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阳被佟万峰说中心事,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师父您这眼睛跟会看透人心似的,啥都瞒不过您!我确实盼着张睿兄弟能来,当初在野狼谷分开时,我就跟他说了,等我办婚礼,一定等他来喝喜酒。”
这话刚落地,柳万田就急得站了起来,手里的茶碗都晃出了水:“青阳!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莽撞!我跟你师父早商量好了,五月初十办婚礼,日子都跟厨房、绸缎庄打过招呼了。你倒好,随口就说等他来才办,要是他到时候来不了,你是等还是不等?等吧,误了日子,亲戚朋友该说闲话了;不等吧,你又成了言而无信的人,以后怎么跟人家处朋友?”
柳万田越说越急,搓着手在屋里踱来踱去,佟万峰连忙劝道:“柳兄别慌,好在喜帖还没发出去,来得及改。青阳,你觉得定在什么时候合适?既给张睿留了赶路的时间,又不耽误事儿。”
柳青阳想了想,眼睛一亮:“师父,我前几天找金陵城的周半仙算过,他说五月二十六是个上好的吉日——宜嫁娶、宜纳福,而且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张睿兄弟从龙阳府过来,再慢也能赶到了。要是他到时候真来不了,咱们也仁至义尽,不算失信。”
“周半仙?就是那个算姻缘特别准的老神仙?”柳万田停下脚步,语气缓和了些——他也听过周半仙的名声,这人算日子从没出过错。
“对对!”柳青阳点头,“我特意去他的卦馆排队,他说五月二十六这天,天地相合、夫妻和顺,最适合我跟玉秀师妹。”
佟万峰笑道:“既然是周半仙算的,那肯定没错。柳兄,就听青阳的,改到五月二十六吧。”
柳万田琢磨了一会儿,终于点头:“行!就依你们!不过喜帖得赶紧发,别让亲戚朋友等急了。”
“爹您放心,我明天就去印喜帖。”柳青阳道。
佟万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趟下山也累了,先去歇会儿,晚点再去见你娘和师娘。”
柳青阳应了声,转身朝后院走去。
后院的正房里,柳夫人赵氏正跟佟万峰的妻子陈淑芳坐在窗边做针线,阳光透过窗纱洒进来,照得屋里暖融融的。柳青阳刚进门,赵氏就放下针线,站起来拉住他的手,摸了摸他的脸:“我的儿,可算回来了!你看你,脸都瘦了,是不是在外面没吃好?”
“娘,我没瘦,就是晒黑了点。”柳青阳笑着,给陈淑芳作揖,“师娘,您身体还好吧?”
陈淑芳笑得眉眼弯弯:“好着呢!就是天天盼着你回来,好跟玉秀办婚礼。快坐,我让丫鬟给你端碗银耳羹,补补身子。”
刚坐下没多久,门外就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一个穿鹅黄衣裙的小姑娘蹦蹦跳跳跑进来,扎着两个羊角辫,脸上还带着点婴儿肥——正是柳青阳的小妹柳青梅,今年十西岁,是柳家最小的孩子,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
“哥!你回来啦!”柳青梅一把抓住柳青阳的胳膊,晃来晃去,“你怎么不先找我?我都等你好几天了,就想听你讲江湖上的故事!”
赵氏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这孩子,没大没小的!你哥刚回来,累得很,让他歇会儿再说。”
“不累不累!”柳青阳揉了揉柳青梅的头发,“哥这就跟你讲,不过我得先问问,玉秀师妹在哪儿?”
柳青梅眼珠一转,笑道:“我就知道你找玉秀姐!她跟莲姐在东跨院呢,我们一起去找她们,你给我们三个一起讲!”
“好啊!”柳青阳站起身,“娘,师娘,我们去东跨院了。”
赵氏摆摆手:“去吧去吧,别太晚回来吃饭。”
柳青梅拉着柳青阳的胳膊,蹦蹦跳跳地往后院走。柳家庄的后院种满了牡丹,这个时节正是花期,红的、粉的、白的牡丹开得热热闹闹,丫鬟春桃正提着水壶浇花,见了他们,连忙停下脚步:“见过少爷,见过梅小姐。”
“春桃姐,你浇花呢?”柳青梅笑着问。
“是啊,夫人说这些牡丹是给小姐婚礼上用的,让我好好照看。”春桃道。
柳青阳看了眼满园的牡丹,笑道:“真好看,到时候玉秀师妹穿着红嫁衣,站在牡丹丛里,肯定更好看。”
柳青梅撇撇嘴:“哥,你还没娶玉秀姐呢,就开始护着她了!”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东跨院。佟玉秀的房间在东跨院的最里面,门口挂着个竹帘,里面传来两个姑娘的说话声。柳青梅没等敲门,就掀着竹帘跑进去:“玉秀姐!莲姐!我把我哥带来了!”
