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北京刮起大风,徐可欣把自行车锁在宿舍楼下,改坐地铁去图书馆复习。期末的气氛和高中很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黑眼圈,咖啡杯堆满垃圾桶。
她在古籍区找到角落位置,刚摊开书就听见熟悉的声音:“这里有人吗?” 抬头看见刘景翰抱着厚厚的航天教材,眼镜滑到鼻尖。 “你怎么来了?”她惊讶,“不是要在实验室赶数据?” “仪器检修,”他自然地在她旁边坐下,“正好陪你复习。”
他看书很快,手指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声。偶尔会停下帮她划重点:“这个老师爱考。” “你怎么知道我们专业课?” “上周问了你室友。”
中午他去买饭,带回她最爱吃的黄焖鸡米饭。吃的时候发现他碗里只有白米饭配青菜。 “你的肉呢?”她问。 “卖完了,”他低头扒饭,“快吃,要凉了。” 后来她才知道,他是把肉都挑给了她。
下午她背名词解释背到头晕,他拿出个奇怪的头戴设备:“试试这个。” “这是什么?” “实验室的脑电波监测仪,”他帮她戴上,“可以检测注意力集中度。” 果然,当她想偷玩手机时,设备会发出轻微震动提醒。 “你发明的?” “改进版,”他笑,“专门治你这种小动作多的。”
傍晚下起雨夹雪。他送她回宿舍,伞依然倾向她这边。到楼下时,他变魔术似的掏出个保温杯:“奶奶寄的姜茶,预防感冒。” 杯子上贴着便签:「可欣宝贝别累着——奶奶」
考试周正式开始,他们见面的时间变少。但每天凌晨她复习到困时,总能收到他发来的知识点梳理图。有时是航天史的时间轴,有时是新闻传播学的框架图。 「换换脑子」他总这么说。
考新闻实务那天,她紧张得手抖。进考场前收到他消息:「想想你第一次采访糖人老爷爷的状态」 她忽然安心了。那篇报道得了A,被老师当范文展示。
他考试更难,经常连续考西小时。有次她去等他,看见他走出考场时脚步发飘,脸上却带着笑。 “最后一道题,”他兴奋地说,“和我论文方向完全一致!” 她递过热豆浆:“先暖暖手。”
最后一门考完那晚,北京下了大雪。他们约在清华礼堂前见面,她到的时候看见他站在路灯下,身上落满雪花。 “等多久了?”她跑过去帮他拍雪。 “刚来,”他握住她冰凉的手,“带你去个地方。”
他带她来到实验楼顶楼,这里有个废弃的天文台。望远镜不能用了,但视野很好,能看见整个校园的雪景。 “怎么发现这里的?” “压力大时就来看星星,”他指着远处,“那是你们学校。”
雪花在灯光下飞舞,像散落的星光。他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补你的生日礼物。” 是枚戒指,样式简单,内圈刻着两个字母:K&J “自己做的,”他有点紧张,“实验室的3D打印机。”
她戴上戒指,尺寸刚好。金属冰凉,但很快被体温焐热。 “等我以后造出真正的飞船,”他轻声说,“就用这个当钥匙。” 她笑着点头:“那我现在开始练习开飞船。”
回去的路上,雪很深。他背着她走,一步一步踩出深深的脚印。 “寒假什么打算?”她问。 “先回家看奶奶,”他顿了顿,“然后……跟我回趟家?我妈想见你。” 雪花落在她睫毛上,像幸福的眼泪。
宿舍楼下,阿姨正要锁门。他匆匆把围巾解下来给她围上:“下周火车上戴。” 那是他织了一学期的围巾,终于完成了。
躺在床上,她看着手上的戒指在黑暗中泛着微光。手机亮起,是他发来的星空照片——这次是在天文台拍的。 附言:「以后带你看真星星」
她知道,学生时代的考试结束了,但生活的考试才刚刚开始。不过没关系,他们己经学会了最重要的答题技巧——那就是永远并肩作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7SN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