开口:“南靖气候温润,物产想必与北凛大不相同?”
琳琅拿着汤匙的手微微一顿。
【探探南靖底细,看她会如何说。】
她垂下眼睫,声音轻柔:“回陛下,南靖确有些瓜果花卉是北凛少见的,譬如一种名为蜜橘的果子,酸甜多汁,若陛下不弃,臣妾可试着让宫人寻些树种,看能否在北凛培育,若能成,也算…也算为北凛添一风味。”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贡献,而非炫耀。
赫连铮抬眼看了她一下,没说话,继续用餐。
过了一会儿,他又状似无意地问:“你父王平日忙于政务,闲暇时喜好何种消遣?”
【看看她是否安分,有无异心,或会否借机为其父王提要求。】
琳琅心领神会,语气依旧温顺:“父王闲暇时,不过赏些字画,与臣妾兄长手谈一局,皆是寻常消遣,不敢劳陛下挂心。”
她绝口不提任何可能涉及政事或索求的话。
赫连铮再次看了她一眼,眼神里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什么。
午膳后,他并未立刻让她离开,而是移至书房,他拿起一份奏折,目光却并未落在上面,反而再次看向她。
“南靖往年此时,皆会遣使献贡。”他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看看她是否会趁机为南靖求情或索要更多好处,朕倒要看看她是否如表面这般安分。】
琳琅心中微紧,面上却愈发恭敬,她起身福礼:“北凛物阜民丰,陛下英明神武,万国来朝,南靖献贡乃尽臣子本分,不敢居功,更不敢有丝毫怠慢,一切…一切但凭陛下圣心独断。”
她将姿态放到最低,完全表明南靖的恭顺和自己的不干预态度。
殿内静了片刻。
赫连铮的目光落在她低垂的头顶上,停留的时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长。
【倒是识趣…比想象中明白事理,看来确实安分。】
他收回目光,声音依旧平淡:“嗯。退下吧。”
“臣妾告退。”琳琅缓缓退出书房,首到走出昭阳殿,才感觉那无形的压力稍稍散去。
回到揽月阁,屏退左右,她独自坐在窗边,望着窗外北凛特有的、高远而湛蓝的天空。
这一日,仿佛经历了无数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太后的审视,妃嫔的轻蔑,帝王一次又一次不动声色的试探…
每一关都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她轻轻抚上自己的心口,那里,因为能清晰地听到那些未曾宣之于口的“真心”,而不再像最初那般只有纯粹的恐惧。
她听到了太后对她“安分”的期望,听到了赫连铮对繁琐礼仪的不耐、对妃嫔争斗的厌恶、以及他对她回答的每一次评估——从探究到略微的意外,再到一丝极淡的“认可”?
这能力…琳琅深吸一口气。
它像是一把双刃剑,让她窥见了深宫之下涌动的暗流和人心叵测,却也给了她一丝在这冰冷宫墙中挣扎求存的底气。
她不必完全猜测,她能够“听”到。
活下去的关键,似乎就在于听懂陛下那些言不由衷的“反话”,看懂他冰冷面具下的真实意图,然后…给出他真正想要的反应。
想通了这一点,琳琅的心渐渐安定下来,甚至生出了一点点微弱的、试图掌控自己命运的勇气。
前路依旧艰难,但至少,她似乎摸到了一点在这北凛深宫中生存下去的、独特门路。
戈灯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SA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