屋里,佟玉秀正坐在桌前绣荷包,柳青阳的二姐柳青莲坐在旁边看她绣,见柳青阳进来,两人都站了起来。柳青莲笑道:“哟,我们的大英雄回来啦!快坐,我给你倒杯茶。”
佟玉秀手里还拿着绣花针,脸上带着浅浅的笑:“青阳哥,你这趟回来,看着黑了点,也结实了点。”
“天天骑马赶路,能不结实吗?”柳青阳坐下,接过柳青莲递来的茶,“你们刚才在聊什么呢?”
“在聊你婚礼上的喜服呢。”柳青莲道,“玉秀正绣荷包,说是要给你当信物。”
佟玉秀脸一红,把荷包藏到身后:“别听莲姐胡说,就是随便绣的。”
柳青梅凑过去:“我要看!我要看!玉秀姐,你绣的是不是鸳鸯?”
佟玉秀无奈,只好把荷包拿出来——上面果然绣着一对鸳鸯,针脚细密,颜色鲜亮,一看就是花了不少心思。
柳青阳看了,心里暖暖的:“真好看,我一定好好收着。”
“别光顾着看荷包了!”柳青梅拉着柳青阳的胳膊,“哥,快给我们讲江湖故事!你在野狼谷遇到张睿大哥的事,快讲讲!”
柳青阳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起野狼谷的经历——那天他路过野狼谷,见一伙山贼抢粮车,为首的山贼满脸络腮胡,手里拎着把鬼头刀,一刀就劈开了粮车的木盖,粮食撒了一地。粮车的主人是个老汉,吓得跪在地上求饶,山贼却一脚把他踹开,还要抢他的银子。
“我当时就急了,拔出剑就冲上去,跟他们打了起来。”柳青阳道,“那伙山贼有十几个人,个个手里都有兵器,我打了一会儿就有点撑不住了,胳膊还被砍了一刀。”
“啊!哥你受伤了?”柳青梅紧张地抓住他的胳膊,要看他的伤口。
“早好了,就划了个小口子。”柳青阳笑道,“就在这时候,张睿兄弟来了——他就穿着件粗布短打,手里啥兵器都没有,却比谁都厉害。他冲上去,一手一个,几下就把山贼打趴下了,那个络腮胡山贼想跑,被他一脚踹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
“这么厉害?”柳青莲瞪大了眼睛,“他没带兵器,怎么打跑山贼的?”
“他的功夫可神了!”柳青阳道,“他能用手当剑,还能隔空打掌,山贼的刀还没碰到他,就被他打飞了。后来我跟他学剑,他就看了一遍我练剑,就能从头到尾使出来,比我自己还熟练!”
佟玉秀听得认真,轻声道:“青阳哥,你能遇到张睿大哥,真是幸运。要是没有他,你那天可就危险了。”
“可不是嘛!”柳青阳点头,“我跟他约好了,他办完龙阳府的事,就来金陵参加我们的婚礼。”
柳青梅歪着头:“玉秀姐,江湖上的‘浪人’是什么意思啊?我听人说,张睿大哥是浪人。”
佟玉秀想了想,道:“浪人就是没有固定住处,到处闯荡的人。不过不是所有浪人都可怜,有的浪人是为了增长见识,才西海为家的。”
“可张睿大哥是孤儿,从小就没爹娘,肯定很可怜。”柳青梅叹了口气,“他一个人到处跑,肯定吃了不少苦。”
柳青阳道:“他说他小时候遇到一位高人,教了他内功心法,他天天勤练,才练出这么好的武功。现在他到处行侠仗义,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几人聊得热闹,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丫鬟秋月走进来,笑着道:“少爷,梅小姐,莲小姐,玉秀小姐,老爷和夫人叫你们去前院吃饭呢。”
“走!吃饭去!”柳青梅拉起佟玉秀的手,“我要跟玉秀姐坐一起,听她讲华山的故事。”
几人说说笑笑,朝前院走去。前院的饭桌上己经摆好了饭菜,柳万田、佟万峰坐在主位,见他们进来,连忙招手:“快坐!今天特意让厨房做了你们爱吃的菜。”
赵氏给佟玉秀夹了块红烧肉:“玉秀,多吃点,看你瘦的,婚礼上要穿嫁衣,得胖点才好看。”
陈淑芳笑着道:“是啊,以后就是柳家的人了,别客气。”
佟玉秀脸一红,小声道:“谢谢柳伯母,师娘。”
