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新岗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上班摸鱼,我靠预知股市成首富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UPW/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上班摸鱼,我靠预知股市成首富了》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智慧环保”项目组的工作,远比陈默想象的更复杂,也更……微妙。

项目组由业务科王科长牵头,成员除了陈默,还有业务科的一位副科长刘能,以及信息中心借调过来的一个年轻技术员小赵。

刘副科长西十多岁,有点谢顶,是局里的老资格,对王科长空降过来负责这个“香饽饽”项目颇有些不服气,对陈默这个突然塞进来的“关系户”更是眼皮都懒得抬。小赵则是个刚毕业两年的技术宅,话不多,整天对着电脑敲代码。

陈默的角色很尴尬,名义上是借调学习,实际上就是打杂——收集各部门需求、整理会议记录、跑腿送文件。核心的技术讨论和方案设计,刘副科长根本不让陈默沾边,王科长似乎也默认了这种分工。

陈默乐得清闲,正好把大部分时间用来“熟悉情况”——也就是研究王科长给他的那堆资料。他很快就发现,这些所谓的“前期设想”文件,内容空洞,充斥着“打造平台”、“整合数据”、“提升效能”之类的口号,缺乏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

而各部门报上来的需求更是五花八门,互相矛盾。监测站要实时数据传输,信访办要智能分类处理,监察大队要移动执法终端……每个部门都希望新系统能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却很少考虑技术实现难度和数据共享的壁垒。

陈默凭借着自己研究上市公司时锻炼出的逻辑分析能力,敏锐地察觉到这个项目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按照目前这种思路推进,最后很可能搞出一个投入巨大、却谁也不满意、也无法真正用起来的“烂尾”工程。

但他谨记“低调”原则,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观察和疑问记在笔记本上,绝不轻易发表意见。每天按时上下班,认真完成刘副科长交代的杂活,多余一句话都不说。

刘副科长对他的“识相”似乎很满意,偶尔还会“指点”他两句:“小陈啊,年轻人要多看多学,少说话。项目上的事,有我们老同志把关,你不用担心。”

陈默一律点头称是。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次项目组内部讨论会上,关于数据采集标准的争论陷入了僵局。监测站和监察大队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刘副科长被吵得头疼,眼看无法收场,眼神一转,忽然落到正在角落认真做记录的陈默身上,计上心头。

“咳!”刘副科长清了清嗓子,“大家都冷静一下。这个问题嘛,确实比较复杂。这样,小陈同志也在信访窗口干过一段时间,对基层情况比较了解。小陈,你来谈谈你的看法?你觉得数据采集,是优先保证监测站的精度,还是满足监察大队的便捷性?”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陈默身上。

王科长微微皱眉,似乎觉得刘副科长这手有点不地道,把一个新人推到火架上烤。小赵则同情地看了陈默一眼。

陈默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这问题明显是个坑,无论他怎么回答,都会得罪另一方。刘副科长这是想让他当众出丑,或者干脆把他当枪使,去怼监测站或监察大队。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等着看这个年轻人如何应对。

陈默放下笔,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紧张和谦逊:“刘科长,王科长,各位领导,我经验不足,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他先把自己姿态放低,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说:“我觉得,无论是精度还是便捷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服务群众。我在信访窗口的时候发现,很多群众投诉,其实是因为信息不透明、反馈不及时。比如,有群众怀疑企业晚上偷排,但我们监测数据是白天的,说服力就不够。所以,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不一定非要二选一。能不能设计一种分级采集标准?核心区域、重点污染源用高精度设备,保证数据权威;一般区域、巡查点位用便携设备,保证覆盖面和灵活性?关键是确保数据能真实、及时地汇聚到平台上来,让老百姓能查得到、看得懂,这才是‘智慧环保’的‘智慧’所在吧?”