吃完饭,柳万田和佟万峰就开始安排发喜帖的事——佟万峰的江湖朋友大多在华山、武当、峨眉一带,路途远,得提前一个月发喜帖;柳万田的生意朋友都在金陵周边,提前半个月发就行。柳青阳主动请缨:“爹,师父,喜帖我去印,我认识金陵城最好的印书坊,字写得好看,纸也结实。”
接下来的一个月,柳青阳可没闲着。他带着佟玉秀、张亮、王辉,还有柳青莲、柳青梅,把江南的好地方都逛了个遍——去秦淮河坐画舫,看两岸的灯火;去夫子庙吃小吃,买糖人、捏面人;去苏州看园林,看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去杭州看西湖,游断桥、逛雷峰塔。
佟玉秀第一次来江南,看什么都新鲜。在秦淮河上,柳青阳给她买了盏荷花灯,让她许愿;在夫子庙,柳青阳给她赢了个布老虎,她天天抱在怀里;在西湖边,柳青阳给她摘了朵荷花,插在她的发髻上,引得柳青梅打趣:“哥,你跟玉秀姐跟画里的人似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五月二十五——婚礼的前一天。柳家庄早就热闹起来了:院外搭起了十几间临时木板房,用来招待客人;厨房里雇了十几个厨子,天天忙着炖肉、炒菜;院子里挂起了红灯笼,贴满了红“喜”字;佣人、丫鬟们忙前忙后,有的擦桌子,有的摆椅子,有的给客人端茶倒水。
来贺喜的客人也陆续到了——有华山派的师兄弟,提着礼盒,进门就喊“恭喜师父,恭喜大师兄”;有武当派的王道长,背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武当特产的茶叶;有柳万田的生意伙伴,带着绸缎、珠宝,笑着说“柳员外,恭喜恭喜”;还有柳家的亲戚,带着孩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闹着要吃糖。
柳青阳穿着件新做的青布长衫,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给江湖朋友引路,一会儿陪生意伙伴聊天,一会儿还要哄着亲戚家的孩子。佟玉秀则躲在东跨院,由柳青莲、柳青梅陪着,试穿明天的嫁衣——那嫁衣是大红色的,绣着凤凰牡丹,领口、袖口都镶着金边,佟玉秀穿上,美得像朵盛开的红牡丹。
“玉秀姐,你明天肯定是最漂亮的新娘!”柳青梅拉着她的手,眼里满是羡慕。
柳青莲笑道:“是啊,青阳能娶到你,真是好福气。”
佟玉秀摸了摸嫁衣,脸上带着期待:“希望张睿大哥明天能来,我还想见识见识,是什么样的人,能让青阳哥这么佩服。”
柳青阳忙到傍晚,才抽空去东跨院看佟玉秀。见她穿着嫁衣,柳青阳眼睛都看首了,笑道:“玉秀师妹,你真好看。”
佟玉秀脸一红:“青阳哥,客人都到齐了吗?张睿大哥来了吗?”
“客人差不多都到了,张睿兄弟还没到。”柳青阳道,“不过他肯定会来的,他答应过我的。”
佟玉秀点点头:“我相信他会来的。”
当天晚上,柳家庄的客人还在热闹地聊天、喝酒,柳青阳却悄悄来到院外的路口,朝金陵城的方向望去——月光洒在小路上,安静得能听见虫鸣。他心里暗暗想:“张睿兄弟,你可一定要来啊,明天的婚礼,缺了你可就不热闹了。”
而此时,金陵城外的大路上,两匹快马正朝着柳家庄的方向飞奔——正是张睿和洪霞。洪霞穿着件粉色的衣裙,手里拿着个礼盒,笑着道:“玉哥,我们赶得及吗?明天就是婚礼了。”
“放心,肯定赶得及。”张睿勒了勒缰绳,黄骠马跑得更快了,“柳青阳那小子,要是知道我们来了,肯定高兴坏了。”
月光下,两匹马的身影越来越近,柳家庄的灯火也越来越亮——一场热闹的婚礼,即将在第二天拉开帷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7UL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