他没有陷入“精度还是便捷”的二元对立,而是跳出来,从最终目的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折中且更具建设性的思路。语气平和,条理清晰,既展现了一定的思考深度,又丝毫不显得咄咄逼人。

王科长眼睛微微一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监测站和监察大队的人听了,也觉得有点道理,争吵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刘副科长没想到陈默能给出这么一番滴水不漏的回答,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脸色有些难看,但也不好再发作,只得干笑两声:“嗯,小陈这个想法……有点意思,大家可以再讨论讨论。”

会议草草结束。会后,王科长特意把陈默叫到一边,拍了拍他肩膀:“小陈,今天说得不错,思考问题有角度。继续保持,多看多学。”

“谢谢王科长,我会的。”陈默谦逊地回答。

经过这次小风波,陈默在项目组的处境微妙地改善了一点。王科长开始有意无意地让他参与一些更实质性的讨论,刘副科长虽然依旧不待见他,但明面上的刁难少了些。

陈默依旧保持低调,但不再完全被动。他开始利用自己“打杂”的身份,悄悄收集更多一线信息,并尝试用自己从股市分析中学到的风险建模方法,默默评估项目各个环节的潜在风险,记录在私人笔记中。他有种预感,这个项目迟早会出问题,他需要提前准备好“防火墙”。

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平衡耗费心神,让他用于股市操作的时间被大大压缩。好在近期预知信号出现频率不高,他主要进行一些长线持仓的维护,资产稳步增长,己接近一千一百万。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研究市场宏观趋势和行业轮动上,为未来可能的大机会做准备。

周五晚上,他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手机响了,是苏晚晴。

“陈默,你明天加班吗?”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轻快。

“不加班,项目组周末休息。怎么了?”

“那……我明天去县城看你吧?正好轮到我调休。”苏晚晴的语气带着点试探和期待。

陈默愣了一下,心底的疲惫瞬间被一股暖流冲散。“你来县城?当然好啊!我……我去车站接你。”

“不用麻烦,我知道路的。你告诉我你宿舍地址就好,我大概中午到。”

挂了电话,陈默看着简陋的宿舍,第一次觉得这里有点过于寒酸了。他赶紧动手收拾了一下,又想了想明天带苏晚晴去哪里吃饭。县城没什么高档地方,但有几家口碑不错的小馆子。

他意识到,自己竟然有些紧张和期待。这种久违的、为一个人精心准备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隐藏着秘密的“孤岛”。

第二天中午,苏晚晴如约而至。她今天穿了一件鹅黄色的毛衣,衬得肤色更加白皙,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袋。

“我给你带了点我自己做的点心,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陈默心里一暖,接过还带着温热的保温袋。“谢谢,你太客气了。快进来坐。”

宿舍虽然简陋,但被陈默收拾得干净整洁。苏晚晴打量了一下,眼神里没有嫌弃,反而有点好奇:“你们单位宿舍条件还挺……朴素的。”

“哈哈,是啊,够住就行。”陈默给她倒了杯水。

两人之间的气氛没有想象中的尴尬,反而很自然。陈默带她去吃了县城一家有名的土菜馆,味道地道,价格实惠。下午,他们就在县城里随意逛逛,河边走走,聊着各自工作生活中的琐事。

没有省城的繁华喧嚣,只有小县城的宁静安逸。苏晚晴似乎很享受这种慢节奏,脸上的笑容比在省城时轻松了许多。

“其实小县城也挺好的,安静,压力小。”她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轻声说。

“嗯,适合生活。”陈默附和道。他看着苏晚晴被风吹起的发丝和宁静的侧脸,心里某个地方变得异常柔软。

夕阳西下,苏晚晴要坐晚班车回去了。

陈默送她到车站,看着她上车,挥手告别。

车子远去,陈默站在原地,心里有种充实而温暖的感觉。苏晚晴的到来,像一束光,照亮了他隐藏在重重伪装下的真实情感世界。

他知道,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回到宿舍,他看着苏晚晴带来的点心,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然而,轻松的心情并未持续太久。晚上,他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查看工作邮件(项目组要求周末也要关注通知),发现王科长转发了一封来自县府办的通知,要求“智慧环保”项目加快进度,下周要向分管副县长做阶段性汇报!

通知措辞严厉,强调要“拿出实质性成果”。

陈默心里一沉。项目现在的状况,离“实质性成果”还差得远。看来,真正的考验,马上就要来了。

暖光与暗礁并存,他的双重生活,即将迎来新的挑战。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UP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上班摸鱼,我靠预知股市成首富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7UP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